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0287发布日期:2022-06-07 22:2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存在一些飞行类病媒生物,比如:带有疟疾的蚊子或带有细菌的苍蝇等等。
3.通常人们会采用化学喷剂进行消杀处理,但是,化学药剂会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此外,常规的物理灭虫方法有蚊蝇贴、蚊蝇排等等,效果并不明显。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存在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装置。
6.一种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装置,包括安装架体、捕捉件、用于装有吸引飞行类病媒生物药剂的吸引件;
7.所述安装架体上开设有捕捉口,所述捕捉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体,且所述捕捉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架体转动,所述捕捉件能够封闭于所述捕捉口;所述吸引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体,所述吸引件设置于所述捕捉口的一侧;所述吸引件外部设置有透光的透光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引件设置于捕捉口的一侧,所以飞行类病媒生物会受到气味的吸引飞至捕捉口处,再通过捕捉件转动至捕捉口并封闭捕捉口,此时由于生物的趋光性和趋味性会被吸引件吸引,从而通过物理手段捕捉飞行类病媒生物,进而提高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效果。
9.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体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遮光的遮光件,所述安装架体内部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吸引件的第一连通口。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通口的设置有利于吸引件的光透过连通口,从而吸引飞行类病媒生物移动至吸引件的内部,从而提高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效果。
11.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封闭第一连通口的第一封闭件,所述第一封闭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侧壁。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封闭件转动连接的优势在于,假设第一封闭件为透明材料时,比如:塑料或玻璃;此时,当捕捉口处于黑暗的时候,飞行类病媒生物可能使得第一封闭件转动,从而进入吸引件内部;当捕捉口处于光线充足的时候,第一封闭件封住连通口,从而放置吸引件内部的飞行类病媒生物返回。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封闭件靠近所述捕捉件的一侧设有金属层,所述捕捉件靠近所述第一封闭件的一侧设有磁吸部,当所述捕捉件靠近所述第一封闭件时,所述第一封闭件转动,所述第一连通口处于打开状态,当所述捕捉件远离所述第一封闭件时,所述第一封闭件再次转动,所述第一连通口处于关闭状态。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捕捉件是转动连接的,所以捕捉件能够周期性转动,
当捕捉件处于捕捉口时,捕捉口被封闭光线较暗,此时又因为磁吸部和第一封闭件相互吸引,所以第一封闭件靠近磁吸部,使得连通口打开,吸引件的光线透过连通口吸引飞行类病媒生物并捕捉。当捕捉件离开捕捉口时,第一封闭件的磁力消减,第一封闭件复位,从而关闭连通口。减少飞行类病媒生物返回的情况发生。
15.优选的,所述捕捉件还包括第二捕捉部,所述第二捕捉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捕捉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捕捉部在竖向上逐渐远离所述第一捕捉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捕捉部在竖向上逐渐远离第一捕捉部,从而使得第二捕捉部具有清理安装架体内部和将飞行类病媒生物驱赶至连通口处,从而提高装置的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效果。此外,当第二捕捉部的转动方向与第一封闭件的转动方向相反时,第二捕捉部能够协助第一封闭件关闭。
17.优选的,所述吸引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体,所述安装架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吸引件还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引件是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架体,当吸引件内部的吸引药剂效果不佳时,可以拆卸吸引件,并更换吸引件,提高整体装置的适用性;或者当吸引件内部的飞行类病媒生物过多时,拆卸吸引件清洗吸引件的内部。
19.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体包括覆盖件,所述覆盖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件,所述覆盖件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捕捉件还包括滑移部,所述滑移部滑移连接于所述固定槽的槽壁。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捕捉件转动连接于安装架体,所以捕捉件在转动时,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摩擦,从而导致捕捉件磨损的情况发生,甚至可能出现脱离于转动轨道,从而与捕捉口的侧壁发生碰撞。因此,固定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安装架体始终处于固定槽的转动轨道之中,维持捕捉件的运动稳定性。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 由于吸引件设置于捕捉口的一侧,所以飞行类病媒生物会受到气味的吸引飞至捕捉口处,再通过捕捉件转动至捕捉口并封闭捕捉口,此时由于生物的趋光性和趋味性会被吸引件吸引,从而通过物理手段捕捉飞行类病媒生物,进而提高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效果。
23.2. 当捕捉件处于捕捉口时,捕捉口被封闭光线较暗,此时又因为磁吸部和第一封闭件相互吸引,所以第一封闭件靠近磁吸部,使得连通口打开,吸引件的光线透过连通口吸引飞行类病媒生物并捕捉。当捕捉件离开捕捉口时,第一封闭件的磁力消减,第一封闭件复位,从而关闭连通口。减少飞行类病媒生物返回的情况发生。
24.3. 固定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安装架体始终处于固定槽的转动轨道之中,维持捕捉件的运动稳定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架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引件和捕捉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引件和捕捉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封闭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卡接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架体;11、捕捉口;12、遮光件;13、第一连通口;14、安装槽;15、覆盖件;151、固定槽;2、捕捉件;21、金属层;22、安装部;23、第一捕捉部;24、第二捕捉部;25、滑移部;3、吸引件;31、透光部;32、卡接部;321、安装单元;322、卡接单元;4、第一封闭件;41、磁吸部;42、第一封闭部;43、第二封闭部。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6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例公开了一种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装置,用于提高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效果。
34.参照图1和图2,一种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装置,包括安装架体1、捕捉件2、和用于装有吸引飞行类病媒生物药剂的吸引件3;具体的,捕捉件2连接于安装架体1,捕捉件2设置于安装架体1的内部,且捕捉件2通过驱动组件能够相对于安装架体1的中轴转动。
35.参照图2和图3,安装架体1上开设有捕捉口11,吸引件3设置于捕捉口11的一侧,吸引件3远离安装架体1的表面设有一层能够透光的透光部31;安装架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用于遮光的遮光件12,而且,安装架体1靠近吸引件3的一侧设置有能够透光的覆盖件15。吸引件3设置于捕捉口11的上方。而且,安装架体1内部开设有用于连通吸引件3的第一连通口13。所以,由于透光部31能够透光,光线进入透光部31后,光线再通过覆盖件15至捕捉口11,飞行类病媒生物由于趋光性和吸引件3的吸引,从而通过捕捉口11进入安装架体1内部。
36.参照图2和图3,捕捉件2包括安装部22、第一捕捉部23、第二捕捉部24和滑移部25,其中,安装部22的一侧连接于第一捕捉部23,第一捕捉部23连接于第二捕捉部24,第二捕捉部24能够贴合安装架体1内部侧壁,从而扩大清理从捕捉口11进入安装架体1内部的飞行类病媒生物的范围。第二捕捉部2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捕捉部23,且第二捕捉部24沿竖向向下逐渐远离于第一捕捉部23,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当第二捕捉部24靠近飞行类病媒生物时,生物会受到刺激飞起,而且连通口位于安装架体1内部的上方,所以,生物可能由于药剂的影响和第二捕捉部24的刺激,飞往吸引件3内部,从而提高整体装置的捕捉能力,进而提高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效果。
37.参照2和图4,还包括用于封闭第一连通口13的第一封闭件4,而且,第一封闭件4转动连接于第一连通口13的侧壁。
38.参照图4和图5,第一封闭件4包括第一封闭部42和第二封闭部43,第一封闭部42的重量大于第二封闭部43的重量,第一封闭部42抵压于吸引件3的内壁,且第一封闭部42能够封闭捕捉口11,第二封闭部43抵压于安装架体1的内壁,第二封闭部43上设有一层金属层21。而且,捕捉件2还包括磁吸部41,磁吸部41连接于第二捕捉部24,当第二捕捉部24靠近第一连通口13时,由于磁吸部41对第二封闭部43的磁吸力,导致第二封闭部43发生转动,从而打开第一连通口13,此时,第一封闭件4恰好封闭捕捉口11,飞行类病媒生物由于趋光性和趋味性,会从第一连通口13进入吸引件3内。第二捕捉部24远离第一连通口13时,磁吸部41的磁吸力下降,且第一捕捉部23能够协助第二封闭部43复位,从而实现关闭第一连通口13;此时,第一封闭部42不再封闭捕捉口11,捕捉口11开放,继续吸引飞行类病媒生物进入安装
架体1内部;此时,第一连通口13关闭,吸引件3内部的生物无法出来。从而提高了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效果。
39.参照图4,安装架体1还包括包括安装件,其中,覆盖件15位于安装件的上方,覆盖件15上开设有固定槽151,捕捉件2还包括滑移部25,滑移部25滑移连接于固定槽151的槽壁,从而使得捕捉件2在转动过程中稳定地运动,减少捕捉件2转动位置发生偏差的情况发生。
40.参照图2和图4,吸引件3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架体1,安装架体1上设有安装槽14,吸引件3还包括卡接部32,卡接部32能够滑移连接于安装槽14的侧壁,卡接部32具有韧性。
41.参照图4和图6,卡接部32包括安装单元321和卡接单元322,安装单元321竖向放置,安装单元321的一侧连接于透光部31,安装单元321的另一侧连接于卡接单元322,卡接单元322沿竖向向上逐渐远离安装单元321,卡接单元322与安装单元321最大水平距离等于安装槽14的槽口宽度。所以当卡接部32滑移安装槽14内,卡接单元322受力靠近安装单元321,且卡接单元322的一端抵压于安装槽14的槽壁,从而,使得吸引件3能够可拆卸连接于覆盖件15。而且,在本实施例总,卡接部32设置有四组。此外,当吸引件3内部的吸引药剂效果不佳时,可以拆卸吸引件3,并更换吸引件3,提高整体装置的适用性;或者当吸引件3内部的飞行类病媒生物过多时,拆卸吸引件3清洗吸引件3的内部。
42.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当第二捕捉部24靠近第一连通口13时,由于磁吸部41对第二封闭部43的磁吸力,导致第二封闭部43发生转动,从而打开第一连通口13,此时,第一封闭件4恰好封闭捕捉口11,飞行类病媒生物由于趋光性和趋味性,会从第一连通口13进入吸引件3内。第二捕捉部24远离第一连通口13时,磁吸部41的磁吸力下降,且第一捕捉部23能够协助第二封闭部43复位,从而实现关闭第一连通口13;此时,第一封闭部42不再封闭捕捉口11,捕捉口11开放,继续吸引飞行类病媒生物进入安装架体1内部;此时,第一连通口13关闭,吸引件3内部的生物无法出来。从而提高了飞行类病媒生物防治效果。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