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83911发布日期:2022-05-18 05:0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拟饵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拟饵(artificial bait)。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在鲷鱼钓中使用的鲷鱼用拟钩等分体式拟饵中,已知有如下一种拟饵:通过在安装于头部的安装件上盖上或挪动筒状的橡胶圈部件,来夹持并固定由飘带或仿真蚯蚓等软质部件构成的集鱼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4)。在这种现有技术的拟饵中,通过与管同轴安装的橡胶圈部件利用摩擦力来对卷绕在管的周缘的突起部上的集鱼部件进行固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授权公报登记第3225134号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6296593号专利文献3: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6-140252号专利文献4: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5806582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然而,在专利文献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拟饵中,由于采用的是通过橡胶圈部件利用摩擦力将集鱼部件固定在管上的方法,因此,存在钓鱼过程中难以对集鱼部件进行拆装操作这样的问题。另外,在这样的通过摩擦力将集鱼部件固定在管上的情况下,由于固定状态容易产生偏差,因此在这一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0005]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拟饵,其不仅能够提高拆装操作性,还能够使集鱼部件的固定状态稳定。[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6]
(1)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的特征在于,具有头部、设置于所述头部的管、和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管的集鱼部件,所述管具有配置部和卡合部件,其中,所述配置部用于配置所述集鱼部件的一部分;所述卡合部件形成有与所述配置部卡合的卡合部,配置在所述配置部上的所述集鱼部件在由所述卡合部夹持的状态下被卡止(锁定)。
[0007]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在使卡合部件的卡合部从卡合位置避让后的非卡合位置,将集鱼部件的一部分配置于管的配置部,然后,使卡合部卡合于配置部,据此将集鱼部件夹持并固定在卡合部件的卡合部与配置部之间。并且,由于卡合部件被卡止在其夹持位置,从而保持集鱼部件的夹持状态。这样,用卡合部件卡合配置在配置部的集鱼部件,据此,固定力稳定,与现有技术那样利用与另外设置的筒状橡胶圈部件之间的摩擦力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固定力的偏差。并且,在本发明中,不需要进行将橡胶圈部件粘附在如上述那样卷绕集鱼部件的
部分上这种费事的操作,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相对于管拆装集鱼部件,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集鱼部件的更换。
[0008]
(2)所述拟饵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配置部被设置于从所述管的外周面突出的突起部,所述卡合部具有与所述突起部卡合的凹部,配置在所述配置部上的所述集鱼部件被夹持在所述配置部与所述凹部之间。
[0009]
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凹部卡合于突起部,能够将集鱼部件夹持并固定于卡合部件的凹部与突起部之间。据此,能够使配置在配置部的集鱼部件卡合于卡合部件,而使固定力更稳定。
[0010]
(3)优选所述配置部位于槽部的底面,其中所述槽部沿与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0011]
在该情况下,当使卡合部件位于非卡合位置时,能够通过将集鱼部件设置在槽部的底面来将集鱼部件定位于配置部的规定位置,因此,不需要将集鱼部件卷绕在管上这样的操作,从而使作业更简单。
[0012]
(4)所述拟饵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卡合部件通过弹力被向将所述集鱼部件夹持在所述卡合部件与所述配置部之间的方向施力。
[0013]
在该情况下,配置在配置部的集鱼部件由通过弹力被施力的卡合部件夹持,从而能够通过卡合部件的弹力来维持集鱼部件的夹持位置。
[0014]
(5)所述拟饵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卡合部件是能够选择性地处于夹持位置和非夹持位置的固定部件,其中:所述夹持位置是夹持所述集鱼部件的位置;所述非夹持位置是释放所述集鱼部件的夹持状态的位置。
[0015]
在该情况下,当固定部件位于夹持位置时,集鱼部件被夹持并固定在卡合部件的卡合部与配置部之间。并且,在更换集鱼部件时等,通过将固定部件从夹持位置切换为非夹持位置,能够简单地释放夹持状态。
[0016]
(6)所述拟饵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管贯插于所述头部。
[0017]
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管贯插于头部的操作而容易地进行安装。
[0018]
(7)所述拟饵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管以可分离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头部。
[0019]
在该情况下,在鱼上钩时管能够从头部脱出而分离,从而能够防止鱼上钩时集鱼部件断裂。另外,通过将分离后的管安装于头部,能够容易地将拟饵组装成原来的状态。
[0020]
(8)所述拟饵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管具有卡合管和分离管,其中,所述卡合管卡合于所述头部;所述分离管能与该卡合管分离。
[0021]
在该情况下,由于分离管能够与卡合管分离,因而,能够在鱼上钩时仅使分离管从卡合管脱出而分离。因此,能够防止鱼上钩时集鱼部件断裂。另外,通过将分离后的分离管嵌合于卡合管,能够容易地将拟饵组装成原来的状态。[发明效果]
[0022]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不仅能够提高拆装操作性,还能够使集鱼部件的固定状态稳定。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拟饵的纵剖视图。图3是从卡扣件侧观察管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管中使安装内筒相对于管主体伸长到最大程度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沿着图3所示的a-a的向视图。图6是沿着图5所示的b-b的剖视图。图7是管的水平剖视图,其中,(a)是沿着图5的c-c的剖视图,(b)是沿着图5的d-d的剖视图,(c)是沿着图5的e-e的剖视图。图8的(a)~(c)是表示将集鱼部件固定在管上的步骤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的结构的局部剖切后的侧视图,且是表示夹持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0是沿着图9所示的f-f的向视图。图11是图9所示的管的侧视图,且是表示非夹持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管的纵剖视图。图13是表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拟饵的结构的侧视图,且是表示非夹持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4是表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拟饵的结构的侧视图,且是表示夹持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的结构的局部剖切后的侧视图,且是表示夹持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6是在图15中将管主体的后主体部分离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7是沿着图15所示的g-g的剖视向视图。图18是沿着图16所示的h-h的向视图,且是后主体部的俯视图。图19是沿着图18所示的i-i的剖视图。图20是表示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后主体部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的结构的局部剖切后的侧视图,且是将管主体的后主体部分离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2是从斜后方观察图21所示的后主体部的立体图,且是表示夹持位置的状态的图。图23是从斜后方观察图21所示的后主体部的立体图,且是表示非夹持位置的状态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1a、1b、1c:拟饵;2:头部;3、5、6:管;4:集鱼部材;20:钓线;21:贯插孔;30、50、60:管主体;31、51、61:安装内筒(卡合管);32:卡止长孔;32a:卡合孔;33:配置部;34、55:卡扣件(卡合部件、固定部件);34a:开口部(凹部);35:突起部;35a:第一凸部;35b:第二凸部;36a:第一凸缘部;36b:第二凸缘部;37:卡止凸部;53a:第一凸部(突起部);53b:第二凸部;54:配置部;59:摩擦阻力部件;63:前主体部(卡合管);64:后主体部(分离管);66:卡合片(卡合部件);67:配置部;68:突起部;343:夹持部;344:卡合部;f:管轴线;p1:夹持位置;p2:非夹持位置;x:前后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钓鲷鱼用的拟饵(称为鲷鱼用拟钩)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为了使各构成部件为可视觉确认的尺寸,有时根据需要适宜地变更各构成部件的比例尺。
[0025]
(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拟饵1具有:头部2;管3,其贯插于头部2;和集鱼部件4,其为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于管3的飘带或胶裙等。图2的附图标记20表示贯插于管3的钓线。此外,在钓线20的顶端安装有钓钩。
[0026]
在此,在图1和图2所示的拟饵1中,将纸面的上下方向称为前后方向x,上侧为钓竿侧且将上侧定义为前方、前侧,将下侧定义为后方、后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面,将沿着长度方向的管轴线f朝向前后方向x、将环绕管轴线f的方向定义为周向,将从管轴线f方向观察时与管轴线f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径向,对管3进行说明。
[0027]
头部2整体形成为鼓状,在俯视观察时的中央具有形成为圆形的平面部2a。在头部2上,在前后方向x上贯通地设置有供管3贯插的贯插孔21。贯插孔21配置于靠近头部2的左右一侧(图1和图2的纸面左侧)的位置。在贯插孔21中,于前侧的位置遍及周向整周形成有圆周槽22。贯插孔21具有设置在圆周槽22的后侧的大径孔23和设置在圆周槽22的前侧的小径孔24。大径孔23的内径被设定为比小径孔24的内径大。圆周槽22的槽底22a的内径比大径孔23的内径大。管3的安装内筒31(后述)的前部以嵌合的状态卡止在小径孔24内。
[0028]
头部2的比重比海水高,而沉入海水中。头部2的质量例如为10g至150g,特别地,为20g至100g。头部2的材料采用铅、铅合金、钨及钨合金等高比重的金属材料。也可以在头部2的表面实施涂装。
[0029]
如图3~图6所示,管3具有:筒状的管主体30;和安装内筒31,其从管主体30的孔部30a的前侧插入并卡止而安装于头部2。
[0030]
管主体30形成为在管轴线f方向上延伸得较长的筒状。管主体30的外径与头部2的贯插孔21的内径大致一致。安装内筒31从管主体30的前端部30b插入。管主体30由比安装内筒31硬质的合成树脂等材料构成。
[0031]
在管主体30上,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地设置有沿管轴线f延伸的卡止长孔32。卡止长孔32配置于在管的径向上相向的各位置。卡止长孔32在其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此为五个)卡合孔32a。卡合孔32a的内径比卡止长孔32的宽度尺寸大。安装内筒31的卡止凸部37(后述)从内侧卡合于这些卡合孔32a。即,卡止凸部37分级地切换卡合于五个卡合孔32a中的任一个卡合孔32a,从而由卡合后的任意卡合孔32a来确定安装内筒31相对于管主体30在前后方向x上的突出长度。即,管3能够根据图2所示的头部2的大小而设定为所期望的长度。
[0032]
在管主体30的后端部30c侧的位置上,具有配置部33和卡扣件34(卡合部件、固定部件),其中,所述配置部33用于配置集鱼部件4的一部分;所述卡扣件34(卡合部件、固定部件)形成有与配置部33卡合的卡合部344(后述)。配置在配置部33上的集鱼部件4在被夹持在配置部33与卡扣件34之间的状态下被卡止。
[0033]
在管主体30的后端部30c侧的位置,设置有具有配置部33的突起部35。突起部35的第一凸部35a和第二凸部35b隔着配置部33配置在管轴线f方向上,其中,第一凸部35a和第
二凸部35b以向管主体30的径向外侧凸出的方式鼓出而形成。即,第一凸部35a、配置部33和第二凸部35b以从前侧向后侧的顺序配置在突起部35上。第二凸部35b位于管主体30的后端部30c侧。配置部33成为位于第一凸部35a与第二凸部35b之间的槽底的部分。即,配置部33形成于第一凸部35a和第二凸部35b之间,且位于沿与管3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槽部的底面。
[0034]
如图4、图5、图7的(a)~(c)所示,卡扣件34由金属制的部件构成,且形成为大致矩形的环状。卡扣件34具有:基端部341,其位于前后方向x上的一端;操作部342,其设置在前后方向x上的另一端;夹持部343,其配置在基端部341与操作部342之间,且与配置部33之间夹持集鱼部件4;卡合部344,其配置在夹持部343与操作部342之间且嵌合在第二凸部35b的外侧。
[0035]
卡扣件34的基端部341朝向与前后方向x正交的方向设置有基端部341的转动轴34c,在第一凸部35a处以能够绕转动轴34c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卡扣件34相对于第二凸部35b能够开闭,在关闭的状态下,卡合部344卡合于形成于第二凸部35b的侧面的侧面槽35a。如图5和图8的(a)所示,侧面槽35a在沿着管轴线f的方向上延伸,且形成有与卡合部344同径的槽内表面。
[0036]
将此时的卡扣件34的位置设为夹持位置p1。通过第二凸部35b卡合于卡扣件34的环状的开口部34a(凹部)的内侧,卡扣件34被固定在夹持位置p1(参照图8的(c))。卡扣件34的卡合部344可以通过在夹持位置p1与第二凸部35b的侧面槽35a摩擦而抵接来固定,也可以通过卡扣件34的作用力来固定。
[0037]
在卡扣件34被固定在夹持位置p1的状态下,通过使卡扣件34的另一端的操作部342弹起,来解除卡合部344与第二凸部35b的卡合,从而使卡扣件34成为打开的状态。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卡扣件34打开的状态下如图8的(a)、(b)所示那样从转动轴34c方向观察时成为与前后方向x正交的方向的姿态设为非夹持位置p2。
[0038]
如图7的(b)所示,在卡扣件34的卡合部344卡合于第二凸部35b而位于夹持位置p1时,至少夹持部343的一部分被设置于从转动轴34c方向观察时位于比配置部33靠管轴线f侧的位置。因此,通过使卡扣件34位于夹持位置p1,配置在配置部33的集鱼部件4被夹持固定在配置部33与卡扣件34的夹持部343之间。
[0039]
如图3~图5所示,安装内筒31被设置为相对于管主体30能够分级地伸缩。安装内筒31形成为具有孔部31a的筒状。孔部31a的内径被设定为比钓线20的外径大很多。如图2所示,当将管3安装在头部2上且使钓线20贯插于孔部31a时,头部2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钓线20移动。安装内筒31例如可采用聚缩醛(pom)、abs、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硬质树脂。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内筒31使用与管主体30相同材料的聚缩醛(pom)。
[0040]
如图6所示,在安装内筒31的后端部31c形成有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一对狭缝31a、31a。一对狭缝31a、31a配置于在安装内筒31的径向上相向的位置。安装内筒31的后端部31c的隔着狭缝31a、31a的两侧的后片部31d具有柔软性,能够以狭缝基端为轴向相互接近或远离的方向摆动。
[0041]
在一对后片部31d、31d上分别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止凸部37。卡止凸部37卡合于管主体30的卡止长孔32的各卡合孔32a。卡止凸部37的周面形成为整体弯曲的形状。当在安装内筒31与管主体30之间作用沿管轴线f方向相对移动的力时,由于卡止凸部37的
周面弯曲,因此,易于使卡止凸部37从卡合孔32a中脱出。
[0042]
在安装内筒31的前端部31b上设置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凸缘部36a和第二凸缘部36b,该第一凸缘部36a和第二凸缘部36b在管轴线f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而设置。第一凸缘部36a和第二凸缘部36b在安装内筒31的整周范围内延伸。如图2所示,在管3被安装于头部2的状态下,第一凸缘部36a卡止于头部2的贯插孔21的前开口缘21a,第二凸缘部36b卡合于头部2的圆周槽22。据此,安装内筒31以至少不能从头部2向前方脱出的方式固定于头部2。
[0043]
在集鱼部件4为飘带的情况下,该集鱼部件4是由橡胶等软质材料构成的呈带状的摆动体。在集鱼部件4为胶裙的情况下,该集鱼部件4是由多根长线构成的摆动体。如图8的(b)、(c)所示,集鱼部件4的中间部4a以挂在管主体30的配置部33上的方式配置。集鱼部件4在海中受到水压时会摆动,来引诱鲷鱼。
[0044]
下面,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拟饵1中安装集鱼部件4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和图2所示,从头部2的贯插孔21的后方插入设定为规定长度的管3。对于管3而言,与头部2的大小(贯插孔21的长度)相对应地预先将安装内筒31相对于管主体30调整为任意的长度。此时,如图5和图6所示,通过使设置在安装内筒31上的卡止凸部37卡合在设置于管主体30上的卡止长孔32的任意的卡合孔32a中,能够调整管3的管长。此外,可以在将后述的集鱼部件4固定在管主体30上之后进行将管3插入到头部2中的安装。
[0045]
接着,在管主体30中,如图8的(a)、(b)所示,将卡扣件34配置在非夹持位置p2,并将集鱼部件4的中间部4a配置在配置部33。然后,如图8的(c)所示,使卡扣件34以基端部341的转动轴34c为中心向关闭方向转动而位于夹持位置p1。据此,卡扣件34的卡合部344卡合于第二凸部35b的侧面槽35a,如图1所示,集鱼部件4被夹持在卡扣件34的夹持部343与配置部33之间,从而被固定在管主体30上。这样固定有集鱼部件4的拟饵1通过在海中向前方(竿侧)拉动钓线20使其移动,能够使飘带或胶裙等集鱼部件4摆动,从而引诱鲷鱼。
[0046]
下面,对正在钓鲷鱼时更换集鱼部件4的操作步骤进行说明。首先,操作安装在头部2上的管3的卡扣件34的操作部342,将卡扣件34向上拉起,使其处于非夹持位置p2(参照图8的(b)),使安装着的集鱼部件4从配置部33脱离。接着,在如图8的(b)所示那样使卡扣件34处于非夹持位置p2的状态下在空出的配置部33上配置另一集鱼部件4,然后如图8的(c)所示那样关闭卡扣件34使其处于夹持位置p1,使卡扣件34的卡合部344卡合于第二凸部35b的侧面槽35a。据此,另一集鱼部件4成为被夹持在卡扣件34的夹持部343与配置部33之间的状态,而被固定在管3上,从而更换为另一集鱼部件4。
[0047]
接着,根据附图对这样构成的拟饵1的作用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1中,如图8的(b)所示,当卡扣件34的卡合部344位于从夹持位置p1避让的非夹持位置p2时,将集鱼部件4的一部分配置在管3的配置部33上。在此之后,如图8的(c)所示,通过使卡合部344卡合于第二凸部35b,集鱼部件4被夹持并固定在卡扣件34的夹持部343与配置部33之间。并且,由于卡扣件34被卡止在夹持位置p1,因此能够保持集鱼部件4的夹持状态。这样,通过利用卡扣件34的夹持部343夹持配置在配置部33上的集鱼部件4,从而
使固定力稳定,与现有技术那样的利用与另外设置的筒状橡胶圈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来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固定力的偏差。
[0048]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8的(c)所示,由于集鱼部件4相对于管主体30以稳定的姿态被可靠地夹持固定,因此,在拟饵1被拉动时所产生的集鱼部件4的摆动稳定。稳定的摆动能够更好地引诱鲷鱼,从而具有可获得较大的钓鱼成果的优点。
[0049]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进行将橡胶圈部件粘附在如上述那样卷绕集鱼部件4的部分上这种费事的操作,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相对于管3拆装集鱼部件4,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集鱼部件4的更换。
[005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拟饵1中,通过使卡扣件34的具有开口部34a的卡合部344卡合于第二凸部35b,能将集鱼部件4夹持并固定在卡扣件34的夹持部343与配置部33之间。这样,由于是将卡合部344卡合于第二凸部35b的结构,因此能够使被夹持在配置部33与夹持部343之间的集鱼部件4的固定力更稳定。
[005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配置部33位于在第一凸部35a和第二凸部35b之间沿与管3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槽部的底面,因此,在使卡扣件34位于非夹持位置p2时,通过将集鱼部件4放置在位于槽部的底面的配置部33上,能够将集鱼部件4定位在配置部33上。因此,不需要进行将集鱼部件4卷绕在管3上的操作,使得作业变得更简单。
[005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卡扣件34是选择性地处于夹持集鱼部件4的夹持位置p1和释放集鱼部件4的夹持状态的非夹持位置p2的卡扣件34,因此,在卡扣件34位于夹持位置p1时,集鱼部件4被夹持固定在卡扣件34的夹持部343与配置部33之间。并且,在更换集鱼部件4时等,能够通过将卡扣件34从夹持位置p1切换到非夹持位置p2,来简单地释放夹持状态。
[0053]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1中,不仅能够提高拆装操作性,还能够使集鱼部件4的固定状态稳定。
[0054]
接着,对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进行说明。此外,对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由于对它们的说明重复,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0055]
(第二实施方式)接着,图9至图12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1a构成为,在被安装在头部2上的管5中,管主体50能够在鱼上钩时与被安装于头部2的安装内筒51分离,即能够从安装内筒51脱出。管主体50以能在集鱼部件不断裂的程度的力的作用下向后方脱出而分离的方式嵌合在安装内筒51的外侧。
[0056]
在安装内筒51的靠近第一凸缘部511的周面51a上,设置有周面凸部52。安装内筒51的周面51a的从周面凸部52到后端部51b为止的部分为在整个长度方向上没有突起等凹凸的平滑面。周面凸部52具有限制管主体50向前方嵌入来确定其嵌入位置的功能、以及用于使安装内筒51不会从头部2向前后方向x的两个方向脱出的功能。周面凸部52朝径向突出的最大突出长度被设定为比管主体50的外径小,且比头部2中的贯插孔21的大径孔23的内径尺寸小。
[0057]
管主体50的孔部50a为沿管轴线f整体没有突起等凹凸的平滑面。在管主体50的后端部50b侧的位置,第一凸部53a(突起部)和第二凸部53b隔着配置部54而在管轴线f方向上
排列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部54也是位于第一凸部53a与第二凸部53b之间的槽底的部分,且位于沿与管5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槽部的底面。
[0058]
在此,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部2被设置为能够被通过管轴线f的平面分成两半。被插入管主体50的安装内筒51在嵌入将头部2对开后的一方的贯插孔21的状态下,通过组合对开后的头部2而被固定于头部2。
[0059]
卡扣件55(卡合部件、固定部件)由金属制的部件构成,基端部551能够以转动轴56为中心转动且弹性地支承于第一凸部53a。卡扣件55在从转动轴56方向观察时的侧面观察下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即,卡扣件55具有:基端部551,其位于前部;操作部552,其位于后部;和夹持部553,其配置在基端部551和操作部552之间,且与配置部54之间夹持集鱼部件。夹持部553从基端部551的两端部向后方延伸而与操作部552连续设置。卡扣件55构成为,在基端部551具有弹性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卡扣件55被施力而成为后述的夹持位置p1。
[0060]
卡扣件55能够相对于配置部54开闭,在关闭的状态下,夹持部553和操作部552通过卡扣件55的弹力而与第二凸部53b的侧表面及管主体50卡合。将此时的卡扣件55的位置设为夹持位置p1。当卡扣件55的操作部552卡合于第二凸部53b而处于夹持位置p1时,至少夹持部553被设置为从转动轴56方向观察时位于比配置部54靠管轴线f侧的位置。因此,通过使卡扣件55位于夹持位置p1,配置在配置部54上的集鱼部件被夹持并固定在配置部54与卡扣件55的夹持部553之间。
[0061]
另外,在卡扣件55被固定在夹持位置p1的状态下,通过使操作部552弹起,夹持部553与第二凸部53b的卡合被解除,而使卡扣件55成为打开状态。此时的卡扣件55的位置成为从转动轴56方向观察时与前后方向x正交的非夹持位置p2。
[0062]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1a中,由于构成为管主体50以能够沿管轴线f方向移动的方式嵌合在安装内筒51的外周侧,因此,当鱼上钩时,管主体50能够从安装内筒51脱出而脱离安装内筒51。因此,能够防止鱼上钩时集鱼部件的断裂。另外,通过将脱离后的管主体50插入到头部2的贯插孔21中,并使其嵌合于被安装在头部2内的安装内筒51的外侧,能够容易地将拟饵1a组装成原来的状态。
[0063]
(第一变形例)图13和图14所示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拟饵1d构成为,改变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管主体50的形状,以可靠地保持集鱼部件。具体而言,构成为在管轴线f方向上进一步分离管主体50。即,管主体50由未图示的前主体部和后主体部50b构成,前主体部和后主体部50b被设置成能够在前后方向x上分离。前主体部是以可拆装的方式嵌合于安装内筒51的外侧的部件,其中,所述安装内筒51以插入于图9所示的头部2的贯插孔21的状态被安装。后主体部50b从前主体部的后方插入且可分离地卡合。
[0064]
在变形例的后主体部50b中,卡扣件55的转动轴56设置在位于比配置部54靠后方的位置的第二凸部53b上。通过对操作部552进行操作来使卡扣件55从图13所示的非夹持位置p2向前侧转动,据此,如图14所示,卡扣件55的夹持部553卡合于第一凸部53a而成为夹持位置p1。
[0065]
根据变形例,在后主体部50b上,以与配置部54重叠的方式设置有筒状的摩擦阻力部件59。摩擦阻力部件59以规定宽度的带状形成为筒状,通过覆盖或卷绕在后主体部50b的外周部而设置。作为摩擦阻力部件59的材质,例如可以采用硅、橡胶等摩擦系数高的部件。
[0066]
在变形例所涉及的拟饵1d中,在使卡扣件55卡合于后主体部50b时,卡合于配置部54的摩擦阻力部件59的卡扣件55的摩擦力变大,从而能够提高固定力。因此,能够通过卡扣件55更可靠地夹持并保持配置在配置部54上的集鱼部件。
[0067]
(第三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15~图19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1b详细地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拟饵1b构成为,在管轴线f方向上对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管主体50进一步进行了分割。即,管主体50由前主体部50a和后主体部50b构成。前主体部50a是以可拆装的方式嵌合于安装内筒51的外侧的部件,其中,所述安装内筒51以插入于头部2的贯插孔21的状态被安装。在前主体部50a的后端,设置有嵌入筒57,后主体部50b的前部50c以插入该嵌入筒57的状态嵌合于该嵌入筒57。
[0068]
后主体部50b是具有第一凸部53a、第二凸部53b、配置部54和卡扣件55的部件,这些部位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说明。在后主体部50b的前部50c上,从前端向后方形成有一对狭缝50d。后主体部50b由于形成有狭缝50d,因此能够使前部50c具有径向的弹性,在以规定的弹性力将前部50c保持于前主体部50a的嵌入筒57的状态下,将前部50c嵌合在前主体部50a的嵌入筒57中。
[0069]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1b中,由于管主体50的后主体部50b构成为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嵌合在前主体部50a的嵌入筒57中,因此,能够在鱼上钩时仅使后主体部50b从前主体部50a脱出而分离。因此,能够防止鱼上钩时集鱼部件的断裂。另外,通过将分离后的后主体部50b嵌合在前主体部50a的嵌入筒57中,能够容易地将拟饵1b组装成原来的状态。
[0070]
(第二变形例)图20表示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后主体部50b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后主体部50c。变形例所涉及的后主体部50c是在第二凸部53b上设置了旋转轴孔58的结构,该旋转轴孔58将未图示的卡扣件的基端部可转动地进行支承。在该情况下,卡扣件的操作部卡合于第一凸部53a而成为夹持位置。在卡扣件处于夹持位置时,卡止在配置部54上的集鱼部件被夹持部夹持并固定。
[0071]
(第四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21~图23对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1c详细地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拟饵1c是改变了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后主体部50b的形状的结构。第4实施方式的管6具有:安装筒部61(卡合管),其被安装于头部2;和管主体60,其嵌合于安装筒部61的外侧。管主体60被设置成能够在前后方向x上分离,前主体部63(卡合管)嵌合于安装筒部61。后主体部64(分离管)从前主体部63的后方插入且可分离地卡合。
[0072]
后主体部64具有:半圆筒部件65,其截面呈u字状;和卡合片66(卡合部件),其利用弹力与半圆筒部件65夹持集鱼部件。钓线20被贯插于半圆筒部件65的u字槽部。在半圆筒部件65的周向的两周端缘65a上,在其管轴线f方向的后部形成有配置部67,在配置部67的前方的周端缘65a上隔着凹部65b而设置有突起部68。在配置部67上设置有多个小突起67a。
[0073]
卡合片66通过接合铰链65c开闭自如地连接设置在半圆筒部件65的前端部。卡合片66是树脂制,且与半圆筒部件65一体成型。卡合片66被组装成四边形,且构成为通过树脂的弹力来套在半圆筒部件65的突起部68的外侧而被保持在夹持位置p1。
[0074]
在将集鱼部件设置在管件6上时,首先,在后主体部64,使卡合片66处于成为打开状态的非夹持位置p2,将集鱼部件配置在配置部67上。接着,通过使卡合片66相对于半圆筒部件65关闭而成为夹持位置p1,从而在配置部67与卡合片66之间夹持并固定集鱼部件。在此之后,通过将固定有集鱼部件的后主体部64插入预先安装在头部2上的前主体部63,从而完成管6的设置。并且,在更换集鱼部件时等,通过在使后主体部64从前主体部63脱离之后,打开卡合片66而从夹持位置p1切换到非夹持位置p2,从而能够简单地释放夹持状态。
[0075]
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1c中,不需要进行将集鱼部件卷绕在管6上的操作,从而作业变得更简单。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拟饵1c中,构成为,管主体60的后主体部64可分离地嵌合于前主体部63,因此,能够在鱼上钩时仅使后主体部64从前主体部63脱出而分离。因此,能够防止鱼上钩时集鱼部件的断裂。另外,通过将分离后的后主体部64嵌合于前主体部63,能够容易地将拟饵1c组装成原来的状态。
[0076]
以上,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在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中,包含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方式、实质上相同的方式以及等同范围的方式等。
[0077]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卡合部件采用了卡扣件34、55,但并不限定于这种形状的卡扣件34。例如,作为卡扣件34的凹部,开口部34a为贯通的孔形状,但也可以是以能够卡合于突起部35的方式凹进的非开口形状的部件。另外,作为卡扣件34、5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金属制的部件,但也可以应用非金属制的部件。
[0078]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卡合部件(卡扣件34)的卡合部344卡合于第二凸部35b的侧面槽35a,但并不限于这样的卡合结构。例如,作为其他的卡合部件,也可以是被弹性件等的弹力向与配置部33之间夹持集鱼部件4的方向施力的部件。在该情况下,配置在配置部33上的集鱼部件4被由弹力施力的卡合部件夹持,从而能够通过卡合部件的弹力来维持集鱼部件4的夹持位置。
[0079]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部33设置于突起部35,而且配置于一对凸部(第一凸部35a、第二凸部35b)之间,但配置部33不限于设置于这样的突起部35。总之,只要是配置的集鱼部件能够在被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夹持的状态下被卡止的配置部即可。
[0080]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拟饵1不仅适用于钓鲷鱼,还适用于钓带鱼、比目鱼、大泷六线鱼、鲬等各种鱼。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头部2也可以用于其他摆动体或活饵的沉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