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芒苞草种子萌发装置

文档序号:29871853发布日期:2022-04-30 19:4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芒苞草种子萌发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苗木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芒苞草种子萌发装置。


背景技术:

2.种子的成功萌发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一方面需要种子具有萌发活力(内部环境),另一方面需要适应的温度、水分与光照等(外部环境);二者缺一不可。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过少,种子难以完成吸胀吸水;水分过多,种子容易软烂变坏;温度过高,种子活力丧失;温度过低,种子休眠或萌发缓慢。对于需光型种子而言,种子萌发过程中缺乏必要光照,将严重制约其萌发。因此,一个适宜的萌发条件对于种子的成功萌发尤为重要。
3.由于芒苞草种子极其微小,对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在其萌发过程中极易受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轻微的环境因子波动均可能对其萌发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导致萌发失败。因此,寻求一个能满足芒苞草种子萌发条件的相应装置来开展其萌发操作;以解决芒苞草种子萌发过程中操作繁琐、萌发效果欠佳,计数困难等问题将具有很好的实操意义。
4.现阶段已有多种促进种子萌发的相关装置,各有优缺点,均难以满足芒苞草种子的萌发需求,例如:中国专利: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高原温室植物种子萌发装置(cn213044120u):能有效控制装置内的温度,但并未涉及对光照和水分条件的调控。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种子萌发装置(cn212278764u):能满足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水分和温度需求,但忽略了光照条件的调控。对于需光型种子的萌发,该装置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湿度均匀型种子萌发装置(cn211353044u):能处理不同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水分的具体需求,体现了操作的精细化和差异化,但未考虑光照与温度等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一种小黑麦种子萌发装置(cn211184891u):该装置利用纱布虹吸水避免水过多引起烂种;还能够结合照片和计算机软件实现快速计算发芽率。但并未考虑光照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细微种子在发芽板上的放置难以均匀平铺(种子很容易粘附在一起)的问题,进而造成利用照片和计算机软件来统计发芽率的操作可行性降低,计数的准确度将难以保证。
5.综上,虽现有各式促种子萌发装置,但若要用于芒苞草种子的萌发,均不是最优选。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芒苞草种子萌发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芒苞草种子萌发操作繁琐、计数困难等的问题。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芒苞草种子萌发装置,包括培养箱和可拆卸设置在培养箱顶部的箱盖,所述培养箱内设置有萌发平台,所述萌发平台包括顶部开口的萌发箱,所述萌发箱的底部设置有与萌发箱相通的支撑管,所述萌发箱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吸水板,所述第一吸水板的底部设置有伸进支撑管内并与支撑管底部齐平的吸水柱,所述支撑管的上设置有若干个微孔,所述萌发箱内放置有与第一吸水板接触的萌发槽。
9.优选的,所述萌发槽的底部为隔网,所述隔网上设置有第二吸水板。
10.优选的,所述萌发槽内放置有播种盒,所述播种盒上开设有若干个播种槽,所述播种槽的底部开设有过水孔。
11.优选的,所述播种盒上扣合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为透明材质。
12.优选的,位于所述盒盖的上方、所述萌发箱的内壁上扣接有压盖,所述压盖的底部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一端抵在盒盖的顶部。
13.优选的,所述压盖的侧壁上设置有数个限位凸起,所述萌发箱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凸起对应且适配的限位凹槽。
14.优选的,所述培养箱的底部嵌入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电性连接有温度控制器。
15.优选的,所述箱盖的内顶部、位于播种盒的上方设置有灯管。
16.优选的,所述箱盖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密封环,所述箱盖与培养箱扣合后,所述密封环与培养箱的顶端相抵。
17.优选的,所述箱盖的侧壁上设置有销孔,所述培养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销孔对应的限位槽,所述箱盖和培养箱通过销轴固定。
18.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毛细虹吸现象为维持萌发平台上水分含量的稳定,有效的避免细微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因泡水而腐烂的现象发生。同时,利用培养箱完成对光照和温度的控制,亦可确保培养环境的无菌性。最终,可解决芒苞草种子萌发操作繁琐、萌发效果欠佳以及计数困难的问题,如,可以在芒苞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在某一个特定适合,打开盒盖,用相机拍摄高清照片,随后在电脑端放大照片至能清楚看清胚根长出(露白)的种子,以完成萌发数量的统计。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图;
22.图3为压盖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播种盒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萌发槽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萌发箱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第一吸水板结构示意图;
27.图中:培养箱1、箱盖2、萌发箱3、支撑管4、第一吸水板5、吸水柱6、微孔7、萌发槽8、隔网9、第二吸水板10、播种盒11、播种槽12、过水孔13、盒盖14、压盖15、支柱16、限位凸起17、限位凹槽18、加热件19、灯管20、密封环21、销轴22。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举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30.参考图1-图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芒苞草种子萌发装置,包括培养箱1和可拆卸设置在培养箱1顶部的箱盖2,箱盖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密封环21,箱盖2与培养箱1扣合后,密封环21与培养箱1的顶端相抵,密封环21为橡胶材质,从而增加箱盖2和培养箱1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在箱盖2的侧壁上设置有销孔,培养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销孔对应的限位槽,箱盖2和培养箱1通过销轴22固定,销轴22设置的数量根据培养箱1的大小进行常规设置,从而使培养箱处于密闭的状态,以根据需要使其内部为无菌环境。
31.进一步的,在培养箱1内设置有萌发平台,萌发平台包括顶部开口的萌发箱3,在培养箱1内,萌发箱3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放置多个。在萌发箱3的底部设置有与萌发箱3相通的支撑管4,支撑管4内部中空且顶端和底端开口,萌发箱3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吸水板5,第一吸水板5的底部设置有伸进支撑管4内并与支撑管4底部齐平的吸水柱6,支撑管4的上设置有若干个微孔7,萌发箱3内放置有与第一吸水板5接触的萌发槽8。吸水柱6与支撑管4适配,使吸水柱6与支撑管4的内壁贴合。优选的,支撑管4的底部呈喇叭状,增加其与培养箱底部的接触面积,同理,吸水柱6的底部同样为喇叭状,与支撑管4的相适配。在培养种子时,培养箱1内装有水,水会通过支撑管4上的微孔7进入到支撑管内,并沿着支撑管4内的吸水柱6进入到第一吸水板5上,最终进入到萌发槽8内。萌发槽8的设置可以减少播种盒11直接放置到第一吸水板5上时,进入到播种盒11内的水量过多。
32.进一步的,萌发槽8的底部为隔网9,便于空气流通,隔网9上设置有第二吸水板10。萌发槽8内放置有播种盒11,播种盒11可根据实际需要在萌发槽内放置多个,播种盒11上开设有若干个播种槽12,播种槽12的底部开设有过水孔13。为了避免种子堵塞过水孔13,可将播种槽12的底部设置成平面,从而使种子位于播种槽内的台阶面上。或者,在播种槽12的底部铺设一层无纺布(或湿纸巾、面巾纸、试纸等),种子放在无纺布上,水通过过水孔后被无纺布吸收,从而为种子提供潮湿的环境。每个播种槽12内种子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放置,同时,播种槽的大小可根据种子大小进行常规设置。
33.更进一步的,将过水孔13的孔径设置成小于种子的粒径,使水在经过过水孔进入到播种槽内与种子接触时,种子不会落入过水孔内。
34.进一步的,播种盒11上扣合设置有盒盖14,盒盖14为透明材质,便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盒盖14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若干个透气孔。
35.进一步的,为了使播种盒11的底部能够压紧在第二吸水板10上,同时,第二吸水板10能够压紧在第一吸水板5上,从而使水能够通过吸水板进入到播种槽内,在位于盒盖14的上方、萌发箱3的内壁上扣接有压盖15,压盖5为透明材质,压盖15的底部设置有支柱16,支柱16的一端抵在盒盖14的顶部中心处;支柱16的另一端设置有橡胶垫,从而避免支柱划伤盒盖。具体的:压盖15的侧壁上设置有数个限位凸起17,萌发箱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凸起17对应且适配的限位凹槽18。限位凸起17为橡胶材质,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其卡进限位凹槽18内,从而实现压盖15固定在萌发箱3的内壁上,同时,设置在压盖上的支柱则抵在盒盖14上,支柱16给盒盖14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从而使播种盒11压紧在第二吸水板10上,萌发槽8压紧在第一吸水板5上,从而使第一吸水板和第二吸水板接触,为水提供渗入通道。需要
说明的是:第一吸水板、第二吸水板和吸水柱均为吸水材料,如海绵等,从而将培养箱内的水吸至播种盒内。
36.进一步的,对于压盖15的设置,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压盖15包括与萌发箱3内圈适配的压框,压框内交错或平行设置有连接条,支柱16设置在连接条上,并与盒盖14的中心处对应,从而通过连接条之间的间隙观察播种盒内的种子萌发情况。
37.进一步的,为了使压盖能够对不同高度的播种盒进行固定,在限位凹槽18平行设置有多排。对于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的设置,可以如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那样,分别设置在萌发箱和压盖相对应的侧壁上,当然,也可以四个侧壁上均设置,只是会增加压盖取放的难度。
38.进一步的,为了给培养箱内的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在培养箱1的底部嵌入设置有加热件19,加热件19电性连接有温度控制器。具体为:在培养箱的底部设置加热件,在加热件的上方设置隔板,从而使加热件位于封闭的空间内。加热件19包括但不限于加热丝、加热棒等,可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器使加热件完成水浴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并保存。萌发平台的支撑管浸没在培养箱的水中,从而完成吸水。箱盖2的内顶部、位于播种盒11的上方设置有灯管20。灯管20可由外部开关人为调控光强和光质。
39.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将种子放入播种槽12内,将播种盒11放入萌发槽8内,并在播种盒11上盖上盒盖14,然后,将萌发槽放入萌发箱3内,并将压盖15固定在萌发箱3内,最后,将萌发箱3放入培养箱1内,盖上箱盖2,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对培养箱内的水进行加热的规定温度,调节灯管的光强,从而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且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水分,进而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1.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