一种林下养鸡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便于排粪便的鸡舍

文档序号:29697144发布日期:2022-04-16 13:2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下养鸡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便于排粪便的鸡舍

1.本发明属于鸡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排粪便的鸡舍及使用该鸡舍的林下养鸡方法。


背景技术:

2.山地由于生态条件好,空气清新,有较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且林内虫草资源丰富,能有效减少饲料投入,降低饲养成本,常被作为林下养鸡的主要场所,这种林鸡互作共生模式能循环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散养鸡在林地内运动充足,能增强体质,提高散养鸡的抗病力,且养殖的土鸡肉质紧实、鲜美细嫩,市场销路好。因此这种模式得以广泛应用。
3.但传统的林下养鸡方法通常为散养或采用普通鸡舍半散养,不能为鸡只保持一个干净清洁的栖息环境,使得鸡只尤其是雏鸡易因外界环境不够清洁而患病,或因散养减少饲料用量,使得其长势不好。传统的家庭鸡舍构造简陋,若采用人工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费时费力,且因粪便的恶臭及鸡舍的矮小增加操作难度。
4.因此急需一种满足机械化、科学管理和卫生防疫等要求的林下养鸡方法及鸡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排粪便的鸡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鸡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鸡的粪便较多,不便于清理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排粪便的鸡舍,包括空心砖、传送带和卷动清理机构,所述传送带内表面一端活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传送带内表面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块,所述第二旋转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侧齿轮,所述侧齿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旋转轴外表面的中部固定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块,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摇臂,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防散落机构,所述空心砖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石棉瓦,所述石棉瓦的的下方设置有塑料网。
7.优选的,所述卷动清理机构位于空心砖的一侧,所述卷动清理机构包括第三旋转块,所述第三旋转块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摇臂,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
8.优选的,所述防散落机构包括铲板,所述铲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
9.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和传动齿轮通过侧齿轮活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内表面设置有轴,且所述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通过所述传动齿轮内表面的轴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塑料网的内表面开设有网格,且所述卡块和塑料网通过所述塑料网内部的网格活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铲板位于传送带的一侧,且所述
铲板的一端与传送带的外表面相互贴合。
12.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传送带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摇臂和第一旋转块通过第一旋转轴活动连接。
13.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使用上述鸡舍的林下养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4.(1)建立鸡舍:选择丛林中坡度不高于30
°
的干燥平坦地面建设所述鸡舍,且每两个鸡舍之间的距离不小于7米;每个鸡舍的四周喷洒植物消毒溶液;
15.(2)育雏期管理:鸡舍内保持30-32℃饲养雏鸡6-7天,保持10h以上的光照时间,且在此饲养管理中定时转动所述第一摇臂及所述第二摇臂以及时清理鸡舍内粪便;定时对鸡舍内喷洒植物消毒溶液;
16.(3)放养期管理:雏鸡养成至超过100g的小鸡后,白天放入丛林中自由采食,夜间引导鸡群入舍;放养期初期,适当增加补料,鸡只对放养模式适应后逐渐减少补料的用量;饲料投放区定期清洁。
17.优选地,步骤一与步骤二中所述植物消毒溶液由下列重量份中草药的乙醇-水溶液配制而成:石香葇3-20份,艾叶5-35份,兰香草3-20份,五倍子2-15份,蓖麻叶3-20份,肉桂5-35份,地锦草2-17份,百部4-25份,大青叶5-35份,生漆1-12份,槐角4-30份,巴旦杏仁2-17份,大蒜2-15份;所述乙醇-水溶液的体积比为70:30。
18.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的放养模式为鸡只自由进出鸡舍,若发生鸡群不出舍或不回舍的现象,采用敲击饲料桶的方法引导鸡群出入舍。
19.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的补料为帮助鸡只消化吸收的维生素。
20.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饲料投放区定期清洁方式为:转动所述第一摇臂及所述第二摇臂清除粪便等杂物,并对鸡舍内喷洒所述植物消毒溶液以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1、通过设计的铲板、传送带、第一旋转块、第一摇臂和主动齿轮,解决了鸡舍使用过程中,由于其鸡粪较多,不便于清理的问题,通过旋转第一摇臂带动第一旋转轴旋转,使侧齿轮带动传动齿轮和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转动,在铲板的作用下,将传送带表面的鸡粪铲除并集中清理。
23.2、通过设计的第三旋转块、第二摇臂、第二旋转轴、第一固定块和卡块,解决了鸡舍使用过程中塑料网上容易沾染鸡粪,影响对鸡粪的收集清理的问题,通过旋转第二摇臂带动第二旋转轴旋转,然后通过卡块带动塑料网旋转,将塑料网表面沾染的鸡粪通过转动抖落。
24.3.采用满足科学管理和卫生防疫要求的林下养鸡方法,降低饲养成本,循环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且散养鸡在林地内运动充足,能增强体质,提高散养鸡的抗病力。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的传送带侧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旋转轴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的塑料网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空心砖;2、石棉瓦;3、塑料网;4、卡块;5、铲板;6、传送带;7、第一旋转块;
8、第一摇臂;9、主动齿轮;10、挡块;11、从动齿轮;12、支撑块;13、第二旋转块;14、侧齿轮;15、第二固定块;16、第一旋转轴;17、第三旋转块;18、第二摇臂;19、第二旋转轴;20、第一固定块;21、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排粪便的鸡舍,包括空心砖1、传送带6和卷动清理机构,传送带6内表面一端活动连接有主动齿轮9,传送带6内表面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11,从动齿轮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块13,第二旋转块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主动齿轮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21,传动齿轮21的一端啮合连接有侧齿轮14,侧齿轮1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16,第一旋转轴1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5,第一旋转轴16外表面的中部固定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块7,第一旋转轴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摇臂8,传送带6的上方设置有防散落机构,空心砖1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石棉瓦2,石棉瓦2的下方设置有塑料网3。
32.本实施方案中,清理鸡粪时,旋转第一摇臂8,带动第一旋转轴16在第二固定块15的内表面旋转,第一旋转轴16带动侧齿轮14旋转,侧齿轮14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21旋转,然后主动齿轮9跟随转动,通过传送带6带动从动齿轮11旋转,然后在铲板5的作用下,将传送带6上表面的鸡粪铲除通过铲板5集中,便于对鸡粪的清理。
33.具体的,卷动清理机构位于空心砖1的一侧,卷动清理机构包括第三旋转块17,第三旋转块17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9,第二旋转轴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摇臂18,第二旋转轴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4,第二旋转轴19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0。
34.本实施方案中,旋转第二摇臂18,带动第二旋转轴19转动,第二旋转轴19带动卡块4旋转,卡块4卡在塑料网3内部网格内,带动塑料网3转动,在旋转的过程中将塑料网3表面沾染的鸡粪抖落,便于对塑料网3的清理。
35.具体的,防散落机构包括铲板5,铲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10。
36.本实施方案中,通过铲板5与传送带6之间的相对运动,将传送带6上表面的鸡粪通过铲板5铲除,便于对传送带6上表面鸡粪的清除。
37.具体的,第一旋转轴16和传动齿轮21通过侧齿轮14活动连接,传动齿轮21的内表面设置有轴,且主动齿轮9与传动齿轮21通过传动齿轮21内表面的轴固定连接。
38.本实施方案中,第一旋转轴16转动带动侧齿轮14转动,侧齿轮14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21,然后传动齿轮21通过其内表面的轴带动主动齿轮9转动,便于实现传送带6的转动。
39.具体的,塑料网3的内表面开设有网格,且卡块4和塑料网3通过塑料网3内部的网格活动连接。
40.本实施方案中,卡块4转动时,由于其卡进塑料网3内部的网格中,带动塑料网3跟
随其转动,便于带动塑料网3运动。
41.具体的,传送带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铲板5位于传送带6的一侧,且铲板5的一端与传送带6的外表面相互贴合。
42.本实施方案中,鸡粪落在传送带6的上表面,防滑纹增加其运动摩擦,再通过一端与传送带6表面相贴合的铲板5对传送带6上表面鸡粪进行铲除,便于铲除传送带6上表面的鸡粪。
43.具体的,主动齿轮9和从动齿轮11通过传送带6活动连接,第一摇臂8和第一旋转块7通过第一旋转轴16活动连接。
44.本实施方案中,主动齿轮9转动通过传送带6带动从动齿轮11转动,第一摇臂8转动带动第一旋转轴16在第一旋转块7的内表面转动,便于实现动力的传导。
45.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使用上述鸡舍的林下养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46.一、建立鸡舍:选择丛林中坡度不高于30
°
的干燥平坦地面建设鸡舍,且每两个鸡舍之间的距离不小于7米;每个鸡舍的四周喷洒植物消毒溶液;
47.二、育雏期管理:鸡舍内保持30-32℃饲养雏鸡6-7天,保持10h以上的光照时间,且在此饲养管理中定时转动第一摇臂8及第二摇臂18以及时清理鸡舍内粪便;定时对鸡舍内喷洒植物消毒溶液;
48.三、放养期管理:雏鸡养成至超过100g的小鸡后,白天放入丛林中自由采食,夜间引导鸡群入舍;放养期初期,适当增加补料,鸡只对放养模式适应后逐渐减少补料的用量;饲料投放区定期清洁。
49.步骤一与步骤二中植物消毒溶液由下列重量份中草药的乙醇-水溶液配制而成:石香葇3-20份,艾叶5-35份,兰香草3-20份,五倍子2-15份,蓖麻叶3-20份,肉桂5-35份,地锦草2-17份,百部4-25份,大青叶5-35份,生漆1-12份,槐角4-30份,巴旦杏仁2-17份,大蒜2-15份;乙醇-水溶液的体积比为70:30。
50.步骤三中的放养模式为鸡只自由进出鸡舍,若发生鸡群不出舍或不回舍的现象,采用敲击饲料桶的方法引导鸡群出入舍。
51.步骤三中的补料为帮助鸡只消化吸收的维生素。
52.步骤三中饲料投放区定期清洁方式为:转动第一摇臂8及第二摇臂18清除粪便等杂物,并对鸡舍内喷洒植物消毒溶液以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5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