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自动化播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3611发布日期:2022-05-26 11:1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作物自动化播种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农用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农作物自动化播种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化机械设备在农业方面应用的不断深入,大部分的农务已经被较为先进的设备取代。特别是对于劳动量较大的播种、灌溉、收割环节,更是需要设备的大量配合,来提高效率和减轻劳动力。
3.现在使用的播种设备,一般为手持单人播种设备,作业量比较小。随着现在一般农业家庭都能够配备一定的机动车,例如拖拉机、小型动力推车等,手持的播种设备就逐渐跟不上应用的需求。而农场的全自动化大型设备则无论是配置上,还是使用上都无法应用于农户,造成需求的断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作物自动化播种设备,它实现整个播种环节的小型自动化设备,特别适合小型农户使用,大大节约劳动力,提高播种务农的劳动效率。
5.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农作物自动化播种设备,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两侧安装有车轮,所述车架的前部固定有2个沿其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下料盘,所述下料盘的上方同轴的转动连接有筒架,所述筒架上固定有沿下料盘轴向环形阵列的料筒,所述料筒的底端为敞口结构,所述下料盘上设有能够与料筒底端敞口重合的圆形下料口,所述筒轴的底端固定有第一链轮,所述车架的中部可转动的安装有立轴,所述立轴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啮合缠绕有第一链条,所述立轴的底端设有被动锥齿轮,所述车架的底部还可转动的安装有水平左右延伸的横轴,所述横轴的一端设有与被动锥齿轮啮合的主动锥齿轮,所述横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链轮,所述车架的后部可转动的安装有与横轴并列设置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端固定有第四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之间啮合缠绕有第二链条,所述传动轴的内端固定有第五链轮,所述车架的后部居中的通过轴承件铰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远离车架的后端可转动的安装控制轮,所述控制轮上固定有与其同轴的第六链轮,所述第六链轮与第五链轮之间啮合缠绕有第三链条,所述车架的后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居中设置在控制轮的上方,所述支撑架上铰接有弹簧减震器,所述弹簧减震器的底端铰接在摆动杆的中部。
7.所述车架的前侧居中的安装有拖挂件。
8.所述筒架包括筒轴,所述筒轴相对下料盘居中同轴设置,且所述筒轴的底端贯穿下料盘并通过轴承件与下料盘转动连接,所述筒轴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沿其环形阵列的辐条,所述辐条与筒轴的径向一致,所述辐条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架,所述辐条与环形架构成扇形等分隔区域,在该扇形等分隔区域内安装固定有料筒。
9.所述下料盘的下方固定有落料管,所述落料管的管腔与下料口的位置相冲齐,所
述落料管的前端设有固定在车架上的开沟器,所述开沟器的底端设有犁头,所述落料管的后方设有覆土板,所述覆土板为相对落料管左右对称设置的斜板,斜板的底侧向外倾斜设置,且所述覆土板与落料管相邻的前侧设有喇叭口。
10.所述落料管的底端铰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为与落料管的管径相适应的弧形板,所述导向板竖直延伸,所述导向板的前侧设有后调节座,所述后调节座上铰接有后螺杆,所述开沟器上设有前调节座,所述前铰接座上铰接有前螺杆,所述后螺杆和前螺杆通过双头螺套螺纹连接。
11.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2.实现当本设备被拖挂在田间行走的时候,基于行走下控制轮被带动转动,从而依次通过第三链条实现控制轮与传动轴的传动,通过第二链条实现传动轴与横轴的传动,通过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的啮合实现横轴与立轴的传动,通过第一链条实现对筒架转动的驱动,从而让筒架能够随着行走转动,等距间隔的落下种子播种。结合前端开沟器的翻土,以及覆土板的覆盖,实现整个播种环节的小型自动化设备,特别适合小型农户使用,大大节约劳动力,提高播种务农的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14.图2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15.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16.图4是本发明仰视图。
17.图5是本发明主视图。
18.图6是本发明组件拆分示意图。
19.图7是本发明图3的a部放大图。
20.附图中所示标号:
21.1、车架;2、车轮;3、下料盘;4、筒轴;5、环形架;6、辐条;7、料筒;8、下料口;9、落料管;10、开沟器;11、犁头;12、导向板;13、后调节座;14、后螺杆;15、前调节座;16、前螺杆;17、双头螺套;18、覆土板;19、喇叭口;20、第一链轮;21、第二链轮;22、第三链轮;23、第四链轮;24、第五链轮;25、第六链轮;26、第一链条;27、第二链条;28、第三链条;29、立轴;30、横轴;31、主动锥齿轮;32、被动锥齿轮;33、传动轴;34、摆动杆;35、支撑架;36、弹簧减震器;37、控制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
23.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仪器、试剂、材料等,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
24.实施例:一种农作物自动化播种设备
25.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采用金属型材焊接支撑框架式结构,结实且重量尽量轻便。
26.所述车架1的一侧居中的安装有拖挂件,所述拖挂件用于与带动力的车辆配合,拖挂行走。故定义安装有拖挂件的一侧为车架1的前侧。
27.所述车架1靠近后侧安装有车轮2,所述车轮2为两个且相对拖挂件左右对称设置,行走稳定,所述车轮2采用深花轮胎,有利于在田间行走。
28.所述车架1的前部左右对称的设有两个下料盘3,所述下料盘3上方可转动的安装有筒架,
29.所述筒架包括筒轴4,所述筒轴4相对下料盘3居中同轴设置,且所述筒轴4的底端贯穿下料盘3并通过轴承件与下料盘3转动连接,所述筒轴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沿其环形阵列的辐条6,所述辐条6与筒轴4的径向一致,所述辐条6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架5,所述辐条6与环形架5构成扇形的等分隔区域,在该扇形等分区域内安装固定有料筒7,所述料筒7的底端为敞口结构,所述料桶内可放置种子、肥料、石灰等需要播撒在田垄间的物料。所述料筒7直立设置,所述料筒7固定在环形架5上,所述料筒7相对筒架环形固定分布,所述下料盘3上设有与料筒7内径相对应,且能够与料筒7底端敞口相重合的圆形下料口8,基于筒架的转动,带动料筒7转动,使得不同料筒7的物料能够依次与下料口8冲齐,当冲齐后该料筒7内的物料自然落下,而转动继续当该料筒7的底端敞口与下料口8错开,即停止该料筒7的落料,通过转动实现同一个筒架上料筒7内物料的逐个落下。可以在不同料筒7中间隔的放入种子和化肥,即可交替的落下种子和肥料,让肥料相邻种子进行播撒。也可都放置种子,让种子间歇的向下播撒。
30.所述下料盘3的下方固定有落料管9,所述落料管9的管腔与下料口8的位置相冲齐,用于将落下的种子向下导向,能够集中和导向种子落入目标位置。
31.所述落料管9的前端设有固定在车架1上的开沟器10,所述开沟器10的底端设有犁头11,用于在落下种子前开挖浅沟,为播种做准备。
32.所述落料管9的底端铰接有导向板12,所述导向板12为与落料管9的管径相适应的弧形板,所述导向板12竖直延伸,所述导向板12的前侧设有后调节座13,所述后调节座13上铰接有后螺杆14,所述开沟器10上设有前调节座15,所述前铰接座上铰接有前螺杆16,所述后螺杆14和前螺杆16通过双头螺套17螺纹连接,具体后所述双头螺套17的后端与后螺杆14螺纹连接,所述双头螺套17的前端与前螺杆16螺纹连接,从而使得前调节座15与后调节座13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从而当拉长前螺杆16、后螺杆14以及双头螺套17之间的距离的时候,获得让导向板12向后倾斜的效果,从而通过调整双头螺套17与前螺杆16、后螺杆14之间的长度配合关系,能够对导向板12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从而微调种子落下的时机。
33.所述落料管9的后方设有覆土板18,所述覆土板18为相对落料管9左右对称设置的斜板,斜板的底侧向外倾斜设置,且所述覆土板18与落料管9相邻的前侧设有喇叭口19,从而实现将种子两侧的土壤向内收拢的效果,能够将通过开沟器10开挖至两侧的土堆向内覆盖到刚刚落下的种子上,实现挖沟、播种、覆土的连续动作。从而完成自动化播种。
34.所述筒轴4的底端固定有第一链轮20,所述第一链轮20位于下料盘3的下方,所述车架1的中部通过轴承件可转动的安装有立轴29,所述立轴29直立设置,所述立轴29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链轮21,所述第一链轮20与第二链轮21之间啮合缠绕有第一链条26,所述立轴29的底端设有被动锥齿轮32,所述车架1的底部还可转动的安装有横轴30,所述横轴30
的轴线方向与车轮2的轴线方向一致,即横轴30为横轴30相对车架1水平左右延伸,所述横轴30的一端设有与被动锥齿轮32啮合的主动锥齿轮31,所述横轴30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链轮22,所述车架1的后部可转动的安装有与横轴30并列设置的传动轴33,所述传动轴33的外端固定有第四链轮23,所述第三链轮22与第四链轮23之间啮合缠绕有第二链条27,所述传动轴33的内端固定有第五链轮24,所述车架1的后部居中的通过轴承件铰接有摆动杆34,所述摆动杆34远离车架1的后端可转动的安装控制轮37。所述控制轮37上固定有与其同轴的第六链轮25,所述第六链轮25与第五链轮24之间啮合缠绕有第三链条28,所述车架1的后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5,所述支撑架35居中设置在控制轮37的上方,所述支撑架35上铰接有弹簧减震器36,所述弹簧减震器36的底端铰接在摆动杆34的中部。
35.所述控制轮37居中设置,相对位于两个落料管9之间,用于行走在田垄之间。并与两侧的车轮2形成三轮配合,让行走比较稳定,避免偏移。所述控制轮37为全金属轮,所述控制轮37的周侧设有插头,用于插入在土壤中,获得与松软田垄间土壤在行走时的配合转动效果,使得控制轮37跟随行走中能够根据速度稳定的被带动转动,而不会因为打滑等造成转动周圈与行走距离不一致的问题,从而保证播种的间距精度高。
36.基于上述的传动结构,实现当本设备被拖挂在田间行走的时候,基于行走下控制轮37被带动转动,从而依次通过第三链条28实现控制轮37与传动轴33的传动,通过第二链条27实现传动轴33与横轴30的传动,通过主动锥齿轮31和被动锥齿轮32的啮合实现横轴30与立轴29的传动,通过第一链条26实现对筒架转动的驱动,从而让筒架能够随着行走转动,等距间隔的落下种子播种。结合前端开沟器10的翻土,以及覆土板18的覆盖,实现整个播种环节的小型自动化设备,特别适合小型农户使用,大大节约劳动力,提高播种务农的劳动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