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割机分禾器和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0926发布日期:2022-06-04 08:3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割机分禾器和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禾器及其具有该分禾器的收割机。


背景技术:

2.分禾器广泛应用于联合收割机,现有技术中的分禾器通常安装在收割机割台左右两侧的前端向下靠近地面的位置,其在联合收割机行进作业过程中将待收割作物和非收割作物分离开来,为了增强分离和引导作用,分禾器上通常也都安装分禾杆。现有技术中收割机分禾器外侧设置外分禾杆,外分禾杆的前端通常设置在分禾器的外侧,因受限于分禾器横向上较窄的结构需求,外分禾杆的前端与分禾器尖横向上不重合,也就是外分禾杆的前端与分禾器尖横向上产生距离,这样外分禾杆前端与分禾器前端围成的区域形成一个外分禾杆无法起作用的三角区,在机体作业时,作物堆积在该区域内无法被外分禾杆导流,从而作物被收割机推倒影响机体整体收割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割机分禾器,该方案解决了以上所述的堆积作物的问题,外分禾杆分离和引导作物更彻底,提高了机体的收割效果;同时在机体收割的过程中,解决了分禾器尖上挂草的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收割机分禾器,包括设置在前端的分禾器尖、与所述分禾器尖后端连接的分禾器本体部、分禾杆,所述分禾杆从所述分禾器本体部的前部向所述分禾器本体部的横向外侧和后方延伸,还包括前固定座,所述前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分禾器尖上,所述前固定座与所述分禾杆的前端连接。
5.优选地,所述分禾器尖包括内侧壁、与所述内侧壁相对设置的外侧壁、第一上盖板和下封板,所述第一上盖板分别与所述内侧壁的上端和所述外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封板分别与所述内侧壁的下端和所述外侧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内侧壁、外侧壁、第一上盖板和下封板围成开口朝向所述分禾器本体部的腔体,所述前固定座位于所述腔体内或所述前固定座的部分位于所述腔体的外侧。
6.优选地,所述前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内侧壁或所述外侧壁或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上。
7.优选地,所述分禾器本体部包括第二上盖板,所述第一上盖板和所述第二上盖板固定连接并沿机体前后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上盖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α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上盖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β。
8.优选地,所述内侧壁、所述外侧壁和所述第一上盖板一体折弯形成。
9.优选地,所述前固定座设有朝向机体后方的孔,所述分禾杆的前端插入所述孔形成嵌套式转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前固定座为空心弯管,所述空心弯管一端与所述内侧壁固定连接,所
述空心弯管另一端与所述外侧壁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外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空心弯管另一端与所述缺口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分禾器本体部还包括内侧板,所述内侧板位于所述第二上盖板的下侧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内侧板固定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分禾杆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的轴线与所述孔的轴线重合。
1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收割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收割机分禾器和割台,所述割台固定连接在分禾器本体部的后端。
15.优选地,所述割台包括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形成嵌套式同轴转动连接。
16.本实用新型方案分禾杆分离和引导作物更彻底,不会导致分禾器前部堆草的问题,提高了机体的收割效果;同时在机体收割的过程中,解决了分禾器上端挂草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割机分禾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主视图;
19.图3为图1的俯视图;
20.图4为图2a-a的剖面图;
21.图5为分禾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割机分禾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图6的主视图;
24.图8为图6的俯视图;
25.图9为图7b-b的剖面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收割机分禾器连接割台的结构示意图1;
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收割机分禾器连接割台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1.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32.实施例1:
33.图1-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收割机分禾器的示意图,从图 8所示,分禾器设置于割台5的左右两侧(图8中只示意出左分禾器);分禾器包括设置在前端的分禾器尖1、与分禾器尖1后端连接的分禾器本体部2、分禾杆3和前固定座4,分禾杆3从分禾器本体部2的前部向分禾器本体部2的横向外侧和后方延伸,前固定座4与分禾杆3的前端连接,前固定座4固定于分禾器尖1上,具体地,分禾器尖1包括内侧壁14、与内侧壁14相对设置的外侧壁 12、第一上盖板13和下封板15,第一上盖板13分别与外侧壁12的上端和内侧壁14的上端固定连接,内侧壁14与外侧壁12相对设置在两侧,下封板15分别与内侧壁14的下端和外侧壁12的下端连接,内侧壁14、外侧壁12、第一上盖板 13和下封板15围成开口朝向分禾器本体部2的腔体11,从而提高了分禾器尖1 的强度;具体地,前固定座4位于腔体11内,也就是前固定座4横向上不凸出于所述外侧壁12,前固定座4不凸出于分禾器尖1上部横向方向上覆盖的区域;在机体作业时,前固定座4与分禾器尖1横向上不产生距离,也就是前固定座4与分禾器尖1横向上重合,则机体工作时,分禾器尖1和分禾杆3对待收割作物无缝衔接的起到分离和引导作用,不会形成分禾杆无法起导流作用的三角区,也就是不会产生堆草问题,则分禾杆对待收割机作物都无死角的分离和引导,提高了机体的收割效果;进一步地,前固定座4可以固定在内侧壁14或外侧壁12或内侧壁14和外侧壁12上;同时本实施方案采用包括分禾器尖1和分禾器本体部2 的分体式分禾器,维修更换更方便。
34.图1-图5所示,前固定座4设有朝向机体后方的孔41,分禾杆3的前端插入孔41形成嵌套式转动连接,保证了分禾杆3可以调节角度;分禾杆3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31,角度调节机构31包括第一旋转部311,例如第一旋转部311可以为轴孔,第一旋转部311的轴线与孔41的轴线重合,进一步保证了分禾杆3可以顺畅的调节角度;进一步优选地,前固定座4为空心弯管,空心弯管一端与内侧壁 14固定连接;内侧壁14、外侧壁12和第一上盖板13一体折弯形成。
35.图1-图5所示,分禾器本体部2包括第二上盖板21、位于第二上盖板21下侧的内侧板22、位于内侧板22下侧的前底板23、位于前底板23后侧的立柱24,立柱2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二上盖板21和前底板23固定连接,第二上盖板21、内侧板22、前底板23和立柱24通过焊接成框架架构形成分禾器本体部2,第一上盖板13和第二上盖板21固定连接并沿机体前后方向向下倾斜设置,第一上盖板 13与地面形成的夹角α大于等于第二上盖板21与地面形成的夹角β;优选地,第一上盖板13与地面形成的夹角α等于第二上盖板21与地面形成的夹角β,也就是第一上盖板13的上沿与第二上盖板21的上沿平行,防止机体作业时,分禾器尖1 的上部挂草;内侧壁14与内侧板22固定连接,下封板15与前底板23固定连接。
36.实施例2:
37.图6所示,本实施例2分禾器包括设置在前端的分禾器尖1、与分禾器尖1后端连接的分禾器本体部2、分禾杆3和前固定座4,分禾杆3从分禾器本体部2的前部向分禾器本体部2的横向外侧和后方延伸,前固定座4与分禾杆3的前端连接,前固定座4固定于分禾器尖1上,具体地,分禾器尖1包括内侧壁14、与内侧壁 14相对设置的外侧壁12、第一上盖板13和下封板15,第一上盖板13分别与外侧壁12的上端和内侧壁14的上端固定连接,内侧壁14与外侧壁12相对设置在两侧,下封板15分别与内侧壁14的下端和外侧壁12的下端连接,内侧壁14、外侧壁12、第一上盖板13和下封板15围成开口朝向分禾器本体部2的腔体11,从而提高了分禾器尖1的强度;前固定座4的部分位于所述腔体11的外侧;也就是前固定座 4的部分凸出于分禾器尖1横向方向上覆盖的区域;本实施方案,前固定座横向上凸出于分禾器尖的部分对机体前进方向上待收割机作物的引导和分流不形成阻挡,在机体作业时,分禾杆对待收割机作物都无死角的分离和引导,提高了机体的收割效果;进一步地,前固定座4可以固定在内侧壁14或外侧壁12或内侧壁14和外侧壁12上;同时本实施方案采用包括分禾器尖1和分禾器本体部2的分体式分禾器,维修更换更方便。
38.图5-图9所示,前固定座4设有朝向机体后方的孔41,分禾杆3的前端插入孔41形成嵌套式转动连接,保证了分禾杆3可以调节角度;分禾杆3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31,角度调节机构31包括第一旋转部311,例如第一旋转部311可以为轴孔,第一旋转部311的轴线与孔41的轴线重合,进一步保证了分禾杆3可以顺畅的调节角度;进一步优选地,前固定座4为空心弯管,空心弯管一端与内侧壁 14固定连接,空心弯管另一端与外侧壁12固定连接,不仅保证了分禾杆3可以调节角度,也加强了分禾器尖1的强度;进一步优选地,外侧壁12上设有缺口121,空心弯管另一端与缺口121固定连接,比如焊接,设置缺口121的目的使得加工时焊接更容易简单;进一步优选地,内侧壁14、外侧壁12和第一上盖板13一体折弯形成。分禾器本体部2包括第二上盖板21、位于第二上盖板21下侧的内侧板22、位于内侧板22下侧的前底板23、位于前底板23后侧的立柱24,立柱2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二上盖板21和前底板23固定连接,第二上盖板21、内侧板22、前底板23和立柱24通过焊接成框架架构形成分禾器本体部2,第一上盖板13和第二上盖板21固定连接并沿机体前后方向向下倾斜设置,第一上盖板13与地面形成的夹角α大于等于第二上盖板21与地面形成的夹角β;优选地,第一上盖板13 与地面形成的夹角α等于第二上盖板21与地面形成的夹角β,也就是第一上盖板 13的上沿与第二上盖板21的上沿平行,防止机体作业时,分禾器尖1的上部挂草;内侧壁14与内侧板22固定连接,下封板15与前底板23固定连接。
39.实施例3:
40.图5、图10-图11所示,一种收割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收割机分禾器和割台5,割台5固定连接在分禾器本体部2的后端,具体地,内侧板22固定连接在割台5 上;角度调节机构31还包括调节板312,调节板312设有弧形腰孔3121,割台5 包括第二旋转部51,第二旋转部51与第一旋转部311形成嵌套式同轴转动连接,例如第一旋转部311为轴孔,第二旋转部51为销轴,割台5上还设有分禾杆固定组件52,分禾杆固定组件52穿过弧形腰孔3121将调节板312与割台5固定,当机体不作业时,分禾杆3围绕第二旋转部51的轴线沿弧形腰孔3121由下向上的方向旋转并固定。本收割机在机体作业时,分禾杆对待收割机作物都无死角的分离和引导,提高了机体的收割效果;同时本实施方案分禾器尖1的上沿和分禾器本体部 2的上
沿平行,在机体作业时,避免了分禾器尖1挂草的问题;同时本实施方案采用包括分禾器尖1和分禾器本体部2的分体式分禾器,维修更换更方便;分禾杆3 可以顺畅的调节角度,缩短了整机非作业时的横向宽度,保证整机非作业时更好的通过性。为清楚简要地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将不再对分禾器本体部2的其他部件进行详细阐述,为了分禾器本体部2与割台5连接更稳定,还可以设有其他连接板,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但是应该理解,本实施方式在范围上不因此而受到限制。
4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