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熊蜂饲养箱和授粉箱联体式繁育装置

文档序号:29690612发布日期:2022-04-16 11:2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熊蜂饲养箱和授粉箱联体式繁育装置

1.本发明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熊蜂饲养箱和授粉箱联体式繁育装置。


背景技术:

2.熊蜂授粉技术作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相比传统生产上人工授粉或者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处理(俗称激素喷花),不仅省时省工,而且可以提高设施水果、蔬菜的产量,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改善果实品质、避免激素喷花而带来对作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化学污染。近年来,熊蜂授粉在全球的设施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熊蜂人工繁育技术难度较大,仅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其繁育技术。
3.我国自1998年取得了本土熊蜂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以来,现已经可实现大规模的熊蜂人工繁育及其授粉应用技术,满足了我国设施农业的授粉需求,同时有效避免了国外授粉熊蜂的引进对本土熊蜂潜在的生物入侵威胁。然而,无论是传统的木制蜂箱还是现有的蜂箱,不仅饲喂流程繁杂,费工费时,占用空间,而且饲喂器内置,不利于蜂王产卵、蜂群的发展以及大规模的饲养繁育,影响熊蜂的工厂化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质量轻、便于规模化生产的熊蜂饲养箱和授粉箱联体式繁育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提供一种熊蜂饲养箱和授粉箱联体式繁育装置,包括饲养箱和授粉箱,饲养箱包括箱框架,箱框架内活动设置有至少两个蜂王产卵暗室,蜂王产卵暗室之间设置有与蜂王产卵暗室一一对应的取食明室,取食明室上设有饲喂结构;
7.授粉箱包括长方形箱体、连接管、糖水盒,长方形箱体的侧壁顶端设有熊蜂进出口,长方形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圆形凸起的网格状熊蜂采食口,采食口通过连接管连接糖水盒,且连接管内设有棉芯。
8.进一步地:蜂王产卵暗室包括圆柱形壁体,圆柱形壁体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底座,圆柱形壁体的顶端设置有活动盖,圆柱形壁体与取食明室连接处且位于圆柱形壁体上设置有第一拱形巢门,圆柱形壁体与取食明室连接处且位于取食明室上设置有第二拱形巢门。
9.进一步地:取食明室的底部活动设置有网格底板,取食明室的顶部设置有透明盖板,饲喂结构设置在透明盖板的中部且向下凸起,饲喂结构的底部设有与取食明室数量相等的饲喂口。
10.进一步地:底座的上端设有双仿生茧房,底座的下端设有两个凸起卡扣。
11.进一步地:长方形箱体的底部到熊蜂进出口的侧壁上设有梯子。
12.进一步地:长方形箱体的底部设有与卡扣匹配的卡孔,长方形箱体的侧壁上设有长形透气方格。
13.进一步地:糖水盒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匹配有螺纹盖。
14.进一步地:长方形箱体上设有第一箱盖,第一箱盖上设有方形开口,方形开口内活动设置有第二箱盖,第二箱盖上设置有若干格子;长方形箱体上还活动设置有与熊蜂进出口相匹配的巢门开关。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1.饲养箱采用一拖四式结构,将四个独立的产卵暗室设置在一个箱框架内部,共用一个饲喂结构,缩小了饲养箱的体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饲喂效率。
17.2.长方形箱体的底部设有与卡扣匹配的卡孔,待蜂王产卵第一批工蜂羽化出房后将产卵暗室拿出直接按压入卡孔内,然后将圆柱形壁体与底座分离,使得底座留在授粉箱内,蜂群进行进一步的发展;提高了小蜂群的转移效率,保证了小蜂巢的完整性,有利于蜂群快速发育。
18.3.熊蜂饲养箱和授粉箱联体式繁育装置为塑膜制品,蜂箱成本低、质量轻,便于熊蜂的规模化生产及授粉应用。
19.4.与传统饲养熊蜂过程中使用的蜂箱相比,本发明的熊蜂饲养箱和授粉箱联体式繁育装置可使熊蜂的繁育效率提高60%以上,大大降低了熊蜂饲养的成本,并实现由饲养到授粉的一站式程式化操作,大大节约了成本和时间。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饲养箱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饲养箱箱框架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蜂王产卵暗室圆柱形壁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蜂王产卵暗室底座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取食明室网格底板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取食明室透明盖板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授粉箱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授粉箱长方形箱体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本发明授粉箱第一箱盖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本发明授粉箱第二箱盖结构示意图;
30.图11为本发明授粉箱巢门开关结构示意图;
31.图12为本发明授粉箱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32.其中:1、箱框架;2、取食明室;3、圆柱形壁体;4、底座;5、活动盖;6、第一拱形巢门;7、第二拱形巢门;8、网格底板;9、透明盖板;10、饲喂结构;11、饲喂口;12、透气孔;13、双仿生茧房;14、卡扣;15、小孔;16、螺纹盖;17、长方形箱体;18、梯子;19、卡孔;20、长形透气方格;21、采食口;22、连接管;23、糖水盒;24、第一箱盖;25、第二箱盖;26、方形开口;27、巢门开关;28、熊蜂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34.实施例
35.参照图1-6,一种熊蜂饲养箱和授粉箱联体式繁育装置,包括饲养箱和授粉箱,饲养箱包括箱框架1,箱框架1内活动设置有四个蜂王产卵暗室,蜂王产卵暗室包括圆柱形壁体3,圆柱形壁体3的底端活动设置有底座4,圆柱形壁体3的顶端设置有活动盖5,圆柱形壁体3之间设置有与圆柱形壁体3一一对应的取食明室2,圆柱形壁体3与取食明室2连接处且位于圆柱形壁体3上设置有第一拱形巢门6,圆柱形壁体3与取食明室2连接处且位于取食明室2上设置有第二拱形巢门7。
36.具体地说,底座4的上端设有双仿生茧房13,以促进蜂王产卵做巢,促使蜂王产卵时间的一致性,可明显的提高熊蜂的繁育效率。底座4的下端设有两个凸起卡扣14,用于与授粉箱底部进行组合。底座4上还设置有一圈小孔15,以便于熊蜂粪便的排出。
37.取食明室2的底部活动设置有网格底板8,取食明室2的顶部设置有透明盖板9,网格底板8起通风换气和限制蜂王产卵的作用,透明盖板9便于从外界观察蜂王的取食和活动情况,透明盖板9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饲喂结构10,饲喂结构10的底部设有四个与取食明室2对应的饲喂口11,使得四个产卵暗室的蜂王均可吃到足够的糖水,透明盖板9上还设置有透气孔12。
38.本实施例中的饲养箱采用一拖四式结构,将四个独立的产卵暗室设置在一个箱框架1内部,共用一个饲喂结构10,缩小了饲养箱的体积,降低了生产成本。
39.参照图7-12,授粉箱包括长方形箱体17、连接管22、糖水盒23,长方形箱体17的侧壁顶端设有熊蜂进出口28,长方形箱体17的底部到熊蜂进出口28的侧壁上设有梯子18,便于熊蜂攀爬出入蜂巢。长方形箱体17的底部设有与卡扣14匹配的卡孔19,待蜂王产卵到一定时间后将产卵暗室拿出直接按压入卡孔19内,然后将圆柱形壁体3与底座4分离,使得底座4留在授粉箱内,提高小蜂群的转移效率,且能保护小蜂巢的完整性。
40.长方形箱体17的侧壁上设有长形透气方格20。长方形箱体17的底部设置有圆形凸起的网格状熊蜂采食口21,采食口21通过连接管22连接糖水盒23,且连接管22内设有棉芯。进一步地,糖水盒23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匹配有螺纹盖16。螺纹盖16可避免蜂群运输过程中糖水的洒溅。
41.长方形箱体17上设有第一箱盖24,第一箱盖24上设有方形开口26,方形开口26内活动设置有第二箱盖25,第二箱盖25上设置有若干格子,方便从第二箱盖25观察箱内蜂群状态。长方形箱体17上还活动设置有与熊蜂进出口28相匹配的巢门开关27且巢门开关27可左右拉动,便于控制熊蜂进出口28的开启与关闭。
42.在本实施例中,熊蜂饲养箱和授粉箱联体式繁育装置为塑膜制品,蜂箱成本低、质量轻,便于熊蜂的规模化繁育生产。与传统饲养熊蜂过程中使用的蜂箱相比,本发明的熊蜂饲养箱和授粉箱联体式繁育装置可使熊蜂的繁育效率提高60%以上,大大降低了熊蜂饲养的成本,并实现由饲养到授粉的一站式程式化操作,大大节约了成本和时间。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