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植物生长设备的入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6545发布日期:2022-01-12 06:5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植物生长设备的入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植物生长设备的入风结构。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植物生长设备内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供给和植物生长设备的内部空气流动,植物生长设备中一般会设置有通风部件,该通风部件会设置有入风口,供外部空气进入植物生长设备中。
3.在利用植物生长设备进行移栽和日常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将一些基质、营养液或者叶片等杂物落到设备的内底部,而相关技术中,通风部件的入风口一般会设置在植物生长设备的内底面上,落到内底面上的杂物很可能从入风口流入通风部件中,污染通风部件内的器件,从而导致通风部件内的器件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植物生长设备内部的杂物通过内底面的入风口流入通风部件中导致通风部件损坏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植物生长设备的入风结构。
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植物生长设备的入风结构,包括:设置于通风部件上的入风口和出风罩;
6.所述出风罩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入风口连通;
7.所述出风罩具有内凹的迎水面,所述迎水面为植物生长设备中的杂物落到所述出风罩时首先接触的一面;
8.所述出风罩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出风罩上除所述迎水面以及设置有所述开口的面外的任意面上。
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入风口的边沿设置有与所述开口的形状相匹配的凸缘;
10.所述开口与所述凸缘密封连接。
1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的轮廓形状与所述凸缘轮廓形状相同;
12.所述开口与所述凸缘通过防水胶密封连接。
1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罩套设在所述凸缘内,且所述出风罩的开口面向所述出风口;
14.所述出风罩与所述凸缘内表面通过防水胶密封粘接。
1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迎水面的对面;
16.所述出风罩的出风口边缘与所述开口的边缘相距预设距离。
1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板;
18.所述导风板距离所述迎水面最近的边沿与设置有所述出风口的面一体连接;
19.所述导风板与设置有所述出风口的面呈预设夹角。
2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凹的迎水面的边沿设置有导水结构。
2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凹的迎水面的表面距离所述导水结构越近,距离地面的高度越低。
2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水结构包括导水孔和导水管路;
23.所述导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导水孔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植物生长设备的外部。
2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罩内设置有滤芯。
2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植物生长设备的入风结构包括设置于通风部件上的入风口和出风罩,其中,出风罩设置有开口,开口与入风口连通,且在出风罩上设置有出风口,由此,植物生长设备外部的空气可以依次通过入风口、出风罩的开口、出风罩的出风口进入到植物生长设备内。另外,出风罩上具有内凹的迎水面,该迎水面为植物生长设备中的杂物落到出风罩时首先接触的一面,出风罩的出风口设置在出风罩上除迎水面外的任一面上,基于上述结构,植物生长设备中的杂物落到出风罩时,会收集在内凹的迎水面中,且出风罩的出风口未设置在迎水面上,收集的杂物无法通过出风口进入通风部件中,避免了通风部件因被水淋湿而发生损坏的情况。
2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28.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生长设备的简要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植物生长设备的入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导风板的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通风部件100、入风口101、出风罩102、开口1021、迎水面1022、出风口1023、导风板1024、凸缘1011、导水结构103、导水孔1031、导水管路1032、滤芯104。
具体实施方式
34.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35.在此之前,先对植物生长设备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说明,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生长设备的简要结构示意图。
36.如图1所示,植物生长设备的通风部件100可以但不仅限于设置在植物生长设备的底部(即靠近地面的一端),植物生长设备的出风部件可以但不仅限于设置在植物生长设备的顶部(远离地面的一端),由于植物生长设备内的空气温度一般比外部空气的温度高,温度高的空气一般会浮于温度低的空气上方,如此,植物生长设备外部的空气可以从底部进
入植物生长设备中,将植物生长设备中的空气浮起,并从顶部的出风部件中排出,实现换气。
37.也就是说,通风部件通常都会设置在植物生长设备的底部,通风部件的入风口也会设置在通风部件上,也就是植物生长设备的内底面,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会导致植物生长设备内部空间存在水雾或者水汽,水雾和水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凝结成水,落到植物生长设备的内底面,落到内底面上的水很可能从入风口流入通风部件中,淋湿通风部件内的器件,从而导致通风部件内的器件发生损坏。
38.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植物生长设备的入风结构,来避免出现植物生长设备内部的水通过内底面的入风口流入通风部件中,导致通风部件损坏的问题。
39.请参阅图2,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植物生长设备的入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生长设备的入风结构可以包括:设置于通风部件100上的入风口101和出风罩102;
41.出风罩的结构可以参阅图3,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出风罩设置有开口1021,所述开口与所述入风口连通;
42.所述出风罩具有内凹的迎水面1022,具体可以参阅图3,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风罩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迎水面为植物生长设备中的杂物水落到所述出风罩时首先接触的一面;
43.所述出风罩设置有出风口1023,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出风罩上除所述迎水面以及设置有开口的面外的任意面上。
44.需要说明的是,杂物可以是移栽和日常管理过程中,使用到的水、液态基质、营养液等液体物质或者叶片(落叶)、固态基质等固体物质。为了便于描述,下面的说明均以杂物为水时为例。
45.本实施例中,植物生长设备的入风结构包括设置于通风部件上的入风口和出风罩,其中,出风罩设置有开口,开口与入风口连通,且在出风罩上设置有出风口,由此,植物生长设备外部的空气可以依次通过入风口、出风罩的开口、出风罩的出风口进入到植物生长设备内。另外,出风罩上具有内凹的迎水面,该迎水面为植物生长设备中的杂物落到出风罩时首先接触的一面,出风罩的出风口设置在出风罩上除迎水面外的任一面上,基于上述结构,植物生长设备中的杂物落到出风罩时,会收集在内凹的迎水面中,且出风罩的出风口未设置在迎水面上,收集的杂物无法通过出风口进入通风部件中,避免了通风部件因被水淋湿而发生损坏的情况。
46.由于植物生长设备中的杂物落下的位置是随机的,即植物生长设备中的杂物并不会全部都落到内凹的迎水面上,也会落到通风部件表面的其他位置上,这些落到其他位置上的杂物也可能会沿着通风部件的表面进到入风口,然后通过入风口与出风罩连接处的缝隙,进入到通风部件中。
47.为了避免该情况,可以在入风口的边沿,还可以设置有与开口的形状相匹配的凸缘1011,其中,开口与凸缘可以采用密封连接。
48.需要说明的是,凸缘可以是与通风部件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单独的凸缘,利用防水胶等密封材料将凸缘密封固定在入风口的边沿。
49.另外,开口与凸缘密封连接的方式可以根据开口与凸缘的相匹配的具体方式来决定。比如,开口的轮廓形状与凸缘的轮廓形状相同,那么开口是刚好可以放置在凸缘上的,此时,可以利用防水胶等密封材料,将开口和凸缘接触的地方进行密封粘接。
50.又比如,开口的轮廓形状比凸缘的轮廓形状呈比例缩小或者呈比例放大,成比例缩小时,出风罩可以套设在凸缘内,也就是说,出风罩的外表面与凸缘的内表面可以刚好接触,此时,可以利用防水胶等密封材料,将出风罩的外表面和凸缘的内表面相接触的位置进行密封粘接;成比例放大时,出风罩可以套设在凸缘外,也就是说,出风罩的内表面与凸缘的外表面可以刚好接触,此时,可以利用防水胶等密封材料,将出风罩的内表面和凸缘的外表面相接触的位置进行密封粘接。
51.需要说明的是,出风罩与凸缘进行套设时,需要保证出风罩的开口与入风口相对设置。
52.为了增强出风罩与凸缘之间的牢固程度,可以在密封连接的基础上,通过固定件进行加固,比如,固定件可以包括一个螺纹通孔、一个螺纹凹槽和一个螺栓,且螺纹通孔固定设置(可以为一体成型)在出风罩的外表面,螺纹凹槽设置在凸缘边上,且螺纹通孔与螺纹凹槽对应匹配,螺栓可以通过螺纹通孔旋紧在螺纹凹槽中,依次实现出风罩与凸缘之间的加固。
53.当然,固定件的数量可以不限于一个,可以为两个甚至是两个以上。固定件的数量越多,加固的效果就越好。
54.进一步地,改变出风罩的出风口的设置位置,同样可以避免落到其他位置上的水,沿着通风部件的表面流到入风口,然后通过入风口与出风罩连接处的缝隙,流入到通风部件中。
55.比如,抬高出风罩的出风口的下边沿,使下边沿与通风部件的表面具有一定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出风口的下边沿为出风口中距离地面最近的边沿。
56.具体的,可以将开口设置在迎水面的对面,而出风罩的出风口边缘与开口的边缘相距预设距离。其中,出风口边缘可以是上述指出的下边沿。
57.本实施例中,出风罩共有6个面,其中包括迎水面、设置开口的面、设置出风口的面以及其他面。本实施例中,将开口设置在迎水面的对面,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水从开口与入风口之间的缝隙流入通风部件中。而出风罩的出风口边缘,与开口的边缘相距预设距离(即出风口边缘与开口所在平面的距离为预设距离),就可以保证出风口的下边沿与通风部件的表面具有一定的距离。由于出风口被抬高,通风部件表面的水便无法通过出风口流入通风部件中。
58.另外,随着内凹的迎水面积存的水越来越多,迎水面中的可能会溢出,此时就可能会流到出风口上,并进入通风部件。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生,可以在出风口上设置导风板。具体可以参阅图4,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导风板的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59.如图4所示,导风板1024距离迎水面最近的边沿与设置有所述出风口的面一体连接,且一体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迎水面之间,导风板与设置有出风口的面呈预设夹角(比如10~45度)。基于该结构,迎水面中的水溢出时,可能会沿着设置有出风口的面流下,此时,会先流到导风板与出风口的面一体连接的位置,由于导风板与设置有出风口的面呈预设夹角,那么水会沿着导风板向远离出风口的方向流动,从而避免水流经出风口
时,通过出风口进入通风部件中。
60.需要说明的是,出风口可以为出风栅格,也就是由多个子出风口构成,那么导风板可以在距离迎水面最近的子出风口处设置一个,也可以在每个子出风口处分别设置一个。
61.当然,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液体的杂物)溢流的问题,从而避免水溢流时通过出风口进入通风部件。比如在内凹的迎水面的边沿设置导水结构,具体可以参阅图5,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62.如图5所示,该导水结构可以包括导水孔1031和导水管路1032,其中,导水管路的一端与导水孔连通,另一端连通植物生长设备的外部。
63.需要说明的是,导水孔具体可以设置在内凹的迎水面的边沿上,迎水面中的水位到达导水孔的高度时,水就会从导水孔中流出,并沿着导水管道流到植物生长设备的外部。如此,便可以直接避免水从迎水面中溢出。
64.为了减少水在内凹的迎水面上的积存,可以将内凹的迎水面的表面设置为非水平的状态,比如,距离所述导水结构越近,距离地面的高度越低。即内凹的迎水面的表面设置为具有预设倾斜角度的斜坡,导水结构设置在所述斜坡的最低端。也就是说,迎水面中的水会优先积存在设置有导水结构的一侧,而导水结构会将水导出到植物生长设备的外部,基于此,可以大大减少水在内凹的迎水面中的积存量。
65.由于外部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杂质,比如灰尘、飞虫等,因此,可以在出风罩内设置滤芯,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入风口可以由多个子入风口组成(入风栅格的形式),子入风口可以是在通风部件表面的某一区域进行打孔得到,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条形等。因此,出风罩与入风口之间会形成一定大小的空间,且该空间的周围都为带有孔或者不带孔的壁,因此,可以在该空间中设置于空间形状相匹配的滤芯104,一方面,可以减少杂质进入植物生长设备,另一方面,空间周围的壁可以起到固定滤芯的作用。
66.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67.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6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6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0.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