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苗木种植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9849发布日期:2021-12-22 20:5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苗木种植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苗木移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苗木种植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类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化工程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降低噪音并净化空气,因此,苗木绿化种植是绿化工程的一项常用手段。在苗木移栽的初期,其根系尚未伸展,苗木土球还未完全和土地融合在一起,苗木容易摇摆,甚至导致苗木倾斜或倒伏,目前一般采用木头和绳索固定成为呈锥形的支架将其支护,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但是采用木棍形成的支架其支撑力不足,木头易腐烂,不可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且形成的锥形支架容易阻挡行人行走,尤其在夜间视线不好时,容易绊倒行人,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苗木种植用支撑装置,对苗木形成牢固的支撑,且可以循环利用,组合式的结构设计方便本装置的安装,柱状的外形设计可以节省苗木种植用支撑装置占据的空间,防止对行人的阻挡。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苗木种植用支撑装置,包括:下定位机构、支撑柱和上环抱机构,所述下定位机构套设于苗木的树干下部,所述下定位机构和苗木表面设置间隙,所述下定位机构与苗木下的泥土相固定,用于对苗木树干进行包裹的所述上环抱机构与所述下定位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下定位机构的上方,所述下定位机构和所述上环抱机构之间可拆卸固定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所述支撑柱,多根所述支撑柱沿苗木的树干呈环形均匀排布;
5.所述下定位机构包括:左环、右环、连接件和定位插杆,所述左环和右环围合而成套设于苗木外侧的环形,所述左环和右环相逼近的两端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相固定,所述左环和右环上均连接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所述定位插杆,所述定位插杆用于插入苗木下的泥土中。
6.所述下定位机构和上环抱机构采用竖直设置的支撑柱连接,避免常规支撑架呈锥形的设置,节约了支撑装置占有的人行道的空间。
7.所述左环、右环均包括:上定位台和下定位台,所述上定位台固定于所述下定位台上端,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与所述上定位台的上端相固定,所述上定位台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定位台的直径,所述下定位台的上端面与苗木种植的泥土表面相平齐,所述下定位台埋设于苗木种植的泥土中,所述定位插杆与所述下定位台相固定。所述下定位台大于所述上定位台直径的设计,增大了本支撑装置下表面的支撑面积,提高支撑稳定性,且所述下定位台埋设于泥土中,在增强支撑稳固性的同时,减少了本装置占有的土地外表面的面积。
8.所述定位插杆包括螺杆部和锥形尖端部,所述螺杆部和锥形尖端部同轴固定,所述下定位台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杆部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杆部与相应的螺纹孔螺纹连
接,所述锥形尖端插入泥土中。所述螺杆部的上端固定有螺帽,通过拧动螺帽使得所述定位插杆插入泥土深处,拆卸时拧动螺帽,方便所述定位插杆拔出泥土。
9.所述上环抱机构包括:环抱外圈、弹性环架和环架限位件,所述环抱外圈上开设有与支撑柱相配合的上定位孔,所述支撑柱贯穿相应的所述上定位孔,所述支撑柱上固定有用于托起所述环抱外圈的托凸,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限位螺母,呈开环状态的所述弹性环架同轴设置于所述环抱外圈内部,所述弹性环架具有环抱苗木树干的收紧力,所述弹性环架与所述环抱外圈通过多个所述环架限位件相连接,多个环架限位件围绕所述苗木树干呈环形均匀分布。
10.所述环抱外圈包括左半圈和右半圈,所述左半圈和右半圈围合而成所述环抱外圈,所述左半圈和右半圈相逼近的端部通过连接件连接。
11.所述环架限位件包括:套管、支撑滑杆、贯穿孔、夹持板、橡胶垫和压缩弹簧,所述套管与所述环抱外圈的径向重合设置,所述套管远离苗木的一端与所述环抱外圈相固定,所述套管靠近苗木的一端同轴套设有所述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可沿所述套管往复滑动,所述支撑滑杆与所述套管之间连接有所述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具有驱动所述支撑滑杆向所述苗木方向移动的弹性力,所述支撑滑杆上开设有所述弹性环架贯穿的所述贯穿孔,所述弹性环架可沿所述贯穿孔移动,所述支撑滑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夹持在苗木外侧的所述夹持板,所述夹持板朝向苗木的一侧贴合有所述橡胶垫,防止对苗木树皮的划伤。
12.所述压缩弹簧和所述弹性环架共同作用使得夹持板贴合在苗木的表面,对苗木具有弹性的支撑力,具有缓冲作用,当有风摇动苗木时,避免夹持过紧对苗木造成折断,当苗木生长时,苗木树干变粗,上环抱机构对苗木的环抱力更紧。
13.所述夹持板采用弧形结构。
14.所述连接件包括:卡口槽a、螺纹杆、铰接轴、紧固螺栓和卡口槽b,相逼近的左环和右环或者左半圈和右半圈两端部相对应设置有所述卡口槽a和卡口槽b,所述卡口槽a内固定有所述铰接轴,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铰接轴上,所述螺纹杆可围绕所述铰接轴转动,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用于紧贴于所述卡口槽b远离所述卡口槽a的侧面上以紧固所述左环和右环或者所述左半圈和右半圈相逼近的两端。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一、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定位机构、支撑柱和上环抱机构组合而成近似圆柱状的支撑装置,可以节省苗木种植用支撑装置占据的空间,防止对行人的阻挡。
17.二、本实用新型的下定位台埋设于泥土中,在增强支撑稳固性的同时,减少了本装置占有的土地外表面的面积,支撑牢靠,防止苗木的倾倒。
18.三、本实用新型的上环抱机构采用环抱外圈和弹性环架相配合的弹性结构,所述压缩弹簧和所述弹性环架共同作用使得夹持板贴合在苗木的表面,对苗木具有弹性的支撑力,具有缓冲作用,当有风摇动苗木时,避免夹持过紧对苗木造成折断。
19.四、本实用新型按住强拆卸操作便捷,且不会损伤树木,可以循环利用,有效的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苗木种植用支撑装置的正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环抱机构的俯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图。
26.图中:1为下定位机构,2为支撑柱,3为上环抱机构,4为托凸,5为上定位台,6为下定位台,7为定位插杆,8为苗木,9为左环,10为右环,11为连接件,12为环抱外圈,13 为弹性环架,14为上定位孔,15为环架限位件,16为卡口槽a,17为螺纹杆,18为铰接轴, 19为紧固螺栓,20为卡口槽b,21为套管,22为支撑滑杆,23为贯穿孔,24为夹持板,25 为橡胶垫,26为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28.一种组合式苗木种植用支撑装置,包括:下定位机构1、支撑柱2和上环抱机构3,所述下定位机构1套设于苗木8的树干下部,所述下定位机构1和苗木8表面设置约10厘米的间隙,所述下定位机构1与苗木8下的泥土相固定,用于对苗木8树干进行包裹的所述上环抱机构3与所述下定位机构1相对设置于所述下定位机构1的上方,所述下定位机构1和所述上环抱机构3之间可拆卸固定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所述支撑柱2,多根所述支撑柱2沿苗木8 的树干呈环形均匀排布;
29.所述下定位机构1包括:左环9、右环10、连接件11和定位插杆7,所述左环9和右环 10围合而成套设于苗木8外侧的环形,所述左环9和右环10相逼近的两端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11相固定,所述左环9和右环10上均连接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所述定位插杆7,所述定位插杆7用于插入苗木8下的泥土中。
30.所述左环9、右环10均包括:上定位台5和下定位台6,所述上定位台5固定于所述下定位台6上端,所述支撑柱2的下端与所述上定位台5的上端相固定,所述上定位台5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定位台6的直径约5~10厘米,所述下定位台6的上端面与苗木8种植的泥土表面相平齐,所述下定位台6埋设于苗木8种植的泥土中,所述定位插杆7与所述下定位台 6相固定。所述下定位台6大于所述上定位台5直径的设计,增大了本支撑装置下表面的支撑面积,提高支撑稳定性,且所述下定位台6埋设于泥土中,在增强支撑稳固性的同时,减少了本装置占有的土地外表面的面积。
31.所述定位插杆7包括螺杆部和锥形尖端部,所述螺杆部和锥形尖端部同轴固定,所述下定位台6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杆部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杆部与相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锥形尖端插入泥土中。所述螺杆部的上端固定有螺帽,通过拧动螺帽使得所述定位插杆7 插入泥土深处,拆卸时拧动螺帽,方便所述定位插杆7拔出泥土。
32.所述上环抱机构3包括:环抱外圈12、弹性环架13和环架限位件15,所述环抱外圈12 上开设有与支撑柱2相配合的上定位孔14,所述支撑柱2贯穿相应的所述上定位孔14,所述支撑柱2上固定有用于托起所述环抱外圈12的托凸4,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限位螺母,呈开环状态的所述弹性环架13同轴设置于所述环抱外圈12内部,所述弹性环架13具有环抱苗木8树干的收紧力,所述弹性环架13与所述环抱外圈12通过多个所述环架限位件15相连接,多个环架限位件15围绕所述苗木8树干呈环形均匀分布。
33.所述环抱外圈12包括左半圈和右半圈,所述左半圈和右半圈围合而成所述环抱外圈12,所述左半圈和右半圈相逼近的端部通过连接件11连接。
34.所述环架限位件15包括:套管21、支撑滑杆22、贯穿孔23、夹持板24、橡胶垫25和压缩弹簧26,所述套管21与所述环抱外圈12的径向重合设置,所述套管21远离苗木8的一端与所述环抱外圈12相固定,所述套管21靠近苗木8的一端同轴套设有所述支撑滑杆22,所述支撑滑杆22可沿所述套管21往复滑动,所述支撑滑杆22与所述套管21之间连接有所述压缩弹簧26,所述压缩弹簧26具有驱动所述支撑滑杆22向所述苗木8方向移动的弹性力,所述支撑滑杆22上开设有所述弹性环架13贯穿的所述贯穿孔23,所述弹性环架13可沿所述贯穿孔23移动,所述支撑滑杆22的另一端固定有夹持在苗木8外侧的所述夹持板24,所述夹持板24朝向苗木8的一侧贴合有所述橡胶垫25,防止对苗木8树皮的划伤。
35.所述夹持板24采用弧形结构。
36.所述连接件11包括:卡口槽a16、螺纹杆17、铰接轴18、紧固螺栓19和卡口槽b20,相逼近的左环9和右环10或者左半圈和右半圈两端部相对应设置有所述卡口槽a16和卡口槽 b20,所述卡口槽a16内固定有所述铰接轴18,所述螺纹杆17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铰接轴18 上,所述螺纹杆17可围绕所述铰接轴18转动,所述螺纹杆17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紧固螺栓19,所述紧固螺栓19用于紧贴于所述卡口槽b20远离所述卡口槽a16的侧面上以紧固所述左环9和右环10或者所述左半圈和右半圈相逼近的两端。
37.使用方法:
38.(1)、当挖好种植穴,植入携带有原土的苗木8后,将左环9、右环10的两端通过连接件11相固定;
39.(2)、然后将定位插杆7插入泥土中越1~1.5米;
40.(3)、将弹性环架13依次穿过支撑滑杆22的贯穿孔23,再将所述环抱外圈12的左半圈和右半圈环抱于苗木8上,通过连接件11相固定,将支撑柱2的上端插入相应的上定位孔 14中,所述环抱外圈12支撑放置于托凸4上,通过旋拧限位螺母将所述环抱外圈12与支撑柱2相固定,夹持板24由于弹性环架13和压缩弹簧26的作用贴合在苗木8的树干表面;
41.(4)、当使用1~2年后,将连接件11拆除,拆卸限位螺母取下上环抱机构3,再取出定位插杆7,循环利用。
42.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