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80030发布日期:2021-12-18 01:1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增氧机调速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变频增氧机具备节能、静音、自我保护、免维护等优点,正迅速代替异步机+减速机的传统增氧机模式,但是变频增氧机调速指令要么是通过有线的方式采用工业上常用的rs485通信,要么是通过公网例如gprs/4g或lora等私网来进行控制,通过这种方式,使用维护成本高,网络不稳定易造成故障频发,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很难获得用户认可,更有甚者,直接把变频增氧机当做定频机来使用,只有启/停模式,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问题:使用维护成本高,网络不稳定易造成故障频发,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包括养殖塘控制器和变频增氧机,所述养殖塘控制器的内部安装有mcu芯片,所述养殖塘控制器的内部集成有脉冲产生电路,所述脉冲产生电路用于脉冲信号的产生,所述变频增氧机的内部集成有脉冲信号检测电路,所述脉冲信号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脉冲信号。
6.优选的,所述脉冲发生电路包括驱动光耦ps、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阻r3、电阻r4和晶闸管q,所述驱动光耦ps的1号引脚与mcu芯片连接,所述驱动光耦ps的2号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mcu芯片连接,所述驱动光耦ps的4号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和晶闸管q的控制极连接,所述驱动光耦ps的6号引脚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及晶闸管q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晶闸管q的第一电极连接。
7.优选的,所述脉冲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v1、二极管v2、电阻r7、电阻r8、二极管v3、二极管v4、电阻r9、电阻r10、二极管v5、二极管v6、电阻r11、电容c2、电阻r12、电阻r13、光耦pc和电阻r14,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r相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1的正极和二极管v2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s相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3的正极和二极管v4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t相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5的正极和二极管v6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1的负极与二极管v3的负极、二极管v5的负极、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2的正极与二极管v4的正极、二极管v6的正极、电
阻r1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13的一端和光耦pc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另一端和光耦pc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光耦pc的3号引脚接地,所述光耦pc的4号引脚与电阻r14的一端和mcu芯片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5v电源。
8.优选的,所述脉冲产生电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r相串联。
9.优选的,所述脉冲产生电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s相串联。
10.优选的,所述脉冲产生电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t相串联。
11.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发明通过养殖塘控制器的内部集成的脉冲产生电路,可对电力电子器件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调速信号的产生,此信号完全凭借电力线进行传送,避免了网络传输信号的不稳定,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3.2、本发明通过变频增氧机的内部集成的脉冲信号检测电路,能够有效的检测电力线传送过来的脉冲信号,作为增氧机的调速给定依据,降低了维护和使用成本。
14.3、本发明通过脉冲产生电路和脉冲信号检测电路的相互配合,能有效的对变频增氧机进行调速控制,实现增氧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脉冲发生电路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脉冲信号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0.实施例:参照图1

3,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包括养殖塘控制器和变频增氧机,养殖塘控制器的内部安装有mcu芯片,养殖塘控制器的内部集成有脉冲产生电路,脉冲产生电路用于脉冲信号的生成,变频增氧机的内部集成有脉冲信号检测电路,脉冲信号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脉冲信号;
21.脉冲发生电路包括驱动光耦ps、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阻r3、电阻r4和晶闸管q;
22.驱动光耦ps的1号引脚与mcu芯片连接,驱动光耦ps的2号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mcu芯片连接,驱动光耦ps的4号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和晶闸管q的控制极连接,驱动光耦ps的6号引脚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及晶闸管q的第二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晶闸管q的第一电极连接;
23.脉冲产生电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r相串联,脉冲产生电路与变频增
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s相串联,脉冲产生电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t相串联,可通过任意一相进行脉冲信号的生成,提升了安装的便捷性。
24.脉冲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v1、二极管v2、电阻r7、电阻r8、二极管v3、二极管v4、电阻r9、电阻r10、二极管v5、二极管v6、电阻r11、电容c2、电阻r12、电阻r13、光耦pc和电阻r14;
25.电阻r5的一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r相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1的正极和二极管v2的负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s相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3的正极和二极管v4的负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t相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5的正极和二极管v6的负极连接,二极管v1的负极与二极管v3的负极、二极管v5的负极、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v2的正极与二极管v4的正极、二极管v6的正极、电阻r1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13的一端和光耦pc的2号引脚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另一端和光耦pc的1号引脚连接,光耦pc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pc的4号引脚与电阻r14的一端和mcu芯片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接5v电源。
26.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脉冲产生电路,在主电源回路的任一相电路中上形成短的脉冲,由此信号发送完成。假设控制器生成脉冲的宽度为t1,变频增氧机脉冲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脉冲数为n1,则以0

t1的时间间隔代表0

100%的变频增氧机转速,以n1代表变频增氧机的最大转速来对调速系统进行定标。将养殖塘控制器和变频增氧机,通过多电力线进行连接,当脉冲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任一相电路存在脉冲时,即对此脉冲进行计数,由此感测养殖塘控制器发送过来的转速信号,进而对变频增氧机转速进行控制。控制器可对电力电子器件进行开关控制,从而实现调速信号的产生,此信号完全凭借电力线进行传送,避免了网络传输信号的不稳定,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能够有效的检测电力线传送过来的脉冲信号,作为增氧机的调速给定依据,降低了维护成本,减小了成本,能有效的对变频增氧机进行调速控制,实现增氧节能的效果。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