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26006发布日期:2022-03-04 23:5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的制作方法
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植物卷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


背景技术:

2.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故低碳生活被不断的被推崇。在低碳生活不断被推广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绿化的概念也越来越清晰,绿化指的是栽植防护林、路旁树木、农作物以及居民区和公园内的各种植物等,其包括国土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等,它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在绿化概念之下,草皮这种用于改善与美化环境的结构应运而生,草皮是连带薄薄的一层泥土铲下来的草,用来铺成草坪,美化环境,或铺在堤岸表面,防止冲刷,同时期到美化环境的影响。
3.《公园绿化覆盖率对人群情感恢复的影响研究》这一文章中研究表明提升绿化覆盖率、植被丰富度,降低空间视野开阔度,有助于提升人群内向情感的恢复效果。《居住环境绿化水平对居民体质指数(bmi)和自评健康的影响研究》这一文章中表示植被覆盖率高能显著提升城市居民的自评健康水平。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满足经济上的需求之后,也在不断地注重精神上的需求与舒适,故人们对生活中绿植覆盖率也越来越渴望,对于生活环境的绿化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另一方面,由于气候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山体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大量边坡出现了裸露的现象,造成了各种环境问题,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等,因此人们对于生态修复也越来越关注。现有植物卷材中,对于需要将植物种子与肥料颗粒同时防止其中,且放置时植物种子的数量较肥料颗粒的数量较少,就产生了植物能够生长以及覆盖的面积在整个植物卷材中得占比很小,最后造成将植物卷才进行铺展开来之后其美观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卷材将为储水袋设置在植物种子的旁边,则造成了植物种子无法及时、实时的吸收到其所需要的养分,最终造成植物种子发育不健康以及整个植物卷材上植物生长参差不齐的现象,还可能造成储水袋被外界作用力破坏,导致储水袋中的液体流失过快或导致植物种子被浸泡而死亡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导致植物卷材中植物种子发育状态参差不齐的问题。
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该装置包括支撑底层和液体滞留膜,所述液体滞留膜与所述支撑底层平行设置且所述液体滞留膜位于所述支撑底层上
方,所述液体滞留膜和所述支撑底层之间铺设有植物生长单元,相邻两个所述生长单元之间具有供给开口;每个所述生长单元各自独立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液体吸附层、液体挡流膜、液体供给布、液体补给层和种子放置层;
7.每个生长单元中,所述液体挡流膜覆盖住至少一部分液体吸附层,所述液体吸附层被所述液体挡流膜覆盖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液体吸附层未被所述液体挡流膜覆盖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所述液体挡流膜上覆盖区域的一部分边缘与所述支撑底层固定连接,形成一端封闭且另一端敞口的液体储存仓,液体吸附层的至少一部分层体位于所述液体储存仓内;所述液体滞留膜上开设有若干组用于种子发芽与伸出的植物生长口;
8.每个生长单元中所述液体挡流膜覆盖住至少一部分所述液体吸附层,且所述液体挡流膜上覆盖边缘的一部分与所述支撑底层固定连接,所述液体挡流膜边缘的其余部分自由设置,形成封闭且另一端敞口的液体储存仓,所述液体吸附层位于所述液体储存仓内,所述液体吸附层的至少一部分层体位于所述液体储存仓内;所述液体滞留膜上开设有若干组用于种子发芽与伸出的植物生长口;若干所述液体储存仓的敞口方向相同。
9.进一步的是,相邻两个所述生长单元的所述种子放置层之间设置有用于为所述液体储存仓内补充液体的滴灌管。
10.进一步的是,沿所述液体储存仓敞口的方向,每一个生长单元的所述液体吸附层的自由设置端与相邻的下一个所述生长单元的所述液体补给层连接。
11.进一步的是,沿所述液体储存仓敞口的方向,每一个生长单元的所述液体挡流膜固定端与相邻的下一个所述生长单元的所述液体吸附层的固定端连接。
12.进一步的是,所述液体滞留膜的边缘与所述支撑底层的边缘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结构稳定网和结构稳定条,所述结构稳定网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层、所述液体吸附层、所述液体挡流膜、所述液体供给布、所述液体补给层、所述种子放置层和所述液体滞留膜中的至少任意两层之间;所述结构稳定条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层和所述液体挡流膜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底层的周侧。
14.进一步的是,所述滴灌管由柔性材料制成。
15.进一步的是,向所述种子放置层内放置若干种子颗粒,所述种子颗粒的直径为5mm~8mm,所述种子颗粒的密度为100~600g/m2。
1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7.本发明中通过支撑底层将整个k型植生卷的结构进行固定,使其保持在预设在形状之下,并且能够时刻保持美观的状态;通过设置若干生长单元,并在相邻两个生长单元之间设置液体储存仓,若干所述液体储存仓的敞口方向相同,即一个植生卷内具有若干液体储存仓。
18.设置液体吸附层,用于对液体储存仓中的液体进行一个吸附,即液体吸附层能够时刻保持具有液体的状态,且若干液体吸附层间隔均匀的与支撑底层的上表面贴合,当液体储存仓中的液体被不断输出,则设置的液体吸附层能够保证种子放置层中始终具有水分、保证种子放置层中的空气湿度不会过低以及保证种子放置层中的空气湿度始终保持在能够为种子放置层提供日常所需要的养分。
19.设置液体挡流膜,其作用之一是与支撑底层固定连接形成液体储存仓,若干所述液体储存仓的敞口方向相同,其作用之二是阻止液体的穿过。
20.设置液体供给布和液体补给层,液体供给布用于对种子放置层进行液体的提供与储存,液体补给层用于对种子放置层进行液体的提供,且液体补给层设置在液体供给布的上方且与其相贴合。
21.设置液体滞留膜,其作用之一是用于对本技术k型植生卷中的液体进行阻挡使其留存在k型植生卷内,防止k型植生卷内液体或者营养物质的流失,其作用之二是将种子放置层的位置进行固定,实现将种子放置层夹设在液体滞留膜和液体补给层之间,保证整个k型植生卷在进行卷起或者铺开的过程中,种子放置层的位置能够始终保持不变,提高本装置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22.将液体储存仓设置在种子放置层的下方,则实现了液体储存仓上方能够设置丸化种子的同时还能够设置液体供给布、液体补给层等其他层状结构,则能够最大可能的减小液体储存仓所独自占用的空间,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种子放置层的密度,进而提高种子发芽生长之后整个绿化面积所占用整个植生卷的面积比例,另一方面,将液体储存仓设置在种子下方之后,能够对液体储存仓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有效的防止液体储存仓被外部人为或自然作用力破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导致植物卷材中植物种子发育状态参差不齐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a向的剖视图;
25.图3为图1中b向的剖视图;
26.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底层的结构图;
27.图5为本发明中液体挡流膜的结构图;
28.图6为本发明中液体吸附层和支撑底层的叠放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中液体吸附层、支撑底层和液体挡流膜的叠放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中液体吸附层、支撑底层、液体挡流膜和液体供给布的叠放示意图;
31.图9为本发明中液体吸附层、支撑底层、液体挡流膜、液体供给布和液体补给层的叠放示意图;
32.图10为本发明中液体吸附层、支撑底层、液体挡流膜、液体供给布、液体补给层和种子放置层的叠放示意图;
33.图11为本发明中液体滞留膜的结构图;
34.图12为本发明中液体滞留膜和支撑底层的叠放示意图。
35.图标:1-支撑底层;101-呼吸孔;2-液体吸附层;3-液体挡流膜;301-供给开口;4-液体供给布;5-液体补给层;6-种子放置层;7-液体滞留膜;701-植物生长口;702-液体进入口;8-液体储存仓;9-滴灌管;10-结构稳定网;11-结构稳定条;12-液体防渗层;13-生长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1.实施例1
42.请参照图1-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该装置包括支撑底层1和液体滞留膜7,液体滞留膜7与支撑底层1平行设置且液体滞留膜7位于支撑底层1上方,液体滞留膜7和支撑底层1之间铺设有植物生长单元13,相邻两个生长单元13之间具有供给开口301。每个生长单元13中,液体挡流膜3覆盖住至少一部分液体吸附层2,液体吸附层2被液体挡流膜3覆盖的一端为固定端,液体吸附层2未被液体挡流膜3覆盖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液体挡流膜3上覆盖区域的一部分边缘与支撑底层1固定连接,形成一端封闭且另一端敞口的液体储存仓8,液体吸附层2的至少一部分层体位于液体储存仓8内;液体滞留膜7上开设有若干组用于种子发芽与伸出的植物生长口701。若干液体储存仓8的敞口方向相同。
43.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中通过支撑底层1将整个k型植生卷的结构进行固定,使其保持在预设在形状之下,并且能够时刻保持美观的状态;通过设置若干生长单元13,并在相邻两个生长单元13之间设置液体储存仓8,若干液体储存仓8的敞口方向相同,即一个植生卷内具有若干液体储存仓8,若干液体储存仓8的敞口方向相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具体的,设置液体吸附层2,用于对液体储存仓8中的液体进行一个吸附,即液体吸附层2能够时刻保持具有液体的状态,且若干液体吸附层2间隔均匀的与支撑底层1的上表面贴合,另一方面,当液体储存仓8中的液体被不断输出,则设置的液体吸附层2能够保证种子放置层6中始终具有水分、保证种子放置层6中的空气湿度不会过低以及保证种子放置层6中的空气湿度始终保持在能够为种子放置层6提供日常所需要的养分。液体吸附层2和液体供给布4可以为分开的结构,也可以为一体式的同一个结构,实际生产时中,优先选择将液体吸附层2和液体供给布4分别制造与连接,能够便于进行生产与加工。设置液体挡流膜3,其作用之一
是与支撑底层1固定连接形成液体储存仓8,若干液体储存仓8的敞口方向相同,具体的,为保证液体储存仓8能够进行液体储存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对种子放置层6进行液体的输出,故将液体储存仓8设置为一侧开口的结构,其作用之二是阻止液体的穿过,故将液体挡流膜3设置为无法使液体穿过的布或膜的结构。
44.值得说明的是,设置液体供给布4和液体补给层5,液体供给布4用于对种子放置层6进行液体的提供与储存,液体补给层5用于对种子放置层6进行液体的提供,且液体补给层5设置在液体供给布4的上方且与其相贴合,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液体供给布4使液体补给层5与液体挡流膜3之间形成悬空,避免液体补给层5与液体挡流膜3之间因水的张力原因形成水膜,提高供水布的透气性,同时利用液体供给布4材料内部的孔隙,为植物根系提供透气体的需求。设置液体滞留膜7,其作用之一是用于对本技术k型植生卷中的液体进行阻挡使其留存在k型植生卷内,防止k型植生卷内液体或者营养物质的流失,故将液体滞留膜7设置为无法使液体或固体穿过的结构,其作用之二是将种子放置层6的位置进行固定,相对于种子放置层6上方没有阻挡物,本技术通过液体滞留膜7能够实现将种子放置层6夹设在液体滞留膜7和液体补给层5之间,保证整个k型植生卷在进行卷起或者铺开的过程中,种子放置层6的位置能够始终保持不变,提高本装置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45.值得说明的是,将液体储存仓8设置在丸化种子的旁边,仅有两个液体储存仓8之间才能够设置种子放置层6,使得植物密度较低,液体储存仓8独自占有相当大的空间且其上访无法设置种子放置层6或其他层状结构,使得整个植生卷中种子放置层6所占用的空间极其有限,无法最大可能的实现绿化与美化的效果。相对于将液体储存仓8设置在丸化种子的旁边,本技术将液体储存仓8设置在种子放置层6的下方,则实现了液体储存仓8上方能够设置丸化种子的同时还能够设置液体供给布4、液体补给层5等其他层状结构,则能够最大可能的减小液体储存仓8所独自占用的空间,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种子放置层6的密度,进而提高种子发芽生长之后整个绿化面积所占用整个植生卷的面积比例,另一方面,将液体储存仓8设置在种子下方之后,能够对液体储存仓8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有效的防止液体储存仓8被外部人为或自然作用力破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导致植物卷材中植物种子发育状态参差不齐的问题。
4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化方案,相邻两个生长单元13的种子放置层6之间设置有用于为液体储存仓8内补充液体的滴灌管9。设置滴灌管9,并且将其设置在相邻两组种子放置层6之间,在实际工作时,由于液体储存仓8的一端开放,为避免液体储存仓8中的液体一次性且大体积的与种子放置层6接触或者将种子放置层6进行浸泡,防止种子放置层6被液体浸泡导致死亡,故使用滴灌管9将液体储存仓8的开口进行封闭,同时为保证液体储存仓8内的液体能够与种子放置层6进行接触,故滴灌管9为能够使液体穿过的材料制成。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液体滞留膜7上开设有若干组用于种子发芽与伸出的植物生长口701。具体的,可选的,液体吸附层2可以为一整片的结构,也可为若干片且均匀设置在支撑底层1上;液体供给布4可以为一整片的结构,也可为若干片且均匀设置在液体挡流膜3上;液体补给层5可以为一整片的结构,也可为若干片且均匀设置在液体供给布4上。
47.优选的,液体吸附层2与液体挡流膜3之间、液体供给布4与液体挡流膜3之间、液体补给层5与液体供给布4之间、液体补给层5与液体吸附层2之间、种子放置层6与液体补给层5之间、液体防渗层12与支撑底层1膜之间、滴灌管9与液体补给层5之间均可以使用热熔胶
或溶剂型胶或热焊进行连接,可选的,热熔胶或溶剂型胶为防水型胶黏剂。优选的,本技术的植生卷可以制成卷装包装。
48.实施例2
4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液体滞留膜7上开设有若干组用于外界液体进入的液体进入口702,相邻两组植物生长口701之间设置有一组液体进入口702。在本实施例中,沿液体储存仓8敞口的方向,每一个生长单元13的液体吸附层2的自由设置端与相邻的下一个生长单元13的液体补给层5连接。具体的,生长单元13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单元中所设置的液体补给层5在其远离液体储存仓8开放端的一端与第二单元中所设置的液体吸附层2的一端固定连接,举例如依次设置的液体储存仓8a、液体储存仓8b、液体储存仓8c,液体储存仓8a位于第一单元a,液体储存仓8b位于第二单元b,液体储存仓8c位于第一单元c,第一单元a、第二单元b、第一单元c依次设置,液体储存仓8a中有液体供给布4a和液体补给层5a,液体储存仓8b中有液体吸附层2b,液体储存仓8c中有液体吸附层2c,即液体吸附层2b与液体补给层5a上靠近液体吸附层2b的一端相连,同理的,液体补给层5b与液体吸附层2c上靠近液体补给层5b的一端进行连接,在实际工作过程时,液体吸附层2b从液体储存仓8b中得到液体,液体吸附层2b得到液体之后将液体输送给与其相连的液体供给布4a和液体补给层5a,液体补给层5a实现对丸化种子进行养分的提供与补充;当液体补给层5a中的液体减少或者不足以实现对种子放置层6养分的补充时,液体储存仓8b则继续输送液体给液体补给层5a,实现给种子放置层6提供日常所需的液体与养分;当液体补给层5a中的液体减少或者不足以实现对种子放置层6养分的补充、且液体储存仓8b无法实现继续给液体补给层5a输送液体时,液体供给布4a将其具有的液体输送给液体补给层5a,进而实现继续给种子放置层6提供日常所需的液体与养分。在本实施例中,沿液体储存仓8敞口的方向,每一个生长单元13的液体挡流膜3固定端与相邻的下一个生长单元13的液体吸附层2的固定端连接。值得说明的是,生长单元13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举例如依次设置的液体储存仓8a、液体储存仓8b、液体储存仓8c,液体储存仓8a位于第一单元a,液体储存仓8b位于第二单元b,液体储存仓8c位于第一单元c,第一单元a、第二单元b、第一单元c依次设置,液体储存仓8a中有液体吸附层2a,液体储存仓8b中有液体挡流膜3b和液体吸附层2b,液体储存仓8c中有液体吸附层2c,即液体挡流膜3b与液体吸附层2a上靠近液体挡流膜3b的一端相连,同理的,液体挡流膜3b与液体吸附层2c上靠近液体吸附层2b的一端进行连接。
50.实施例3
51.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支撑底层1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与供给开口301相对应的呼吸孔101。值得说明的是,滴灌管9设置于供给开口301的上方;当本技术的植生卷铺设在土壤上方时,相对于将液体储存仓8设置在丸化种子的旁边,本技术将液体储存仓8设置在下方,则能够实现液体储存仓8上开设的呼吸孔101直接与土壤进行接触,则当种子颗粒发芽与生根之后,其根系能够通过呼吸孔101进入外部的土壤基层中,使其能够直接吸取土壤基层中的养分,同时还能够将液体储存仓8中多余的液体排放至土壤之中,能够最大可能的提高液体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可选的,液体吸附层2可以将呼吸孔101覆盖。滴灌管9由柔性材料制成。
52.在本实施例中,液体滞留膜7的边缘与支撑底层1的边缘固定连接。优选的,液体挡
流膜3远离液体储存仓8开放端的一端与呼吸孔101的周缘固定连接,设置于植生卷周侧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中的液体滞留膜7的侧边与液体挡流膜3的侧边固定连接,设置于植生卷周侧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中的支撑底层1侧边和液体挡流膜3的侧边固定连接。具体的,液体滞留膜7的侧边与液体挡流膜3的侧边通过热焊固定连接,支撑底层1侧边和液体挡流膜3的侧边通过热焊固定连接。热焊复合部位还包括支撑底层1膜和液体挡流膜3的侧边热焊处到k型植生卷的边缘。液体供给布4不能覆盖住支撑底层1和液体挡流膜3进行热焊复合的焊接缝合位置,也不能覆盖液体挡流膜3上开设的供给开口301。
53.实施例4
5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种子放置层6内放置有若干种子颗粒,种子颗粒的直径为5mm~8mm,种子颗粒的密度为100~600g/m2。值得说明的是,将液体供给布4设置在丸化种子上方,由于种子放置层6中的种子颗粒无法保证大小直径完全一致,则可能造成部分直径相对较小的种子颗粒无法直接与其下方的液体供给布4进行接触,种子放置层6与液体供给布4之间的接触面积参差不齐,使得种子颗粒吸水的均匀性和速度均较低,另一方面,种子颗粒发芽生根之后,其根系不能与液体供给布4直接接触,根系吸取液体和养分时需要通过整个种子颗粒把液体从液体供给布4上传输下来才能进入根系中,降低了液体吸收的速度,最后可能导致直径相对较小的种子颗粒营养不足、生长状态不佳甚至死亡,其能够实现的美化效果也较差。相对于将液体供给布4设置在丸化种子上方,本技术中将液体供给布4设置在丸化种子下方,在通过设置的液体滞留膜7实现将种子放置层6夹设在液体滞留膜7和液体补给层5之间,则种子放置层6能够直接与液体供给布4进行接触,提高了种子颗粒与液体供给布4之间的接触性,同时最大可能的保证了每颗种子均能够从液体供给布4上吸取到液体与养分。另一方面,种子发芽与生根之后,其根系会向下生长,则根系能够直接接触到液体供给膜并从液体供给膜上吸取液体育养分以供其生长。优选的,种子颗粒中具有生长基质、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病虫害防治剂等。可选的,液体滞留膜7和液体补给层5之间的种子放置层6,可以为多组且间隔设置,也可以为连接为一整片的设置方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用。
55.值得说明的是,一般常用绿化种子的直径在2~4mm左右,本技术的种子颗粒是在种子表面包裹了一层生长材料制成的,通过实际实验得出,包裹的材料厚度在3~5mm是,发芽率、发芽时间、最终的成苗率相差不大。包裹的材料厚度小于3mm时,种子成苗率下降比较明显,包裹2mm的比包裹3mm的种子颗粒成苗率降低30%以上。包裹材料太厚时,种子的发芽率会有降低且发芽时间变长,包裹6mm的比包裹5mm厚的种子颗粒在发芽率上降低了16%,发芽时间加长了3天。种子颗粒用量在100~600g/m2时,每平方米的面积的植物成苗数量可控制在200~500株植物,可以很好的满足植生卷的使用。种子颗粒过少,植物成苗数量较少,影响后期的植物盖度。种子颗粒用量过大,植物数量过多引起植物监的竞争植物生长比较瘦弱,且用量过大会增加使用成本。
56.实施例5
57.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还包括结构稳定网10和结构稳定条11,结构稳定网10设置于支撑底层1、液体吸附层2、液体挡流膜3、液体供给布4、液体补给层5、种子放置层6和液体滞留膜7中的任意两层之间;结构稳定条11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层1和液体挡流膜3之间,且位于支撑底层1的周侧。具体的,将结构稳定
条11设置在植生卷的两侧,有助于将植生卷的两侧进行固定,增强整个植生卷侧边的强度,且有利于将植生卷与外部结构进行安装。优选的,结构稳定条11为高强度、抗老化的薄膜、编制布和/或金属带材料制成,结构稳定条11可以通过热焊复合的方式与支撑底层1膜、液体挡流膜3或液体滞留膜7复合,也可使用热熔胶或溶剂型胶粘贴,结构稳定网10可通过胶粘或由液体滞留膜7和液体挡流膜3热焊复合夹持的方式固定在k型植生卷内。
58.实施例6
59.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支撑底层1下表面设置有液体防渗层12,液体防渗层12为高分子树脂防水卷材,通过设置防水层后,本技术的植生卷则能够应用于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墙面、屋顶等环境。增加了产品的适用范围。支撑底层1、液体挡流膜3、液体滞留膜7均由不透水、不透光、抗老化的薄膜布和/或编制材料制成,液体补给层5和液体吸附层2均由麻布、植物纤维毯和/或岩棉毯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k型植生卷的的两侧开设有若干安装通孔。在本实施例中,植生卷的周侧还设置安装通孔,便于将整个植生卷通过螺钉或螺栓与外界装置进行安装与固定。优选的,安装通孔与k型植生卷侧边之间的距离为2cm~10cm。
60.实施例7
61.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当本装置用于屋面、墙面、围墙等无土壤的环境工况时,支撑底层1上可不开设开呼吸孔101。液体挡流膜3可以为多块且间隔均匀的设置,也可以为一整块的结构设置在支撑底层1上,为使在对整个植生卷进行安装能够最大可能的方便,优先选用多块液体挡流膜3间隔均匀的设置方法。在液体储存仓8表面布置种子放置层6、液体供给布4、液体补给层5、结构稳定网10和结构稳定条11,可以通过上述结构实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隔绝,降低液体储存仓8内液体吸收的热量,保持液体的温度,即在夏季最强辐射强度下,液体温不超过35℃,避免在高强太阳辐射的环境下液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太高导致损伤根系温度。现有技术通过液体补给层5上开设的孔将液体储存仓8中的水供应给液体补给层5,经过一段时间后,液体储存仓8内可能会产生沉积物,堵塞液体补给层5上的孔,使供水效率降低,本实施例优选的,液体补给层5的一端可以直接设置在液体储存仓8中,液体补给层5一端直接放置在液体储存仓8的液体中,更能时刻保障液体补给层5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当丸化种子颗粒发芽生根制后,其根系可以顺着液体补给层5直接生长进入液体储存仓8内,从液体储存仓8内直接吸取养分。还有,现有技术中,通过根系作用在液体吸附层2上,该结构限制了根系在液体吸附层2中的生长,植物根系受到抑制,植物生长速度较慢,本技术中液体吸附层2一端直接暴露设置在液体储存仓8中,根系可以自由生长进入液体储存仓8中,不受外部约束,促使植物根系生物量的快速增长,植物快速建成,需要控制生物量时,通过外部施加生长调节剂控制即可完成,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灵活的调整。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设置滴灌管9后,将滴灌管9与供水管道连接后,需要进行浇水时,只需打开水管阀门就开自动进行浇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浇水时需要通过喷洒进行浇灌的过程,尤其是野外喷洒需要洒水车等设备且速度慢,本技术大大降低了浇水灌溉的时间和工器具的成本,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喷洒浇灌方式均匀性很差,使用滴灌管9后,滴灌管9的滴水头间距和每个滴水头流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置,提高了浇水的均匀性。
62.实施例8
63.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呼吸孔101的面积为0.25cm2~10cm2,若干呼吸孔101的面积和为2.5cm2~200cm2。值得说明的是,经过实际实验得出,植生卷内的植物主根系在10年内,一般最大会生长到直径5~30mm左右,由于不同植物品种根系的生长周期与长度不一样,如呼吸孔101面积过小,会限制根系的生长,造成根系畸形发育,故最小设置为0.25cm2,但是呼吸孔101过大,会降低整体植生卷的强度,故设置呼吸孔101最大为10cm2。通过实际实验得出,每个单元最终植物通过呼吸孔101的根系的总数量在2~100cm2,但由于不同植物品种的情况不一样,故设置呼吸孔101的总面积为2.5cm2~200cm2。
64.实施例9
65.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供给开口301的面积为5cm2~50cm2,若干供给开口301的面积和为20cm2~300cm2。值得说明的是,供给开口301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液体吸附层2和液体补给层5搭接交汇位置的搭接面积,保障液体能顺利通过液体吸附层2传导给液体补给层5,经过实际实验得出,液体吸附层2传导给液体补给层5的搭接长度必须大于1cm才能不影响液体传导给液体补给层5,根据液体吸附层2和液体补给层5的宽度,同时考虑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误差等不确定性,故将供给开口301的面积为5cm2~50cm2,若干供给开口301的面积和为20cm2~300cm2。
66.实施例10
67.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相邻两个供给开口301的间距、相邻两个呼吸孔101的间距均为20cm~80cm。值得说明的是,当相邻两个供给开口301的间距小于20cm时,液体储存仓8的储水量则会太小,就会不利于植生卷的使用,造成后期需要经常进行浇水的情况。当相邻两个供给开口301的间距大于80cm时,液体储存仓8的储水量又会太大,增加了对材料强度的要求,造成成本太高,另一方面,相邻两个供给开口301的大于80cm后,植物间距变大,覆盖度降低,就会严重影响真个植生卷实用的美观效果。
68.实施例11
69.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液体吸附层2的长度为相邻两个呼吸孔101间距的40%~90%。值得说明的是,经过实际实验得出,若液体吸附层2的长度低于相邻两个呼吸孔101间距的40%后,当液体储存仓8内的储水量低于60%就无法接触到水,不利于植物的生长。通过实际实验得出,在全国各地区,液体吸附层2的长度为相邻两个呼吸孔101间距的40%~90%时,能够最大可能的满足一般情况下植物对于液体的需求,在干旱少雨地区可选择较长的液体吸附层2,在多雨地区可选择较短的液体吸附层2,若液体吸附层2的长度高于相邻两个呼吸孔101间距的90%后,则增加了加工对位的准确性要求且会增加成本,故液体吸附层2的长度为相邻两个呼吸孔101间距的40%~90%。
70.实施例12
71.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若干液体吸附层2宽度和为支撑底层1宽度的10%~60%,通过实际实验得出,植生卷内植物最大耗水量一般在0.3~1kg/h.m2。液体吸附层2的输水效率为20g/h.1cm,故每平方米液体吸附层2的总宽度至少需要15~50cm,按照每个单元长度20~80cm,故液体吸附层2宽度和为支撑
底层1的3%~40%,同时考虑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误差等不确定性,故若干液体吸附层2宽度和为支撑底层1宽度的10%~60%。
72.实施例13
73.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若干液体供给布4的长度和为相邻两个供给开口301间距的40%~90%,若干液体供给布4的宽度和为支撑底层1宽度的30%~90%。经实际实验得出,若干液体供给布4的长度低于相邻两个供给开口301间距的40%后,植物成活率会出现较大的降低;若干液体供给布4的长度低于相邻两个供给开口301间距的30%相比若干液体供给布4的长度低于相邻两个供给开口301间距的40%时,即30%相比40%时,植物成活率降低达到12%以上;若干液体供给布4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供给开口301间距的40%时,植物生长状态和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由于液体供给布4必须为液体吸附层2和液体补给层5的搭接复合提供空间,故若干液体供给布4的长度最长不能超过相邻两个供给开口301间距的90%,太长会影响液体吸附层2和液体补给层5的搭接效果。
74.实施例14
75.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若干液体补给层5的长度和为相邻两个供给开口301间距的50%以上。值得说明的是,经实际实验得出,若干液体补给层5的长度低于相邻两个供给开口301间距的50%后,由于种子颗粒是放置在液体补给层5上的,整个单元只有50%的长度能生长植物,植物覆盖度较低,故若干液体补给层5的长度和为相邻两个供给开口301间距的50%以上
76.实施例15
77.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若干液体补给层5的宽度和为支撑底层1宽度的10%~80%。通过实际实验得出,植生卷内植物最大耗水量一般在0.3~1kg/h.m2。液体吸附层2的输水效率在20g/h.1cm,故每平方米液体吸附层2的总宽度至少需要15~50cm,按照每个单元长度20~80cm,故若干液体补给层5的宽度和为支撑底层1宽度的3%~40%,同时考虑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误差等不确定性,故将若干液体补给层5的宽度和设置为支撑底层1宽度的10%~80%,保证植物生长的安全性。
78.实施例16
79.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液体进入口702的面积为1cm2~20cm2,相邻两个液体进入口702的间距为20cm~80cm。实际实验得出,液体进入口702的面积为小于1cm2后,降雨入渗率显著降低,液体进入口702的面积为0.75cm2与液体进入口702的面积为1cm2相比,入渗率降低20%以上,当液体进入口702的面积达到1cm2以上后,降雨入渗率差别较小,但液体进入口702的面积过大时,会加大水分的蒸发速度,当液体进入口702的面积达到20cm2时,水分蒸发量相比液体进入口702的面积为1cm2时增加了15%以上,为了减少蒸发,故液体进入口702的面积最大为20cm2。
80.实施例17
81.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若干液体进入口702的面积和为20cm2~200cm2。实际实验得出,液体进入口702的面积和达到20cm2以上时,水分入渗总比例才能达到90%以上,但液体进入口702的面积过大时,会加大水分的蒸发速度,当液体进入口702总面积达到200cm2时,水分蒸发量相比液体进入口702总面积
为20cm2时增加了10%以上,为了减少蒸发,故若干液体进入口702的面积和最大为200cm2。
82.实施例18
83.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植物生长口701的面积为1cm2~20cm2,若干植物生长口701的面积和为15cm2~150cm2,相邻两个植物生长口701的间距为20cm~80cm。实际实验得出,植物生长口701的面积为小于1cm2后,植物发芽出苗率会显著降低,植物生长口701的面积为0.75cm2与植物生长口701的面积为1cm2时相比,出苗率降低30%以上,在植物生长口701的面积达到1cm2以上后,出苗率差别较小。部分植物生长后基茎会达到15cm2以上,植物生长口701的面积过小会限制植物的生长,但植物生长口701的面积过大时,会加大水分的蒸发速度。当植物生长口701的面积达到20cm2时,水分蒸发量相比植物生长口701的面积为1cm2时增加了20%以上,为了减少蒸发,故植物生长口701的面积最大为20cm2。
84.实施例19
85.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安装通孔的面积为0.25cm2~5cm2,相邻两个安装通孔的间距为20cm~80cm。结构稳定网10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网孔,网孔的直径为0.5~3cm。当网孔的直径小于0.5cm后,植物发芽出苗就会产生困难,当网孔的直径大于3cm后,网易则容易变形,就会导致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难度增大。
86.实施例20
87.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工业化连续生产的k型植生卷,具体为:安装通孔、供给开口301、液体进入口702和植物生长口70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植物生长口70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或x型、y型、∧型、∩型等。
8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