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捕捞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5367发布日期:2022-03-02 05:0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水产品捕捞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品捕捞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鱼类养殖业的发展,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当鱼类养殖成熟后,须通过一些捕鱼机械进行成鱼捕捞以及运输,随后贩卖。现有的捕鱼设置,如公开(公告)号cna20632406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噪音吸鱼泵,能对成鱼和水进行抽取,但其中的螺旋叶轮在转动过程中会对输送的鱼造成损伤,影响成鱼的存活率;再如公开(公告)号cn21216464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吸鱼泵,虽然没有使用螺旋叶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鱼在吸运过程中被损伤的情况,但是其进鱼管、排鱼管分设两个装置口,结构设计复杂,体积庞大且设备故障率高。
3.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水产品捕捞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品捕捞运输装置,结构简单且在吸鱼、运输以及放鱼过程中不会对鱼造成损伤,体积小巧,操作简单且设备故障率低,便于维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产品捕捞运输装置,包括:
7.收集仓,其上开设有一进出口和一排水口,所述收集仓内沿进水方向依次包括连通的过渡腔和存放腔,所述过渡腔垂直于进水方向的截面积沿进水方向逐渐增大;
8.滤网,被配置于所述存放腔内,且与所述存放腔的内壁围合成一隔离空间,所述排水口开设于围成所述隔离空间的收集仓壁上;
9.驱动装置,被配置于所述隔离空间内;
10.倒吸结构,被配置于所述收集仓的排水口处且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驱动装置带动下产生吸力和推力,自所述进出口吸入装置外部的水和鱼且自所述排水口排出多余水分或自所述进出口输出所述收集仓内的水和鱼。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集仓上开设一个进出口,具体表现为,进口和出口为同一设置的端口,减少了一个端口的设计,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简单。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吸结构包括:
13.管状壳体,被固定配置于所述收集仓顶部且与所述排水口密封连接;
14.旋转轴,被配置于所述管状壳体内,其一端通过连接器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管状壳体上;
15.旋转叶轮,被固定于所述旋转轴上,能在所述旋转轴的带动下产生吸力或推力。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状壳体包括第一管状壳体单元和第二管状壳体单元,所述第一管状壳体单元和第二管状壳体单元之间可拆卸连接。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叶轮被配置于靠近所述收集仓的所述第一管状壳体单元内。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管状壳体单元包括嵌套设置的管状外壳和管状内壳,所述旋转轴一端被固定于所述管状内壳内,所述管状内壳与所述管状外壳之间设置有若干分流片。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出口被设置于所述收集仓的侧面,且靠近所述收集仓底部。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腔被构造成沿远离所述进出口方向的广口形状腔体。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放腔被构造成连通于所述过渡腔的矩形缸体。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被配置于所述存放腔内。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吸结构、收集仓和滤网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驱动装置安装于收集仓内,能更有效的对其进行保护,且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体积更小巧;用滤网将驱动装置和倒吸结构与活鱼存放区相隔离,能大大减少活鱼在转运过程中被损伤的情况发生;活鱼进出口为同一装置口,使结构更简化,操作更方便;过渡腔为广口设计,使活鱼进出更为流畅,进一步降低活鱼在转运过程中的损伤率。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水产品捕捞运输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27.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水产品捕捞运输装置的侧视图;
28.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水产品捕捞运输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30.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产品捕捞运输装置,其中水产品捕捞包括活鱼、海参等水养生物的捕捞,该捕捞运输装置包括收集仓1,滤网2,伺服电机3以及倒吸结构4;滤网2设置于收集仓1内且将收集仓1划分出一隔离空间11,伺服电机3设置于隔离空间11内,通过固定杆31固定于收集仓1的内壁上,倒吸结构4固定于收集仓1上且连接于伺服电机3。
31.收集仓1上开设有进出口12,具体表现为,进口和出口为同一设置的端口,减少了一个端口的设计,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简单;收集仓1上还开设有排水口15;收集仓1内沿进水方向依次包括连通的过渡腔13以及存放腔14,进出口12设置于过渡腔13的腔体侧壁上且其位置靠近过渡腔13的底壁,进出口12上连接有长软管结构(图未示),便于下水捕捞,运输时,可将长软管结构的自由端向上放置,可防止收集仓内的水产品自进出口流出;过渡腔13在垂直于进水方向上的截面积沿进水方向逐渐增大,优选的,过渡腔13被构造成沿远离进出口12方向的广口形腔体(圆台形或者梯台形);存放腔14被构造成矩形缸体;滤网2纵向设置于矩形缸体内,与存放腔14的内壁围合成出一隔离空间11,排水口15开设于位于隔离空间11的内壁上。
32.倒吸结构4包括管状壳体41,旋转轴42以及旋转叶轮43。
33.管状壳体41被固定配置于收集仓1顶部,具体的,被配置于存放腔14的顶端,且与排水口15固定连接,管状壳体41由第一管状壳体单元411和第二管状壳体单元412拼接而成,两个管状壳体单元之间可拆卸连接;旋转轴42被配置于管状壳体41内,一端通过连接器44连接于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设置于第二管状壳体单元412内(第二管状壳体单元412为远离收集仓的管状壳体单元);旋转叶轮43被固定于旋转轴42上,且位于靠近收集仓1的第一管状壳体单元411内,旋转叶轮43能在旋转轴42的带动下产生吸力或推力,使得本装置能自进出口12吸入装置外部的水和鱼且自排水口15排出多余水分或自进出口12输出收集仓1内的水和鱼。
34.其中,第二管状壳体单元412包括嵌套设置的管状外壳4121和管状内壳4122,管状内壳4122与管状外壳4121之间设置有若干分流片4123,可对自排水口15和管状壳体41内排出的水流进行分流,以减少排水的冲击力,使水流平缓顺畅的排出。倒吸结构4、收集仓1和滤网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35.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存放腔14内安装摄像装置,来观测存放腔14的内部情况。
36.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37.捕捞水产品时,伺服电机3作用于倒吸结构4,驱动旋转叶轮43正向旋转,产生吸力,待捕捞水产品和水在吸力的作用下从进出口12进入,并经过渡腔13流至存放腔14,且水产品在滤网2的拦截下留存于存放腔14内,水则经排水口15和管状壳体41排出装置外;
38.释放水产品时,伺服电机3驱动旋转叶轮43反向旋转,产生推力,待捕捞水产品在推力的作用下从进出口12流出收集仓1,实现水产品的吸进和输出,从而完成水产品的捕捞和运输。
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驱动装置安装于收集仓内,能更有效的对其进行保护,且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体积更小巧;用滤网将驱动装置和倒吸结构与活鱼存放区相隔离,能大大减少活鱼在转运过程中被损伤的情况发生;活鱼进出口为同一装置口,使结构更简化,操作更方便;过渡腔为广口设计,使活鱼进出更为流畅,进一步降低活鱼在转运过程中的损伤率。
4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