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5152发布日期:2021-12-15 13:3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


背景技术:

2.穴盘育苗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专业化规模生产商品种苗的重要育苗方式。在我国,穴盘育苗主要应用于花卉和蔬菜育苗中,尤其适用于草花或蔬菜等小粒种子的播种育苗,播种时一穴一粒,成苗时一室一株,每株幼苗都拥有独立空间,水分养分互不竞争,出苗整齐,幼苗根系完整,生长发育快速整齐。穴盘育苗由于具备上述特点,在规模化生产和科研育种中应用非常广泛。
3.穴盘幼苗长到一定规格或阶段后,需要进行移栽种植或根据幼苗表型性状特征进行筛选和剔除。在穴盘苗的移栽和筛选过程中,手提筛选和移苗时种苗根部以上部位容易受伤,导致种苗茎和叶片被拉断或损伤,存在种苗受损率高、移植效率低、移栽成活率低等不足;机械化提苗和移栽又存在设备费用高、穴盘育苗数量、规格匹配度存在差异等弊端。因此,简易移苗器成为提高穴盘育苗筛选和移栽的重要工具。在实际生产中,移苗器的构造功能以及适用范围各不相同,如:专门针对穴盘苗的自动分苗装置及喂苗方法(申请号201911085749.x)或自动钵苗定植机(申请号201821767435.9),具有较复杂的机械构造、动力装置和传感装置,可以实现穴盘苗的自动分苗、喂苗等动作,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此类移苗定植机械装置存在设备成本和维护费用高、耗能高等问题,并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种植农艺要求,尤其不适于科研和小规模选育工作。而另外一些便携或手持式的移苗器也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如针对陆地移苗的移苗器包括:一种移苗器(申请号201920944172.2)适于干旱疏松土质地区移苗;一种移苗器(申请号201811554834.1)采用开环固土方式,以避免土的散失;一种移苗器(申请号201821717451.7)集钻孔和移苗功能于一体,适于较结实的土壤;还有的移苗器(申请号201821725025.8)可根据植物的根系情况调整移苗器的插入深度,起到方便移取植物并保护根系的目的。针对组培苗的移苗器,比如:一种移苗器(申请号201821155293.0)能够对较深培养瓶内的培养苗进行挖苗、移苗操作,对培养苗的根部损伤较小。由此可见,针对科研育苗和小规模选育的穴盘苗进行操作的手持式移苗器并不多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连接不同的插头、及时调整插头宽度,提高穴盘的重复使用率,避免了机器移苗对穴盘的磨损。具有方便快捷速移植各类种苗,提高种植效率,移苗免受破损的特点。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包括把手、u形弹性夹持管和对接插头,所述把手下部与u形弹性夹持管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对接插头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对接插头的上部与u形弹性夹持管下部活动连接。
6.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还包括定位轴,所述对接插头的上部与u
形弹性夹持管下部两端均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对接插头的上部插入弹性夹持管下部的开口,所述定位轴两端位于定位孔内。
7.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所述u形弹性夹持管用压扁的钢管制成,所述对接插头的上端部与压扁的钢管内口适配插接,所述定位轴为中部呈圆弧状的弾性轴,定位轴两端通过压缩变形插入定位孔内。
8.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还包括位于u形弹性夹持管两边之间的u形弹簧片,所述u形弹簧片两端设有套住u形弹性夹持管的套圈。
9.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还包括宽度卡扣和宽度调节环,所述宽度卡扣均布固定在对接插头的上部外侧面,所述宽度调节环套在两个对接插头上并位于宽度卡扣的空隙之间。
10.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所述把手设有手柄和握持环,所述握持环连接在手柄和u形弹性夹持管之间。
11.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所述两个对接插头均为朝前弯曲的插头。
12.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所述两个对接插头均为竖直朝下的插头。
13.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所述两个对接插头均为朝内弯曲的插头。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设置了包括把手、u形弹性夹持管和对接插头,所述把手下部与u形弹性夹持管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对接插头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对接插头的上部与u形弹性夹持管下部活动连接。该移苗器的u形弹性夹持管和u形弹簧片可采用马氏体不锈钢制作,通过热处理工艺获得合适的强度和弹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一,该移苗器结构简单,重量轻,便携性好。二,通过变换不同形状的插头,便于快速移植各类种苗。三,通过及时调整插头宽度,可有效保护好种苗,免受破损,提高种植效率和穴盘的重复使用率,减少机器移苗对穴盘的磨损,可针对不同深度和宽度规格的穴盘进行操作,适合50

300目之间的各类不同规格穴盘苗的操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左视图;
17.图3为移苗器戴上帽盖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各部件标号为:朝前弯曲的插头1、宽度卡扣2、宽度调节环3、套圈4、u形弹性夹持管5、手柄6、握持环7、u形弹簧片8、定位轴9、插接口10、帽盖11、竖直朝下的插头12、朝内弯曲的插头13。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实施例如下:
22.实施例一:(见图1)一种适用于穴盘苗的简易移苗器,包括把手、u形弹性夹持管5和对接插头,所述把手下部与u形弹性夹持管5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对接插头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对接插头的上部与u形弹性夹持管5下部活动连接。还包括定位轴9,所述对接插头的上部与u形弹性夹持管5下部两端均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对接插头的上部插入弹性夹持管5下部的开口,所述定位轴9两端位于定位孔内。所述u形弹性夹持管5用压扁的钢管制成,所述对接插头的上端部与压扁的钢管内口适配插接,所述定位轴9为中部呈圆弧状的弾性轴,定位轴9两端通过压缩变形插入定位孔内。还包括位于u形弹性夹持管5两边之间的u形弹簧片8,所述u形弹簧片8两端设有套住u形弹性夹持管5的套圈4。还包括宽度卡扣2和宽度调节环3,所述宽度卡扣2均布固定在对接插头的上部外侧面,所述宽度调节环3套在两个对接插头上并位于宽度卡扣2的空隙之间。所述把手设有手柄6和握持环7,所述握持环7连接在手柄6和u形弹性夹持管5之间。所述两个对接插头均为朝前弯曲的插头1。使用方法:一,按照穴盘的规格安装配套的对接插头,用定位轴9将两个对接插头定位,定位轴9为中部呈圆弧状的弾性轴,定位轴9两端通过压缩变形插入定位孔内,可以实现对接插头快速定位。二,通过手掌按压u形弹性夹持管5使之变形,u形弹簧片8两端设有套住u形弹性夹持管5的套圈4,可增加u形弹性夹持管5的弹性,从而方便宽度调节环3在宽度卡扣2间移动,对接插头可以快速调整宽度,一旦对接插头宽度固定,松开手掌的握紧力,整个移苗器处于稳定状态,方便有针对性的移苗操作。三,u形弹性夹持管5用压扁的钢管制成,对接插头采用与压扁的钢管内口适配的钢板制作,可以使对接插头上部顺利插进压扁的钢管,加上定位轴9的作用,对接插头上部在压扁的钢管内部不偏摆不移位,对接插头与u形弹性夹持管5之间即可快速连接又可以保持定位牢固,不会因为移苗操作受力脱离或产生变形。
23.(见图3)该移苗器还设有帽盖11,移苗操作结束后,将该移苗器下部插入帽盖11中,可以防止碰坏对接插头,避免扎手,保证安全。
24.实施例二:(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是:所述两个对接插头均为竖直朝下的插头12,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25.实施例三:(见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是:所述两个对接插头均为朝内弯曲的插头13,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