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播种喷洒覆膜一体机

文档序号:28223890发布日期:2021-12-29 11:1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生播种喷洒覆膜一体机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播种喷洒覆膜一体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行业,近些年来我国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已经普遍应用,尤其是各式各样的播种机和喷药机以及覆膜机的出现更是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3.申请号为201510990596.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玉米多功能一体机,包括架体、施肥装置、农药喷洒装置、滴灌带铺设装置、覆膜装置、玉米穴播装置和膜面压土装置,施肥装置配装在架体的前端,农药喷洒装置配装在架体上,且位于施肥装置的后端,滴灌带铺设装置配装在架体上,且位于农药喷洒装置的后端,覆膜装置配装在架体上,且位于滴管带铺设装置的后端,玉米穴播装置配装在架体上,且位于覆膜装置的后端,膜面压土装置配装在架体的后端,架体的前端配装牵引架,牵引架与农用拖拉机配装。
4.申请号为201920013611.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农业用耕种装置,包括承托组件、翻土组件、播种组件、施肥组件、洒水组件、盖土组件和覆膜组件,所述翻土组件设置在承托组件上,所述播种组件设置在承托组件上,所述施肥组件设置在承托组件上,所述洒水组件设置在承托组件上,所述盖土组件设置在承托组件的底部,所述覆膜组件设置在承托组件上,所述承托组件、翻土组件、播种组件、施肥组件、洒水组件、盖土组件和覆膜组件之间相互配合作业。
5.上述已公开文献中均提及通过翻土组件、播种组件、施肥组件、洒水组件、盖土组件和覆膜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业,来实现耕种的一体化作业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但是对于大棚等内部操作空间小以及各种复杂情况下的播种和覆膜应用,现有技术方案仍存在不足,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生播种喷洒覆膜一体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集播种、喷洒、覆膜功能于一体,采用带上抬角的履带行走机构,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地面状况,采用连续的犁土覆土模式,适用于大棚内部操作空间小以及各种复杂情况进行播种和覆膜,提高花生的种植效率,减轻劳动力的投入。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花生播种喷洒覆膜一体机,包括整体框架、动力牵引装置、播种装置、喷洒装置和覆膜装置,所述整体框架为长方体框架,整体框架上设有动力牵引装置安装位、播种装置安装位、喷洒装置安装位和覆膜装置安装位,其中覆膜装置安装位包括碎土刀安装位、挖土电机安装位、传土盒安装位和地膜调整座安装位,动力牵引装置安装位分布在整个框架的四个角上,播种装置安装位在整体框架的正前方中间部位,喷洒装置安装位位于整体框
架的中部;两个碎土刀安装位位于整体框架前方,挖土电机安装位在碎土刀安装位的正后方,传土盒安装位在挖土电机安装位的正后方,地膜调整座安装位在挖土电机安装位与传土盒安装位的中间靠下位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集播种、喷洒、覆膜功能于一体的结构设计,结构紧凑体积小,可实现连续的犁土覆土模式全自动操作,提高了花生的种植效率,大大的减轻了劳动力的投入;2)使用履带行走机构和仰角结构设计,爬坡能力加强,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地面状况,具有更强实用性,采用差速转向,可以实现最小的转弯半径,适合在大棚内部等操作空间小的场合使用;3)覆膜方面打破传统的犁土覆土模式,由传动带带动的挖土刀先将碎土挖起并传送到后方的传土盒中,同时搭配多维度旋转的碎土刀,不仅提高了覆膜的效率,而且减少了动力的消耗。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机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框架结构示意图,覆膜装置安装位只显示了一侧,另一侧对称未示出;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力牵引装置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播种装置组合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播种装置中播种电机与种口盖板、种子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播种装置中播种盖板与播种桶、播种旋转圆盘连接关系示意图;
1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喷洒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覆膜装置组合结构示意图,图中只显示其中一侧,另一侧为对称设置,故省略;
18.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覆膜装置中碎土刀与碎土电机连接关系示意图;
1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覆膜装置中地膜电机与地膜顶锥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0.图中:1

整体框架,2

动力牵引装置,3

播种装置,4

喷洒装置,5

覆膜装置;
21.101

侧面钢板、102

横向角钢、103

竖向角钢、104

纵向角钢、105

动力牵引装置安装位、106

碎土刀安装位、107

挖土电机安装位、108

传土盒安装位、109

地膜调整座安装位、110

播种装置安装位、111

喷洒装置安装位;
22.201

角度支架、202

从动轮、203

履带、204

轴承法兰、205

主动轮、206

履带电机、207

履带电机支架、208

履带支撑架;
23.301

播种盖板、302

合页、303

拉杆、304

第一弹簧、305

播种桶、306

第一轴承法兰、307

环形架、308

播种旋转圆盘、309

第二轴承法兰、310

播种电机、311

种口盖板、312

种口盖板支撑架、313

第二弹簧、314

种子箱、315

第一连接件、316

盖土板、317

第一支撑钢板、318

第二连接件、319

压土轮、320

压土轮轴承、321

支撑杆;
24.401

喷头、402

管路支撑架、403

安装座板、404

水泵电机支架、405

水泵、406

水箱、407

分流器;
25.501

碎土电机、502

碎土旋转圆盘、503

第一旋转齿轮、504

第二旋转齿轮、505

碎土法兰、506

碎土刀、507

第一支撑架、508

挖土从动轮轴承、509

挖土从动轮、510

挖土刀、511第二支撑架、512

挖土电机、513

挖土主动轮、514

第三支撑架、515

传土盒、516

第四支撑架、517

气压杆、518

压膜轮轴承、519

压膜轮、520

第五支撑架、521

齿条、522

齿轮、523

地膜电机支架、524

地膜顶锥、525

地膜调整座、526

螺栓、527

方形钢管、528

槽钢、529

第三连接件、530

地膜电机、531

滑块、532

导轨、533

地膜卷。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花生播种喷洒覆膜一体机实施例整机结构示意图,包括整体框架1、动力牵引装置2、播种装置3、喷洒装置4、覆膜装置5组成,整体框架1包括侧面钢板101、横向角钢102、竖向角钢103和纵向角钢104组成一个整体的长方体框架。整体框架上设有动力牵引装置安装位、播种装置安装位、喷洒装置安装位和覆膜装置安装位,其中覆膜装置安装位包括碎土刀安装位、挖土电机安装位、传土盒安装位和地膜调整座安装位,动力牵引装置安装位105分布在整个框架的四个角上。播种装置安装位110在整体框架的正前方中间部分。喷洒装置安装位位于整体框架的中部。两个碎土刀安装位106位于整体框架前方。挖土电机安装位107在碎土刀安装位106的正后方。传土盒安装位108在挖土电机安装位107的正后方。地膜调整座安装位109在挖土电机安装位107与传土盒安装位108中间靠下位置。
28.如图3所示,动力牵引装置2中四组履带电机206通过履带电机支架207分别固定在整体框架下方,履带电机206的输出端与主动轮205配合连接,驱动履带转动,角度支架201连接在纵向角钢104的底端,角度支架201的左侧通过轴承法兰204连接三个从动轮202和一个主动轮205。履带支撑架208的一端固定连接角度支架20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纵向角钢104上。动力牵引装置的前侧设有15~30
°
的上抬角。
29.如图4

图6所示,播种装置3结构中播种桶305下端侧面上连接合页302的一端,合页302另一端与播种盖板301固定连接,播种盖板301前部呈尖状,利于进入土地进行播种,同时播种盖板301要稍微比播种桶305的宽度长,以便于播种时,播种桶向上前方行驶时,播种盖板305打开使种子落下,拉杆303下端与播种盖板301的后端通过一个滑块铰接,拉杆的上端与两个第一弹簧30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04的另一端固定在播种桶305的侧面,能够在种子落下后将播种桶305底端盖上,进行新一次的播种过程,播种桶305的上端设计成漏斗状,便于种子落入播种桶305内,播种桶305上端侧面与环形架307固定连接,环形架307与第一轴承法兰306配合连接,第一轴承法兰306固定在播种旋转圆盘308正面边缘部分,能够随着播种旋转圆盘308的转动而转动,与环形架307连接的播种桶能够在第一轴承法兰306的转动下实现上下运动,播种旋转圆盘308的背面边沿部分与第二轴承法兰309固定连接,播种旋转圆盘308背面中心与播种电机310输出端配合连接,播种电机310的后端通过角钢固定连接在整体框架上,种子箱314的左右两侧分别用两个第一连接件315固定连
接,使播种口放置在播种桶305漏斗的正上方,播种口下端用种口盖板311堵住,用来控制种口的开合,种口盖板311的左端与第二弹簧313左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13右端固定连接在整体框架前端,种口盖板311中间通过轴承与种口盖板支撑架312左端固定连接,使其能够绕中点转动,种口盖板支撑架312右端固定连接在整体框架前端,当第二轴承法兰309转动到最上方时,推动种口盖板311绕种口盖板支撑架308支点转动,打开种口,使种子落入播种桶305内,第一支撑钢板317左右两端通过两个第二连接件318固定在覆膜装置中挖土从动轮的第一支撑架507的下端,第一支撑钢板317中间固定连接盖土板316的中间部分,使盖土板316能够将土块聚集并落入播好种子的空洞中,压土轮32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压土轮轴承320,压土轮轴承320另一端与支撑杆321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杆321上端与整体框架固定连接。
30.如图7所示,喷洒装置4中水箱406和安装座板403固定在整体框架上,管路支撑架402中间固定连接六个喷头401用来喷洒液体,六个喷头401通过管路与放置在安装座板403中间位置的分流器407固定连接,分流器407的另一端与水泵405输出端固定连接,水泵405通过水泵电机支架404固定在安装座板403上,水泵405的输入端通过管路与水箱406下方中间位置的出水口固定连接。
31.如图8

图10所示,覆膜装置5中碎土电机501通过电机支架与整体框架固定连接,碎土电机501输出端经碎土旋转圆盘502和第一旋转齿轮503配合连接,碎土旋转圆盘内第一旋转齿轮居中设置,第一旋转齿轮外周均布四个第二旋转齿轮504,第一旋转齿轮503和第二旋转齿轮504通过行星架相连接,第二旋转齿轮504经碎土法兰505与碎土刀503固定连接。碎土刀506后方是挖土从动轮509,两个第一支撑架507下端与挖土从动轮轴承508配合连接,分别固定挖土从动轮轴承508的两端,挖土从动轮轴承508与挖土从动轮509配合连接,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架507中间,挖土电机512固定在整体框架上,挖土电机512的输出端与联轴器左端固定连接,联轴器右端与挖土主动轮513左端固定连接,挖土主动轮513右端通过一个支撑架连接在整体框架上,两个转动轮右端中心距之间由第二支撑架511固定连接,保证其稳定性,外侧由传送带包覆,传送带上等均分布着若干个挖土刀510,类似水车的铲斗装置将土块挖起并输送到后方的传土盒515中,传土盒515前端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三支撑架514下端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架514上端与整体框架固定连接,传土盒515后端两侧分别与两个第四支撑架516下端固定连接,第四支撑架516上端与整体框架固定连接,在两个第四支撑架516下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两个气压杆517上端固定连接,两个气压杆517下端与压膜轮轴承518固定连接,压膜轮轴承518上配合连接压膜轮519,将地膜压至地面以便于盖土,挖土从动轮与传土盒515中间布置有地膜电机,第五支撑架520上端与整体框架固定连接,第五支撑架520中部与整体框架固定连接,齿条521背面固定连接在第五支撑架520上,搭配导轨设计能够实现地膜电机的上下移动,齿条521正面与齿轮522配合连接,齿轮522右端与地膜电机530输出端配合连接,地膜电机530位于地膜电机支架523上,地膜电机支架523右端与滑块531固定连接,滑块531与导轨532配合连接,导轨532后端固定在齿条521的侧面部分,地膜电机支架523左端与地膜调整座525右端固定连接,地膜调整座525下端通过两个第三连接件529与方形钢管527垂直固定连接,方形钢管527中间与槽钢528配合连接,能够适应各种地膜卷的大小以及存取地膜,方形钢管528侧面中间与螺栓526配合连接,用来固定槽钢528的位置,槽钢528左端与地膜顶锥524右端固定连接,地膜顶锥524左端用来
固定地膜卷533。
32.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整体运行过程如下:将一体机放置在需要播种覆膜的土地上,放置好花生种子在种箱内,调整地膜卷的位置,打开动力牵引装置,同时打开播种装置中的播种电机进行播种。当旋转圆盘运动使播种桶运动到上方时,第二轴承法兰触碰种口盖板打开,种子落入到播种桶内。当播种桶通过圆盘的转动到地下时,由于向前向上的运动,将播种盖板打开,种子落入坑内。播种桶由于弹簧的作用,当种子落入坑内后,种口盖板会自动封住种口,完成一个播种过程;随着向前运动的过程,盖土板将土聚集到中间部分,对种子进行盖土,并对地面进行平面处理,随后压土轮将土压整压平,以便于后面的覆膜过程;播种完成,播种完成的土地被压过之后,在一体机的中间部分通过喷洒装置对土地进行喷药或者营养液;碎土刀位于一体机前方两侧,碎土刀旋转对将要覆膜的土块进行破碎处理,以便于挖土装置能将更多的土块运输到地膜上方。挖土电机转动带动传送带上的挖土刀进行挖土运动,挖土从动轮仿照水车形式进行挖土输送,由挖土从动轮传土到传土盒上,土由于重力作用沿着传土盒到后方地膜上方,压膜轮对地膜进行压住,以便于盖土。压膜轮处有气压杆设计,能够对地膜更好的按压,土块最后落在压过后的地膜上方,完成整个播种喷洒覆膜过程。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以上实施例仅是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而选取的具体实例,但不应该限制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种种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