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清水养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7722发布日期:2022-03-23 16:33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清水养鹅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清水养鹅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健康食品、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鹅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烟酸、糖。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营养丰富,并且脂肪含量很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同时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还可补虚益气,暖胃生津,凡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吃鹅肉,这样既可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又可控制病情发展,还可治疗和预防咳嗽病症,尤其对治疗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老年浮肿;治肺气肿、哮喘痰壅有良效,特别适合在冬季进补。
4.鹅是食草为主的水禽,属节粮型家禽,可以利用草滩、山坡、林地及田间路旁、房屋前后等闲置地放牧鹅群,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鹅既不与人畜争粮,又不与牛羊争草,发展养鹅业对调整畜牧业生态养殖结构,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生态养鹅方式上也出现了树林养鹅、草地放养鹅、果园养鹅、玉米地养鹅等多种生态养殖系统,其主要利用闲地(农田)种林、种草、养鹅为一体立体循环的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养殖方式。
5.这些生态养殖方式节省饲料、安全经济,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林地及果园养鹅,由于面积过大,鹅群四散行走,不易于管理;而玉米地养鹅,由于玉米植株生长过快,尚未长高的幼年肉鹅会出现无法啄食上层玉米叶片的情况,使农副产品的高效利用大打折扣。而且这些系统基本都为规模化养殖,对少量养殖的系统不太适用。而针对水边养殖,一般选用圈养,但是圈养又容易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清水养鹅系统,以解决生态养殖的同时产生的对水体的污染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清水养鹅系统,所述循环清水养鹅系统包括:养殖区、净化区、种植区、隔离装置和增氧装置;所述养殖区与净化区相邻设置;所述种植区设于养殖区与净化区的外围;所述隔离装置设于养殖区与净化区(2)之间;所述增氧装置设于净化区中。
8.优选地,所述养殖区与净化区的面积比例为1:2~1:3。
9.优选地,所述养殖区设置在水中,所述养殖区水深1.5~1.8m,所述养殖区岸边设有水泥护坡。
10.优选地,所述养殖区中鹅的养殖密度设为200~300只/亩。
11.优选地,所述净化区水深为1.2~1.5m,所述净化区岸边设有水泥护坡,所述水泥护坡的坡度为45~60度。
12.优选地,所述净化区水深浅于养殖区0.3~0.5m。
13.优选地,所述净化区设有沉水植物。
14.优选地,所述种植区设于养殖区与净化区整体的四周或一侧。
15.优选地,所述种植区设有果树,所述果树种植间距为2~3m/棵。
16.优选地,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围隔和漂浮植物;所述围隔包括并列设置的围隔i和围隔ii,围隔i设置于养殖区侧,围隔ii设置于净化区侧;所述漂浮植物设于围隔i、围隔ii之间。
17.优选地,所述增氧装置为水车式增氧机。
18.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清水养鹅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清水养鹅系统中通过养殖区鹅群粪便发酵形成的肥水促进隔离装置、净化区水草的生长,而隔离装置的耐污型水草与净化区净水型水草可以对养殖区的废弃物进行净化降解,同时种植区的果树为鹅群提供栖息地,整个循环清水养鹅系统没有其他废弃物产生,零排放,无污染,是一个循环生态体系,同时种养结合的系统增加了单一养殖系统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20.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清水养鹅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21.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清水养鹅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22.图中,1、养殖区;2、净化区;21、水泥护坡;22、沉水植物;3、种植区;31、果树; 4、隔离装置;411、围隔i;412、围隔ii;42、漂浮植物;5、增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24.请参阅附图1~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清水养鹅系统,包括:养殖区1、净化区2、种植区3、隔离装置4和增氧装置5;养殖区1与净化区2相邻设置;种植区3设于养殖区1 与净化区2的外围;隔离装置4设于养殖区1与净化区2之间;增氧装置5设于净化区2中。
26.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清水养鹅系统将养殖区1与净化区2通过隔离装置隔离,从而使鹅只能在养殖区1和种植区3里活动,鹅在养殖区1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首先通过沉降,并在增氧装置5的作用下,流动水体带动废弃物经过隔离装置4初步吸收净化到达净化区2以进
一步吸收降解。同时种植区3的植物可以为鹅提供休息或下蛋的地方,产生的粪便还能成为植物的肥料,实现种养结合。
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循环清水养鹅系统中,养殖区1与净化区2的面积比例为1:2~1:3。净化区2的面积远大于养殖区1可以对养殖区1 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充分的净化,但又不至于浪费占地面积。
2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循环清水养鹅系统中,净化区2水深为1.2~1.5m;净化区2水深较养殖区1水深浅0.3~0.5m。净化区2的岸边设有水泥护坡21,水泥护坡21的坡度为45~60
°
;净化区2设有沉水植物22,沉水植物22为净水型水草;净水型水草可以为苦草、刺苦草等,用于水体的进一步净化。
2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循环清水养鹅系统中,种植区3设于养殖区1与净化区2整体的四周或至少边长较长的一侧;种植区3设有果树,果树种植间距为2~3m/棵。果树可为香蕉树,作为鹅群的栖息地,方便鹅群岸边休息、下蛋;鹅群产生的粪便还可成为香蕉等果树的肥料。
3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循环清水养鹅系统中,隔离装置4包括围隔和漂浮植物42;围隔包括并列设置的围隔i 411和围隔ii 412,围隔i 411 设置于养殖区1侧,围隔ii 412设置于净化区2侧;漂浮植物42设于围隔i 411、围隔ii 412 之间。围隔为包塑铁丝网,包塑铁丝网的铁丝直径2.7~3.2mm、网孔径长6cm;围隔i 411 与围隔ii 412之间间距为3~5m;围隔i 411高2.5~3.0m,露出水面为1.0~1.2m,可以拦截养殖区1的鹅,防止鹅飞到净化区2;围隔ii 412高1.8~2.5m,露出水面为0.3~0.5m,可以拦截水草,不会使水草随意漂向养殖区1。漂浮植物为羽毛藻、水葫芦或伊乐藻中的一种或多种。漂浮植物选用为耐污型漂浮植物羽毛藻、水葫芦或伊乐藻,可以用于阻拦养殖区水表层废弃污染物并进行初步净化。隔离装置的设置同时可以防止鹅群进入净化区,使鹅群的活动范围控制在养殖区和种植区。
3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循环清水养鹅系统中,养殖区1设置在水中,养殖区1水深1.5~1.8m,养殖区1的岸边设有水泥护坡,水泥护坡的坡度为45~60
°
;养殖区1中鹅的养殖密度为200~300只/亩。鹅的饲料可以为隔离装置的漂浮植物或净化区的沉水植物,如苦草、伊乐藻等。养殖区1的水深深于净化区2的水深,可以使鹅产生的粪便沉积在养殖区1的底部,沉降的粪便首先在养殖区1的水底部进行发酵,发酵之后形成肥水,肥水随水流的流动到达隔离装置4和净化区2,被隔离装置2与净化区2 的水草吸收,促进了水草的生长,水草又可以收割作为鹅的饲料,形成生态循环。养殖区1 的水深深于净化区2的水深还避免了养殖区1大量鹅群粪便直接到达隔离装置4与净化区2 水草位置,以致于粪便直接覆于水草上或水体过肥导致水草被烧死的现象。同时养殖区1与净化区2的1:2~1:3的面积比例设置可以保证养殖区1中鹅群产生的粪便发酵后能够充分被净化区2的大量水草吸收掉,使整个养鹅系统中无其它污染物产生,形成循环清水养鹅的生态系统。
3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循环清水养鹅系统中,增氧装置5为水车式增氧机,净水区2中设置的水车式增氧机不仅能够增加水体氧气,同时能够带动水流进入净化区,辅助水体净化,进一步的可以使养殖区1底部发酵产生的肥水在水体流动的作用下进入到隔离装置4与净化区2,促进水草的生长。
33.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清水养鹅系统将鹅养殖在水中,通过围隔控制鹅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养殖区1和种植区3。在养殖区1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通过水流带动及沉降作用,首先被隔离装置4的漂浮植物如伊乐藻、羽毛藻等耐污型漂浮植物吸收降解,初步净化,然后进入净化区2,通过苦草等净水型沉水植物进一步净化成清水,实现自身净化、零排放。种植区3种植的经济型作物香蕉等可以作为鹅群的栖息地,方便鹅群在岸边果树下休息、下蛋,同时鹅群产生的粪便作为果树的肥料促进果树生长。
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循环清水养鹅系统将养殖区的鹅与种植区果树共养,实现了种养结合;并且净化区与隔离装置能够进行自身水质的净化,并使水体循环流动,实现循环生态养殖;养殖区发酵的粪便可以促进隔离装置与净化区水草的生长,同时养殖区的废弃物还能通过净化区实现净化降解,整个清水养鹅系统零排放、无污染,是一个循环生态体系,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循环清水养鹅系统养殖的鹅体型较大、肉质鲜美,为绿色食品。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35.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