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梅花愈伤组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32383发布日期:2022-04-13 16:1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愈伤组织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梅花愈伤组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白梅花又被称为绿梅花、绿萼梅,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的干燥花蕾。白梅花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其中在化妆品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总黄酮与绿原酸类物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梅花提取物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主要包括黄酮醇及其相关苷类,还包括一部分花色素苷类物质。梅花总黄酮具有优秀的抗氧化及美白功效。研究证明白梅花提取物具有优秀的清除dpph自由基与o
2-自由基的功效。除了抗氧化性之外,白梅花提取物还可以抑制黑色素沉积,对抑制雀斑具有很好的功效,同时,白梅花提取物还具有一定的改善应激功效,作用机制为抑制炎症反应。由此可见白梅花提取物是一种有效的美白剂,可应用于化妆品领域。
3.目前在化妆品已使用原料目录中,仅有欧洲山梅花(philadelphus coronarius)花提取物被作为了已使用原料,导致梅花提取物应用受限的原因一是梅花的种植范围较小,且需要较高的育种水平,因此导致了梅花的产量较低;二是野生梅花具有较多难以除去的原生病毒及细菌,无法得到大范围应用。
4.因此,目前的白梅花提取物在化妆品上的应用存在资源匮乏、携带难于去除的原生病毒及细菌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梅花愈伤组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去除白梅花携带的原生病毒及细菌,扩大白梅花产量的特点。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梅花愈伤组织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培养基a对白梅花无菌种子进行萌发培养得到无菌的白梅花外植体,其中培养基a包括wpm基本培养基、1~3mg/l的6-ba和25~35g/l的蔗糖;采用培养基b对白梅花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继代培养,得到白梅花愈伤组织,其中培养基b包括wpm基本培养基、1.5~4.5mg/l的2,4-d、0.05~2mg/l的iba和25~30g/l的蔗糖。
7.前述的一种梅花愈伤组织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培养基a为wpm基本培养基、1.5mg/l的6-ba和30g/l的蔗糖。
8.前述的一种梅花愈伤组织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培养基b为wpm培养基、3mg/l的2,4-d、0.1mg/l的iba和30g/l的蔗糖。
9.前述的一种梅花愈伤组织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白梅花无菌种子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a、取白梅花种子洗净后用没过种子高度的无菌水浸泡,并盖上纱布,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萌发预处理,直至白梅花种子表面出现明显裂痕,得a品;
11.b、将a品置于25~35℃的温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为20-30h,得b品;
12.c、将b品用3%的naclo溶液浸泡、震荡除菌,接着用75%的乙醇浸泡、无菌水冲洗,得c品;
13.d、将c品浸入0.1%的hgcl2中10min,之后用无菌水震荡冲洗5min,得白梅花无菌种子。
14.前述的一种梅花愈伤组织的制备方法中,白梅花无菌种子的萌发培养的时间为5-10天;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的时间为30~45天。
15.前述的一种梅花愈伤组织的制备方法中,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每15天更换一次培养基b。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梅花种子,将白梅花的种子进行除菌处理,得到无菌种子,再通过特别改进配置的培养基及激素的加入,将无菌种子培养到无菌的愈伤组织,得到的愈伤组织生长旺盛,取得增加白梅花外植体产量、减少褐化率等目的,最终利用愈伤组织制备无菌梅花愈伤组织提取物。该方法益于降低白梅花提取物中的原生病毒及病菌。经测定,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高,不低于5.5%,显著高于普通白梅花植株,经济效益高,安全性高,功效性强。
17.本发明具有去除白梅花携带的原生病毒及细菌,扩大白梅花产量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19.实施例:
20.一种梅花愈伤组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1)、处理白梅花无菌种子:
22.a、选取种壳无褶皱且饱满的白梅花种子,使用纯水充分洗净后放入烧杯中,盖上纱布,使用没过种子高度的无菌水浸泡(每48h更换新的无菌水),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萌发预处理(恒温培养箱的条件设置为光照、20℃),直至该白梅花种子表面出现明显裂痕,此状态即为完成萌发预处理的状态,得a品。
23.b、将得a品置于25~35℃的温水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20-30h,得b品。此步操作为催芽处理。可显著提升种子的萌发率,并可提升愈伤组织的诱导效率。
24.优选温水的温度为30℃,种子萌发率可达到66.18%,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79.60。
25.c、将b品用3%的naclo溶液浸泡,摇摆震荡20min进行表面除菌,再将浸泡好的种子使用无菌水冲洗干净,之后浸入75%的乙醇中30s,取出后使用无菌水冲洗1min,之后重复2-3次该操作,得c品;
26.d、将c品浸入0.1%的hgcl2中10min,之后用无菌水震荡冲洗5min,重复该操作三次。在滤纸上吸干水分,使用剪刀和镊子剥去种壳,切去子叶部分,即可制得白梅花无菌种子。
27.(2)、采用培养基a对得到的白梅花无菌种子进行萌发培养5-10天,得到白梅花无菌幼苗,在无菌操作台切去根部及叶片,所剩胚轴部分即为无菌的白梅花外植体。
28.培养基a的配方为:wpm基本培养基+1~3mg/l的6-ba+25~35g/l的蔗糖;
29.培养基a的配方优选为:wpm基本培养基+1.5mg/l的6-ba+30g/l的蔗糖。测试得到该培养基的种子萌发率达到70.03%。
30.(3)、白梅花愈伤组织的诱导:
31.采用培养基b对白梅花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生出新发的愈伤组织。培养基b的配方为:wpm基本培养基+1.5~4.5mg/l2,4-d+0.05~2mg/liba+25~30g/l蔗糖;
32.培养基b的配方优选为:wpm基本培养基+3mg/l2,4-d+0.1mg/liba+30g/l蔗糖。培养基b具有高诱导力,可对白梅花愈伤组织达到100%的诱导成功率。
33.(4)、白梅花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34.待白梅花外植体生出新发的愈伤组织后,切除外植体,将愈伤组织转入培养基b中进行放大继代培养。每15天更换培养基b,培养30天~45天,得到白梅花愈伤组织。白梅花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为:绿色,生长较旺盛,无褐化,出现小面积泛白,总黄酮含量不低于5.5%,总黄酮的收率达到最大。
35.因愈伤组织初期生长较迅速,且培育时间较短,故,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采用同一个培养基配方。
36.培养基b通过控制外源性激素的浓度,达到了最大促进愈伤组织生长效率的作用。
37.(5)、白梅花愈伤组织的提取物制备:
38.取旺盛生长的白梅花愈伤组织,使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迅速进行冻干处理,该操作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愈伤组织中活性物质的活性与结构完整,有效提高提取物中芍药苷的含量与质量。冻干完成后将愈伤组织研磨成粉,使用75%丁二醇以料液比1:20(g:l)进行超声提取,温度控制为50℃,提取时间30min,制成提取物。
39.白梅花愈伤组织提取物的总黄酮测定方法:
40.1.标准曲线的绘制
41.在6支1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1.0、2.0、3.0、4.0、5.0ml的芦丁标准溶液,并使用30%乙醇分别补齐到5ml。之后在所有比色管中精确加入5%nano2溶液0.3ml,摇匀放置6min后,加入10%al(no3)3溶液0.3ml,摇匀放置6min,随后加入4ml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加水0.4ml,摇匀放置15min,以第一管为空白对照于5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对标准品含量作图,绘制标准曲线。
42.2.样品溶液的测定
43.取2ml配制好的白梅花提取物加到10ml比色管中,加入30%乙醇溶液使比色管内达到5ml,取1ml样品加0.3ml的5%nano2,摇匀,放置6min,加入0.3ml的10%al(no3)3,摇匀,放置6min,加4ml的1mol/lnaoh,加0.4ml水,摇匀,放置10min,在510nm波长下测吸光度,计算样品所含的黄酮含量。
44.经测定,此方法制备的白梅花愈伤组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不低于5.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