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可调节苗床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3569发布日期:2022-05-11 14:0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可调节苗床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苗床覆膜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简易可调节苗床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2.农业育苗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着农作物的质量,更关系着农作物的收成与效益。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传统的露地直播的育苗方式或采用阳畦、改良阳畦和日光温室育苗,由于设备简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经常导致育苗苗龄长、质量差、大小不齐,而且成本高,往往还会因冻害或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缺苗。因此,育苗时的覆膜在农作物种植中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苗床覆膜通常由人工将成卷的薄膜沿整理好的育苗床进行敷设,但是在薄膜敷设过程中,薄膜的张力会随人工推送小车的速度变化而变化,而人力推动小车的速度无法始终保持匀速,进而导致苗床上的薄膜分布不均,不仅不利于种子的生长,还造成薄膜的浪费。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6283989u)公开了一种农田育苗覆膜机,包括前车架、后车架、两个牵引轮、两个从动轮,在前车架上设有扶手,在前车架底部设有覆膜支架,薄膜缠绕覆盖在覆膜支架上,前车架的尾端开设有通孔,在后车架上固定有竖直向下延伸限位杆,限位杆贯穿通孔,在限位杆下端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螺帽,连杆上固定有卷筒,在后车架上设有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上均开有螺纹通孔,摇柄与两个螺纹通孔螺纹配合,且在摇柄中部设有转盘,钢绳一端缠绕在转盘上,钢绳另一端固定在卷筒上。装置整体重量轻,人工推行负荷小,不采用重型驱动部件,大大降低了装置的维护和使用成本,通过对摇柄以及钢绳的调节,可随时实现覆膜支架上薄膜出料的水平高度变化。
4.上述技术方案虽然通过设置摇杆、转盘、卷筒和钢绳来调节后车架的水平高度,进而控制薄膜出料的速度以达到使薄膜分布均匀的目的,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未设置自动切断薄膜的装置,以至于每覆完一部分膜,就得人工切断薄膜,即无法实现连续覆膜,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可调节苗床覆膜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连续覆膜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简易可调节苗床覆膜装置,包括承载板,承载板底部对称固定设置有四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底端均设置有转轴,每个转轴连接有行进滚轮,承载板顶部设置有“u”字型的支撑架,位于支撑架下方的承载板上开有通槽,位于通槽下方右侧设置有顶膜装置,顶膜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板底部,顶膜装置的底端为光滑半圆状,顶膜装置右侧设置有切膜装置,切膜装置固定连接在承载板底部,切膜装置包括外框架,外框架下部开有穿膜槽,外框架上部对称设有两个密闭的第一腔室,两个第一腔室中间设有密闭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均设置
有弹簧,两个第一腔室内的弹簧均连接有“工”字型隔板,第二腔室内的弹簧连接有隔板,隔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刀,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设有进气孔和压力阀,左侧“工”字型隔板底部开有槽孔,穿膜槽底部设有配合槽孔的限膜柱,任一转轴远离行进滚轮的一端连接有凸轮,凸轮上方的支撑杆侧壁上设置有打气筒,打气筒的推柄位于凸轮的运动轨迹上,打气筒的出气口套有“屮”字型的分气管,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通过分气管与打气筒连接。
7.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当人们使用该装置对苗床进行覆膜时,将膜卷放在“u”字型的支撑架上,抽出薄膜穿过通槽,然后绕着顶膜装置向右穿过穿膜槽,最后覆在苗床上,接着推动承载板带动行进滚轮在苗床上移动覆膜,随着行进滚轮的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撞击打气筒的推柄使打气筒给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打气,第二腔室设置较宽,以至于第一腔室中的“工”字型隔板先向下运动,且左端的“工”字型隔板压着薄膜穿过限膜柱,右端的“工”字型隔板压着薄膜抵住穿膜槽底部,第二腔室中的隔板随后带动切刀向下运动切割薄膜,由于压力阀的存在,当切割完成后,腔室中气压超过阀门限制,压力阀开始放气,弹簧带动两个“工”字型隔板和隔板复位,而剩下薄膜由于被卡在限膜柱上不会回弹,将其扯出便可继续覆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架与承载板可拆卸连接。
9.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拆下支撑架后,此装置便可作为运输装置使用,提高其实用性。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顶膜装置包括限位杆、顶膜柱和插销,顶膜柱套在限位杆上,限位杆和顶膜柱上均设有多个配合插销的限位孔。
11.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由于限位杆和顶膜柱上设有多个限位孔,调整顶模装置高度时,将插销同时穿过限位杆和顶膜柱的限位孔以固定顶膜柱的高度,用来适应苗床中苗木的不同高度,避免出现覆膜出现间隙或者薄膜断裂,提高覆膜的质量。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凸轮上方的支撑杆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上设置有限位螺栓,滑槽与打气筒滑动连接。
13.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由于苗床有不同规格,为了保证该覆膜装置在走完每半个往返时,切膜装置刚好运作切断薄膜,则需要调整打气筒与凸轮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打气速率,由于打气筒和滑槽之间滑动连接,调整打气筒至一定高度后,拧紧限位螺栓便可固定打气筒高度。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通槽右侧为光滑圆角。
15.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当薄膜穿过方槽时,光滑圆角可避免薄膜在摩擦运动时出现磨损。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可调节苗床覆膜装置通过转轴带动凸轮撞击打气筒推柄给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打气,使得“工”字型隔板固定住薄膜,再由切刀切断薄膜,接着由于压力阀的存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气压超过限制时通过压力阀放气,“工”字型隔板和隔板复位,整个过程实现了自动化,不需要人为手动切割薄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0.图3是切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承载板;2、支撑杆;3、转轴;4、行进滚轮;5、支撑架;6、通槽;7、顶膜装置;71、限位杆;72、顶膜柱;73、限位孔;74、插销;8、切膜装置;9、外框架;10、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工”字型隔板;13、隔板;14、切刀;15、进气孔;16、压力阀;17、穿膜槽;18、限膜柱;19、凸轮;20、打气筒;21、分气管;22、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简易可调节苗床覆膜装置,包括承载板1,承载板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杆2,每个支撑杆2顶端均与承载板1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杆2的底端均设置有转轴3,每个转轴3转动连接有行进滚轮4,承载板1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u”字型的支撑架5,位于支撑架5下方的承载板1上开有通槽6,通槽6的右端为光滑圆角,通槽6下方右侧安装有顶膜装置7,顶膜装置7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板1底部,顶膜装置7包括限位杆71、顶膜柱72和插销74,顶膜柱72套在限位杆71上,限位杆71和顶膜柱72上均开有多个配合插销74的限位孔73,顶膜装置7右侧设置有切膜装置8,切膜装置8固定连接在承载板1底部,切膜装置8包括外框架9,外框架9下部开有穿膜槽17,外框架9上部对称设有两个密闭的第一腔室10,两个第一腔室10中间设有密闭的第二腔室11,第二腔室11的容积大于第一腔室10,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11内均设置有弹簧,两个第一腔室10内的弹簧均连接有“工”字型隔板12,第二腔室11内的弹簧连接有隔板13,隔板13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刀14,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11均设有进气孔15和压力阀16,左侧“工”字型隔板12底部开有槽孔,穿膜槽17底部设有配合槽孔的限膜柱18,限膜柱18的顶端与穿膜槽17右侧底部平齐,转轴3右端连接有凸轮19,凸轮19上方支撑杆5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22,滑槽上设置有限位螺栓,滑槽滑动连接有打气筒20,打气筒20的推柄位于凸轮19的运动轨迹上,拧紧限位螺栓可固定打气筒20的位置,打气筒20的出气口套有“屮”字型的分气管21,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11均通过分气管21与打气筒20连接。
24.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5.当人们使用该装置对苗床进行覆膜时,首先将膜卷放在“u”字型的支撑架5上,抽出薄膜穿过通槽6,然后绕着顶膜装置7向右穿过穿膜槽17,最后覆在苗床上,接着推动承载板1带动行进滚轮4在苗床上移动覆膜,移动过程中可根据苗床上苗木的高度调节顶膜装置7中顶膜柱72的高度,随着行进滚轮4的转动,转轴3带动另一端的凸轮19转动,凸轮19撞击打气筒20的推柄使打气筒20给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11打气,第二腔室11设置较宽,以至于第一腔室10中的“工”字型隔板12先向下运动,且左端的“工”字型隔板12压着薄膜穿过限膜柱18,右端的“工”字型隔板12压着薄膜抵住穿膜槽17底部,第二腔室11中的隔板13随后带动切刀14向下运动切割薄膜,由于压力阀16的存在,当切割完成后,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11中气压超过阀门限制,压力阀16开始放气,弹簧带动两个“工”字型隔板12和隔板13复位,而剩下薄膜由于被卡在限膜柱18上不会回弹,将其扯出便可继续覆膜。
26.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