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飞行性昆虫调查与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326208发布日期:2022-01-05 00:54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外飞行性昆虫调查与监测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昆虫调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野外飞行性昆虫调查与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2.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群体,至2011年,已描述昆虫种类超100万种,占地球动物物种种数的66%以上,生物物种种数的50%以上。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具飞行能力的种类,踪迹几乎遍布世界每个角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3.昆虫调查与监测是掌握区域内昆虫多样性、生态系统质量、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种群发生动态、外来和危险性有害生物、与指示昆虫相关环境质量等的前提,是研究和利用昆虫以更好为人类服务的基础。常用昆虫调查和监测方法有灯诱法、色板法、陷阱法、水盆法、托盘法、飞行截获法、吸虫器法和扫网法等。
4.上述方法中,采用灯诱法、色板法或水盆法是利用昆虫对灯光、颜色和嗅觉物质的趋性来捕获昆虫,由于不同昆虫对灯光、颜色和嗅觉物质不同的趋性,因而所捕获的昆虫种类和数量间的关系与周围环境中的昆虫种类和数量间的关系具有一定差异。采用托盘法、扫网法或吸虫器法来捕获昆虫,所捕获的昆虫受人活动的影响较大,仅能捕获调查时间活动的昆虫种类。陷阱法是通过在昆虫活动区域内设置昆虫无法逃脱的陷阱捕获昆虫,一般用于调查土壤昆虫,而无法用于捕获飞行性昆虫。


技术实现要素:

5.为避免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昆虫调查和监测方法对环境飞行性昆虫生物多样性、准确度的干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野外飞行性昆虫调查与监测方法。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野外飞行性昆虫调查与监测方法,包括:
7.安置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在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收集瓶内装入预定体积的不易挥发的昆虫防腐剂,基于样地面积确定待安置的所述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数量,并将相应数量的所述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安置在离地面预设高度处;
8.飞行性昆虫的收集:依据调查与监测目的,每间隔预设时长收集一次所述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对收集到的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收集瓶进行编号、记录收集时间,并进行保存以备实验鉴定,在收集完所述飞行性昆虫截获器之后更换收集瓶,并重复“安置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步骤和“飞行性昆虫的收集”步骤,直至调查与监测结束。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定体积为所述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收集瓶的容积的1/2~2/3。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不易挥发的昆虫防腐剂为乙二醇。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高度为1.5~2.0m。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长为7~14d。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安置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
包括:组装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将昆虫收集漏斗安装在收集瓶上,使得昆虫收集漏斗的下口位于收集瓶内,组装昆虫截获面板,并将组装好的昆虫截获面板安装在昆虫收集漏斗的上口处。
14.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野外飞行性昆虫调查与监测方法中,在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收集瓶内装入预定体积的不易挥发的昆虫防腐剂;基于样地面积确定待安置的所述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数量,并将相应数量的所述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安置在离地面预设高度处;依据调查与监测目的,每间隔预设时长收集一次所述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对收集到的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收集瓶进行编号、记录收集时间,并进行保存以备实验鉴定;在收集完所述飞行性昆虫截获器之后更换收集瓶,并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调查与监测结束,由于根据不同样地面积来安置不同数量的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并且将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安置在离地面预设高度处来开展飞行性昆虫调查与监测,仅需在每间隔预设时长进行一次收集,从而具有操作简便、对环境友好、准确客观地反映环境昆虫种群多样性。
15.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16.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
17.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野外飞行性昆虫调查与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18.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昆虫收集漏斗和收集瓶的安装示意图。
19.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昆虫截获面板的安装示意图。
20.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安置示意图。
21.其中:
22.1、昆虫截获面板;11、第一截获面板;12、第二截获面板;13、沟槽;2、昆虫收集漏斗;21、卡块;3、收集瓶;4、盖板;5、“8”字万向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4.昆虫调查与监测是掌握区域内昆虫多样性、生态系统质量、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种群发生动态、外来和危险性有害生物、与指示昆虫相关环境质量等的前提,是研究和利用昆虫以更好为人类服务的基础。
25.常用昆虫调查和监测方法有灯诱法、色板法、陷阱法、水盆法、托盘法、飞行截获法、吸虫器法和扫网法等。
26.灯诱法是利用昆虫对特定波长的正趋性捕获昆虫,但由于不同昆虫对不同光谱的趋性具一定差异,甚至一些昆虫具负趋性,因而灯诱法仅对有翅昆虫有效,且通过灯诱法虽可捕获大量有翅昆虫,但所捕获的昆虫种类和数量间的关系与周围环境中的昆虫种类和数量间的关系具一定差异。
27.色板法本质上同灯诱法,其利用昆虫对不同色彩的正趋性实质上为利用不同色板反射特定波长的光波。同样,不同昆虫对不同色板的趋性具一定差异,甚至一些昆虫具负趋性,因而色板法也仅对有翅昆虫有效,且通过色板法虽可捕获大量有翅昆虫,但所捕获的昆虫种类和数量间的关系与周围环境中的昆虫种类和数量间的关系也具一定差异。
28.陷阱法是通过在昆虫活动区域内设置昆虫无法逃脱的陷阱捕获昆虫,一般用于调查土壤昆虫,但该方法无法用于捕获飞行性昆虫。
29.水盆法是通过在水盆中添加对某些昆虫具诱集作用的物质,如糖、醋等,该方法也仅对有翅昆虫有效,且所捕获的昆虫与水盆中添加的诱集物质相关,因而所捕获的昆虫种类和数量间的关系与周围环境中的昆虫种类和数量间的关系也具一定差异。
30.托盘法是将人工振落植物上的昆虫用托盘直接收集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无翅或飞行能力不强的昆虫,且所捕获的昆虫受人活动的影响较大,仅能捕获调查时间活动的昆虫种类。
31.扫网法或吸虫器法是通过人工扫网或吸虫器收集昆虫的方法,可针对有翅和无翅昆虫,但所捕获的昆虫受人活动的影响较大,仅能捕获调查时间活动的昆虫种类。
32.为避免背景技术中昆虫调查和监测方法对环境飞行性昆虫生物多样性、准确度的干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野外飞行性昆虫调查与监测方法。
33.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野外飞行性昆虫调查与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步骤101,组装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将昆虫收集漏斗安装在收集瓶上,使得昆虫收集漏斗的下口位于收集瓶内,组装昆虫截获面板,并将组装好的昆虫截获面板安装在昆虫收集漏斗的上口处。
35.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包括昆虫截获面板1、昆虫收集漏斗2以及收集瓶3。
36.参见图2,收集瓶3为螺口瓶,昆虫收集漏斗2的下口处设置有内螺纹,在组装时,可以将昆虫收集漏斗2旋拧至收集瓶3的瓶口处。
37.参见图3,昆虫截获面板1由第一截获面板11和第二截获面板12拼接而成。在第一截获面板11和第二截获面板12的长边下方两侧均开设有斜向下的沟槽13。继续参见图2,在昆虫收集漏斗2的上口处设置有与截获面板上的沟槽13相配合的卡块21,在组装时,可以通过沟槽13和卡块21将组装好的昆虫截获面板安装在昆虫收集漏斗2的上口处。参见图4,在昆虫截获面板1上方安装一个盖板4,用于安置该飞行性昆虫截获器。
38.步骤102,安置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在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收集瓶内装入预定体积的不易挥发的昆虫防腐剂,基于样地面积确定待安置的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数量,并将相应数量的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安置在离地面预设高度处。
3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乙二醇难挥发、与水互溶、无色微粘液体,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对收集的昆虫进行保存,因此不易挥发的昆虫防腐剂可以选用乙二醇,收集瓶内装入的乙二醇的体积可以为收集瓶容积的1/2~2/3。需要说明的是,不易挥发的昆虫防腐剂还可以选用其他能够对收集到的昆虫进行保存的试剂;加入收集瓶内的不易挥发的昆虫防腐剂的体积也可以是其他体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灵活地选用不易挥发的昆虫防腐剂和加入收集瓶内的体积。
4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野外样地面积来确定飞行性昆虫截
获器的安置数量。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安置高度可以根据昆虫飞行特性来确定,例如可以将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安置在1.5~2.0m。
4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4,在安置飞行性昆虫截获器时,可以采用“8”字万向环5通过绳索与盖板4连接,从而将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安置在特定的高度。
42.步骤103,飞行性昆虫的收集:依据调查与监测目的,每间隔预设时长收集一次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对收集到的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收集瓶进行编号、记录收集时间,并进行保存以备实验鉴定,在收集完飞行性昆虫截获器之后更换收集瓶,并重复“安置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步骤和“飞行性昆虫的收集”步骤,直至调查与监测结束。
4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预设时长可以根据调查与监测的时长和收集次数来确定,例如可以将调查与监测的时长根据收集次数进行均分来确定预设时长。示例地,可以在每间隔7~14d进行一次昆虫收集。
4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在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收集瓶内装入预定体积的不易挥发的昆虫防腐剂;基于样地面积确定待安置的所述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数量,并将相应数量的所述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安置在离地面预设高度处;依据调查与监测目的,每间隔预设时长收集一次所述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对收集到的飞行性昆虫截获器的收集瓶进行编号、记录收集时间,并进行保存以备实验鉴定;在收集完所述飞行性昆虫截获器之后更换收集瓶,并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调查与监测结束,由于根据不同样地面积来安置不同数量的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并且将飞行性昆虫截获器安置在离地面预设高度处来开展飞行性昆虫调查与监测,仅需在每间隔预设时长进行一次收集,从而具有操作简便、对环境友好、准确客观地反映环境昆虫种群多样性。
45.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申请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前述申请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申请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