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养猪场用成品猪转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0162发布日期:2022-06-15 03:2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养猪场用成品猪转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养猪场用成品猪转运设备。


背景技术:

2.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巨大,生猪养殖是市场肉类供应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环保意、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规模化的养殖场逐渐增多,出现了更多的年出栏量在数万头甚至更多的大型养猪场。
3.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对生猪进行转运一般为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养殖过程中,可能涉及到根据规格、生猪健康,对生猪进行不同圈舍之间的转栏;成品猪出栏一般通过专用的转运设备将生猪由圈舍转移到转移车/运输车上。
4.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2120132651.1提供的技术方案,其提供了一种猪养殖用种猪转运笼,具体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为包括防护门,防护门通过第一合页铰接于笼子本体上,可实现:将所述防护门作为笼子本体的进、出口开闭控制门,用于生猪进、出笼子控制。
5.对猪转运笼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无疑对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养猪场用成品猪转运设备。本转运设备的结构设计可很好的提升其与圈舍、运输车对接的便捷性。
7.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型养猪场用成品猪转运设备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大型养猪场用成品猪转运设备,包括转运箱、设置在转运箱侧壁上的箱门,所述转运箱包括钢结构架,所述钢结构架上设置有第一插槽,箱门通过所述插槽插接于所述钢结构架上,且所述第一插槽的延伸方向沿着转运箱的高度方向。
8.现有技术中,大型养殖场中采用转运设备完成生猪中间环节转运,将生猪移入转运设备、圈舍、运输车辆上时,一般采用转运箱与圈舍、转运箱与运输车辆各自门体对接,而后再驱赶生猪达到转移目的。
9.如申请号为cn202120132651.1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技术方案中,转运笼上的门体(防护门)为通过合页,以旋转开启、旋转关闭的方式安装于转运笼上,故在具体操作时,需要门体前方具有一定的空间供门体绕合页转动,特别是在完成转运笼与运输车、圈舍门体对接后,需要关闭门体且转运笼中具有生猪时,相关操作设计:增大转运笼与运输车或圈舍之间的间隔以供门体旋转,但以上间隔增大后,容易发生生猪逃逸的情况。
10.本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箱门以插接的方式安装于转运箱上、同时限定第一插槽延伸方向的技术方案。具体的,当生猪进入转运设备后,通过以上第一插槽,使得在关闭箱门时,箱门通过沿着第一插槽,相对于转运箱进行沿着所述高度方向的滑动,即可关闭箱门,这样,关闭箱门并不需要整体移动转运箱,故可有效方式生猪逃逸至开放空间;
通过限定所述第一插槽的延伸方向,使得箱门的打开和关闭并不依赖于转运箱侧面的空间大小,而转运箱本身不需要设置得太高,故以上延伸方向的设定有利于提升本转运设备的通用性或适用环境。
11.优选的,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该方案适用于仔猪、育肥猪、成品猪的转运,在作为成品猪转移使用时,优选设置为转运箱上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对其上生猪进行体重称重的称重装置。
12.更为完善的:考虑到转运箱单侧所占宽度对转运箱与运输车、圈舍对接所造成的影响,作为一种优选的箱门设置方式,采用:所述转运箱呈长方体状,所述箱门设置在处于转运箱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任意一端上。采用本方案,将转运箱尺寸参数最小的侧面作为所述箱门的承载面,这样,便于完成以上所述的对接。
13.作为一种可单次服务于多个圈舍、多个运输车的转运箱形式,采用:还包括多块分隔板,所述钢结构架上还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分隔板均通过第二插槽插接于所述钢结构架上,所述第二插槽的延伸方向沿着转运箱的高度方向,所述分隔板用于分割转运箱中的空间。本方案中,与箱门设置构思相同的,以上分隔板的安装方式首先可以解决对分隔板进行操作所需要考虑的空间问题,同时,采用所述分隔板后,可将转运箱分割出多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这样,可针对具体需求,在转运箱内进行生猪分区域约束,如在运用于转运箱需要与多个圈舍对接以接收各圈舍内的生猪时,在先被约束在转运箱中的生猪不会在下次对接过程中逃离。考虑到可操作性和价值,本方案特别适用于如上提出的为长方体状的转运箱,这样,通过分隔板可获得沿着转运箱长度方向排列的分区,此种形式单块分隔板面积不需要太大,故非常容易操作和保证抗变形能力。进一步的,优选设置为转运箱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二插槽对应的孔道,所述孔道可供分隔板穿过转运箱的顶侧,这样,在不需要分隔板时,可通过所述孔道将分隔板拆除以减小转运箱的自重。
14.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箱门可以底部支撑于转运箱上的方式保持转运箱关闭状态,为使得在开启状态下且不需要拆离箱门时能够获得转运箱进、出通道,采用:还包括用于实现对打开状态的箱门进行位置固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锁定杆,所述钢结构架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锁定杆的杆孔;所述箱门的底侧还设置有水平延伸的支撑杆,所述锁定杆通过约束于所述杆孔中、顶面为支撑杆提供支撑实现所述位置固定。本固定件结构简单:本身箱门亦设置为栏板状结构,利用栏板状结构的条形结构体作为所述支撑杆即可;而采用锁定杆作为所述固定件,在箱门到位后,通过抽插锁定杆即可完成箱门锁定,回退所述锁定杆即可释放箱门。
15.为避免锁定杆遗失,采用:还包括一端固定于锁定杆上、另一端固定于钢结构架上的拉绳。
16.为便于转移转运箱和固定转运箱,采用:所述转运箱的底侧还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均配备有用于实现对滚轮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
17.为方便对转运箱的底侧进行清理,采用:所述转运箱任意一侧的底侧还设置有顶升装置。采用本方案,当转运箱的底部需要进行污垢清理时,通过所述顶升装置完成转运箱的单侧顶升,使得转运箱的底面为斜面,而后通过冲洗的方式,即可定方向、定点排泄污物。所述支撑杆可采用与所述钢结构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通过旋转螺纹杆且螺纹杆单侧触地,实现转运箱单侧顶升;如在转运箱设计容积不大的情况下(人工可单侧抬升),为方便完
成单侧抬升操作,也可以采用铰接于转运箱底侧的翻转支架,当翻转支架所在侧被抬升后释放翻转支架完成转运箱单侧顶升。
18.作为一种可避免因为在转运箱底部设置漏粪通道、漏尿通道,使得生猪在转运箱内因为所述通道的存在而受到伤害;同时避免在下方设置粪便、尿液承载板增加转运箱自重,同时可减少生猪排泄物影响环境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钢结构架上还铺设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面作为转运箱内部空间的底面,所述垫板的侧面还设置有围沿。所述垫板即用于使得转运箱底部具有平整的底面供生猪站立,围沿即用于防治排泄物由垫板的侧面外溢。进一步的,与以上包括顶升装置所配套的,可在转运箱被单侧顶升后,垫板低端位置开设排屑槽,该排屑槽在转运箱正常使用时被封堵,或设置为垫板低端位置的围沿可拆,以方便对垫板上的污物进行排除。
19.作为一种易于取材且防滑的垫板形式,采用:所述垫板为花纹钢板。
2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箱门以插接的方式安装于转运箱上、同时限定第一插槽延伸方向的技术方案。具体的,当生猪进入转运设备后,通过以上第一插槽,使得在关闭箱门时,箱门通过沿着第一插槽,相对于转运箱进行沿着所述高度方向的滑动,即可关闭箱门,这样,关闭箱门并不需要整体移动转运箱,故可有效方式生猪逃逸至开放空间;通过限定所述第一插槽的延伸方向,使得箱门的打开和关闭并不依赖于转运箱侧面的空间大小,而转运箱本身不需要设置得太高,故以上延伸方向的设定有利于提升本转运设备的通用性或适用环境。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方案所述的一种大型养猪场用成品猪转运设备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23.图2为本方案所述的一种大型养猪场用成品猪转运设备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24.图3为本方案所述的一种大型养猪场用成品猪转运设备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25.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转运箱,2、箱门,3、锁定杆,4、拉绳,5、支撑杆,6、滚轮,7、顶升装置,8、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27.实施例1:
2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大型养猪场用成品猪转运设备,包括转运箱1、设置在转运箱1侧壁上的箱门2,所述转运箱1包括钢结构架,所述钢结构架上设置有第一插槽,箱门2通过所述插槽插接于所述钢结构架上,且所述第一插槽的延伸方向沿着转运箱1的高度方向。
29.现有技术中,大型养殖场中采用转运设备完成生猪中间环节转运,将生猪移入转运设备、圈舍、运输车辆上时,一般采用转运箱1与圈舍、转运箱1与运输车辆各自门体对接,
而后再驱赶生猪达到转移目的。
30.如申请号为cn202120132651.1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技术方案中,转运笼上的门体(防护门)为通过合页,以旋转开启、旋转关闭的方式安装于转运笼上,故在具体操作时,需要门体前方具有一定的空间供门体绕合页转动,特别是在完成转运笼与运输车、圈舍门体对接后,需要关闭门体且转运笼中具有生猪时,相关操作设计:增大转运笼与运输车或圈舍之间的间隔以供门体旋转,但以上间隔增大后,容易发生生猪逃逸的情况。
31.本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箱门2以插接的方式安装于转运箱1上、同时限定第一插槽延伸方向的技术方案。具体的,当生猪进入转运设备后,通过以上第一插槽,使得在关闭箱门2时,箱门2通过沿着第一插槽,相对于转运箱1进行沿着所述高度方向的滑动,即可关闭箱门2,这样,关闭箱门2并不需要整体移动转运箱1,故可有效方式生猪逃逸至开放空间;通过限定所述第一插槽的延伸方向,使得箱门2的打开和关闭并不依赖于转运箱1侧面的空间大小,而转运箱1本身不需要设置得太高,故以上延伸方向的设定有利于提升本转运设备的通用性或适用环境。
32.优选的,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该方案适用于仔猪、育肥猪、成品猪的转运,在作为成品猪转移使用时,优选设置为转运箱1上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对其上生猪进行体重称重的称重装置。
33.更为完善的:考虑到转运箱1单侧所占宽度对转运箱1与运输车、圈舍对接所造成的影响,作为一种优选的箱门2设置方式,采用:所述转运箱1呈长方体状,所述箱门2设置在处于转运箱1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任意一端上。采用本方案,将转运箱1尺寸参数最小的侧面作为所述箱门2的承载面,这样,便于完成以上所述的对接。
34.作为一种可单次服务于多个圈舍、多个运输车的转运箱1形式,采用:还包括多块分隔板8,所述钢结构架上还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分隔板8均通过第二插槽插接于所述钢结构架上,所述第二插槽的延伸方向沿着转运箱1的高度方向,所述分隔板8用于分割转运箱1中的空间。本方案中,与箱门2设置构思相同的,以上分隔板8的安装方式首先可以解决对分隔板8进行操作所需要考虑的空间问题,同时,采用所述分隔板8后,可将转运箱1分割出多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这样,可针对具体需求,在转运箱1内进行生猪分区域约束,如在运用于转运箱1需要与多个圈舍对接以接收各圈舍内的生猪时,在先被约束在转运箱1中的生猪不会在下次对接过程中逃离。考虑到可操作性和价值,本方案特别适用于如上提出的为长方体状的转运箱1,这样,通过分隔板8可获得沿着转运箱1长度方向排列的分区,此种形式单块分隔板8面积不需要太大,故非常容易操作和保证抗变形能力。进一步的,优选设置为转运箱1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二插槽对应的孔道,所述孔道可供分隔板8穿过转运箱1的顶侧,这样,在不需要分隔板8时,可通过所述孔道将分隔板8拆除以减小转运箱1的自重。
35.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箱门2可以底部支撑于转运箱1上的方式保持转运箱1关闭状态,为使得在开启状态下且不需要拆离箱门2时能够获得转运箱1进、出通道,采用:还包括用于实现对打开状态的箱门2进行位置固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锁定杆3,所述钢结构架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锁定杆3的杆孔;所述箱门2的底侧还设置有水平延伸的支撑杆5,所述锁定杆3通过约束于所述杆孔中、顶面为支撑杆5提供支撑实现所述位置固定。本固定件结构简单:本身箱门2亦设置为栏板状结构,利用栏板状结构的条形结构体作为所述支撑杆5即可;而采用锁定杆3作为所述固定件,在箱门2到位后,通过抽插锁定杆3即
可完成箱门2锁定,回退所述锁定杆3即可释放箱门2。
36.为避免锁定杆3遗失,采用:还包括一端固定于锁定杆3上、另一端固定于钢结构架上的拉绳4。
37.为便于转移转运箱1和固定转运箱1,采用:所述转运箱1的底侧还设置有滚轮6,所述滚轮6均配备有用于实现对滚轮6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
38.为方便对转运箱1的底侧进行清理,采用:所述转运箱1任意一侧的底侧还设置有顶升装置7。采用本方案,当转运箱1的底部需要进行污垢清理时,通过所述顶升装置7完成转运箱1的单侧顶升,使得转运箱1的底面为斜面,而后通过冲洗的方式,即可定方向、定点排泄污物。所述支撑杆5可采用与所述钢结构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通过旋转螺纹杆且螺纹杆单侧触地,实现转运箱1单侧顶升;如在转运箱1设计容积不大的情况下(人工可单侧抬升),为方便完成单侧抬升操作,也可以采用铰接于转运箱1底侧的翻转支架,当翻转支架所在侧被抬升后释放翻转支架完成转运箱1单侧顶升。
39.作为一种可避免因为在转运箱1底部设置漏粪通道、漏尿通道,使得生猪在转运箱1内因为所述通道的存在而受到伤害;同时避免在下方设置粪便、尿液承载板增加转运箱1自重,同时可减少生猪排泄物影响环境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钢结构架上还铺设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面作为转运箱1内部空间的底面,所述垫板的侧面还设置有围沿。所述垫板即用于使得转运箱1底部具有平整的底面供生猪站立,围沿即用于防治排泄物由垫板的侧面外溢。进一步的,与以上包括顶升装置7所配套的,可在转运箱1被单侧顶升后,垫板低端位置开设排屑槽,该排屑槽在转运箱1正常使用时被封堵,或设置为垫板低端位置的围沿可拆,以方便对垫板上的污物进行排除。
40.作为一种易于取材且防滑的垫板形式,采用:所述垫板为花纹钢板。
4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