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花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1920发布日期:2022-03-02 04:4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花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花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2.茶花又名山茶,是山茶科、山花属植物,古名海石榴,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甚至还有彩色斑纹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达到4米。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型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因此,在培育茶花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培育装置,以保证优良的生长环境,培育出更多高品质的茶花。
3.目前茶花培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陷:第一,难以对茶花植株的生长环境进行精确的实时监控,无法确保茶花植株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技术含量低,自动化程度不高,培育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第二,需要外接市电进行控制,不仅会产生较多的使用成本,不够节能环保,而且在断电情况下还会造成使用的不便;第三,不能有效的循环利用浇淋后流出的水源,不够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茶花培育装置可以对植株的生长环境进行精确的实时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的同时可以提高培育效果,无需外接市电,利用太阳能为装置提供电能,还可以有效回收浇淋后流出的水源,节能环保,实用价值较高,带来了更好的使用前景,适合推广使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培育箱体,培育箱体内设置有左右分布的培育室,两个培育室通过隔板分隔,培育室左侧内壁固定连接上下分布的空气温湿度感应器、光照强度感应器,培育室顶壁设置有植物补光灯,植物补光灯右侧设置与培育箱体固定连接的加湿器,培育室顶壁设置有与植物补光灯并排设置的喷淋机构,培育室上部设置有换气装置,土壤温湿度感应器一端插入支撑板上设置的培育盒中,支撑板与培育箱体侧板、隔板滑动连接,支撑板中开设有漏水孔,培育箱体的底部连接回收槽,回收槽通过滤网与培育室连通设置,回收槽通过循环管与设置在培育箱体左侧外壁的供水箱连通,培育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若干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电池箱内部嵌装的蓄电池电性连接,固定在电池箱上表面的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6.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培育盆正上方的浇水管,浇水管的管体上连接有若干浇水喷头,浇水管一端穿出培育室后连接供水箱。
7.所述的支撑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块,培育箱体的内侧壁、隔板的两侧开设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滑槽,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培育盆的容置槽,漏水孔设置在容置槽中,且支撑板前端固定连接把手。
8.所述的回收槽靠近出水口侧设置若干纤维棉过滤网,纤维棉过滤网为弧形过滤网。
9.所述的循环管的管体上连接有循环水泵。
10.所述的空气温湿度感应器、光照强度感应器、植物补光灯、加湿器、换气装置、土壤温湿度感应器均与控制器、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11.所述的空气温湿度感应器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与空气湿度传感器。
12.所述的光照强度感应器为光照强度传感器。
13.所述的土壤温湿度感应器包括土壤温度传感器与土壤湿度传感器。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相较于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第一,通过设置光照强度感应器、土壤温湿度感应器、空气温湿度感应器可以对培育室内部的环境进行实时精确的监控,并通过植物补光灯、加湿器、换气装置等可以对培育室内的生长环境进行调整,确保茶花植株在培育室内的生长环境达到最佳,且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节省了人力;
16.第二,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到电池箱内部的蓄电池中,为光照强度感应器、空气温湿度感应器等工作提供电能,无需外接市电,更加节能环,使用方便;
17.第三,通过回收槽、滤网、纤维棉过滤网、循环管、循环水泵的设置可以有效回收浇淋后流出的水源,过滤后进行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2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培育箱体1、培育室11、隔板111、空气温湿度感应器112、光照强度感应器113、植物补光灯114、加湿器115、浇水管116、浇水喷头1161、换气装置117、土壤温湿度感应器118、支撑板2、培育盒21、容置槽22、漏水孔221、把手23、供水箱3、回收槽4、滤网41、纤维棉过滤网42、循环管43、循环水泵431、太阳能电池板5、电池箱6、控制器7。
具体实施方式
22.参看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培育箱体1,培育箱体1内设置有左右分布的培育室11,两个培育室11通过隔板111分隔,培育室1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上下分布的空气温湿度感应器112、光照强度感应器113,培育室11顶壁设置有植物补光灯114,植物补光灯114为柔光灯,植物补光灯114右侧设置与培育箱体1固定连接的加湿器115,培育室11顶壁设置有与植物补光灯114并排设置的喷淋机构,培育室11上部设置有换气装置117(换气装置117为市面上常见技术,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轻松实现,在此不进行详细的描述),土壤温湿度感应器118一端插入支撑板2上设置的培育盒21中,支
撑板2与培育箱体1侧板、隔板111滑动连接,支撑板2中开设有漏水孔221,培育箱体1的底部连接回收槽4,回收槽4通过滤网41与培育室11连通设置,回收槽4通过循环管43与设置在培育箱体1左侧外壁的供水箱3连通,培育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若干太阳能电池板5,太阳能电池板5与电池箱6内部嵌装的蓄电池电性连接,固定在电池箱6上表面的控制器7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23.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培育盆21正上方的浇水管116,浇水管116的管体上连接有若干浇水喷头1161,浇水管116一端穿出培育室11后连接供水箱3。
24.其中,所述的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块,培育箱体1的内侧壁、隔板111的两侧开设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滑槽,支撑板2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培育盆21的容置槽22,漏水孔221设置在容置槽22中,且支撑板2前端固定连接把手23。
25.其中,所述的回收槽4靠近出水口侧设置若干纤维棉过滤网42,纤维棉过滤网42为弧形过滤网。
26.其中,所述的循环管43的管体上连接有循环水泵431。
27.其中,所述的空气温湿度感应器112、光照强度感应器113、植物补光灯114、加湿器115、换气装置117、土壤温湿度感应器118均与控制器7、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7为plc控制器。
28.其中,所述的空气温湿度感应器112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与空气湿度传感器。
29.其中,所述的光照强度感应器113为光照强度传感器。
30.其中,所述的土壤温湿度感应器118包括土壤温度传感器与土壤湿度传感器。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培育箱体放置在露天环境下,先将培育箱中的支撑板通过把手向外拉出,接着将种有茶花的培育盆放在容置槽中,随后将支撑板推移至培育室内,在露天环境下,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吸收环境中的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成为电能存储到蓄电池中,为光照强度感应器、空气温湿度感应器等工作提供电能,通过控制器与空气温湿度感应器、光照强度感应器、换气装置、植物补光灯、加湿器等连接,可以同时采集与茶花培育相关的多个环境因素,同时调控补光、加湿、补水等相关部件进行工作,可以实时调整培育过程的条件,实现科学培育,提高自动化程度,而浇淋后流出的水分依次通过漏水孔、滤网进入回收槽中,经过纤维棉过滤网过滤后通过循环管与循环水泵的作用下进入供水箱内循环使用。
32.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