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钵苗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95652发布日期:2022-01-22 10:1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钵苗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


背景技术:

2.使用钵体苗插秧不需缓苗且能增产,是目前最理想的水稻种植方式之一。目前,能适应该作业方式的移栽机械有二种,一种是采用分段作业方式,用取秧、存放、栽植三个机构来完成钵苗的取秧移栽工作,该方式移栽作业效果好,对田地与秧苗的适应性强,但结构繁琐、重量沉、成本高;第二种是参照人手插秧的动作,用单个机构来完成水稻钵苗的取秧移栽工作,该方式结构简单、重量轻,但是对于较硬的秧田或秧田里烂草太多时插秧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研发一种双曲柄连杆式的钵苗插秧机取秧移栽机构,使钵苗插秧机对田地的适应性更强、作业质量更好。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钵苗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包括:机架1、主传动轴2、副传动轴3、齿轮4、从动曲柄5、摆杆6、摆杆轴7、栽植臂壳体8、空间凸轮9、右摆臂10、主动曲柄11、拨叉轴12、拨叉13、链节14、右取秧夹座15、推杆16、右取秧夹17、摆动铲18、安装架19、左取秧夹20、取秧夹座压紧压簧21、左取秧夹座22、保护压簧23、螺栓24、左摆臂25、连杆26和拨叉压紧压簧27;
6.在机架1上套装主传动轴2和副传动轴3,主传动轴2和副传动轴3上分别固装一个全等相啮合的齿轮4,主传动轴2端部固装主动曲柄11,主动曲柄11上固装空间凸轮9,栽植臂壳体8套装在主动曲柄11上;副传动轴3端部固装从动曲柄5,摆杆6套装在从动曲柄5上,摆杆轴7固装在摆杆6上,栽植臂壳体8末端套装在摆杆轴7上;
7.栽植臂壳体8内部固装拨叉轴12,拨叉轴12上套装拨叉13,拨叉13与栽植臂壳体8之间装有拨叉压紧压簧27,在拨叉压紧压簧27的作用下,拨叉13一端压紧在空间凸轮9的外圆周上,拨叉13另一端通过链节14连接推杆16,推杆16滑动套装在栽植臂壳体8中,推杆16前端通过连杆26连接摆动铲18;摆动铲18套装在安装架19前端,安装架19固装在栽植臂壳体8的前端;
8.左取秧夹座22和右取秧夹座15安装在栽植臂壳体8中,左取秧夹座22和右取秧夹座15之间装有取秧夹座压紧压簧21,左取秧夹座22下端固装左摆臂25,右取秧夹座15下端固装右摆臂10,在取秧夹座压紧压簧21的作用下,左摆臂25压紧在空间凸轮9的左端凸轮面上,右摆臂10压紧在空间凸轮9的右端凸轮面上,左取秧夹20与左取秧夹座22固定连接,右取秧夹17与右取秧夹座15固定连接。栽植臂壳体8上方还装有上盖28。
9.左取秧夹20安装在左取秧夹座22的长槽内,用螺栓24连接并穿有保护压簧23,右取秧夹17装在右取秧夹座15的长槽内,用螺栓24连接并穿有保护压簧23。
10.拨叉13还可以直接叉在推杆16尾端的扁平部位。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2.本发明作业时,左右取秧夹前端按“鸽子”形轨迹运动,在尖嘴处取秧夹闭口夹苗取秧,取秧夹运动接近下止点时摆动铲在秧田里挖出一个坑穴,刚好装下秧苗钵体,此时取秧夹口张开撒苗,推杆伸出,推动摆动铲向下摆动推送钵苗插秧。本发明结构单、性能可靠、对田地的适应性强、插秧穴口小、秧苗直立性好。
附图说明
13.图1是一种钵苗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一种钵苗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的俯视图;
15.图3是一种钵苗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的爆炸图;
16.图4和图5是一种钵苗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的取秧阶段附图;
17.图6、图7和图8是一种钵苗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的插秧阶段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钵苗插秧机的取秧移栽机构,包括:机架1、主传动轴2、副传动轴3、齿轮4、从动曲柄5、摆杆6、摆杆轴7、栽植臂壳体8、空间凸轮9、右摆臂10、主动曲柄11、拨叉轴12、拨叉13、链节14、右取秧夹座15、推杆16、右取秧夹17、摆动铲18、安装架19、左取秧夹20、取秧夹座压紧压簧21、左取秧夹座22、保护压簧23、螺栓24、左摆臂25、连杆26和拨叉压紧压簧27;
20.在机架1上套装主传动轴2和副传动轴3,主传动轴2和副传动轴3上分别固装一个全等相啮合的齿轮4,主传动轴2端部固装主动曲柄11,主动曲柄11上固装空间凸轮9,栽植臂壳体8套装在主动曲柄11上;副传动轴3端部固装从动曲柄5,摆杆6套装在从动曲柄5上,摆杆轴7固装在摆杆6上,栽植臂壳体8末端套装在摆杆轴7上;
21.栽植臂壳体8内部固装拨叉轴12,拨叉轴12上套装拨叉13,拨叉13与栽植臂壳体8之间装有拨叉压紧压簧27,在拨叉压紧压簧27的作用下,拨叉13一端压紧在空间凸轮9的外圆周上,拨叉13另一端通过链节14连接推杆16,推杆16滑动套装在栽植臂壳体8中,推杆16前端通过连杆26连接摆动铲18;摆动铲18套装在安装架19前端,安装架19固装在栽植臂壳体8的前端;
22.左取秧夹座22和右取秧夹座15安装在栽植臂壳体8中,左取秧夹座22和右取秧夹座15之间装有取秧夹座压紧压簧21,左取秧夹座22下端固装左摆臂25,右取秧夹座15下端固装右摆臂10,在取秧夹座压紧压簧21的作用下,左摆臂25压紧在空间凸轮9的左端凸轮面上,右摆臂10压紧在空间凸轮9的右端凸轮面上,左取秧夹20与左取秧夹座22固定连接,右取秧夹17与右取秧夹座15固定连接。栽植臂壳体8上方还装有上盖28。
23.左取秧夹20安装在左取秧夹座22的长槽内,用螺栓24连接并穿有保护压簧23,右取秧夹17装在右取秧夹座15的长槽内,用螺栓24连接并穿有保护压簧23。
24.拨叉13还可以直接叉在推杆16尾端的扁平部位。
2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26.本发明作业时,分为取秧和插秧两个阶段。
27.取秧阶段如图4、图5所示,主传动轴2带动主动曲柄11逆时针转动,同时主传动轴2通过齿轮4带动副传动轴3和从动曲柄5顺时针转动并通过摆杆6带动栽植臂壳体8运动至图4中位置时,空间凸轮9部分状态如图5所示,拨叉13与空间凸轮9接触位置为空间凸轮9高位,推杆16伸出,摆动铲18处于收回状态,左摆臂25与右摆臂10与空间凸轮9接触位置由低位移动至高位,左取秧夹20与右取秧夹17由松开状态转为夹紧状态夹取秧苗。
28.进入插秧阶段如图6、图7所示主传动轴2继续带动主动曲柄11逆时针转动,同时主传动轴2通过齿轮4带动副传动轴3和从动曲柄5顺时针转动并通过摆杆6带动栽植臂壳体8运动至图6中位置,取秧夹夹紧秧苗运动到图示位置过程中,拨叉13与空间凸轮9接触位置由高位缓慢移动到低位,推杆16缓慢缩回,摆动铲18逐渐向上摆动靠近秧苗,取秧夹运动至下止点时摆动铲18在秧田里挖出一个坑穴,刚好装下秧苗钵体,此时左右取秧夹20、17张口撒苗,推杆16伸出,推动摆动铲18向下摆动推送钵苗插秧,如图8所示;而后取秧夹从下向上运动,摆动铲18继续向下摆动,进入取秧阶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