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桑树枝条精氨酸含量的施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493360发布日期:2022-04-06 14:0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桑树枝条精氨酸含量的施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桑树枝条精氨酸含量的施肥方法,属于药用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施肥能够为桑树提供全面而充足的营养,有效提高桑树的产量,因此需要根据树的生长状况和养分需求平衡施肥。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桑树施用单一氮肥后叶、枝条、根中全氮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增加,从植株各部位氮分布看,全氮含量表现为叶片》根》枝条,施氮处理与无氮处理相比,氮素供应水平提高时植物各部位氮素浓度均提高,说明氮肥能有效促进桑树各部位的生长。氮、磷、钾肥施肥水平对桑树的效应结果表明:氮素过多时,桑树的非蛋白质态氮比率明显提高,磷钾肥不足会加剧这一现象发生,发生蛋白质合成量受阻,造成桑树叶片和枝条的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等积累异常。氮素不足时,桑树整体生长受到影响,产量减少,品质变差。肥料种类、比例、施肥量均影响桑枝桑叶的精氨酸含量,另外施肥时间和桑树剪伐时间也影响桑枝的精氨酸含量。
3.传统桑树栽植的目的就是摘叶养蚕,叶片的产量品质是栽培中蚕农最为关注的内容,由于蚕丝也是蛋白质,是家蚕取食桑叶转化而来,桑叶中氮素含量是衡量桑叶品质的关键指标,因此在实际栽培中往往也会造成偏施氮肥。而现在桑枝已成为桑枝生物碱药物的原料,由于桑树野尻霉素类生物碱含量很低,平均在千分之一左右,而现有柱分离的工艺去除桑枝中的精氨酸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在原料栽培的过程中降低精氨酸含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复配肥料。
5.本发明所提供的复配肥料,以质量份数计,包括复合肥30-130份,有机肥50份以上。
6.具体地,以质量份数计,所述复配肥料包括复合肥60-100份,有机肥50-150份;优选的,包括复合肥100份,有机肥150份。
7.所述复配肥料还可进一步包括钙镁肥和/或硼肥,
8.所述钙镁肥的质量份数可为0-50份;优选为50份;
9.所述硼肥的质量份数可为0-1.5份;优选为1份。
10.优选地,所述复配肥料为如下(1)-(4)中任意一种:
11.(1)复合肥100份+有机肥150份;
12.(2)复合肥100份+有机肥150份+钙镁肥50份;
13.(3)复合肥100份+有机肥150份+硼肥1.0份;
14.(4)复合肥100份+有机肥150份+钙镁肥50份+硼肥1.0份。
15.所述复合肥具体可为硫酸钾型复合肥,总养分≥51%,具体可为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肥劲素17-17-17;
16.所述有机肥可为微生物有机肥,具体可为石家庄绿韵肥业有限公司的绿韵微生物有机肥,有机质≥60%;
17.所述钙镁肥具体可为山西省交城晋盛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晋盛牌硝酸钙镁,氧化钙≥16,氧化镁≥6;
18.所述硼肥具体可为安徽博瑞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博瑞颗粒硼,硼含量≥10.8%。
19.上述复配肥料在降低桑科植物精氨酸含量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0.所述应用中,所述桑科植物为:所述桑科植物为:鲁桑(morus m ul ti ca ulis pe rrott.)、白桑(morus a l ba l.)、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roxb)、瑞穗桑(morusmizuhohotta)、长穗桑(morus wittiorum hand mazz.)、长果桑(morus laevigata wall)、黑桑(morus nigra linn.)、华桑(morus ca thayanahemsi.)、细齿桑(morus serra ta roxb.)、蒙桑(morus mongolica schneid.)、山桑(morus bombyciskoidz.)、川桑(morus notabilis schneid.)、唐鬼桑(morus nigriformiskoidz.)、滇桑(morusyunnanensiskoidz.)、鸡桑(morus australis poir.)、鬼桑(morus mongolica(bur.)schneid var.diabolicakoidz.)、大叶桑、垂枝桑(morus alba var.pendula dippel)、白脉桑及用以上桑种育成的桑树品种、以上桑种的种内或种间选育的杂交桑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桑科植物选自广东桑、鲁桑、白桑、细齿桑、山桑或杂交桑,所述杂交桑优选为粤桑11号、桂桑优62号或桑特优2号。
21.具体地,所述应用为降低桑科植物的叶、根、枝、皮、芽、茎、果实各部位中的精氨酸含量。
2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降低桑科植物各部位精氨酸含量的施肥方法。
23.本发明所提供的降低桑科植物各部位精氨酸含量的施肥方法,为采用上述复配肥料对桑科植物进行施肥。
24.所述施肥的操作为:将所述复配肥料混合,在两行桑科植物间开沟,施肥,覆土,即可。
25.施肥的量为如下任意一种:
26.1)每亩施用复合肥30-130kg+有机肥50kg以上;
27.2)每亩施用复合肥60-100kg+有机肥50-150kg;
28.3)每亩施用复合肥30-130kg+有机肥50kg以上+钙镁肥0-50kg;
29.4)每亩施用30-130kg+有机肥50kg以上+硼肥0-1.5kg;
30.优选的,施肥的量为每亩施用复合肥60-100kg+有机肥50-150kg;
31.更优选的,施肥的量为如下任意一种:
32.(1)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有机肥150kg;
33.(2)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有机肥150kg+钙镁肥50kg;
34.(3)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有机肥150kg+硼肥1.0kg;
35.(4)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有机肥150kg+钙镁肥50kg+硼肥1.0kg。
36.所述开沟的深度可为10cm;
37.全年施肥两次,第一次施肥时间为一月上旬,第二次施肥时间为七月上旬;
38.桑科植物每亩种植4000-8000株,株行距为(0.10-0.15)m*0.8m;优选为桑科植物每亩种植6000株,株行距为0.14m*0.8m。
39.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40.1、本发明提供一种复配肥料,采用该施肥方案,在不改变桑枝的有效药物含量、不影响桑叶的品质和产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桑枝精氨酸含量,从源头上降低了去除桑枝中精氨酸的难度,有利于桑树生物碱纯度的提高。
41.2、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桑科植物各部位精氨酸含量的施肥方法,本发明通过选择合理的肥料种类、配比、施肥时期或者多种肥料复合或配合使用控制游离氨基酸和无机氮素的积累,达到降低桑枝精氨酸含量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43.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44.在这里专业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45.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6.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桑枝精氨酸含量的施肥方法,为采用如下四种方案中的任一种对桑树进行施肥:
47.1)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有机肥150kg;
48.2)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有机肥150kg+钙镁肥50kg;
49.3)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有机肥150kg+硼肥1.0kg;
50.4)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有机肥150kg+钙镁肥50kg+硼肥1.0kg;
51.采用上述四种方案中的任一种对桑树进行施肥,全年施肥两次,第一次施肥时间为一月上旬,第二次施肥时间为七月上旬。
52.所述桑树的品种为“桂桑优12号”,为4年生桑树。
53.桑树每亩种植6000株,株行距为0.14m*0.8m。
54.实施例
55.1、试验设计
56.试验地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1696.9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9.6-20.2摄氏度之间。
57.栽植地块为5-6度的坡地。桑树品种为“桂桑优12号”,为4年生桑树。桑园全年施肥两次,第一次施肥时间为1月3日,桑枝剪伐和测试时间为6月25日。第二次施肥时间为7月1日,第二次剪伐和测试在12月26日进行。剪伐的桑枝采用随机取样法,每个小区选取无病虫害、长势相同、离地20厘米的桑枝作为样品,经干燥粉碎后,低温保存备用。
58.多因子试验设置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5个处理除了施肥不同外,其他均相同。桑树每亩种植6000株,株行距为0.14m*0.8m,间隔3行进行一个处理。间隔行进行常规对照施肥。
59.处理1(对照):以当地蚕农普遍施肥方法为准,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
60.处理2: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有机肥150kg;
61.处理3: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有机肥150kg+钙镁肥50kg;
62.处理4: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有机肥150kg+硼肥1.0kg;
63.处理5: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有机肥150kg+钙镁肥50kg+硼肥1.0kg;
64.以下为各种肥料的品牌及产品标准:
65.复合肥: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复合肥料劲素17-17-17,类型为硫酸钾型,总养分≥51%;
66.有机肥:石家庄绿韵肥业有限公司的绿韵微生物有机肥,有机质≥60%;
67.钙镁肥:山西省交城晋盛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晋盛牌硝酸钙镁,氧化钙≥16,氧化镁≥6;
68.硼肥:安徽博瑞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博瑞颗粒硼,硼含量≥10.8%。
69.肥料施用方法:将各处理的肥料进行混合,在两行桑树间开沟10cm,施肥后覆土。
70.精氨酸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溶液:准确称量过40目筛的桑枝粉末样品1.00g,加入40ml蒸馏水溶解,进行超声提取精氨酸30分钟。过滤,把滤渣和滤纸洗涤3次,合并滤液后蒸干。得到的粉末用蒸馏水溶解在小烧杯中,再转入25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三次,连同洗涤液都倒入容量瓶。最后定容、摇匀得到样品溶液。
71.桑枝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和检测方法参考公开号为cn 110393738 a中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桑叶蛋白质测定采用gb5009.5-2010的凯氏定氮法;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桑叶产量按照摘叶称重的方法,在12月和6月中旬各进行一次。
72.2、试验结果
73.对各施肥处理的桑枝精氨酸含量检测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各施肥处理的桑枝精氨酸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常规单施复合肥的桑树桑枝精氨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复合肥+有机肥的,桑枝精氨酸含量最低的是复合肥+有机肥+钙镁肥+硼肥处理,其精氨酸在6月为0.201mg/g,比常规单施复合肥桑树降低了28.97%,12月测定的为0.029mg/g,比对照降低了23.68%(见表1)。根据测定的桑枝总生物碱的含量比较,该施肥方法没有改变桑枝的有效药物含量(见表2)。另外桑叶的品质和产量的结果(见表3和表4)表明该施肥方法有效提高了桑叶的产量与品质,达到了保证蚕农养蚕成绩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桑枝精氨酸含量,从而在原料的源头保证了药品质量。
74.表1.不同施肥处理下桑枝精氨酸含量比较
[0075][0076]
注:同列数据后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经事后检验多重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
[0077]
表2.不同施肥处理下桑枝总生物碱含量比较
[0078][0079][0080]
注:同列数据后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经事后检验多重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
[0081]
表3.不同施肥处理下桑叶品质比较
[0082][0083]
注:同列数据后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经事后检验多重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
[0084]
表4.不同施肥处理下桑叶产量比较
[0085][0086]
注:同列数据后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经事后检验多重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