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盐碱地的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36925发布日期:2022-05-07 13:4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盐碱地的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盐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盐碱地的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2.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同时改善盐碱化或次生盐碱化的土壤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问题。
3.目前,盐碱地改良措施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开沟排水、井灌井排;通过建立排水系统促进土壤脱盐以及防止返盐,通过利用水泵从机井抽吸地下水,进行灌溉洗盐,同时降低地下水位。另外一种盐碱地改良物理方法主要是采用合理耕作方法,深耕晒垡,切碎坷垃,平整土地,消灭盐碱的方法改良盐碱地。其中还有客土法:根据现场土壤盐碱程度决定,将原有盐碱土挖走,重新更换好的种植土;化学法是通过施加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合理使用酸性肥料,比如硫铵或者是过磷酸钙。通过施加化学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壤盐碱化改良具体是通过施加石膏,黑矾和磷石膏,醋渣,糠醛渣等化学改良物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生物法通过种植改良相应的改良作物进行耐盐碱,拒盐碱以及抗盐碱的作物进行盐碱地的辅助改良。
4.综合以上方法,无论是物理法,化学法还是生物法均需要大量的灌水进行土壤灌溉。但对于很多含有盐碱地的区域来说,大量的地下水盐碱性以及矿化度没有被大幅度改善,地下水盐碱性较高而无法用于田间灌溉,影农田的灌溉。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盐碱地的灌溉系统,采用水分蒸发与冷凝的原理、明管与暗管结合布置方式,对盐碱地的土壤进行改良。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改良盐碱地的灌溉系统,包括蓄水池、淡化装置、盐碱水渠以及淡水渠。淡水渠分别与淡化装置的出口、蓄水池的进口连接,淡化装置的进口与盐碱水渠的一端连接,盐碱水渠的另一端连接有盐碱水泵。淡化装置用于将盐碱水淡化生成淡水。盐碱水渠开设在地面上,淡水渠埋设在地面下。
8.淡化装置包括盐碱水罐和收集罐,收集罐设置在盐碱水罐的内部,收集罐的外壁与盐碱水罐的内壁之间形成空腔。盐碱水罐的底部设置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铺设在空腔的底部,太阳能板用于加热盐碱水生成淡水,盐碱水罐用于通入盐碱水。
9.收集罐的上方设置有冷凝器,冷凝器的顶部与盐碱水罐的顶部连接,冷凝器悬空于盐碱水罐的顶部,冷凝器用于将淡水输送至收集罐中。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潜水泵将盐碱水抽出后经过盐碱水渠输送至淡化装置的盐碱水罐中,位于盐碱水罐底部的太阳能板加热盐碱水,盐碱水受热蒸发后附着在冷凝器的表面形成淡水,淡水并顺着冷凝器流进收集罐进行收集。随着收集罐中淡水的增多,将淡水通过淡水渠输送至蓄水池,由蓄水池向灌溉田中灌溉,这种利用水
分蒸发与冷凝的原理将盐碱地下表层的盐碱水进行蒸发而得到淡水,通过盐碱水渠开设在地面上构成明渠与淡水渠埋设在地面下构成暗渠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实现盐碱水渠与淡水渠永不交汇,并且减少淡水渠中淡水的挥发浪费,短期实现制备淡水灌溉农田的目的,长时间运行后实现改善地下水盐碱性的目的,改良盐碱地的土壤。
11.进一步优选为:盐碱水罐的侧壁上部连接有进水管,盐碱水罐的侧壁下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端部穿过盐碱水罐的侧壁与收集罐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将盐碱水输送至盐碱水罐,出水管将淡水从收集罐中输送至淡水渠中。
13.进一步优选为:浅水泵的出口与盐碱水渠的进口连接,盐碱水泵的出口与进水管的进口连接,浅水泵的进口连接有浅井,浅水泵用于从浅井内抽出盐碱地下的盐碱水。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淡水泵将盐碱水从浅井中抽出,并输送至盐碱水渠中,经过然后经过进水管流入至盐碱水罐。
15.进一步优选为:蓄水池的进口还连接有深水泵,深水泵的出口连接有深水井,深水泵用于从深水井中抽出盐碱地深处的淡水输送至蓄水池中。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干旱时期,淡水不能满足灌溉田的用水量,通过深水泵抽出深水井内的淡水至蓄水池中,与蓄水池中的淡水按照比例混合后输送至灌溉田,实现既满足淡水灌溉的要求,又达到灌溉的目的,避免用盐碱水灌溉而加剧土壤盐碱化。
17.进一步优化为:蓄水池的出口连接有灌溉泵,灌溉泵用于将蓄水池中的灌溉水输送至高地势盐碱地,高地势盐碱地为与平地存在高度距离的盐碱地。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地势盐碱地的位置较高,淡水无法自动流入而进行灌溉,通过灌溉泵工作抽出蓄水池的淡水实现对高地势灌溉田灌溉的目的。
19.进一步优化为:冷凝器呈漏斗型。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斗型的冷凝器的内壁为倾斜面,蒸发后水蒸气附着在冷凝器的内壁上,并随着内壁顺势滑落至收集罐中,减少水蒸气的浪费。
21.进一步优化为:冷凝器的相邻内壁为可拆卸连接。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淡化装置长时间运行后,盐碱水在蒸发后剩下的盐碱成分会在盐碱水罐中结垢而附着在盐碱水罐的内壁上,通过拆卸冷凝器的相邻内壁打开冷凝器而进入盐碱水罐清理结垢。
23.进一步优化为:空腔呈回型或环形中任意一种。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在盐碱水罐的内壁一周与收集罐的外壁一周蒸发盐碱水,具有蒸发量大的特点。
25.进一步优化为:冷凝器的底部与收集罐的顶部位置相对。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凝器上冷凝的淡水会全部进入收集罐中。
27.进一步优化为:冷凝器的材质选用玻璃。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表面光滑而且透明可见,不但能使蒸发的淡水快速流入收集罐中,而且能够直接观察盐碱水罐、收集罐中的液位变化情况,玻璃成本低廉,使淡化装置造价便宜,简单紧凑,方便好用。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施例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施例的淡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蓄水池;2-灌溉田;3-浅水泵;4-盐碱水渠;5-淡化装置;51-盐碱水罐;511-进水管;512-出水管;52-冷凝器;53-太阳能板;54-收集罐;6-浅井;7-淡水渠;8-深水井;9-深水泵;10-灌溉泵。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33.一种改良盐碱地的灌溉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蓄水池1、淡化装置5、盐碱水渠4以及淡水渠7。淡水渠7分别与淡化装置5的出口、蓄水池1的进口连接,淡化装置5的进口与盐碱水渠4的一端连接,盐碱水渠4的另一端连接有盐碱水渠444。淡化装置5用于将盐碱水淡化生成淡水。盐碱水渠4开设在灌溉田2的地面上形成明渠,淡水渠7埋设在灌溉田2的地面下,形成暗渠。
34.灌溉田2里分别开设有浅井6和深水井8,浅井6的内部储藏有从盐碱地下表层渗入的盐碱水,深水井8的内部储藏有从盐碱地深层土壤中渗入的淡水。
35.淡化装置5包括盐碱水罐51和收集罐54,如图1和图2所示,收集罐54设置在盐碱水罐51的内部,收集罐54的外壁与盐碱水罐51的内壁之间形成空腔。盐碱水罐51的底部设置有太阳能板53,太阳能板53铺设在空腔的底部,太阳能板53用于加热盐碱水生成淡水,盐碱水罐51用于通入盐碱水。
36.收集罐54的上方设置有冷凝器52,冷凝器52的顶部与盐碱水罐51的顶部连接,冷凝器52悬空于盐碱水罐51的顶部,冷凝器52用于将淡水输送至收集罐54中。
37.浅水泵333将盐碱水抽出后经过盐碱水渠4输送至淡化装置5的盐碱水罐51中,位于盐碱水罐51底部的太阳能板53加热盐碱水,盐碱水受热蒸发后附着在冷凝器52的表面形成淡水,淡水并顺着冷凝器52流进收集罐54进行收集。随着收集罐54中淡水的增多,将淡水通过淡水渠7输送至蓄水池1,由蓄水池1向灌溉田2中灌溉,这种利用水分蒸发与冷凝的原理将盐碱地下表层的盐碱水进行蒸发而得到淡水,通过盐碱水渠4开设在地面上构成明渠与淡水渠7埋设在地面下构成暗渠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实现盐碱水渠4与淡水渠7永不交汇,并且减少淡水渠7中淡水的挥发浪费,短期实现制备淡水灌溉农田的目的,长时间运行后实现改善地下水盐碱性的目的,改良盐碱地的土壤。
3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盐碱水罐51的侧壁上部连接有进水管511,盐碱水罐51的侧壁下部连接有出水管512,出水管512的端部穿过盐碱水罐51的侧壁与收集罐54连接。进水管511将盐碱水输送至盐碱水罐51,出水管512将淡水从收集罐54中输送至淡水渠7中。
3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浅水泵3的出口与盐碱水渠4的进口连接,盐碱水渠444的出口与进水管511的进口连接,浅水泵3的进口连接有浅井6,浅水泵3用于从浅井6内抽出盐碱地下的盐碱水。通过淡水泵将盐碱水从浅井6中抽出,并输送至盐碱水渠4中,经过然后经过进水管511流入至盐碱水罐51。
40.蓄水池1的进口还连接有深水泵9,深水泵9的出口连接有深水井8,深水泵9用于从深水井8中抽出盐碱地深处的淡水输送至蓄水池1中。在干旱时期,淡水不能满足灌溉田2的
用水量,通过深水泵9抽出深水井8内的淡水至蓄水池1中,与蓄水池1中的淡水按照比例混合后输送至灌溉田2,实现既满足淡水灌溉的要求,又达到灌溉的目的,避免用盐碱水灌溉而加剧土壤盐碱化。
4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蓄水池1的出口连接有灌溉泵10,灌溉泵10用于将蓄水池1中的灌溉水输送至高地势盐碱地,高地势盐碱地为与平地存在高度距离的盐碱地。高地势盐碱地的位置较高,淡水无法自动流入而进行灌溉,通过灌溉泵10工作抽出蓄水池1的淡水实现对高地势灌溉田2灌溉的目的。
4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冷凝器52呈漏斗型。漏斗型的冷凝器52的内壁为倾斜面,蒸发后水蒸气附着在冷凝器52的内壁上,并随着内壁顺势滑落至收集罐54中,减少水蒸气的浪费。
4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冷凝器52的相邻内壁为可拆卸连接。淡化装置5长时间运行后,盐碱水在蒸发后剩下的盐碱成分会在盐碱水罐51中结垢而附着在盐碱水罐51的内壁上,通过拆卸冷凝器52的相邻内壁打开冷凝器52而进入盐碱水罐51清理结垢。
44.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空腔呈回型或环形中任意一种。实现在盐碱水罐51的内壁一周与收集罐54的外壁一周蒸发盐碱水,具有蒸发量大的特点。
45.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冷凝器52的底部与收集罐54的顶部位置相对,在冷凝器52上冷凝的淡水会全部进入收集罐54中。
4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冷凝器52的材质选用玻璃,玻璃表面光滑而且透明可见,不但能使蒸发的淡水快速流入收集罐54中,而且能够直接观察盐碱水罐51、收集罐54中的液位变化情况,玻璃成本低廉,使淡化装置5造价便宜,简单紧凑,方便好用。
47.工作原理
48.请结合图1和图2,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过程如下描述:
49.浅水泵3开启后将浅井6中的盐碱水抽出至盐碱水渠4,盐碱水流经盐碱水池、进水管511后进入至盐碱水罐51,位于盐碱水罐51底部的太阳能板53加热盐碱水,盐碱水受热蒸发附着在冷凝器52的内壁上,随着蒸发量的增大,附着在冷凝器52上的淡水就会顺着倾斜的内壁流入收集罐54,当收集罐54内的淡水量增多时,就通过出水管512流入淡水渠7,最终进入蓄水池1,在蓄水池1中储存起来,当需要灌溉时,打开蓄水池1的出口即可将淡水输送至灌溉田2。但遇到干旱时期,盐碱地的水分大量被蒸发,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增多,存储在蓄水池1的淡水不能满足灌溉田2的用水量,通过深水泵9抽出深水井8内的淡水至蓄水池1中,与蓄水池1中的淡水按照比例混合后输送至灌溉田2,实现既满足淡水灌溉的要求,又达到灌溉的目的,避免用盐碱水灌溉而加剧土壤盐碱化。
50.综上所述,浅水泵333将盐碱水抽出后经过盐碱水渠4输送至淡化装置5的盐碱水罐51中,位于盐碱水罐51底部的太阳能板53加热盐碱水,盐碱水受热蒸发后附着在冷凝器52的表面形成淡水,淡水并顺着冷凝器52流进收集罐54进行收集。随着收集罐54中淡水的增多,将淡水通过淡水渠7输送至蓄水池1,由蓄水池1向灌溉田2中灌溉,这种利用水分蒸发与冷凝的原理将盐碱地下表层的盐碱水进行蒸发而得到淡水,通过盐碱水渠4开设在地面上构成明渠与淡水渠7埋设在地面下构成暗渠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实现盐碱水渠4与淡水渠7永不交汇,并且减少淡水渠7中淡水的挥发浪费,短期实现制备淡水灌溉农田的目的,长时间运行后实现改善地下水盐碱性的目的,改良盐碱地的土壤。
51.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