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珍品养殖工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0770发布日期:2022-03-23 10:29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珍品养殖工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珍品养殖工船。


背景技术:

2.海珍品如鲍鱼是一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可食海鲜。海珍品的养殖条件很苛刻,直接引用海水的话,由于自然的海水中往往包含多种多样的细菌和微生物,往往会导致海珍品在养殖过程中损失惨重。与此同时,海水中也包含着对海珍品有利的微生物,因此,对于海珍品养殖来说,自然海水又必不可少。
3.为了降低海珍品养殖的成本,同时保证海珍品的质量,目前的海珍品养殖多采用在海上进行养殖。目前在海上养殖海珍品,多采用海珍品养殖工船,例如由振华重工设计生产的“振鲍一号”,该海珍品养殖工船主要用于在海洋养殖鲍鱼,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养殖模式不能自动化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水质的检测。
4.然而,这种海珍品养殖工船有以下缺陷:现有的海珍品养殖工船如“振鲍一号”,都是固定式的,使用期间是无法移动以更换养殖海域。这是因为每次移动伴随着拆除和再安装,施工难度高,施工费用高昂;同时,常规的海珍品养殖笼及其支架结构都很脆弱,直接暴露在开放的海水中,无法抵御风、浪、流的侵袭,从而导致海珍品养殖笼及对其进行固定的支架结构损坏,而提高强度又会增加额外支出,提升了养殖成本。
5.因此,综上所述,由于现有的海珍品养殖工船在设计时采用的是长期固定使用的理念,导致它无法在台风来临时进行躲避而只能硬抗。同时,它们采用的仍是开放式结构,海珍品的养殖笼直接浸泡在开放的海水里,无法应对外界环境恶劣、水质变差及特殊时需要更换养殖海域这种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海珍品养殖工船,针对上述问题,提高了在海珍品养殖过程对突发的水质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海珍品养殖工船,包括:船型壳体水循环系统和锚泊系统;
8.所述船型壳体内设有多个养殖舱;
9.所述水循环系统设置在所述船型壳体内,所述水循环系统的一端与所述养殖舱相导通,另一端与船型壳体的外部相导通;
10.所述锚泊系统围绕设置在所述船型壳体的四周。
11.采用该技术方案,该海珍品养殖工船可以有效地避免外部养殖环境的变化对海珍品养殖造成的影响,有利于用户及时处置各种意外情况。
12.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航行系统,所述航行系统用于推动所述船型壳体航行。
13.采用该技术方案,为该海珍品养殖工船赋予了移动能力。
14.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取水机构、水净化处理机构、排水机构;
15.所述取水机构包括循环泵和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内设有隔离机构,所述隔离机构用于防止海水中异物通过;所述循环泵的一端与所述养殖舱相导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装置的出水口相导通。
16.所述水净化处理机构,对取水机构导入的海水进行加工处理,去除有害物质,按照海珍品的养殖需求对海水进行处理,满足养殖所需的温度、盐度、含氧度等要求,经过处理达标后的海水输送至各个养殖舱。
17.通过水循环系统可以完成各个养殖舱内海水与外界海水的交换。
18.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海珍品笼和提升装置;
19.所述海珍品笼设置在所述养殖舱内,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养殖舱内,所述提升装置用于抬升或下降所述海珍品笼至预设高度。
20.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提高海珍品养殖的自动化程度,在需要对海珍品的生产状态进行检查,或者投喂时,可以利用升降装置提升养殖笼出水面,进行观察或者投喂,完成后,通过升降装置降下养殖笼。
21.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水质监测装置和控制器;
22.所述第一水质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养殖舱内,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23.采用该技术方案,用户可以对每一个养殖舱内的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出现水质异常,可以及时将各个养殖舱孤立起来,以保证尽可能少的养殖舱受到外界的影响。
24.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二水质监测装置和控制器;
25.所述第二水质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船型壳体外的海水内,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26.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水质监测装置,来对船型壳体外的海水的质量进行监测,以方便用户随时掌握是否有含有有害物质的暗流涌来,如果有,可以及时驾驶该海珍品养殖工船驶离。
27.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远端取水装置;
28.所述远端取水装置包括:安装壳体、补水泵、汲水管、第三水质监测装置和可调向喷头;
29.所述补水泵、所述汲水管、所述第三水质监测装置和所述可调向喷头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上,所述汲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养殖舱相导通,另一端与所述补水泵的出水口相导通,所述可调向喷头的一端与所述补水泵的出口相导通,另一端可转向地与外界海水相导通;
30.所述补水泵、所述第三水质监测装置、所述可调向喷头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31.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使用户在来不及躲避或者不能躲避的情况下,通过远端取水装置自身的动力,来探测并输送回清洁的新鲜海水,以最大可能提高获取海珍品养殖所需要的海水。
32.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远端取水装置还包括:配重块;
33.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内。
34.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避免汲水管自身浮力过大,无法下潜到需要的深度,通过增设配重块,使远端取水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下潜。
35.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
36.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船型壳体上侧,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用于向所述航行系统、所述循环泵、所述第一水质监测装置、第二水质监测装置、所述第三水质监测装置、所述补水泵和所述可调向喷头供电。
37.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方便用户在远离海岸线的地方长期进行海珍品的养殖,为用户生活和养殖过程中提供必需的电力。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海珍品养殖工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海珍品养殖工船的俯视示意图;
4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海珍品养殖工船的远端取水装置的内部结构简图;
4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海珍品养殖工船的远端取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43.图中标号:
44.1、船型壳体;2、航行系统;3、养殖舱;4、锚泊系统;5、隔离机构; 6、喇叭口进水器;7、安装壳体;8、补水泵;9、汲水管;10、第三水质监测装置;11、可调向喷头;12、直推电机;13、配重块;14、太阳能供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
中的具体含义。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7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48.申请人发现,现在的海珍品养殖,大多是在海面上进行的,目前市场上能够买到的海珍品养殖平台采用的是开放式,海珍品养殖笼直接浸泡在开放的海水里,在风暴或污染水质到来时,海珍品无法抵御。这种开放式的海珍品养殖平台存在很多缺点,例如遇到突然的局部环境变化,该海珍品养殖平台无法移动,很容易由于海水中的有害杂质或者养殖环境骤变(如温差、流速),导致海珍品大批死亡,甚至造成海珍品养殖平台本身的损坏。
49.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海珍品提出本海珍品养殖工船的实用新型,以降低海珍品养殖环境的变化对海珍品生长的影响,提高海珍品的成活率和质量,同时具有自航能力,在遭遇恶劣天气之前,能够航行躲避
50.如图1至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海珍品养殖工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海珍品养殖工船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海珍品养殖工船的远端取水装置的内部结构简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海珍品养殖工船的远端取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51.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珍品养殖工船,包括:船型壳体1、水循环系统和锚泊系统4。
52.该船型壳体1内设有多个养殖舱3。船型壳体1的作用是将船的内舱和外界隔离开来,以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养殖环境。养殖舱3用于放置养殖笼,养殖笼内用于养殖海珍品。
53.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养殖舱3之间可以是互相隔绝的,也可以是互相连通的。
54.该水循环系统设置在该船型壳体1内,水循环系统的一端与该养殖舱3 相导通,另一端与船型壳体1的外部相导通。
55.需要说明的是,水循环系统的一端可以与多个养殖舱相导通,多个养殖舱并联。当然,也可以是一个水循环系统与一个养殖舱相配合设置。
56.水循环系统的作用是为所有的养殖舱3提供符合要求的养殖用海水,并将养殖后的废水排出到大海中。
57.该锚泊系统4围绕设置在该船型壳体1的四周。如图2所示,该锚泊系统4分别设置在船的四角处,四角设置锚泊,是为了降低风浪对船体的影响,使该海珍品养殖工船能够相对稳定地固定在一定水域,以使各个养殖舱3内的养殖环境相对稳定。
58.该海珍品养殖工船的工作原理是:将内部的各个养殖舱3与外部海域相隔离,通过水循环系统使各个养殖舱3与外部海域保持一定的畅通,水循环系统可以及时输入新鲜、合格的海水,同时排出使用过的废水;当遇到暴风雨躲避不及时,采用该技术方案,该海珍品养殖工船可以有效地避免外部养殖环境的变化对海珍品养殖造成的影响,有利于用户及时处置各种意外情况。
59.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珍品养殖工船,还包括:航行系统2。所述航行系统2用于推动所述船型壳体航行。
60.采用该技术方案,当天气状况超出养殖工船能够抵御的最大限度、或者海水处理负担超过改养殖工程的水循环系统的处理能力时,可以直接驾驶该海产品养殖工船驶离该海域,从而使海珍品养殖具有极大地抗风险能力,进而可以大胆地扩大到远海区域。
61.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珍品养殖工船,所述水循环系统
包括:取水机构、水净化处理机构和排水机构;
62.所述取水机构包括:循环泵和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内设有隔离机构 5,所述隔离机构5用于防止海珍品海水异物通过;所述循环泵的一端与所述养殖舱相导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装置的出水口相导通。
63.一种可能的隔离机构5为筛网。
64.所述水净化处理机构串联在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养殖舱之间,用于对所述取水机构导入的海水进行处理。
65.需要说明的是,水净化处理机构属于现有技术,目前市面上可以购买到很多种实现上述目的的设备。
66.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对取水机构导入的海水进行加工处理,去除有害物质,按照海珍品的养殖需求对海水进行处理,满足养殖所需的温度、盐度、含氧度等要求,经过处理达标后的海水输送至各个养殖舱,从而实现对水质的主动把控,保证水质达到海珍品养殖的要求。
67.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珍品养殖工船,所述进水装置包括:喇叭口进水器6,喇叭口进水器6设置在隔离机构之前,该喇叭口进水器6的进水口与该航行系统2的方向相反。
68.喇叭口进水器6的作用是,在自然航行状态下,通过喇叭口进水器6,实现将船舷外的海水通过喇叭口进水器6自然流入,经循环泵,进入养殖舱 3内,实现对养殖舱3内水的缓慢替换。
69.该循环泵的一端与该养殖舱3相导通,另一端与喇叭口进水器6的出水口相导通。
70.采用该技术方案,一方面,在必要时充分利用海珍品养殖工船的移动过程,自然地进行内外海水的置换,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非必要时由动力系统 (包括船自身的原有动力和后续由用户自主添加的动力源如太阳能等),从而为海珍品的养殖提供了一个接近自然的生长环境,可以使海珍品的生长品质更好。
71.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珍品养殖工船,还包括:净化器。
72.该净化器设置在该喇叭口进水器6的进水口处。
73.需要说明的是,净化器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利用高分子膜制作成过滤膜,覆盖在喇叭口进水器6的进水口处。
74.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对海水进行初步的净化处理,避免海水中的杂质进入到养殖舱3内。
75.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珍品养殖工船,还包括:海珍品笼和提升装置。
76.该海珍品笼设置在该养殖舱3内,该提升装置设置在该养殖舱3内,该提升装置用于抬升或下降该海珍品笼至预设高度。
77.一种可能的抬升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竖直设立的抬升气缸,抬升气缸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抵持在海珍品笼的边缘处。
7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该抬升装置包括一个桁车,桁车固定在养殖舱的上方,通过铰链与海珍品笼顶部的挂钩连接,进行海珍品笼的提升及下降操作。
79.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了节约成本,在养殖工船的甲板上设置桁车轨道,桁
车可以移动至每个养殖舱上方,这样就只需要配备1台或者少数几台桁车即可。
80.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提高海珍品养殖的自动化程度。
81.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珍品养殖工船,还包括:第一水质监测装置和控制器。
82.需要说明的是,水质监测装置属于现有技术。
83.该第一水质监测装置设置在该养殖舱3内,且与该控制器电性连接。
84.一种可能的控制器为单片机。
85.在养殖舱3内设置第一水质监测装置,是为了方便用户对每一个养殖舱 3内的水质等养殖条件进行掌握。
86.采用该技术方案,用户可以对每一个养殖舱3内的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出现水质异常,就可以应急启动水循环系统,对该养殖舱的水进行循环替换,快速达标。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珍品养殖工船,还包括:第二水质监测装置和控制器。
87.海珍品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珍品养殖工船,如图1和图 2所示,还包括:远端取水装置。
88.该远端取水装置包括:安装壳体7、补水泵8、汲水管9、第三水质监测装置10和可调向喷头11。
89.如图3和图4所示,仅示意性地表示了各个部件之间的安装关系。
90.该补水泵8、该汲水管9、该第三水质监测装置10和该可调向喷头11设置在该安装壳体7上。该汲水管9的一端与该养殖舱3相导通,另一端与该补水泵8的出水口相导通。
91.其中,补水泵8的作用是汲取海水,汲水管9的作用是将补水泵8吸取到的水输送到养殖舱3内,第三水质监测装置10是设置在安装壳体7上,是为了监测远端取水装置所在区域的海水的水质。
92.该可调向喷头11的一端与该补水泵8的出口相导通,另一端可转向地与外界海水相导通。
9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补水泵8会往汲水管9内抽水,水被补水泵8 以一定的动量射入汲水管9中,这样,远端取水装置就具有了一定的动能,这部分动能使远端取水装置具有远离的趋势。
94.通过增加可调节喷头,可以通过可调节喷头向外侧喷水,实现对远端取水装置的位置的移动。如图4所示,可调向喷头11的喷头部分设置在安装壳体7四周的安装孔上,喷头与安装孔之间有软质密封件进行密封,可转向喷头的另一端固定在位于安装壳体7内部的直推电机12上,直推电机12上下运动,带动可转向喷头的喷头部分上下摆动,从而实现对喷头喷出水的方向的调整。在喷头上还要设有电磁阀,电磁阀的作用是为了控制可调向喷头11 的启闭与流量。
95.具体可调节喷头的数量、可调节喷头的流量、流速以及喷射时间,可以根据经验进行设定,也可以通过试验进行测定,然后以程序的方式进行运行。
96.因此,需要将该补水泵8、该第三水质监测装置10、该可调向喷头11分别与该控制器电性连接。
97.如图1所示,远端取水装置可以运动到很远、很深的海域进行清洁海水的探测和汲取,从而为海珍品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质异常等问题提供可用的新鲜、清洁海水。
98.海珍品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珍品养殖工船,该远端取水装置还包括:配重块13。
99.该配重块13设置在该安装壳体7内。如图4所示,一种可能的配重块 13设置在安装壳体7内,且不影响其他部件的工作,一种可能的配重块13 材质为铜。
100.一种可能的配重块为:在该配重块内设置空心区域,通过将前述补水泵的水输入输出,来调节配重块的浮力,从而实现如在水下10米、水下15米等不同深度处取水。
101.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避免汲水管9自身浮力过大,无法下潜到需要的深度,通过增设配重块13,使远端取水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下潜。
102.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珍品养殖工船,还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14。
103.如图1所示,该太阳能供电装置14设置在该船型壳体1上侧,该太阳能供电装置14用于向该航行系统、该循环泵、该第一水质监测装置、第二水质监测装置、该第三水质监测装置10、该补水泵8和该可调向喷头11供电。
104.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方便用户在远离海岸线的地方长期进行海珍品的养殖,为用户生活和养殖过程中提供必需的电力。
10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106.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10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10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