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用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6180发布日期:2022-01-12 07:4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用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用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2.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随着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食用菌养殖,而食用菌种对所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病菌分布等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其中食用菌对生长环境的湿度要求最为明显,经常需要进行加湿,来提高食用菌生长环境的湿度值,从而有利于食用菌种生长。
3.但是现有的栽培用加湿装置无法保证食用菌底部的加湿,加湿处理不够均匀彻底,不易对培养盒内部的食用菌拿取,并且统一雾化加湿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缺乏针对性的局部加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用加湿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栽培用加湿装置无法保证食用菌底部的加湿,加湿处理不够均匀彻底,不易对培养盒内部的食用菌拿取,并且统一雾化加湿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缺乏针对性局部加湿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用加湿装置,包括栽培箱组件,所述栽培箱组件包括栽培箱,所述栽培箱的内腔下部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隔板,所述栽培箱的内腔顶部与横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竖隔桶,所述竖隔桶的内腔固定设置有旋转置物组件,所述旋转置物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栽培箱内腔底部中间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横隔板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转动连接在栽培箱的内腔顶部,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均匀套设有若干个圆型漏盘,所述圆型漏盘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培养盒组件,所述培养盒组件包括培养盒,所述培养盒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内腔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储水罩,所述滑座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储水罩的底部,所述储水罩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栽培罩,所述培养盒的内腔顶部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流板,且导流板的底部紧贴于储水罩的顶部,所述栽培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雾化加湿组件。
6.优选的,所述栽培箱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与圆型漏盘相对应的拿取窗口,所述圆型漏盘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轨道轮,且轨道轮与竖隔桶的内壁形成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培养盒前壁的把手,所述雾化加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栽培箱内腔底部左侧的水箱。
8.优选的,所述栽培箱的内腔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抽水口固定连
接有贯穿水箱内部的抽水管。
9.优选的,所述水泵的排水口固定连接有上水管,且上水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横隔板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至栽培箱与竖隔桶之间,所述上水管位于横隔板顶端的部分且位于培养盒组件的上方固定连通有分水管。
10.优选的,所述分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横排培养盒组件相对应的雾化喷头,所述水箱与竖隔桶的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滤水组件。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用加湿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用加湿装置,通过设置导流板可将雾化的水引入储水罩的底部,湿气透过栽培罩的孔对食用菌的底部进行有效加湿,使得加湿均匀彻底,通过第一弹簧、滑块、第一支撑杆以及把手的相互配合,使得储水罩上升到培养盒的外部,便于对培养盒内部的食用菌进行拿取。
14.(2)、该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用加湿装置,通过在栽培箱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与圆型漏盘相对应的拿取窗口,圆型漏盘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轨道轮,且轨道轮与竖隔桶的内壁形成转动连接,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培养盒前壁的把手,雾化加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栽培箱内腔底部左侧的水箱,栽培箱的内腔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抽水口固定连接有贯穿水箱内部的抽水管,水泵的排水口固定连接有上水管,且上水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横隔板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至栽培箱与竖隔桶之间,上水管位于横隔板顶端的部分且位于培养盒组件的上方固定连通有分水管,分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横排培养盒组件相对应的雾化喷头,水箱与竖隔桶的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滤水组件,转动的圆型漏盘与少量抽水管和雾化喷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圆型漏盘上多个培养盒组件的内部进行加湿,实现了定点加湿处理,结构简单,节省材料,避免水资源的浪费,适用范围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培养盒组件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8.图中:1、栽培箱组件;11、栽培箱;12、横隔板;13、竖隔桶;14、拿取窗口;2、旋转置物组件;21、电机;22、转轴;23、圆型漏盘;24、轨道轮;25、培养盒组件;251、培养盒;252、滑座;253、第一弹簧;254、滑块;255、第一支撑杆;256、第二弹簧;257、第二支撑杆;258、储水罩;259、栽培罩;2510、导流板;26、把手;3、雾化加湿组件;31、水箱;32、水泵;33、抽水管;34、上水管;35、分水管;36、雾化喷头;37、滤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用加湿装置,包括栽培箱组件1,栽培箱组件1包括栽培箱11,栽培箱11的内腔下部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隔板12,栽培箱11的内腔顶部与横隔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竖隔桶13,竖隔桶13的内腔固定设置有旋转置物组件2,旋转置物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栽培箱11内腔底部中间的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横隔板12固定连接有转轴22,转轴22的顶部转动连接在栽培箱11的内腔顶部,转轴22的外表面均匀套设有若干个圆型漏盘23,圆型漏盘23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培养盒组件25,培养盒组件25包括培养盒251,培养盒25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座252,滑座252的内腔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53,两个第一弹簧25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54,滑块25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55,两个第一支撑杆255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储水罩258,滑座252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56,第二弹簧25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57,且第二支撑杆257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储水罩258的底部,储水罩25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栽培罩259,培养盒251的内腔顶部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流板2510,且导流板2510的底部紧贴于储水罩258的顶部,栽培箱1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雾化加湿组件3,导流板2510将雾化的水引入储水罩258的底部,湿气透过栽培罩259的孔对食用菌的底部进行有效加湿,使得加湿均匀彻底,通过第一弹簧253、滑块254、第一支撑杆255以及把手26的相互配合,使得储水罩258上升到培养盒251的外部,便于对培养盒内部的食用菌进行拿取,栽培箱1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与圆型漏盘23相对应的拿取窗口14,圆型漏盘2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轨道轮24,且轨道轮24与竖隔桶13的内壁形成转动连接,滑块25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培养盒251前壁的把手26,雾化加湿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栽培箱11内腔底部左侧的水箱31,栽培箱11的内腔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32,水泵32的抽水口固定连接有贯穿水箱31内部的抽水管33,水泵32的排水口固定连接有上水管34,且上水管34的两端分别贯穿横隔板12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至栽培箱11与竖隔桶13之间,上水管34位于横隔板12顶端的部分且位于培养盒组件25的上方固定连通有分水管35,分水管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横排培养盒组件25相对应的雾化喷头36,水箱31与竖隔桶13的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滤水组件37,转动的圆型漏盘23与少量抽水管33和雾化喷头36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圆型漏盘23上多个培养盒组件25的内部进行加湿,实现了定点加湿处理,结构简单,节省材料,避免水资源的浪费,适用范围广,适合推广使用。
21.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2.使用时,当需要进行加湿处理,电机21工作带动转轴22转动,圆型漏盘23和培养盒组件25随之缓慢的转动,过程中水泵32工作,将水箱31内部的水抽出,流经上水管34和分水管35,最终从雾化喷头36中被雾化喷洒出来,当有培养盒组件25旋转至雾化喷头36的正下方时,雾化喷头36向下方喷水雾,实现定点加湿,针对性的加湿,部分洒落下来的水雾在导流板2510的作用下,被引入储水罩258的内部,湿气透过栽培罩259的孔对食用菌的底部进行有效加湿,当食用菌培育好后需将其取出,只需握住两个把手26使彼此相互靠近,过程中第一支撑杆255会将储水罩258和栽培罩259向上顶起,以便将栽培罩259内部的食用菌取出。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