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13846发布日期:2021-12-01 10:1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生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了一种带有围板伸出长度可调节花生收获机。


背景技术:

2.花生属于我国“六大”农作物和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经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秋季作物以花生为主,种植面积逐年不断增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花生的收获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向机械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一代又一代的花生收获机不断更新上市。
3.现有技术中,花生收获机在作业过程如下:捡拾台将铺晒在田间的花生茎杆及果实捡拾后输送至过桥,再由过桥输送至脱离滚筒,再进一步由振动筛和风机进行清选过程,经过脱离、清选之后的果实进入果箱,经过切碎刀粉碎之后的花生茎杆及杂草都是由排草机构吸入再排出至草箱,草箱的进料口和排草机构的排草口通过围板连接。然而,花生收获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多次翻转草箱以实现花生茎杆及杂草的卸料过程,在草箱一次次的翻转过程中,草箱进料口和排草机构排草口的围板连接处经常会出现闭合不完全,出现较大缝隙,从而导致花生收获机在作业过程中漏草现象的发生,若是缝隙较大,甚至会导致排草机构在缝隙处漏风严重,导致茎杆及杂草无法及时被排入草箱,严重增加果实的含杂率等问题。同时,在花生收获机的装配过程中,也很难保证草箱进料口和排草机构排草口的围板之间能实现精准闭合无缝隙。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带有围板伸出长度可调节花生收获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围板伸出长度可调节花生收获机,能够调节排草机构排草口与草箱进料口之间围板的伸出长度,进而控制排草机构排草口与草箱进料口之间的间隙,适于在农作物收获机上推广应用。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花生收获机,其包括底盘机架、降尘草箱以及排草机构。降尘草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包括进料口。排草机构用以将物料吸入并排出至降尘草箱,排草机构包括排草口。降尘草箱还包括置于进料口周围的第一围板,排草机构还包括置于排草口周围的第二围板,第一围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一移动板,第一移动板可伸缩的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和/或第二围板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移动板,第二移动板可伸缩的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上,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将进料口与排草口连接起来。
6.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腰孔且所述第一移动板上开设有圆孔或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圆孔且所述第一移动板上开设有腰孔或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一移动板上均开设有腰孔,所述移动板在腰孔内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一围板伸出长度。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腰孔且所述第二移动板上开设有圆孔或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圆孔且所述第二移动板上开设有腰孔或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二移动板上
均开设有腰孔,所述第二移动板在腰孔内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二围板伸出长度。
8.进一步地,所述花生收获机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以及排尘风机。所述第一隔板将箱体分成物料室和排尘室;所述第一导流板置于所述箱盖与第一隔板之间且与所述箱盖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箱盖内表面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导流板连接;所述排尘风机置于所述箱体底部,所述排尘风机包括风机进尘口和风机出尘口,所述风机进尘口与所述排尘室出尘口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排尘室包括排尘室进尘口和排尘室出尘口,所述物料室与所述排尘室通过所述排尘室进尘口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箱盖置于所述箱体上方且与所述箱体呈可翻转连接,所诉箱盖包括开口部,所述第一导流板沿着所述开口部周围设置。
11.优选地,所述降尘草箱还包括置于箱盖上方用以封闭所述开口部的盖板。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板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将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起来的圆弧段,所述圆弧段正对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二导流板为两个呈一定夹角相对设置的三角形板,所述第二导流板置于所述圆弧段外侧。
13.进一步地,所述降尘草箱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用以封闭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之间间隙的第三导流板。
14.进一步地,所述降尘草箱还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导流板以及所述箱盖连接的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置于第一导流板靠近排尘室所在一侧。
15.优选地,所述降尘草箱还包括置于所述箱盖内表面且分置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两侧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置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方进一步将所述物料室和排尘室阻隔。
16.进一步地,所述降尘草箱还包括置于所述排尘室内部且置于所述风机进尘口上侧的第四导流板,所述箱体包括呈倾斜设置的下料板,箱盖打开时,整个降尘箱体翻转成倾斜状态,物料可沿着所述下料板滑出,所述第四导流板呈倾斜设置与所述下料板共同形成倒梯形形态置于所述排尘风机进尘口上方用以引导灰尘进入排尘风机。
17.优选地,所述箱体还包括置于所述箱体侧壁且与所述箱体可开闭连接的窗口部,当所述窗口部打开时,所述箱体侧壁形成用以观察及清堵的缺口。
18.进一步地,所述排尘风机安装在所述底盘机架上,所述降尘草箱还包括置于所述风机出尘口前方用以保护所述排尘风机的防撞架,所述防撞架置于所述底盘机架上。
19.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防撞杆和水平设置的第二防撞杆、竖直设置的第三防撞杆和竖直设置的第四防撞杆以及置于所述第三防撞杆和第四防撞杆一端的安装座,所述防撞架通过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底盘机架上。
20.进一步地,所述降尘草箱还包括液压机构以及连杆机构,所述液压机构用以驱动连杆机构,连杆机构进而驱动所述降尘草箱沿着花生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左侧或者右侧翻转且能够同时驱动所述箱盖打开,使物料能够沿着所述下料板滑出。
21.应当说明的是,沿着花生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前侧或者后侧看,所述排尘风机置于靠近所述下料板的一侧设置,沿着花生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左侧或者右侧看,所述排尘风机置于所述降尘草箱尾部。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围板伸出长度可调节花生收获机,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3.本方案中通过提供一种带有围板伸出长度可调节花生收获机,能够调节排草机构排草口与草箱进料口之间围板的伸出长度,进而控制排草机构排草口与草箱进料口之间的间隙,进而解决花生收获机在作业过程中的漏草、漏灰问题,同时能够降低生产难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图1为实施例中花生收获机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实施例中割台立体示意图;
27.图3为实施例中降尘草箱及排草机构装配立体示意图;
28.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29.图5为实施例中降尘草箱及排草机构装配侧视图;
30.图6为实施例中降尘草箱立体示意图;
31.图7为实施例中降尘草箱第一透视图;
32.图8为实施例中降尘草箱第二透视图;
33.图9为实施例中箱盖第一立体示意图;
34.图10为实施例中箱盖第二立体示意图;
35.图11为实施例中排尘风机立体示意图;
36.图12为排草机构立体示意图。
[0037]1‑
割台;11

捡拾装置;12

压草轮;13

喂入搅龙;2

过桥;3

驾驶室;4

动力机构;5

脱粒机构;6

清选机构;7

杂余提升机构;8

排草机构;8a

排草风机;81

排草口;9

粉碎机构;10

降尘草箱;11

果箱;12

底盘机架;101

箱盖;1011

进料口;102

箱体;102a

第二隔板;102b

窗口部;1021

物料室;1022

排尘室;10221

排尘室进尘口;10222

排尘室出尘口;103

第一隔板;103a

第二隔板;104

第一导流板;105

第二导流板;106

排尘风机;1061

风机进尘口;1062

风机出尘口;107

盖板;108

第三导流板;109

加强板;110

第四导流板;111

第一围板;1111

第一移动板;1112

第一固定板;112

第二围板;1121

第二移动板;1122

第二固定板;113

防撞架;1131

第一防撞杆;1132

第二防撞杆;1133

第三防撞杆;1134

第四防撞杆;1135

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0040]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
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0041]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2]
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44]
以下结合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0045]
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花生收获机100,包括割台1、位于所述割台1后方的过桥2、驾驶室3、动力机构4、脱粒机构5、清选机构6、杂余提升机构7、排草机构8、粉碎机构9、降尘草箱10、果箱11以及底盘机架12。所述割台1包括捡拾装置1

1、置于捡拾装置1

1前上方的压草轮1

2、置于捡拾装置1

1后方用以将喂入的花生秸秆及果实往过桥2输送的喂入搅龙1

3以及用以支撑割台1的割台机架1

4。花生收获机100进行收获作业时,在动力机构4的驱动下,割台1将铺晒晾干在田地里的花生秸秆和果实通过喂入搅龙1

3喂入至过桥2,过桥2将花生秸秆和果实输送至脱粒机构5,经脱粒机构5脱粒后的秸秆经过粉碎机构9切碎后进入排草机构8提升进入降尘草箱10,经脱粒机构5脱粒后的果实和少部分秸秆进入清选机构6,经过清选机构6清选过后,干净的花生果实直接进入果箱10a,少部分秸秆和果实经过杂余提升机构7再次进入脱粒机构5和清选机构6进行二次清选,经过二次清选过后的果实进入果箱10a,经过二次清选过后的少量秸秆和杂物通过粉碎机构9粉碎后进入排草机构8提升进入降尘草箱10。杂余提升机构7包括杂余升运搅龙7a,所述杂余升运搅龙7a转动将花生果实往一侧输送。杂余升运搅龙7a上还安装转轴堵塞预警系统,所述转轴堵塞预警系统用以实时监测预警杂余升运搅龙7a的堵塞情况。排草机构8包括排草风机8a,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排草风机8a置于所述排草机构8上方,通过排草风机8a的吸力将切碎后秸秆和杂物提升进入降尘草箱1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排草风机8a也可置于所述排草机构8下方,通过排草风机8a的吹力将切碎后秸秆和杂物提升进入降尘草箱10。
[0046]
因本发明其他部件的具体结构、相互位置关系、连接关系及其功用等均为较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下面仅对本发明中的降尘草箱10予以详细说明。
[0047]
参考图2至图12所示,一种降尘草箱10,主要包括箱盖101、箱体102、第一隔板103、第一导流板104、第二导流板105以及排尘风机106。
[0048]
所述第一隔板103将箱体102分成物料室1021和排尘室1022,所述排尘室1022包括排尘室进尘口10221和排尘室出尘口10222,所述物料室1021与所述排尘室1022通过所述排尘室进尘口10221连通。所述箱盖101置于所述箱体102上方且与所述箱体102呈可翻转连接,所诉箱盖101包括开口部(未标注)。所述降尘草箱10还包括置于箱盖101上方用以封闭所述开口部的盖板107。
[0049]
所述第一导流板104置于所述箱盖101与第一隔板103之间且与所述箱盖101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导流板104沿着所述开口部周围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105与所述箱盖101内表面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导流板104连接。
[0050]
所述排尘风机106置于所述箱体102底部,所述排尘风机106包括风机进尘口1061和风机出尘口1062,所述风机进尘口1061与所述排尘室出尘口10222连通。
[0051]
所述箱盖101包括进料口1011,物料及物料所携带大量灰尘经由所述进料口1011进入箱体102。
[0052]
所述第一导流板104包括第一侧壁1041、第二侧壁1042以及将第一侧壁1041和第二侧壁1042连接起来的圆弧段1043,所述圆弧段1043正对所述进料口1011,所述第二导流板105为两个呈一定夹角相对设置的三角形板,所述第二导流板105置于所述圆弧段1043外侧。
[0053]
所述降尘草箱10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一导流板104和第二导流板105之间用以封闭所述第一导流板104与第二导流板105的第三导流板108。
[0054]
所述降尘草箱10还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导流板104以及所述箱盖101连接的加强板109且所述加强板109置于第一导流板104靠近排尘室1022所在一侧。
[0055]
所述降尘草箱10还包括置于所述箱盖101内表面且分置于所述第一导流板104两侧的第二隔板103a,所述第二隔板103a置于所述第一隔板103上方进一步将所述物料室1021和排尘室1022阻隔。
[0056]
所述降尘草箱10还包括置于所述排尘室1022内部且置于所述风机进尘口1061上侧的第四导流板110,所述箱体102包括呈倾斜设置的下料板102a,箱盖101打开时,整个降尘箱体10翻转成倾斜状态,物料可沿着所述下料板102a滑出,所述第四导流板110呈倾斜设置与所述下料板102a共同形成倒梯形形态且置于所述风机进尘口1061上方用以引导灰尘进入排尘风机106。
[0057]
所述箱体102还包括置于所述箱体102侧壁且与所述箱体102可开闭连接的窗口部102b,当所述窗口部102b打开时,所述箱体102侧壁形成用以观察及清堵的缺口。
[0058]
所述降尘草箱10及排草机构8均安装在底盘机架12上,所述排草机构8通过排草风机8a用以将物料吸入并排入到进料口1011,所述排草机构8包括排草口81,所述排草口81与所述进料口1011连接设置。
[0059]
所述降尘草箱10还包括置于所述进料口1011周围的第一围板111,所述排草机构8还包括置于所述排草口81周围的第二围板112,所述第一围板111包括第一移动板1111和第一固定板1112,所述第一移动板1111可伸缩的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112上;所述第二围板112包括第二移动板1121和第二固定板1122,所述第二移动板1121可伸缩的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1122上,所述第一围板111和第二围板112将所述进料口1011与所述排草口81连接起来。
[0060]
所述第一固定板1112上及第二固定板1122上开设腰孔且所述第一移动板1111及第二移动板1121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移动板111通过在腰孔范围内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一围板111伸出长度,所述第二移动板1121通过在腰孔范围内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二围板112伸出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固定板1112及第二固定板1122上开设腰孔并且在所述第一移动板1111及第二移动板1121上开设圆孔以实现第一移动板1111和第二移动板
1121在腰孔范围内的移动。
[0061]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112上及第二固定板1122上开设圆孔且在所述第一移动板1111及第二移动板1121上开设腰孔或在所述第一移动板1111、第一固定板1112、第二移动板1121以及第二固定板1122上均开设腰孔以实现第一移动板1111和第二移动板1121的移动,亦或者,通过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其它公知技术手段以实现围板的伸出长度调节。
[0062]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仅在第一围板111上设置第一移动板1111,通过移动第一移动板1111来调节第一围板111的伸出长度以实现进料口1011与所述排草口81的连接,或者通过仅在第二围板112上设置第一移动板1121,通过移动第二移动板1121来调节第二围板112的伸出长度以实现进料口1011与所述排草口81的连接。
[0063]
所述排尘风机106安装在所述底盘机架12上,所述降尘草箱10还包括置于所述风机出尘口1061前方用以保护所述排尘风机106的防撞架113,所述防撞架113置于所述底盘机架12上。
[0064]
所述防撞架113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防撞杆1131和第二防撞杆1132、竖直设置的第三防撞杆1133和第四防撞杆1134以及置于所述第三防撞杆1133和第四防撞杆1134一端的安装座1135,所述防撞架113通过所述安装座1135安装在所述底盘机架12上。
[0065]
所述降尘草箱10还包括液压机构113以及连杆机构114,所述液压机构113用以驱动连杆机构114,连杆机构114进而驱动所述降尘草箱10沿着花生收获机100前进方向的左侧或者右侧翻转且能够同时驱动所述箱盖101打开,使物料能够沿着所述下料板102a滑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机构114驱动所述降尘草箱10沿着花生收获机100前进方向的左侧或者右侧翻转,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机构114也可驱动所述降尘草箱10沿着花生收获机100前进方向的后侧翻转。
[0066]
沿着花生收获机100前进方向的前侧或者后侧看,所述排尘风机106置于靠近所述下料板102a的一侧设置,沿着花生收获机100前进方向的左侧或者右侧看,所述排尘风机106置于所述降尘草箱10尾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排尘风机106也可置于降尘草箱的其它位置。
[0067]
花生收获机100在作业时,排草机构8通过排草风机8a将物料及其携带的大量灰尘通过排草口81排入至进料口1011,物料及其携带的大量灰尘进而进入降尘草箱10。进入箱体102的物料及其携带的大量灰尘在第一导流板104、第二导流板105以及第三导流板108的引导下,物料撞击在第一隔板103和第二隔板103a上进而落入至物料室1021,灰尘在排尘风机106的气吸力作用下,通过排尘室进尘口10221进入至排尘室1022,进而通过排尘室出尘口10222进入风机进尘口1061,最后由风机出尘口1062排出。灰尘在排尘室1022中流动过程中逐渐失去初始速度,再缓缓经由排尘风机106排出落入田间。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降尘草箱10能够解决传统花生收获机在作业过程中,灰尘随着物料进入草箱后,带着初始速度冲出草箱飞向天空,造成黄沙漫天的问题,本实施例通过多道降尘缓冲处理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花生收获机作业过程中的扬尘指数,达到市政环保对扬尘排放处理的要求。
[0068]
应当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发明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