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吡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1017发布日期:2021-11-15 20:0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氟吡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氟吡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2.线虫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主体微小,体壁几乎透明,在显微镜下才能清楚地看到线虫及其主要器言,其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环境适应能力强,植物线虫可以侵染植物的根、根茎、块根和鳞茎等地下部分,在这些部位引起显著的外部病变,使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严重受阻,表现出黄化、植株矮小、严重时导致干枯死亡等症状,植物线虫的寄生容易引起细菌或真菌的复合感染,不仅降低了农作物产量,还降低了农产品品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氟吡菌酰胺是具有全新作用机理的杀线虫剂,属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其作用机理为抑制靶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干扰其呼吸作用,当线虫经氟吡菌酰胺处理后,虫体僵直呈针状,活动力急剧下降,氟吡菌酰胺在土壤中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移动性,能够在土壤中缓慢而均匀地分布在上层,使其在根系范围内能够有效而长时间地保护根系免于线虫侵染。
4.氟吡菌酰胺具有低毒性,可以满足对环境安全并能持续解决线虫问题的需求,氟吡菌酰胺具有高效、广谱、选择性强等特点,使用时不易发生药害,复配或者轮换使用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现有的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分散性差,且不易吸附于植物叶面及根系,导致农药的浪费以及对环境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含氟吡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6.(1)在四口烧瓶中加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和催化剂得到中间体a,将中间体a、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氢糠酯加入到锥形瓶中,得到单体溶液,将亚硫酸氢钠、溶剂甲醇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滴加单体溶液和过硫酸铵溶液,得到该分散助剂,通过在农药中加入该分散助剂,解决了农药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分散性差的问题;
7.(2)在四口烧瓶中加入一氯甲基三氯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加入异丙醇,再滴加去离子水,得到中间体b,将中间体b、n,n

二甲基乙醇胺和异丙醇加入到单口烧瓶中搅拌,得到该表面活性助剂,通过添加该表面活性助剂,解决了农药在喷洒后不易吸附在植物叶面及根系,导致药效降低的问题。
8.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9.一种含氟吡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10.氟吡菌酰胺1

70份、复配物1

40份、分散助剂1

10份、表面活性助剂1

5份、填料或溶剂1

50份;
11.所述分散助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2.s1:在四口烧瓶中加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和催化剂,油浴温度100

120℃,反应4

5h,得到中间体a;
13.化学反应式如下:
[0014][0015]
s2:将中间体a、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氢糠酯加入到锥形瓶中,得到单体溶液;
[0016]
s3:将亚硫酸氢钠、溶剂甲醇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待四口瓶内加热升温到80

90℃,利用恒流泵同时滴加单体溶液和过硫酸铵溶液,控制单体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

2滴/s,控制过硫酸铵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

3滴/s,之后恒温反应2

3h,冷却到50

55℃后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ph至7

8,最后升温至100

110℃,蒸馏,得到该分散助剂;
[0017]
化学反应式如下:
[0018][0019]
所述表面活性助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20]
s4:在装有搅拌、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一氯甲基三氯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室温搅拌,加入异丙醇进行醇解反应,再滴加去离子水,控制
滴加速度为1

2滴/s,室温搅拌3

4h,冷却至室温,分离有机层,用去离子水水洗至中性,加分子筛过夜,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体b;
[0021]
s5:将中间体b、n,n

二甲基乙醇胺和异丙醇加入到单口烧瓶中搅拌,于85

95℃下回流反应36

40h,减压蒸馏,用无水甲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洗涤5

8次,置于40

50℃的干燥箱中真空干燥8

9h,得到该表面活性助剂。
[002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配物为印楝素、蛇床子素、乙蒜素、氯溴异氰脲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002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料为白土、叶蜡石、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膨润土、蒙脱石、碳酸钙、沸石和酸性粘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溶剂为水或植物油。
[002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该组合物配制的农药剂型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悬浮种衣剂、颗粒剂中的一种。
[002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1中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所述马来酸酐、聚乙二醇与催化剂的用量比为15.6g:20.1g:0.9g。
[002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中所述中间体a、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氢糠酯的摩尔比为1:8:2。
[002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3中所述过硫酸铵溶液中过硫酸铵与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1g:5.5g,所述亚硫酸氢钠、单体溶液、过硫酸铵溶液的用量比为0.5g:10g:0.5g。
[002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4中所述一氯甲基三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异丙醇与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4.23g:13.03g:10.80g:3.24g。
[002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5中所述中间体b、n,n

二甲基乙醇胺与异丙醇的用量比为3.73g:2.18g:8ml,所述无水甲醇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5。
[0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1]
(1)本发明是通过在四口烧瓶中加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和催化剂得到中间体a,将中间体a、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氢糠酯加入到锥形瓶中,得到单体溶液,将亚硫酸氢钠、溶剂甲醇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滴加单体溶液和过硫酸铵溶液,得到该分散助剂,农药粒子表面是相对疏水的结构,分散剂分子在农药表面的范德华引力、静电排斥力和空间位阻作用力三者协同作用使农药粒子更好的分散,该分散助剂具有长碳链、较多活性吸附点以及能起到空间排斥作用的支链,分子主链的疏水性和侧链的亲水性以及侧链的存在,也起到了一定的立体稳定作用,以防发生无规则凝聚,从而有助于农药颗粒的分散,该分散助剂对离子、ph值以及温度等敏感程度小,分散稳定性高,不易出现沉降和絮凝,显著降低分散体系粘度,从而达到了提高分散性的目的;
[0032]
(2)在四口烧瓶中加入一氯甲基三氯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加入异丙醇,再滴加去离子水,得到中间体b,将中间体b、n,n

二甲基乙醇胺和异丙醇加入到单口烧瓶中搅拌,得到该表面活性助剂,农药颗粒大部分属于难溶于水的非极性或弱极性有机物,该表面活性助剂同时具有极性和非极性的分子结构,易于聚集在农药颗粒表面形成两亲性膜,能够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使得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农药内部,农药被分散成细小颗粒,界面张力降低,固体表面易被润湿,药液不再以球形的状态残留在叶片上,易被依附于植物叶面及根系,从而达到了提高药效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4]
实施例1:
[0035]
本实施例为一种含氟吡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0036]
氟吡菌酰胺40份、复配物30份、分散助剂5份、表面活性助剂5份、填料或溶剂20份;
[0037]
所述分散助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38]
s1:在四口烧瓶中加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和催化剂,油浴温度100℃,反应4h,得到中间体a;
[0039]
s2:将中间体a、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氢糠酯加入到锥形瓶中,得到单体溶液;
[0040]
s3:将亚硫酸氢钠、溶剂甲醇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待四口瓶内加热升温到80℃,利用恒流泵同时滴加单体溶液和过硫酸铵溶液,控制单体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滴/s,控制过硫酸铵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滴/s,之后恒温反应2h,冷却到50℃后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ph至7,最后升温至100℃,蒸馏,得到该分散助剂;
[0041]
所述表面活性助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42]
s4:在装有搅拌、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一氯甲基三氯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室温搅拌,加入异丙醇,再滴加去离子水,控制滴加速度为1滴/s,室温搅拌3h,冷却至室温,分离有机层,用去离子水水洗至中性,加分子筛过夜,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体b;
[0043]
s5:将中间体b、n,n

二甲基乙醇胺和异丙醇加入到单口烧瓶中搅拌,于85℃下回流反应36h,减压蒸馏,用无水甲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洗涤5次,置于40℃的干燥箱中真空干燥8h,得到该表面活性助剂;
[0044]
将以上成分,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0%的水分散粒剂,制成一种农药喷洒液。
[0045]
实施例2:
[0046]
本实施例为一种含氟吡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0047]
氟吡菌酰胺30份、复配物20份、分散助剂10份、表面活性助剂2份、填料或溶剂30份;
[0048]
所述分散助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49]
s1:在四口烧瓶中加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和催化剂,油浴温度100℃,反应4h,得到中间体a;
[0050]
s2:将中间体a、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氢糠酯加入到锥形瓶中,得到单体溶液;
[0051]
s3:将亚硫酸氢钠、溶剂甲醇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待四口瓶内加热升温到80℃,利用恒流泵同时滴加单体溶液和过硫酸铵溶液,控制单体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滴/s,控制过硫酸铵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滴/s,之后恒温反应2h,冷却到50℃后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ph至7,最后升温至100℃,蒸馏,得到该分散助剂;
[0052]
所述表面活性助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53]
s4:在装有搅拌、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一氯甲基三氯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室温搅拌,加入异丙醇,再滴加去离子水,控制滴加速度为2滴/s,室温搅拌4h,冷却至室温,分离有机层,用去离子水水洗至中性,加分子筛过夜,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体b;
[0054]
s5:将中间体b、n,n

二甲基乙醇胺和异丙醇加入到单口烧瓶中搅拌,于95℃下回流反应40h,减压蒸馏,用无水甲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洗涤8次,置于50℃的干燥箱中真空干燥9h,得到该表面活性助剂;
[0055]
将以上成分,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0%的水分散粒剂,制成一种农药喷洒液。
[0056]
实施例3:
[0057]
本实施例为一种含氟吡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0058]
氟吡菌酰胺50份、复配物25份、分散助剂4份、表面活性助剂4份、填料或溶剂10份;
[0059]
所述分散助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60]
s1:在四口烧瓶中加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和催化剂,油浴温度120℃,反应5h,得到中间体a;
[0061]
s2:将中间体a、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氢糠酯加入到锥形瓶中,得到单体溶液;
[0062]
s3:将亚硫酸氢钠、溶剂甲醇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待四口瓶内加热升温到90℃,利用恒流泵同时滴加单体溶液和过硫酸铵溶液,控制单体溶液的滴加速度为2滴/s,控制过硫酸铵溶液的滴加速度为3滴/s,之后恒温反应3h,冷却到55℃后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ph至8,最后升温至110℃,蒸馏,得到该分散助剂;
[0063]
所述表面活性助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64]
s4:在装有搅拌、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一氯甲基三氯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室温搅拌,加入异丙醇,再滴加去离子水,控制滴加速度为2滴/s,室温搅拌4h,冷却至室温,分离有机层,用去离子水水洗至中性,加分子筛过夜,减压蒸馏,得到中间体b;
[0065]
s5:将中间体b、n,n

二甲基乙醇胺和异丙醇加入到单口烧瓶中搅拌,于95℃下回流反应40h,减压蒸馏,用无水甲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洗涤8次,置于50℃的干燥箱中真空干燥9h,得到该表面活性助剂;
[0066]
将以上成分,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0%的水分散粒剂,制成一种农药喷洒液。
[0067]
对比例1:
[0068]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复配物。
[0069]
对比例2:
[0070]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分散助剂。
[0071]
对比例3:
[0072]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表面活性助剂。
[0073]
对比例4:
[0074]
本对比例使用中国专利cn201611010653.3所公开的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糠醛的杀线虫组合物。
[0075]
将实施例1

3以及对比例1

4的农药稀释1000倍,用移液枪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吸取药液3ml分别加入试管中,然后吸取制备好的等量线虫悬浮液3ml分别加入试管内,使药液与线虫悬浮剂等量混合均匀,用移液枪移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混合液于多孔生化测试板的小孔内,加盖,于25℃恒温培养,每个处理四次重复,使用蒸馏水作为对照组,8h解剖镜下观测线虫死亡情况,记录调查的总线虫数,死亡的线虫僵直,用发丝针触碰仍不能弯曲运动,计算死亡率;
[0076]
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0077][0078]
由上表数据可知,实验例药后5天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1.3

89.1%,而不添加复配物的对比例1的防治效果为60.2%,不添加分散助剂的对比例2的防治效果为56.3%,不添加表面活性助剂的对比例3的防治效果为50.1%,使用中国专利cn201611010653.3所公开的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糠醛的杀线虫组合物的对比例4的防治效果为70.5%,实验例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6.2

88.2%,而不添加复配物的对比例1的防治效果为50.9%,不添加分散助剂的对比例2的防治效果为56.2%,不添加表面活性助剂的对比例3的防治效果为49.8%,使用中国专利cn201611010653.3所公开的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糠醛的杀线虫组合物的对比例4的防治效果为69.5%,实验例药后15天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8.6

89.2%,而不添加复配物的对比例1的防治效果为56.8%,不添加分散助剂的对比例2的防治效果为60.1%,不添加表面活性助剂的对比例3的防治效果为58.4%,使用中国专利cn201611010653.3所公开的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糠醛的杀线虫组合物的对比例4的防治效果为70.1%,实验例的数据明显优于对比例,说明氟吡菌酰胺和复配物合理复配,并添加分散助剂和表面活性助剂可以明显防治效果。
[007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0]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