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装置

文档序号:30755534发布日期:2022-07-13 10:5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装置

1.本发明涉及红薯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2.番薯别称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通常为宽卵形,叶柄长短不一,聚伞花序腋生,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
3.红薯种植时通常需要进行育苗,在将红薯苗培育到一定大小后,在进行移栽。
4.目前在对红薯幼苗进行培育时,需要进行浇灌以及施液体肥料,目前的浇灌或者施肥通常需要人工进行,人工施肥耗费人力,且人工浇灌施肥对于浇灌施肥的量难以掌控,不能均匀定量的对每颗植株进行浇灌施肥。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装置,解决了红薯幼苗栽培不能定量均匀的浇灌施肥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8.s1:育苗:通过定量浇灌施肥育苗机构对红薯苗进行培育;
9.s2:整土:选择疏松沙质壤土,采用农家肥和复合肥按比例混合进行施肥;
10.s3:做垄:采取高垄双行密植,垄高20~25厘米,垄宽60~80厘米,垄距15~20厘米;
11.s4:覆膜:在垄上压覆地膜:
12.s5:载苗:将红薯苗放在种植穴中,浇透水,用土埋上底部的茎和根即可,地面露出3~4个叶;
13.s6:田间管理:及时进行查苗补缺,适当对过长的茎进行打顶,对封垄后生长过于旺盛的,喷洒矮壮素或0.3%比九溶液,控制茎叶生长,对叶片变黄的早衰田块用尿素1%或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施叶面,隔半个月喷一次;
14.s7:收获:在块根收刨前20天内不浇水。
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红薯种植栽培装置,包括:定量浇灌施肥育苗机构;
16.所述定量浇灌施肥育苗机构包括栽培箱、渗水收集盒、带动件、调节定量筒、浇灌机构、密封件和伸缩支撑臂;
17.所述栽培箱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栽培腔,所述栽培腔的内部设置有带动件,所述栽培箱的一侧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有多个伸缩支撑臂,所述调节定量筒安装于所述伸缩支撑臂上,所述浇灌机构设置于所述栽培腔的上侧,所述浇灌机构与调节定量筒连接。
18.优选的,所述带动件包括栽培板,所述栽培板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
的上侧延伸至栽培箱的外部,所述栽培板上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栽培板上且位于渗水孔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土工布。
19.优选的,所述调节定量筒包括柱形管、方管和延伸盒,所述方管安装于所述伸缩支撑臂上,所述延伸盒设置于所述方管的一侧,所述柱形管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外螺纹管,所述活塞块的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外螺纹管的内部连通。
20.优选的,所述柱形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帽,所述外螺纹管的顶端贯穿柱形管和第一螺帽后连接有旋转连接头,所述外螺纹管与所述第一螺帽螺纹连接,所述外螺纹管的表面设置有带动柄。
21.优选的,位于边侧的一个所述调节定量筒中的外螺纹管上端连接有阀门。
22.优选的,所述浇灌机构包括外环、内环、进水管和连接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外环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方管连接,所述内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外环固定连接。
23.优选的,所述u形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旋转连接头上,所述直管连接于两个方管之间,其中u形管和直管交错安装在两个调节定量筒上。
24.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一侧设置有胶垫,所述密封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延伸至延伸盒的内部,相邻所述密封件之间通过传动杆固定连接。
25.优选的,位于边侧的调节定量筒中延伸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螺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杆的表面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拉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位于另一边侧的调节定量筒中方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水连接管。
2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装置,通过设置调节定量筒配合密封件,可以将每个调节定量筒的内部填装满水后,再统一打开密封件将水流或者液体肥料导入到浇灌机构中进行浇灌,从而实现定量浇灌施肥的功能;
28.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调节定量筒内部的容积,适应不同的容量的浇灌以及对特殊植株进行不同的容积的浇灌。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步骤框图;
30.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图2所示的整土的侧视图;
32.图4为图2所示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图2所示的调节定量筒的剖视图;
34.图6为图5所示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中标号:
36.1、栽培箱,
37.2、渗水收集盒,
38.3、栽培腔,
39.4、带动件,41、栽培板,42、手柄,43、渗水孔,44、土工布,
40.5、调节定量筒,51、柱形管,52、方管,53、延伸盒,54、活塞块,55、第一螺帽,56、外螺纹管,57、带动柄,58、旋转连接头,
41.6、浇灌机构,61、外环,62、内环,63、进水管,64、连接管,
42.7、密封件,71、密封块,72、胶垫,73、第一连接块,74、第二连接块,
43.8、伸缩支撑臂,
44.9、传动杆,
45.10、直管,11、u形管,12、进水连接管,
46.131、第二螺帽,132、拉动杆,133、螺纹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48.第一实施例
49.请结合参阅图1,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步骤框图。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50.s1:育苗:通过定量浇灌施肥育苗机构对红薯苗进行培育;
51.s2:整土:选择疏松沙质壤土,采用农家肥和复合肥按比例混合进行施肥,其中如果是春栽的,地块地势较高,不存在积水或排水良好的,选用地膜覆盖栽培,地块土壤要疏松肥沃,其中施肥优选每亩施用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000kg、磷酸二铵20kg,尿素30kg,硫酸钾7~12kg;
52.s3:做垄:采取高垄双行密植,垄高20~25厘米,垄宽60~80厘米,垄距15~20厘米,要求垄面平整细致,双行覆盖采用厚度0.006-0.008mm、宽度110cm的聚乙烯地膜;
53.s4:覆膜:在垄上压覆地膜:
54.垄上设置有种植穴,种植穴中的水要浇足,以免苗期干旱,覆膜后,要将地膜压好,每隔一段距离用土镇压,栽培苗的种植孔也要用土密封镇压,以免膜下热气透出灼伤苗子,尽量短期内完成整地、起垄、覆膜、盖土等多项作业。覆膜时力求达到“紧、平、严”的标准。
55.s5:载苗:将红薯苗放在种植穴中,浇透水,用土埋上底部的茎和根即可,地面露出3~4个叶;
56.s6:田间管理:及时进行查苗补缺,适当对过长的茎进行打顶,对封垄后生长过于旺盛的,喷洒矮壮素或0.3%比九溶液,控制茎叶生长,对叶片变黄的早衰田块用尿素1%或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施叶面,隔半个月喷一次;
57.s7:收获:在块根收刨前20天内不浇水,以免降低块根的耐贮性。
58.红薯种植栽培装置,包括:定量浇灌施肥育苗机构;
59.通过该种植方法,保证红薯的生长的营养同时表民叶茎长的过快吸收较多营养,影响红薯的长势,提高红薯的质量和产量。
60.第二实施例
61.请结合参阅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红薯种植栽培装置,包括:定量浇灌施肥育苗机构,所述定量浇灌施肥育苗机构包括栽培箱1、渗水收集盒2、带动件4、调节定量筒5、浇灌机构6、密封件7和伸缩支撑臂9;
62.所述栽培箱1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栽培腔3,所述栽培腔3的内部设置有带动件4,所述栽培箱1的一侧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有多个伸缩支撑臂9,所述调节定量筒5安装于所述伸缩支撑臂9上,所述浇灌机构6设置于所述栽培腔3的上侧,所述浇灌机构6与调节定量筒5连接。
63.其中栽培箱1的栽培腔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对应设置调节定量筒5的数量,且可以根据需要经多个栽培箱1连接在一起,相邻栽培箱1之间的调节定量通过5可以通过u形管11或者直管10连接,每个栽培箱1对应设置一套密封件7,
64.所述带动件4包括栽培板41,所述栽培板41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手柄42,所述手柄42的上侧延伸至栽培箱1的外部,所述栽培板41上开设有渗水孔43,所述栽培板41上且位于渗水孔4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土工布44。
65.通过渗水孔43可以将多出的浇灌用水向下渗入到渗水收集盒2的内部,土工布44可以表面土壤跟随流出。
66.所述调节定量筒5包括柱形管51、方管52和延伸盒53,所述方管52安装于所述伸缩支撑臂9上,所述延伸盒53设置于所述方管52的一侧,所述柱形管5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块54,所述活塞块5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外螺纹管56,所述活塞块54的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外螺纹管56的内部连通。
67.柱形管51为透明的塑料管,且表面设置有容积的刻度值,图中未画出;
68.活塞块54的表面粘接有密封圈。
69.所述柱形管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帽55,所述外螺纹管56的顶端贯穿柱形管51和第一螺帽55后连接有旋转连接头58,所述外螺纹管56与所述第一螺帽55螺纹连接,所述外螺纹管56的表面设置有带动柄57。
70.通过设置旋转连接头58,当通过带动柄57带动外螺纹管56转动时,u形管11不需要跟随转动。
71.位于边侧的一个所述调节定量筒5中的外螺纹管上端连接有阀门。
72.阀门可以为普通的截止阀即可。
73.所述浇灌机构6包括外环61、内环62、进水管63和连接管64,所述进水管63的一端与所述外环61连接,所述进水管63的另一端与所述方管52连接,所述内环62通过连接管64与所述外环61固定连接。
74.外环61底部设置有环形锥形出水部便于导水,连接管64和内环62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
75.所述u形管1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旋转连接头58上,所述直管10连接于两个方管52之间,其中u形管11和直管10交错安装在两个调节定量筒5上。
76.所述密封件7包括密封块71,所述密封块71的一侧设置有胶垫72,所述密封块7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块73和第二连接块74,第二连接块74延伸至延伸盒53的内部,相邻所述密封件7之间通过传动杆9固定连接。
77.通过设置胶垫72保证密封性,其中传动杆9与方管52和延伸盒53上的贯穿处均通
过直线形机械密封。
78.位于边侧的调节定量筒5中延伸盒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帽131,所述第二螺帽13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拉动杆132,所述拉动杆132的表面设置有螺纹连接部133,所述拉动杆1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74转动连接,位于另一边侧的调节定量筒5中方管52的一侧设置有进水连接管12。
79.拉动杆132的端部设置有端帽,便于拉动拉动杆132;
80.拉动杆132与延伸盒53的贯穿处通过直线机械密封。
81.伸缩支撑臂8包括外管和内杆,内杆的下端开设有插孔,外管上侧开设有定位孔,通过插销配合插孔和定位孔可以对内杆和外管之间进行限位;
82.渗水收集盒2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83.本发明提供的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84.将育苗的土壤放置在栽培腔3的内部,位于栽培板41的上侧,红薯幼苗种植在栽培腔3的内部;
85.其中幼苗长到可以移栽的时候,通过两个手柄42向上拉动栽培板41此时可以土壤连通幼苗拉出栽培腔,此时可以将土壤连通幼苗一起进行移栽,移栽操作简单;
86.其中当幼苗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浇灌或者施肥时,将进水连接管12通过管道与水源或者液体肥料存储腔连接,且中间设置水泵或者存储水源或者液体肥料的容器放置高处,使浇灌的水或者液体肥料可以自动进入到调节定量筒5内部;
87.其中在进行浇灌时,首先通过密封件7将每个方管52上的出水孔即对应进水管63的位置进行密封,此时水流或者液体肥料依次通过u形管11、和直管10进入到每个调节定量筒5的内部,当通过相对进水连接管12另一侧的调节定量筒5顶部的阀门流出浇灌用水或者液体肥料时,此时关闭阀门;
88.继续加水,知道每个调节定量筒5的内部均填满水;
89.此时可以转动拉动杆132,使其与螺纹连接部133分离,然后可以直接拉动拉动杆132,带动密封块71移动与出水孔错开,然后水流可以通过出水管由进水管63流入到外环61,通过通过连接管64进入到内环62,其中通过传动杆9的作用可以拉动其他的调节定量筒5内部的密封块71与出水孔错开;
90.且中水流可以通过外环61下侧开口,以及连接管64和内环62下侧的出水孔流出,从而可以更加均匀的流入动土壤中与红薯幼苗接触;
91.其中红薯幼苗位于内环62的内部,通过设置内环62可以对幼苗进行支撑,避免种植时倾斜;
92.其中浇灌完成后,推动拉动杆132,且通过传动杆9推动密封块71将每个方管52上的出水孔密封;
93.其中可以在移栽时,上抬整个调节定量筒5以及浇灌机构6,从而便于将带动件4移出栽培箱1;
94.上抬时,伸缩支撑臂8中内杆向上移动,当移动至内杆下端的插孔外管的上侧的定位孔对应时,通过插销插入对其限位即可;
95.其中可以根据浇灌量的需要调整调节定量筒5内部存储空间的大小,调节时通过顺指针或者逆时针拧动带动柄57,从而带动外螺纹管56转动,与第一螺帽55作用,从而带动
活塞块54上移或者下移实现对调节定量筒内部的容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功能。
9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红薯种植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7.通过设置调节定量筒5配合密封件7,可以将每个调节定量筒5的内部填装满水后,再统一打开密封件7将水流或者液体肥料导入到浇灌机构6中进行浇灌,从而实现定量浇灌施肥的功能;
98.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调节定量筒5内部的容积,适应不同的容量的浇灌以及对特殊植株进行不同的容积的浇灌;
99.同时浇灌机构6通过设置外环和内环62以及连接管64,可以更加均匀的对红薯幼苗进行浇灌,同时内环62可以对刚栽的红薯幼苗经扶持,避免倾倒;
100.且通过设置带动件4,过两个手柄42向上拉动栽培板41此时可以土壤连通幼苗拉出栽培腔,此时可以将土壤连通幼苗一起进行移栽,移栽操作简单。
10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