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马铃薯种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2635发布日期:2021-12-22 14:1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走式马铃薯种植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自走式马铃薯种植机。


背景技术:

2.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别称土豆、地蛋、洋芋等,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铃薯是块茎繁殖,可入药,性平味甘,可以治胃痛、痄肋、痈肿等疾病,作为食物,其保存周期不宜太长,一定要低温、干燥、密闭保,有证据表明,马铃薯的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4倍左右。
3.常见的马铃薯播种多需要先通过开沟设备开出一条种植沟,撒入种子后再通过合拢设备将泥土复原,然后再通过洒水施肥设备对种薯进行浇水施肥,复杂的流程比较浪费播种的时间,并且手动的洒出种薯会导致播种不均匀,无法很好的满足马铃薯生产的需要。
4.为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能够节省播种时间的马铃薯播种机,如专利号为:200920079313.5,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种植机,包括传动轮,传动轮通过传动轮轴和前轮轴座固定在起垄机大架前端内侧,施肥仓通过施肥仓支撑架焊接固定在起垄机大架上传动轮的后端,所述的种子仓通过提种轮支撑架焊接固定在起垄机大架上施肥仓的后端;所述的起垄犁通过铧犁卡固定在起垄机大架后横梁两端部,所述的整平板斜置焊接固定在起垄机大架后侧端。
5.上述该类马铃薯种植机能够用于自动化种植马铃薯和进行自动化施肥,但是该类马铃薯种植机在进行种植时,马铃薯的种植株距是由牵引设备的行进速度决定的,因此使马铃薯的种植株距不能保证间隔均匀,造成种植株距变化差异大,无法很好的满足马铃薯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自动化进行种植马铃薯和同步施肥,并且能够保证马铃薯的种植株距间隔均匀,且能够根据工况进行自动化调节种植株距的自走式马铃薯种植机。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自走式马铃薯种植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下方布设有用于支撑机架整体移动的前驱动轮和后转向轮,机架上靠近后方位置处安装有马铃薯种植箱,马铃薯种植箱内设置有用于输送马铃薯并将马铃薯种植在土地内的马铃薯种植组件,马铃薯种植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马铃薯种植组件的工作速度进而控制种植株距的调控组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同步施肥的施肥装置。
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10.调控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马铃薯种植组件一侧的株距调整变速箱,所述株距调整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传动组件与马铃薯种植组件的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
11.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种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马铃薯种植箱前侧的输种箱,输种
箱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输种箱内设置有输种通道,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与输种通道连通。
12.进一步优化:输种箱内位于马铃薯种植箱的上方转动安装有提种驱动链轮,输种箱内位于链条口的下方转动安装有提种从动链轮。
13.进一步优化:提种驱动链轮和提种从动链轮之间啮合连接有种植输送链条,植输送链条穿过输种通道、马铃薯种植箱并与提种驱动链轮和提种从动链轮封闭连接,种植输送链条上固定安装有多个依次间隔布设的提种勺。
14.进一步优化:动力输入轴转动安装在输种箱上,动力输入轴与提种驱动链轮的中心轴传动连接。
15.进一步优化:施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肥料箱,肥料箱的下方固定开设有多个出料口,肥料箱的下方位于各个出料口处分别安装有肥料出料组件,多个肥料出料组件由一根传动轴驱动转动。
16.进一步优化:机架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驱动变速箱,驱动变速箱的两动力输出轴分别与前驱动轮的中心轴传动连接,机架上汽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离心式无级变速离合器与驱动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
17.进一步优化:机架上转动安装有中心传动轴,中心传动轴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有种植离合器,种植离合器的动力输入端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变速箱的其中一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
18.进一步优化:中心传动轴通过施肥传动组件与传动轴传动连接,中心传动轴通过种植传动组件与株距调整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
19.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结构合理,能够自动化进行种植马铃薯和同步施肥,提高使用效果,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率,并且能够保证马铃薯的种植株距间隔均匀,进而提高种植效果,并且通过株距调整变速箱能够根据工况进行自动化调节马铃薯的种植株距,使用方便,提高种植效果,并且其机架的前进速度对马铃薯的种植株距影响小,进而能够保证马铃薯的种植株距间隔均匀,方便使用。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马铃薯种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种勺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肥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

机架;2

肥料箱;21

出肥口;22

肥料出料组件;23

传动轴;3

驱动变速杆;4

株距调整变速箱;5

马铃薯种植组件;51

种植输送链条;52

输种箱;53

进料口;54

出料口;55

输种通道;56

提种驱动链轮;57

提种从动链轮;58

提种勺;59

动力输入轴;6

马铃薯种植箱;61

链条口;7

调速器把;8

右转向把手;9

左转向把手;10

座椅板;11

后转向轮;12

前驱动轮;13

驱动变速箱;14

离心式无级变速离合器;15

汽油发动机;16

中心传动轴;17

种植离合器;18

操作把手;19

铰接座;20

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26.实施例:请参阅图1

4,一种自走式马铃薯种植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下方布设有用于支撑机架1整体移动的前驱动轮12和后转向轮11,所述机架1上靠近后方位置处安装有马铃薯种植箱6,所述马铃薯种植箱6内设置有用于输送马铃薯并将马铃薯种植在土地内的马铃薯种植组件5,所述马铃薯种植组件5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马铃薯种植组件5的工作速度进而控制种植株距的调控组件,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同步施肥的施肥装置。
27.所述马铃薯种植箱6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马铃薯种植箱6内放置有待种植的马铃薯种子,所述马铃薯种植箱6的下方开设有链条口61。
28.所述马铃薯种植组件5包括固定安装在马铃薯种植箱6前侧的输种箱52,所述输种箱52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进料口53和出料口54,所述输种箱52内设置有输种通道55,所述进料口53和出料口54分别与输种通道55连通。
29.所述输种箱52内位于马铃薯种植箱6的上方转动安装有提种驱动链轮56,所述输种箱52内位于链条口61的下方转动安装有提种从动链轮57。
30.所述提种驱动链轮56和提种从动链轮57之间啮合连接有种植输送链条51,所述种植输送链条51穿过输种通道55、链条口61、马铃薯种植箱6并与提种驱动链轮56和提种从动链轮57封闭连接。
31.所述种植输送链条51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提种勺58,多个提种勺58分别依次间隔布设在种植输送链条51上
32.所述提种勺58分别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在种植输送链条51上,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安装在种植输送链条51的两侧。
33.这样设计,通过提种驱动链轮56和提种从动链轮57可用于支撑种植输送链条51在输种通道55、链条口61、马铃薯种植箱6内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带动提种勺58在输种通道55、链条口61、马铃薯种植箱6内进行闭环转动。
34.所述提种勺58的整体外表面形状与输种通道55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
35.这样设计,其提种驱动链轮56输出动力驱动种植输送链条5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提种勺58在输种通道55、链条口61、马铃薯种植箱6内进行闭环转动,当提种勺58穿过链条口61进入马铃薯种植箱6内时,其位于链条口61处的马铃薯种子可进入提种勺58内,进而种植输送链条51带动提种勺58继续移动可带动马铃薯种子提升至输种通道55内,而后马铃薯种子沿输种通道55移动并通过出料口54排出,即可实现将马铃薯种子种入土地内,方便使用。
36.所述调控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输种箱52一侧的株距调整变速箱4,所述株距调整变速箱4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传动组件与马铃薯种植组件5的动力输入轴59传动连接。
37.所述株距调整变速箱4为现有技术,可由市面上直接购买获得,所述株距调整变速箱4上安装有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用于调节株距调整变速箱4的输出转速。
38.所述动力输入轴59转动安装在输种箱52上,且动力输入轴59与提种驱动链轮56的中心轴传动连接。
39.这样设计,其动力输入轴59转动带动提种驱动链轮56转动,提种驱动链轮56转动带动种植输送链条51进行工作。
40.所述传动组件为现有技术,其具体可以为链轮、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皮带轮、皮带传动、传动箱传动等。
41.所述株距调整变速箱4输出动力通过传动组件、动力输入轴59带动提种驱动链轮56转动,进而实现带动种植输送链条51进行工作。
42.所述株距调整变速箱4通过调节其输出转速,可用于调节种植输送链条51的转动速度,进而实现调节出料口54输出的马铃薯种子的速度,实现调节马铃薯种植株距。
43.当株距调整变速箱4输出低转速时,其种植输送链条51的转动速度降低,进而实现增大马铃薯的种植株距。
44.当株距调整变速箱4输出高转速时,其种植输送链条51的转动速度提高,进而实现减小马铃薯的种植株距。
45.所述施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肥料箱2,所述肥料箱2的下方固定开设有多个出肥口21,所述肥料箱2的下方位于各个出肥口21处分别安装有肥料出料组件22。
46.所述多个肥料出料组件22由一根传动轴23驱动转动。
47.这样设计,可将待施肥的肥料储存至肥料箱2内,在马铃薯种植组件5进行种植马铃薯时,其肥料箱2内的肥料通过出肥口21进入肥料出料组件22内,此时肥料出料组件22同步工作用于将肥料运送至土地内,实现同步施肥。
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肥口21为两个,且两个出肥口21分别设置在肥料箱2的下方靠近其两侧位置处,进而肥料出料组件22为两个,且两个肥料出料组件22分别安装在肥料箱2的下方位于相对应的出肥口21处。
49.所述肥料出料组件22为现有技术,可由市面上直接购买获得。
50.所述前驱动轮12和后转向轮11分别为两个,所述两个前驱动轮12位于机架1的两侧,所述两个后转向轮11位于机架1的两侧。
51.所述机架1的下方位于两前驱动轮12之间固定安装有驱动变速箱13,所述驱动变速箱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动力输出轴,所述驱动变速箱13的两动力输出轴分别与前驱动轮12的中心轴传动连接。
52.所述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汽油发动机15,所述汽油发动机15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离心式无级变速离合器14,所述离心式无级变速离合器14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变速箱13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
53.所述离心式无级变速离合器14用于控制汽油发动机15是否输出动力。
54.所述汽油发动机15工作驱动离心式无级变速离合器14工作,当离心式无级变速离合器14位于接合状态时,其离心式无级变速离合器14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驱动变速箱13工作。
55.所述该传动组件为现有技术,其具体可以为链轮、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皮带轮、皮带传动、传动箱传动等。
56.所述机架1上转动安装有中心传动轴16,所述中心传动轴16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有种植离合器17,所述种植离合器17的动力输入端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变速箱13的其中一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
57.所述种植离合器17用于控制中心传动轴16是否进行转动输出动力。
58.所述种植离合器17处于分离状态时,种植离合器17切断驱动变速箱13与中心传动
轴16之间的传动,此时中心传动轴16不转动。
59.所述种植离合器17处于接合状态时,种植离合器17连通驱动变速箱13与中心传动轴16之间的传动,此时中心传动轴16转动并输出动力。
60.所述驱动变速箱13工作通过传动组件驱动种植离合器17工作,此时种植离合器17处于接合状态时,其种植离合器17带动中心传动轴16转动并输出动力。
61.所述中心传动轴16分别通过施肥传动组件和种植传动组件与相对应的传动轴23和株距调整变速箱4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
62.所述中心传动轴16转动输出动力时,可通过施肥传动组件带动传动轴23转动,传动轴23转动带动相对应的肥料出料组件22工作。
63.所述中心传动轴16转动输出动力时,可通过种植传动组件带动株距调整变速箱4工作,所述株距调整变速箱4工作用于带动种植输送链条51工作。
64.所述驱动变速箱13上安装有驱动变速杆3,所述驱动变速杆3用于调节驱动变速箱13的工作速度和工作状态。
65.所述马铃薯种植箱6远离马铃薯种植组件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操作把手18,两个操作把手18间隔布设。
66.所述两个操作把手18上分别安装有右转向把手8和左转向把手9,所述其中一操作把手18上固定安装有调速器把7,所述调速器把7、右转向把手8和左转向把手9分别通过闸线与驱动变速箱13的控制端连接。
67.所述马铃薯种植箱6远离马铃薯种植组件5的一侧下方固定安装有铰接座19,所述铰接座19上转动铰接有连接架20,所述连接架20远离铰接座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座椅板10。
68.所述两后转向轮11分别转动安装在连接架20上。
69.这样设计,使用者在使用时,使用者可坐立在座椅板10上,而后手持操作把手18用于控制该自走式马铃薯种植机工作。
70.在使用时,可将待种植的马铃薯种子放置在马铃薯种植箱6内,将待施肥的肥料放置在肥料箱2内。
71.而后采用开沟机对地面上进行开设种植沟,此时使用者可坐立在座椅板10上并手持操作把手18用于控制该自走式马铃薯种植机移动至种植沟上方,而后通过株距调整变速箱4调节种植株距,而后接合种植离合器17,此时汽油发动机15带动驱动变速箱13工作,驱动变速箱13工作输出动力驱动前驱动轮12转动用于带动该自走式马铃薯种植机整体移动,并且驱动变速箱13工作通过种植离合器17驱动中心传动轴16转动。
72.此时中心传动轴16转动通过施肥传动组件和种植传动组件分别驱动肥料出料组件22和株距调整变速箱4工作。
73.所述肥料出料组件22工作用于将肥料箱2内的肥料运送至土地内,实现同步施肥。
74.所述株距调整变速箱4工作输出动力通过传动组件、动力输入轴59带动提种驱动链轮56转动,提种驱动链轮56驱动种植输送链条5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提种勺58在输种通道55、链条口61、马铃薯种植箱6内进行闭环转动,当提种勺58穿过链条口61进入马铃薯种植箱6内时,其位于链条口61处的马铃薯种子可进入提种勺58内,进而种植输送链条51带动提种勺58继续移动可带动马铃薯种子提升至输种通道55内,而后马铃薯种子沿输种通道55
移动并通过出料口54排出,即可实现将马铃薯种子种入土地内,方便使用。
75.播种完毕后,进行浇灌和埋沟,实现将种子埋入地内,完成种植。
76.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