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野猪的引导及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81358发布日期:2022-08-03 00:4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野猪的引导及养殖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野猪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野猪的引导及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野猪是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属下的动物,是一种中型哺乳动物,共有20个亚种,体重90-200千克;体长为1,5-2米,尾长21-38厘米,耳长24-26厘米;肩高90厘米左右,不同地区所产的大小也有不同,整体毛色呈深褐色或黑色,顶层由较硬的刚毛组成,底层下面有一层柔软的细毛,背上披有刚硬而稀疏的针毛,毛粗而稀,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可以生育后代。
3.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猪肉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野猪肉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保健食品,猪肉具有野味特点,品质好,香味浓,不肥腻,价格比家猪肉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优势明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正在成为消费者最青睐的绿色肉类产品,因此野猪肉具有很大的市场,野猪养殖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4.但是,目前野猪养殖场较少,有关野猪养殖的研究也较少,野猪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许多养殖场担心风险,不愿意投资野猪养殖业,这严重阻碍了野猪养殖的发展,在野猪养殖者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野猪在杂交、选育、驯化、饲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基本解决了野猪成活率低、胎次少、产仔少、饲养难的难题,但野猪肉的品质并没有完全让消费者满意,市场上许多野猪肉腥味大、口感差,品质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培育过程中大量引入了瘦肉型猪的血统,现在,野猪多数是用纯种雄性野猪与雌性杜洛克猪或其它家猪杂交,繁育的杂交猪,一味追求瘦肉率,饲养者利用这种杂交组合,看重的是外形和毛色,生长速度,瘦肉率和饲料报酬,忽视了猪肉品质,这种杂交品种野猪血统含量低,但仍有野猪的外形特征,有利于种猪销售,但这种野猪生长速度比家猪慢,繁殖率较低,料肉比不高,关键是这种野猪肉质与普通猪肉一样,因此,毫无饲养价值,目前,从野猪销售市场现状看,一方面市场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巨大的消费市场没有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许多养殖场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有60%~70%的野猪是作为种猪销售的,进入市场消费的仅为30%~40%,这其中还包括许多是作为礼品消费的,真正进入日常消费的不足20%,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野猪肉品质与家猪肉差别不大,但价格高很多,消费者不愿意购买。
5.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用于野猪的引导及养殖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野猪的引导及养殖方法。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用于野猪的引导及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猪场建设:猪场应建在地势高燥、开阔、平坦、整齐、避风、向阳、坐北朝南,排水
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猪场附近要有可靠水源,水质清新,环境清静,交通便利,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公共场所、居民区、城镇、学校1千米以上,远离医院、畜产品加,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千米以上,猪场周围3千米无大型化工j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污染源,猪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浓建立绿化隔离带,猪场应严格执行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区相隔离的原则,人员、动物和物资运转应采取单一流向,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和疫病传播,根据防疫需求可建有消毒室、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等;
10.s2、种猪引进:野猪养殖场如以销售种猪为目的,应选择自己培育种猪,如果是以商品育肥猪为目的,且饲养规模不大,周边地区又有野猪种猪场,可直接到野猪种猪场引种,如果投资规模和饲养数量都较大,则自己培育种猪,但培育野猪投资大、风险大、周期长,并需具备一定的育种技术;
11.s3、评估种猪质量:进场后要先对猪场整体进行观察,查看种公猪、种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整体情况,观察整个猪场的环境卫生、猪舍内卫生状况,以此判断该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和猪只健康状况,观察时,既要对流行性疾病高度重视,又要对慢性疾病认真查看,有些疾病一旦有了病源,会很难根除,如果引种了不健康的种猪,会给以后的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引种时要仔细查看,整体判断该猪场种猪的质量,在购买种猪时,购进一些该场的饲料,这样才不会因为改变饲料而影响种猪采食,减少应激反应;
12.s4、种猪的营养准备:a、对蛋白质的需求:野猪需要较多的蛋白质饲料,如果每天摄入的蛋白质量不足,则会造成精子密度下降,精液数量减少、精子活力差,受胎率降低,产仔数减少,所以,应供给种公猪足量的鱼粉、肉粉、肉骨粉、蚕蛹粉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来提高其精液的数量和精子质量;b、对维生素的需要:野猪对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b2和维生素a需求量大,如果供给不足,将影响其体质和精液品质,应多采食维生素丰富的青绿饲料,以免维生素缺乏;如果是北方冬季,应适当补充维生素添加剂;c、对矿物质的需要:野猪缺少矿物质,会影响其健康和精液质量,特别是钙、磷、锰和硒等矿物质,日粮中缺钙,精液发育不全,精子活力减弱;缺磷,生殖机能衰退;缺锰,会产生异常精子;缺硒,精液品质下降,睾丸萎缩退化;
13.s5、野猪的饲养管理: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应淋浴消毒,更换衣鞋,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猪场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动物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非生产人员一般不允许进入生产区,特殊情况下,非生产人员需经淋浴消毒,更换防护服后方可入场,并遵守场内的一切防疫制度,养猪场食堂不得外购尘鲜猪肉及副产品养猪场内严禁饲养禽、犬、猫及其他畜禽动物,推荐实行小单元式饲养,实施同一猪舍单元只饲养同一批次的猪,同批进、出的饲养工艺,不应给肥育猪使用高铜、高锌日粮,禁止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在商品猪出栏前,按有关准则执行休药期,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不应使用未经无害处理的漕水、其他畜禽副产品;
14.s6、野猪的防疫工作:野猪与家猪同族同宗,虽抗病能力比普通家猪强,但像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等传染病的危害相当严重,在仔野猪的生长期如黄痢、白痢、仔猪腹泻等肠道疾病威胁其能否成活,所以,应认真做好野猪的饲养管理,保证营养供给,做好防疫工作,提高其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增加养殖效益,养猪场常规监测
疫病的种类至少应包括: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猪丹毒、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猪囊尾—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猪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驻场兽医应及时进行诊断,并尽快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疫情。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猪场建设中,栏舍由基础、砖墙、运动场护栏、门窗、层顶及地面等构成,采用带运动场的双列式有窗栏舍,其中野公猪、育肥猪饲养舍、野母猪分娩舍,依情况可以建在一栋栏舍内,每间内窝舍长3.5米,宽3.3米,高4米,运动场面积9平方米,怀孕野母猪舍每间内窝舍面积长2.5米,宽2.5米,高4米,运动场面积4.5平方米,圈舍栏墙应比家猪圈舍栏墙高40厘米以上,砖混结构,屋顶采用人字木屋架,墙高2.5米处开窗,棚沿高度约2.5米,如加盖瓦片,棚沿应升高,棚面盖油毡,可再加盖12厘米厚的稻草或麦和,使圈舍夏季不热,晚上用较厚的塑料薄膜盖上猪舍,以抵御寒风,在栏舍两端的纵墙高2.6米处,两端墙大门上安装轴流式风机2台,以便夏季气温高时,通风换气,降低温度。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进行所述种猪引进之前,应到林业、农业部门咨询,并办理相关证照,取得相关证照后,方可建造特种野猪养殖场,购买野猪进行生产,养殖户购买野猪,应到相关证照齐全的场家引种,到证照不全的场家引种,属违法行为,引种时,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应贪图便宜,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进行所述的种猪引进时,应准备一些必备的工具和药品,如钳子、8号铁丝、水桶、绳子、帆布或塑料防水雨布;镇静药(如氯丙嗪)、消毒药(如百毒杀、漂白粉、火碱)、碘酊、紫药水等外用药;在运输途中发生意外时,能紧急处理,以免造成损失。
18.本发明系统地探讨野生野猪与特种野猪的简介、养殖概述、发展前景、特性、猪舍设计与建设、种猪的引进与培育、营养需要、繁育技术、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并对以往报道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同时本文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全面的特种野猪养殖技术理论,该理论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适用性、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能较好地指导特种野猪养殖的实际生产活动,对特种野猪养殖者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野猪的引导及养殖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一种用于野猪的引导及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s1、猪场建设:猪场应建在地势高燥、开阔、平坦、整齐、避风、向阳、坐北朝南,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猪场附近要有可靠水源,水质清新,环境清静,交通便利,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公共场所、居民区、城镇、学校1千米以上,远离医院、畜产品加,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千米以上,猪场周围3千米无大型化工j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污染源,猪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浓建立绿化隔离带,猪场应严格执行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区相隔离的原则,
人员、动物和物资运转应采取单一流向,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和疫病传播,根据防疫需求可建有消毒室、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等;
23.s2、种猪引进:野猪养殖场如以销售种猪为目的,应选择自己培育种猪,如果是以商品育肥猪为目的,且饲养规模不大,周边地区又有野猪种猪场,可直接到野猪种猪场引种,如果投资规模和饲养数量都较大,则自己培育种猪,但培育野猪投资大、风险大、周期长,并需具备一定的育种技术;
24.s3、评估种猪质量:进场后要先对猪场整体进行观察,查看种公猪、种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整体情况,观察整个猪场的环境卫生、猪舍内卫生状况,以此判断该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和猪只健康状况,观察时,既要对流行性疾病高度重视,又要对慢性疾病认真查看,有些疾病一旦有了病源,会很难根除,如果引种了不健康的种猪,会给以后的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引种时要仔细查看,整体判断该猪场种猪的质量,在购买种猪时,购进一些该场的饲料,这样才不会因为改变饲料而影响种猪采食,减少应激反应;
25.s4、种猪的营养准备:a、对蛋白质的需求:野猪需要较多的蛋白质饲料,如果每天摄入的蛋白质量不足,则会造成精子密度下降,精液数量减少、精子活力差,受胎率降低,产仔数减少,所以,应供给种公猪足量的鱼粉、肉粉、肉骨粉、蚕蛹粉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来提高其精液的数量和精子质量;b、对维生素的需要:野猪对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b2和维生素a需求量大,如果供给不足,将影响其体质和精液品质,应多采食维生素丰富的青绿饲料,以免维生素缺乏;如果是北方冬季,应适当补充维生素添加剂;c、对矿物质的需要:野猪缺少矿物质,会影响其健康和精液质量,特别是钙、磷、锰和硒等矿物质,日粮中缺钙,精液发育不全,精子活力减弱;缺磷,生殖机能衰退;缺锰,会产生异常精子;缺硒,精液品质下降,睾丸萎缩退化;
26.s5、野猪的饲养管理: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应淋浴消毒,更换衣鞋,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猪场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动物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非生产人员一般不允许进入生产区,特殊情况下,非生产人员需经淋浴消毒,更换防护服后方可入场,并遵守场内的一切防疫制度,养猪场食堂不得外购尘鲜猪肉及副产品养猪场内严禁饲养禽、犬、猫及其他畜禽动物,推荐实行小单元式饲养,实施同一猪舍单元只饲养同一批次的猪,同批进、出的饲养工艺,不应给肥育猪使用高铜、高锌日粮,禁止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在商品猪出栏前,按有关准则执行休药期,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不应使用未经无害处理的漕水、其他畜禽副产品;
27.s6、野猪的防疫工作:野猪与家猪同族同宗,虽抗病能力比普通家猪强,但像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等传染病的危害相当严重,在仔野猪的生长期如黄痢、白痢、仔猪腹泻等肠道疾病威胁其能否成活,所以,应认真做好野猪的饲养管理,保证营养供给,做好防疫工作,提高其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增加养殖效益,养猪场常规监测疫病的种类至少应包括: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猪丹毒、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猪囊尾—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猪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驻场兽医应及时进行诊断,并尽快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疫情。
28.参照图1,在猪场建设中,栏舍由基础、砖墙、运动场护栏、门窗、层顶及地面等构成,采用带运动场的双列式有窗栏舍,其中野公猪、育肥猪饲养舍、野母猪分娩舍,依情况可
以建在一栋栏舍内,每间内窝舍长3.5米,宽3.3米,高4米,运动场面积9平方米,怀孕野母猪舍每间内窝舍面积长2.5米,宽2.5米,高4米,运动场面积4.5平方米,圈舍栏墙应比家猪圈舍栏墙高40厘米以上,砖混结构,屋顶采用人字木屋架,墙高2.5米处开窗,棚沿高度约2.5米,如加盖瓦片,棚沿应升高,棚面盖油毡,可再加盖12厘米厚的稻草或麦和,使圈舍夏季不热,晚上用较厚的塑料薄膜盖上猪舍,以抵御寒风,在栏舍两端的纵墙高2.6米处,两端墙大门上安装轴流式风机2台,以便夏季气温高时,通风换气,降低温度。
29.参照图1,在进行种猪引进之前,应到林业、农业部门咨询,并办理相关证照,取得相关证照后,方可建造特种野猪养殖场,购买野猪进行生产,养殖户购买野猪,应到相关证照齐全的场家引种,到证照不全的场家引种,属违法行为,引种时,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应贪图便宜,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0.参照图1,在进行的种猪引进时,应准备一些必备的工具和药品,如钳子、8号铁丝、水桶、绳子、帆布或塑料防水雨布;镇静药(如氯丙嗪)、消毒药(如百毒杀、漂白粉、火碱)、碘酊、紫药水等外用药;在运输途中发生意外时,能紧急处理,以免造成损失。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