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22777发布日期:2022-05-07 09:4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灵芝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灵芝,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的干燥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咳喘痰多,虚劳证等。
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灵芝作为提升人们身体免疫功能的极佳食材,广受大家喜欢。因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阔叶树木的自然砍伐越来越少,于是野生灵芝的量也越来越少,根本不能满足人们对灵芝的需求。人工栽培的灵芝,其药用有效成分不及野生灵芝,而人工熟料栽培的工序较为繁杂,生产成本高,药效含量相对较低。为了探讨一种省工、成功率高、产量高、质量好的栽培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方法,具有省工、成功率高、产量高、质量好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备料
8.选择农历十一月或十二月,将造林时砍伐下来的无芳香类阔叶杂木中能种灵芝的树木进行收集,并将其放入棚中;
9.s2、开窑种麻
10.在农历十二月或正月,制备灵芝三级菌种;
11.s3、选场挖地
12.在砍伐料场就近选择靠近水源的林荫地,地挖八寸深,形成多行地沟,挖地过程中在地上施以杀虫剂,以杀灭地下害虫;
13.s4、截料下种
14.农历二月中旬,当地温度升至16℃以上后,安排下种;
15.s5、管理
16.下种后,用喷雾器施水,以保持地沟表面土质湿润;下种后的第二年的农历5月或6月,出芝;出芝后在地沟中施放杀虫剂杀死成虫。
17.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s1中,棚中树木去了皮的部位用石灰浆刷白,树木中的枫杨树用于栽培紫芝,其余类别的树木均用于栽培赤芝。
18.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s2中,下种过程如下:将棚中木条锯成20cm长的短椴木,边锯边下种或下种时将锯断口放到火焰上烧5-30s,下种时将短椴木竖放于地沟中,然后在短
椴木上放灵芝三级菌种,喷洒白蚁药水,再用第二行开沟的泥土盖到已下种的菌柴上,以保证菌柴面上泥土有两寸厚,如此一行一行的进行,直至所有地沟均下种完成。
19.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喷雾器包括喷雾器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喷雾器本体相对两侧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将所述喷雾器本体进行支撑。
2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容纳箱、调节机构和支撑块;
21.所述容纳箱固定在所述喷雾器本体相对两侧的外部,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容纳箱下方,所述容纳箱通过所述支撑块支撑在地面或基础平面上,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容纳箱上且用于调节所述支撑块的上下高度。
22.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盘、丝杆、导向杆、移动台、滑块、滑杆和套管;
23.所述容纳箱顶部固定有盖板,所述转盘位于所述盖板上方且固定在所述丝杆上端,所述丝杆位于所述容纳箱内且上端穿过所述盖板并与所述转盘固定,下端插设在所述容纳箱内底部,所述丝杆为竖直设置;
24.所述容纳箱底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位于所述容纳箱底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移动台套设在所述丝杆上且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所述导向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丝杆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向杆为倾斜设置且上端固定在所述盖板底部,下端向远离所述丝杆方向延伸且插设在所述穿孔内;
25.所述滑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杆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移动台的相对两侧,所述滑杆一端与所述移动台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块且与所述容纳箱侧壁靠近;
26.所述滑块套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与所述导向杆滑动配合,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上端与所述滑块固定,下端与所述支撑块固定。
27.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撑块为橡胶块。
2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撑块呈矩形分布在喷雾器本体下方。
29.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转盘为橡胶盘且圆周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所述喷雾器本体靠近人体背部一侧设置有肩带。
30.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料原生态栽培方式,即林芝短椴木林下仿野生栽培方法,具有省工、成功率高、产量高、产品质量好的优点。
31.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的背负式喷雾器。当使用者背着喷雾器需要做在地上休息时,可用手转动转盘,此时丝杆将在容纳箱内绕其中心轴转动,由于移动台与丝杆螺纹配合,因此当丝杆转动时,移动台将带动滑杆、滑块、套管整体向下移动,同时滑杆也将与滑块进行相对滑动,此时喷雾器本体下方的四个支撑块将逐渐斜向下移动,以便通过支撑块将喷雾器整体支撑在地面或基础平面上,支撑稳定性较好。
附图说明
32.图1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框图,主要用于体现灵芝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方法;
33.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喷雾器的结构;
34.图3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支撑装置的结构;
35.图4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支撑装置的结构。
36.图中,1、喷雾器本体;2、肩带;3、支撑装置;31、容纳箱;321、转盘;322、丝杆;323、导向杆;324、移动台;325、滑块;326、滑杆;327、套管;33、支撑块;34、穿孔;3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38.实施例:一种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方法,如图1-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39.s1、备料
40.选择农历十一月或十二月,将造林时砍伐下来的无芳香类阔叶杂木中能种灵芝的树木进行收集,并将其放入棚中,让其不被日晒雨淋;棚中树木去了皮的部位用浓石灰浆刷白,以防杂菌感染,树木中的枫杨树用于栽培紫芝,其余类别的树木均用于栽培赤芝;
41.s2、开窑种麻
42.在农历十二月或正月,制备灵芝三级菌种;优选的,灵芝三级菌种为木屑种或横断木片种;
43.s3、选场挖地
44.在砍伐料场就近选择靠近水源的林荫地,最好是七荫三阳,地挖八寸深,宽约60-80cm,形成多行地沟,挖地过程中在地上施以杀虫剂,以杀灭地下害虫;
45.s4、截料下种
46.农历二月中旬,当地温度升至16℃以上后,安排下种;下种过程如下:将棚中木条锯成20cm长的短椴木,边锯边下种或下种时将锯断口放到火焰上烧5-30s,下种时将短椴木竖放于地沟中,然后在短椴木上放灵芝三级菌种,菌种以薄木块种为最好,木屑种一包分成两段或三段,紧贴短椴木上,贴得越紧越好;然后喷洒白蚁药水,再用第二行开沟的泥土盖上已下种的菌柴,以保证菌柴面上泥土有两寸厚,如此一行一行的进行,直至所有地沟均下种完成;
47.s5、管理
48.下种后,用喷雾器施水,以保持地沟表面土质湿润,以表面泥土不干燥为宜;下种后第二年的农历5月或6月,湿温度合适时,便可出芝;出芝后在地沟中施放杀虫剂杀死成虫。
49.参照图2-4,喷雾器包括喷雾器本体1和设置在喷雾器本体1相对两侧的支撑装置3,支撑装置3用于将喷雾器本体1进行支撑。喷雾器本体1靠近人体背部一侧设置有长度可调的两根肩带2。支撑装置3包括容纳箱31、调节机构和支撑块33。容纳箱31为矩形箱体结构且固定在喷雾器本体1相对两侧的外部,工作人员背负喷雾器使用时,容纳箱31位于人体背后的左右两侧。支撑块33为橡胶块且位于容纳箱31下方,容纳箱31通过支撑块33支撑在地面或基础平面上,调节机构安装在容纳箱31上且用于调节支撑块33的上下高度。
50.参照图2-4,调节机构包括转盘321、丝杆322、导向杆323、移动台324、滑块325、滑杆326和套管327。容纳箱31顶部固定有盖板35,转盘321位于盖板35上方且固定在丝杆322上端,丝杆322位于容纳箱31内且上端穿过盖板35并与转盘321固定,下端插设在容纳箱31内底部。丝杆322竖直设置在容纳箱31中部,转盘321为橡胶盘且圆周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容纳箱31底部开设有穿孔34,穿孔34位于容纳箱31底部的相对两侧,移动台324套设在丝杆322上且与丝杆322螺纹配合。导向杆323设置有两个,两个导向杆323对称设置在丝杆322的相对两侧,导向杆323为倾斜设置且上端固定在盖板35底部且与丝杆322表面接触,下端向远离丝杆322方向延伸且插设在穿孔34内。滑杆326设置有两个,两个滑杆326分别对称设置在移动台324的相对两侧,滑杆326一端与移动台324固定,另一端穿过滑块325且与容纳箱
31侧壁靠近。滑杆326为横杆且与导向杆323不处于同于水平面上。滑块325套在导向杆323上且与导向杆323滑动配合,套管327套设在导向杆323上且上端与滑块325固定,下端与支撑块33固定。支撑块33呈矩形分布在喷雾器本体1下方。
5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统背负式喷雾器没有设置支撑装置3,而喷雾器有时背得太高,当使用者背着喷雾器需要做在地上休息时,喷雾器无法支撑在地面上,导致使用者坐下时还需要承受喷雾器的重力;喷雾器有时又背得太矮,当使用者背着喷雾器需要做在地上休息时,需要松开肩带2或将喷雾器放下,才能很好的坐在地上。同时现有喷雾器的支撑仅靠喷雾器底面进行支撑,容易放置不稳,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背负式喷雾器。当使用者背着喷雾器需要做在地上休息时,可用手转动转盘321,此时丝杆322将在容纳箱31内绕其中心轴转动,由于移动台324与丝杆322螺纹配合,因此当丝杆322转动时,移动台324将带动滑杆326、滑块325、套管327整体向下移动,同时滑杆326也将与滑块325进行相对滑动,此时喷雾器本体1下方的四个支撑块33将逐渐斜向下移动,以便通过支撑块33将喷雾器整体支撑在地面或基础平面上。由于导向杆323向下呈张开状,因此支撑块33越往下移动,支撑块33就越向四周张开,从而扩大支撑范围,稳定性较好。
5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