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纳式土工布催芽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5161发布日期:2021-11-29 16:5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纳式土工布催芽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催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收纳式土工布催芽床。


背景技术:

2.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该区域内生态十分脆弱,寒、旱、风、虫、草、火等自然灾害特别突出;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盘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云南和贵州等地区,云贵高原山势平缓,土层较厚,但是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不足5%,放眼望去,全是裸露的红土。
3.在干热河谷地区冬、春、秋季节干旱无雨、空气干燥催芽、育苗难度大,其中植物催芽育苗生长等相对其他地区都更为艰难;现有催芽床普遍采用泥土或沙土作为主要基质催芽其存在的问题有:1、不能适应热干河谷的气候,不能为种子提供均衡无菌的催芽环境,不能有效的保证种子出芽的温度和湿度;2、现有催芽床不便于收纳存放,且催芽数量有限,不能适应大量植物种植的需要;单层催芽床催芽数量有限,多层催芽床中位于下层的催芽床不能接受充分的光照时间及强度影响出芽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式土工布催芽床,以解决现有催芽床不能有效的保证种子出芽的温度和湿度,不便于收纳及催芽数量有限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收纳式土工布催芽床包括至少两个三角板,相邻两个三角板对应的三个顶点两两之间连接有固定杆;相邻两个三角板的相对面上分别沿其高度方向分别设有多个滑槽,相邻三角板上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两个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催芽板;相邻催芽板滑出三角板后分别位于三角板的两侧。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板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稳定,多层催芽板可通过对应滑槽伸出,不仅保证了催芽的数量,催芽板两侧连接的是三角板,催芽板伸出后,错落有致不会遮挡下层催芽板的阳光,使催芽板上种子能接受更充分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其中固定杆与三角板为可拆式连接,如固定杆插入三角板中通过插销连接,也可选择其他可拆连接方式;不使用时,可将三角板和固定杆分离存放节约存放空间。
8.进一步的,催芽板上四周分别设有依次连接的围板;围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催芽板上放置催芽基质。
9.进一步的,围板内的催芽板上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砂粒层、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湿层、浸有营养液的第一土工布层、种子层、浸有营养液的第二土工布层、第二保湿层、第二保温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均可选择可降解的薄膜铺设后在其上打孔实现保温,营养液根据种子类型的需要选择;第一保湿层和第二保湿层均可选择稻杆加水实现保湿效果;第一土工布层和第二土工布层均可存放再次使用;该催芽板上设置的催芽基质共设8层,底部为砂土层+打孔薄膜+稻杆+土工布,中间层为种子夹心层,上部层为土工布+稻杆+薄膜;
该催芽板上基质为种子提供可控、均衡、无菌的催芽环境,保证种子足够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具有透水作用,经试验种子的出芽率提高20%

30%,日均生产效率提高扩增10倍。
10.进一步的,催芽板的底部铰接有至少一个支撑杆和至少一个卡接槽;卡接槽相对内壁上设有弹性块,支撑杆卡接于卡接槽内;支撑杆用于支撑催芽板及其上的基质,增加催芽板的稳固性。
11.进一步的,支撑杆和催芽板底部铰接处设有限位卡槽,支撑杆离开卡接槽后卡接于限位卡槽内;支撑杆的自由端与其下方最近的催芽板或地面接触支撑;催芽板依次支撑,至靠近地面的催芽板通过地面支撑。
12.进一步的,滑槽的一端位于三角板面上,其另一端连通三角板一侧;滑槽一端处的围板外侧设有限位块,所述三角板的一侧设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挡块;限位挡块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限位块和限位挡块配合防止催芽板滑出,拆卸收纳时可松动螺钉使限位挡块转动到另外的方向,取下催芽板收纳。
13.进一步的,三角板的底部设有支撑座;增加三角板的稳固性。
14.进一步的,滑槽为燕尾槽;也可选择其他滑槽形式,如抽屉式滑轨滑槽等。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中三角板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稳定,多层催芽板可通过对应滑槽伸出,不仅保证了催芽的数量,催芽板两侧连接的是三角板,催芽板伸出后,错落有致不会遮挡下层催芽板的阳光,使催芽板上种子能接受更充分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17.(2)本实用新型中催芽板上设置的催芽基质共设8层,底部为砂土层+打孔薄膜+稻杆+土工布,中间层为种子夹心层,上部层为土工布+稻杆+薄膜;该催芽板上基质为种子提供可控、均衡、无菌的催芽环境,保证种子足够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具有透水作用,经试验种子的出芽率提高20%

30%,日均生产效率提高扩增10倍。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催芽基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催芽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22.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23]1‑
三角板,2

固定杆,3

滑槽,4

催芽板,5

围板,6

砂粒层,7

第一保温层,8

第一保湿层,9

第一土工布层,10

种子层,11

第二土工布层,12

第二保湿层,13

第二保温层,14

支撑杆,15

卡接槽,16

限位卡槽,17

支撑座,18

限位块。19

限位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25]
实施例1
[0026]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收纳式土工布催芽床包括至少两个三角板1,相邻两个三角板1对应的三个顶点两两之间连接有固定杆2;相邻两个三角板1的相对面上分别沿其高度
方向分别设有多个滑槽3,相邻三角板1上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两个滑槽3之间滑动连接有催芽板4;相邻催芽板4滑出三角板1后分别位于三角板1的两侧;三角板1的底部设有支撑座17;增加三角板1的稳固性;滑槽3为燕尾槽;其中固定杆2与三角板1为可拆式连接,如固定杆2插入三角板1中通过插销连接,也可选择其他可拆连接方式;多层催芽板4可通过对应滑槽3伸出,不仅保证了催芽的数量,催芽板4两侧连接的是三角板1,催芽板4伸出后,错落有致不会遮挡下层催芽板4的阳光,使催芽板4上种子能接受更充分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0027]
滑槽3的一端位于三角板1面上,其另一端连通三角板1一侧;滑槽3一端处的围板5外侧设有限位块,所述三角板1的一侧设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挡块;限位挡块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限位块和限位挡块配合防止催芽板4滑出,拆卸收纳时可松动螺钉使限位挡块转动到另外的方向,取下催芽板4收纳。
[0028]
实施例2
[0029]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催芽板4上四周分别设有依次连接的围板5;围板5的设置有利于在催芽板4上放置催芽基质;围板5内的催芽板4上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砂粒层6、第一保温层7、第一保湿层8、浸有营养液的第一土工布层9、种子层10、浸有营养液的第二土工布层11、第二保湿层12、第二保温层13;第一保温层7和第二保温层13均可选择可降解的薄膜铺设后在其上打孔实现保温,营养液根据种子类型的需要选择;第一保湿层8和第二保湿层12均可选择稻杆加水实现保湿效果;第一土工布层9和第二土工布层11均可存放再次使用;该催芽板4上设置的催芽基质共设8层,底部为砂土层+打孔薄膜+稻杆+土工布,中间层为种子夹心层,上部层为土工布+稻杆+薄膜;该催芽板4上基质为种子提供可控、均衡、无菌的催芽环境,保证种子足够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具有透水作用,经试验种子的出芽率提高20%

30%,日均生产效率提高扩增10倍。
[0030]
实施例3
[003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催芽板4的底部铰接有至少一个支撑杆14和至少一个卡接槽15;卡接槽15相对内壁上设有弹性块,支撑杆14卡接于卡接槽15内;支撑杆14用于支撑催芽板4及其上的基质,增加催芽板4的稳固性;支撑杆14和催芽板4底部铰接处设有限位卡槽16,支撑杆14离开卡接槽15后卡接于限位卡槽16内;支撑杆14的自由端与其下方最近的催芽板4或地面接触支撑;催芽板4依次支撑,至靠近地面的催芽板4通过地面支撑。
[0032]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将催芽板4在重滑槽3中拉出,在其上铺设催芽基质,种子需要阳光的时,拉出催芽板4实现各层光照;不需要使用时将催芽板4收回三角板1内,过了催芽时节后,将三角板1和固定杆2分离,将催芽板4和固定板分离存放,可节约存放空间。
[0033]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