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

文档序号:27278547发布日期:2021-11-06 03:27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羊肚菌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2.羊肚菌又称羊肚菜,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世界上珍贵的稀有食用菌之一,它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具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尤其抗癌作用明显,对肌瘤细胞有强烈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羊肚菌现在已经可以人工栽培,在栽培过程中,羊肚菌菌种在撒播一段时间后,需要放置营养袋,放置前营养袋前需要将营养袋表面打出多个孔供菌种生长。
3.但是,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往往采用手动方式进行打孔,使用一个带有尖刺的木板按压在营养袋上,过程比较费力,打的孔深度也不好控制,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方便省力,使打孔装置与营养袋的自动分离的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包括:放置台;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台的顶部;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开设在所述滑动槽的底部内壁上;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槽的底部内壁上;螺杆,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升降块,所述升降块螺纹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所述升降块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滑动槽外;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块的底部;上压板,所述上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多个锥杆,多个所述锥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压板的底部;四个滑动杆,四个所述滑动杆均滑动安装在所述上压板上;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滑动杆的底端;四个弹簧,四个所述弹簧分别滑动套设在四个所述滑动杆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压板的底部和所述下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限位块,四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滑动杆的顶端;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台的顶部;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上;出料板,所述出料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台的一侧;营养袋,所述营养袋设于所述放置台的顶部。
6.优选的,所述滑动槽内固定安装有稳定杆,所述升降块与所述稳定杆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升降块上开设有第一滑动孔和螺纹孔,所述稳定杆和所述螺杆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滑动孔和所述螺纹孔,所述稳定杆与所述第一滑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上压板上开设有四个第二滑动孔,四个所述滑动杆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二滑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下压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三滑动孔,所述锥杆与所述第三滑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螺杆与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
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通过螺杆和升降块相配合,能够实现锥杆的缓慢移动,从而能够精准的控制锥杆打出的孔深度,防止锥杆贯穿营养袋对装置造成损伤;通过固定柱、电机、螺杆、升降块、连接柱、上压板和锥杆相配合,能够实现了对营养袋的自动打孔,从而使得打孔工作更加省力;通过滑动杆、下压板、弹簧、锥杆和限位块相配合,能够实现锥杆打孔完成后与营养袋分离,从而防止打孔结束后营养袋与锥杆相连,影响接下来的打孔工作;通过气缸和推动板相配合,能够实现推动板推动营养袋到出料板上,方便工作人员拿取,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所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1所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1所示的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1、放置台;2、固定柱;3、滑动槽;4、固定槽;5、电机;6、螺杆;7、升降块;8、连接柱;9、上压板;10、锥杆;11、滑动杆;12、下压板;13、弹簧;14、限位块;15、气缸;16、推动板;17、出料板;18、营养袋。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包括:放置台1;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台1的顶部;滑动槽3,所述滑动槽3开设在所述固定柱2的一侧;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开设在所述滑动槽3的底部内壁上;电机5,所述电机5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槽4的底部内壁上;螺杆6,所述螺杆6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槽3内,所述螺杆6的底端与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升降块7,所述升降块7螺纹套设在所述螺杆6上,所述升降块7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滑动槽3外;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块7的底部;上压板9,所述上压板9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柱8的底端;多个锥杆10,多个所述锥杆10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压板9的底部;四个滑动杆11,四个所述滑动杆11均滑动安装在所述上压板9上;下压板12,所述下压板12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滑动杆11的底端;四个弹簧13,四个所述弹簧13分别滑动套设在四个所述滑动杆11上,所述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压板9的底部和所述下压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限位块14,四个所
述限位块14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滑动杆11的顶端;气缸15,所述气缸15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台1的顶部;推动板16,所述推动板16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15的输出轴上;出料板17,所述出料板17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台1的一侧;营养袋18,所述营养袋18设于所述放置台1的顶部。
20.所述滑动槽3内固定安装有稳定杆,所述升降块7与所述稳定杆滑动连接。
21.所述升降块7上开设有第一滑动孔和螺纹孔,所述稳定杆和所述螺杆6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滑动孔和所述螺纹孔,所述稳定杆与所述第一滑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杆6与所述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22.所述上压板9上开设有四个第二滑动孔,四个所述滑动杆11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二滑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23.所述下压板12上开设有多个第三滑动孔,所述锥杆10与所述第三滑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24.所述滑动槽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螺杆6与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26.当羊肚菌播种后一段时间后,要使用营养袋18,需要对营养袋18打孔,首先将营养袋18放置到放置台1上,开启电机5,电机5通过其输出轴带动螺杆6转动,在螺纹的作用力下螺杆6带动升降块7向下移动,升降块7通过连接柱8带动上压板9和下压板12向下移动,当锥杆10与营养袋18相接触,锥杆10开始对营养袋18进行打孔,随着锥杆10的深入,下压板12开始与营养袋18相接触,锥杆10继续深入,此时弹簧13被压缩,下压板12向上移动,当打孔深度足够时,然后反向开启电机5,升降块7向上移动,升降块7通过连接柱8带动上压板9向上移动,锥杆10此时还卡在营养袋18内,在弹簧13的作用力下,下压板12向下移动,推动营养袋18向下移动,使营养袋18与锥杆10分离,最后开启气缸15,气缸15通过其输出轴带动推动板16移动,推动板16推动营养袋18,直至营养袋18落到出料板17上,此时就完成了对营养袋18的打孔工作。
2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羊肚菌营养袋的打孔装置,通过螺杆6和升降块7相配合,能够实现锥杆10的缓慢移动,从而能够精准的控制锥杆10打出的孔深度,防止锥杆10贯穿营养袋18对装置造成损伤;通过固定柱2、电机5、螺杆6、升降块7、连接柱8、上压板9和锥杆10相配合,能够实现了对营养袋18的自动打孔,从而使得打孔工作更加省力;通过滑动杆11、下压板12、弹簧13、锥杆10和限位块14相配合,能够实现锥杆10打孔完成后与营养袋18分离,从而防止打孔结束后营养袋18与锥杆10相连,影响接下来的打孔工作;通过气缸15和推动板16相配合,能够实现推动板16推动营养袋18到出料板17上,方便工作人员拿取,提高工作效率。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