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去除土壤内残留秸秆和根茎的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2087发布日期:2021-11-15 23:3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去除土壤内残留秸秆和根茎的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去除土壤内残留秸秆和根茎的播种机。


背景技术:

2.播种机是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和大豆播种机等。
3.现有大多的播种机都通过在土壤上挖坑,然后落下种子,但在挖坑时,遇到植物的根茎或秸秆,就难以进行挖坑,不能使播种机正常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去除土壤内残留秸秆和根茎的播种机,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能去除土壤内残留秸秆和根茎的播种机,包括有底板,在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左右间隔设有第一夹紧组与第二夹紧组,所述第一夹紧组包括有前后对称铰接设置用于夹紧秸秆或根茎的两个第一夹件,所述第二夹紧组包括有前后对称铰接设置用于夹紧秸秆或根茎的两个第二夹件,在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能驱动两个第一夹件相互夹合和驱动两个第二夹件相互夹合的第一驱动机构,在所述底板上设有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设置于第一夹紧组与第二夹紧组的后侧。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件包括有铰接设置于底板下端面的第一摆动板,在所述第一摆动板下端间隔设置有多个能插入土壤的第一插板,所述第二夹件包括有铰接设置于底板下端面的第二摆动板,在所述第二摆动板下端间隔设置有多个能插入土壤的第二插板。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摆动板的铰接轴上的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二摆动板的铰接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上方,在所述底板上端左右滑动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设置于两第二齿轮之间且能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在所述第一齿条上端面左右滑动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设置于两第一齿轮之间且能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在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上分别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一导向滑槽与第二导向滑槽,在所述底板上还设有支撑拱形架,在所述支撑拱形架下端从左到由依次转动啮合有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三驱动齿轮,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三驱动齿轮下端面均设有偏心设置的第一偏心柱与第二偏心柱,所述第一偏心柱活动设置于第一导向滑槽内,所述第二偏心柱活动设置于第二导向滑槽内,在所述支撑拱形架上还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插板与第二插板上均上下间隔设有多个延伸柱。
9.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板与第二插板的下端均为v字形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播种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纵向设置且上下贯通的圆筒,
在所述圆筒的下端口上分别设有固定设置的固定插块与铰接设置的摆动插块,所述固定插块与摆动插块配合形成锥形打洞器,在所述圆筒内位于锥形打洞器上方设有用于放置种子的放置壳,在所述放置壳下端设有能将放置壳内的种子间歇传送至锥形打洞器内的间歇传送机构,在所述圆筒内还设有能驱动间歇传送机构工作并能驱动所述摆动插块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11.进一步地,所述间歇传送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放置壳下端的开口,在所述开口转动安装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外壁贴合于开口的内壁,且在所述旋转筒的外壁沿圆周均布有多个凹槽。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能纵向滑动于圆筒内的驱动齿条,在所述摆动插块的铰接轴上设有能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旋转筒的转动轴延伸至放置壳一侧,并设有单向齿轮,在所述放置壳的一侧设有能与动齿条、单向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在所述圆筒一侧设有纵向滑槽,在所述驱动齿条的一侧设有拨板,在所述纵向滑槽与所述拨板之间连接有弹簧。
13.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齿轮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旋转筒的转动轴上的圆柱体,在所述圆柱体的外壁面上沿圆周均布阵列有多个凹孔,在所述凹孔内铰接有齿牙,在所述齿牙的铰接轴上设有扭簧。
14.进一步地,在所述圆筒的上端口上盖合有盖子,在所述圆筒的一侧设有把手。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首先可通过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分别插入土壤中,后由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分别相互夹合,进而通过夹合的过程,能够将土壤进行松土,同时能将土壤内的植物根茎或秸秆进行夹紧,再将夹紧的根茎或秸秆进行拨出,再后由播种机构进行播种作业即可,从而保证播种机能够正常的作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

a处剖视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第一夹紧组;3、第二夹紧组;4、第一夹件;5、第二夹件;21、第一摆动板;22、第一插板;23、第二摆动板;24、第二插板;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第一齿条;34、第二齿条;35、第一导向滑槽;36、第二导向滑槽;37、支撑拱形架;38、第一驱动齿轮;39、第二驱动齿轮;301、第三驱动齿轮;302、第一偏心柱;303第二偏心柱;304、驱动电机;41、延伸柱;61、圆筒;63、固定插块;64、摆动插块;65、锥形打洞器;66、放置壳;71、开口;72、旋转筒;73、凹槽;81、驱动齿条;82、第三齿轮;83、单向齿轮;84、第四齿轮;85、纵向滑槽;86、拨板;87、弹簧;91、圆柱体;92、凹孔;93、齿牙;101、盖子;10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具体实施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不同实施例或实例。当然,这些仅为实施例或实例且不希望具限制性。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标号标示,如重复的数字及/或字母。这些重复是为了简单清楚的描述本发明,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24.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的用词,像是“在

下方”、“下侧”、“由内而外”、“上方”、“上侧”及类似的用词,这些关系词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关系词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则其中使用的空间相关形容词也可相同地照着解释,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5.下面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6所示的一种能去除土壤内残留秸秆和根茎的播种机,包括有底板1,在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左右间隔设有第一夹紧组2与第二夹紧组3,所述第一夹紧组2包括有前后对称铰接设置用于夹紧秸秆或根茎的两个第一夹件4,所述第二夹紧组3包括有前后对称铰接设置用于夹紧秸秆或根茎的两个第二夹件5,在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能驱动两个第一夹件4相互夹合和驱动两个第二夹件5相互夹合的第一驱动机构,在所述底板1上设有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设置于第一夹紧组2与第二夹紧组3的后侧,首先可通过第一夹件4和第二夹件5分别插入土壤中,后由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夹件4和第二夹件5分别相互夹合,进而通过夹合的过程,能够将土壤进行松土,同时能将土壤内的植物根茎或秸秆进行夹紧,再将夹紧的根茎或秸秆进行拨出,再后由播种机构进行播种作业即可,从而保证播种机能够正常的作业。
26.参见图4

5所示,所述第一夹件4包括有铰接设置于底板1下端面的第一摆动板21,在所述第一摆动板21下端间隔设置有多个能插入土壤的第一插板22,所述第二夹件5包括有铰接设置于底板1下端面的第二摆动板23,在所述第二摆动板23下端间隔设置有多个能插入土壤的第二插板24,所述第一插板22与第二插板24的下端均为v字形结构,能够方便第一插板22与第二插板24插入土壤中,且在所述第一插板22与第二插板24上均上下间隔设有多个延伸柱41,多个延伸柱41能够更好的拨动根茎或秸秆,更好的将根茎或秸秆的夹紧。
2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摆动板21的铰接轴上的第一齿轮31,在所述第二摆动板23的铰接轴上设有第二齿轮32,所述第一齿轮31位于所述第二齿轮32的上方,在所述底板1上端左右滑动设有第一齿条33,所述第一齿条33设置于两第二齿轮32之间且能与所述第二齿轮32啮合,在所述第一齿条33上端面左右滑动设有第二齿条34,所述第二齿条34设置于两第一齿轮31之间且能与所述第一齿轮31啮合,在所述第一齿条33与第二齿条34上分别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一导向滑槽35与第二导向滑槽36,在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支撑拱形架37,在所述支撑拱形架37下端从左到由依次转动啮合有第一驱动齿轮38、第二驱动齿轮39与第三驱动齿轮301,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8与第三驱动齿轮301下端面均设有偏心设置的第一偏心柱302与第二偏心柱303,所述第一偏心柱302活动设置于第一导向滑槽35内,所述第二偏心柱303活动设置于第二导向滑槽36内,在所述支撑
拱形架37上还设有驱动电机304,所述驱动电机304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39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驱动电机304工作,带动第二驱动齿轮39转动,由第二驱动齿轮39带动第一驱动齿轮38与第三驱动齿轮301转动,此时第一驱动齿轮38下端的第一偏心柱302在第一导向滑槽35内活动,从而驱动第一齿条33滑动,同时第三驱动齿轮301下端的第二偏心柱303在第二导向滑槽36内活动,从而驱动第二齿条34滑动,第一齿条33移动与两个第二齿轮32啮合,从而驱动两个第二摆动板23相互摆动,最后使其两个第二摆动板23带动相对的第二插板24相互夹合,实现夹合的目的,而第二齿条34与第一齿条34工作原理一样,第二齿条34最终驱动两个第一摆动板21相互摆动,最后使其两个第一摆动板21带动相对的第一插板22相互夹合,实现夹合的目的。
28.需要说明的是,底板1上还设置有plc控制器(附图中未显示),plc控制器与驱动电机304信号连接,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机304工作,而plc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29.参见图1、图3、图6所示,所述播种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纵向设置且上下贯通的圆筒61,在所述圆筒61的上端口上盖合有盖子101,在所述圆筒61的一侧设有把手102,在所述圆筒61的下端口上分别设有固定设置的固定插块63与铰接设置的摆动插块64,所述固定插块63与摆动插块64配合形成锥形打洞器65,在所述圆筒61内位于锥形打洞器65上方设有用于放置种子的放置壳66,在所述放置壳66下端设有能将放置壳66内的种子间歇传送至锥形打洞器65内的间歇传送机构,在所述圆筒61内还设有能驱动间歇传送机构工作并能驱动所述摆动插块64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30.所述间歇传送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放置壳66下端的开口71,在所述开口71转动安装有旋转筒72,所述旋转筒72的外壁贴合于开口71的内壁,且在所述旋转筒72的外壁沿圆周均布有多个凹槽73。
3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能纵向滑动于圆筒61内的驱动齿条81,在所述摆动插块64的铰接轴上设有能与所述驱动齿条81啮合的第三齿轮82,所述旋转筒72的转动轴延伸至放置壳66一侧,并设有单向齿轮83,在所述放置壳66的一侧设有能与动齿条81、单向齿轮83啮合的第四齿轮84,在所述圆筒61一侧设有纵向滑槽85,在所述驱动齿条81的一侧设有拨板86,在所述纵向滑槽85与所述拨板86之间连接有弹簧87。
32.本实用新型中,播种机构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33.通过向上拉动拨板86,带动驱动齿条81向上移动,驱动齿条81同时与第三齿轮82、第四齿轮84啮合,第三齿轮82转动能够驱动摆动插块64向外摆动,从而将土壤拨开一凹坑,而第四齿轮84转动能够驱动旋转筒72转动,从而使凹槽73与开口71内壁脱离,使其中一个凹槽73内的种子从开口71中掉落至凹坑中,实现播种。
3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单向齿轮83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旋转筒72的转动轴上的圆柱体91,在所述圆柱体91的外壁面上沿圆周均布阵列有多个凹孔92,在所述凹孔92内铰接有齿牙93,在所述齿牙93的铰接轴上设有扭簧,通过单向齿轮83的设置,进而当驱动齿条81向下复位时,不会驱动旋转筒72转动,从而不会使种子掉落,保障机器的正常工作。
35.结合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
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