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谷种植用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8649发布日期:2022-01-19 15:2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谷种植用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稻谷种植用播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稻谷种植用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2.稻谷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稻谷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稻谷。
3.稻谷种植过程中需要依次经历:整地(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现在多用机器整地了)、育苗(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插秧(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
4.目前,农民在进行稻谷种植过程中,还是会使用人力进行开沟、播种和施肥等操作,费时费力,因此,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稻谷种植用播种装置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稻谷种植用播种装置。
7.(二)技术方案
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9.一种稻谷种植用播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底板的把手,所述底板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前驱轮和后驱轮,前驱轮连接驱动机构,所述底板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施肥机构、播种机构和开沟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播种箱,播种箱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储种腔和圆形连接腔,所述储种腔的底部与所述圆形连接腔相通,所述圆形连接腔的圆心处转动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圆心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圆盘的边缘处向内凹设有至少一个输种槽,所述播种箱的底部设置有播种管,所述播种管与所述圆形连接腔相通。
10.优选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施肥箱,所述施肥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施肥箱内设置有用于粉碎肥料的粉碎机构,所述施肥箱靠近底板尾部的一侧下方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施肥箱内位于粉碎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的一端铰接所述施肥箱内壁,所述振动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活动槽并延伸至施肥箱外,所述振动板的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
11.优选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两个相互转动挤压的粉碎辊,两个所述粉碎辊分别设置于进料斗的左下方和右下方。
12.优选的,所述开沟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上下贯穿设置的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开沟铧。
13.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开设在固定座一侧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安装槽相通,所述螺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将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安装槽内。
14.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驱动轮,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前驱轮。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手握住把手,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装置移动,装置移动的过程中,开沟机构用于将地面开沟,播种机构将种子放入开沟机构开出的沟槽内,再通过驱动机构施肥,实现了开沟、播种和施肥一体化的播种,从而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稻谷种植用播种装置。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稻谷种植用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播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施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开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底板;2-后驱轮;3-前驱轮;4-开沟机构;5-驱动机构;6-播种机构;7-把手;8-施肥机构;41-安装槽;42-固定座;43-安装板;44-固定装置;45-开沟铧;61-储种腔;62-播种箱;63-圆盘;64-播种管;81-施肥箱;82-粉碎机构;83-进料斗;84-振动板;85-振动电机;86-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4.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稻谷种植用播种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用于推动底板1的把手7,底板1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前驱轮3和后驱轮2,前驱轮3连接驱动机构5,底板1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施肥机构8、播种机构6和开沟机构4,播种机构6包括播种箱62,播种箱62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储种腔61和圆形连接腔,储种腔61的底部与圆形连接腔相通,圆形连接腔的圆心处转动安装有圆盘63,圆盘63的圆心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圆盘63的边缘处向内凹设有至少一个输种槽,播种箱62的底部设置有播种管64,播种管64与圆形连接腔相通;将种子放入储种腔61内,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圆盘63旋转,使圆盘63上的输种槽连接储种腔61,部分种子会落入输种槽内,再通电机带动圆盘63旋转,输种槽与播种管64相通时,种子通过播种管64落在地面进行播种;使用时,双手握住把手7,在驱动机构5的驱动下,带动装置移动,装置移动的过程中,开沟机构4用于将地面开沟,播种机构6将种子放入开沟机构4开出的沟槽内,再通过驱动机构5施肥,实现开沟、播种和施肥一体化的播种。
25.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施肥机构8包括施肥箱81,施肥箱8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
83,施肥箱81内设置有用于粉碎肥料的粉碎机构82,施肥箱81靠近底板1尾部的一侧下方开设有活动槽86,施肥箱81内位于粉碎机构82的下方设置有振动板84,振动板84的一端铰接施肥箱81内壁,振动板84的另一端穿过活动槽86并延伸至施肥箱81外,振动板84的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85,肥料通过进料斗83进入施肥箱81内,经粉碎机构82将结块的肥料粉碎,再通过振动板84经过活动槽86流向施肥箱81外,通过振动电机85,可以使得肥料铺洒在稻田中。
26.本实施例中,粉碎机构82包括两个相互转动挤压的粉碎辊,两个粉碎辊分别设置于进料斗83的左下方和右下方。
27.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开沟机构4包括固定座42,固定座42上开设有上下贯穿设置的安装槽41,安装槽41内设置有安装板43,安装板43通过固定装置44固定于安装槽41内,安装板43的底部设置有开沟铧45;通过固定装置44可以调整安装板43的高度,从而控制开沟铧45的开沟深度。
28.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44包括开设在固定座42一侧螺孔,螺孔与安装槽41相通,螺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将安装板43固定在安装槽41内。
29.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5包括伺服电机和驱动轮,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轮,驱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前驱轮3。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双手握住把手7,在驱动机构5的驱动下,带动装置移动,装置移动的过程中,开沟机构4用于将地面开沟,播种机构6将种子放入开沟机构4开出的沟槽内,再通过驱动机构5施肥,实现了开沟、播种和施肥一体化的播种,从而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稻谷种植用播种装置。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