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补水的林业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96585发布日期:2022-07-09 17:3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补水的林业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自动补水的林业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2.育苗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育苗是一项费时且技术性强的工作,过去大部分采用传统的露地直播的方式或采用阳畦、改良阳畦和日光温室育苗,由于设备简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育苗苗龄长、质量差、大小不齐,而且成本高,再者传统的育苗技术只有靠经验,单凭经验育苗很难掌握和推广。
3.目前现代化的育苗工厂都是通过苗盘或苗钵将幼苗栽种在养料基质中,置放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培育,由于幼苗生长速度快,在育苗时需要不断给苗钵补水,确保水分流失得到补偿,现阶段大多是通过人工手动定期浇水,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手动浇水的水流量不一,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幼苗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补水的林业育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补水的林业育苗装置,包括水槽架组,所述水槽架组包括主水槽、蓄水腔、阀口槽、第一导流孔和引水槽,所述主水槽内布设有蓄水腔,所述主水槽另一端连接有引水槽,所述阀口槽布设于蓄水腔和引水槽之间,且所述阀口槽两端布设有第一导流孔,用于限制蓄水腔中的水流流动;阀流组件,所述阀流组件包括阀流板、第二导流孔和从动板,所述阀流板滑动插装于阀口槽中且所述阀口槽上布设有第二导流孔,用于控制阀口槽中的水流流量,所述从动板装配于阀流板末端;苗钵架组,所述苗钵架组包括定位架、滑动座和苗钵盘,所述定位架固定装配于主水槽底部,其上滑动装配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一端装配连接有苗钵盘,所述苗钵盘用于放置苗钵;联动构件,所述联动构件包括转轴架、转轴杆和连动杆,所述转轴架固定布设于主水槽底部,且位于阀流板和定位架之间,所述转轴架上转动安装有转轴杆,所述转轴杆一端通过连动杆与滑动座活动相接,另一端与阀流板活动相连;以及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包括两组弧形槽臂,两组弧形槽臂镜像转动装配于引水槽上,且其上布设有若干的滴水嘴,且所述弧形槽臂与滑动座联动设置。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槽架组还包括遮罩盖和进水管,所述遮罩盖罩设于主水槽上,其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遮罩盖朝向主水槽一侧还布设有启闭阀组。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启闭阀组包括:
引水管,所述引水管固定装配于遮罩盖一端且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以及格栅槽,周向布设于引水管上,且所述引水管内部浮动布设有浮阀,所述浮阀用于控制主水槽中的水位高度。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阀流组件还包括固定架、可调基板和弹性件,所述固定架固定布设于主水槽一侧,且与所述阀流板滑动相接,所述固定架一侧还装配有可调基板,所述可调基板与从动板通过弹性件弹性相接。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联动构件还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布设于转轴杆末端,且与从动板滑动装配相连。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补水机构还包括转动轴和导水口,所述转动轴布设于引水槽末端一侧,且与所述的两组弧形槽臂转动相接,且所述两组弧形槽臂之间布设有导水口。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槽臂上布设有第一引水槽,所述第一引水槽与所述导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引水槽一侧布设有第二引水槽,所述第二引水槽与滴水嘴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引水槽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引水槽的竖直高度。
12.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弹性滑动装配于主水槽一侧的苗钵盘,可通过对补水苗钵的质量进行测定,来控制水流的输出,从而实现动态补水,并且利用弧形槽臂使得补水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可自动补水的林业育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可自动补水的林业育苗装置中图示标记a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可自动补水的林业育苗装置中补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可自动补水的林业育苗装置中补水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可自动补水的林业育苗装置中启闭阀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水槽架组、101-主水槽、102-遮罩盖、103-进水管、104-蓄水腔、105-阀口槽、106-第一导流孔、107-引水槽、2-阀流组件、201-阀流板、202-第二导流孔、203-从动板、204-固定架、205-可调基板、206-弹性件、3-启闭阀组、301-引水管、302-格栅槽、303-浮阀、4-苗钵架组、401-定位架、402-滑动座、403-苗钵盘、5-联动构件、501-转轴架、502-转轴杆、503-连动杆、504-滑槽、6-补水机构、601-转动轴、602-弧形槽臂、603-导水口、604-第一引水槽、605-第二引水槽、606-滴水嘴。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20.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可自动补水的林业育苗装置,包括水槽
架组1,所述水槽架组1包括主水槽101、蓄水腔104、阀口槽105、第一导流孔106和引水槽107,所述主水槽101内布设有蓄水腔104,所述主水槽101另一端连接有引水槽107,所述阀口槽105布设于蓄水腔104和引水槽107之间,且所述阀口槽105两端布设有第一导流孔106,用于限制蓄水腔104中的水流流动;阀流组件2,所述阀流组件2包括阀流板201、第二导流孔202和从动板203,所述阀流板201滑动插装于阀口槽105中且所述阀口槽105上布设有第二导流孔202,用于控制阀口槽105中的水流流量,所述从动板203装配于阀流板201末端;苗钵架组4,所述苗钵架组4包括定位架401、滑动座402和苗钵盘403,所述定位架401固定装配于主水槽101底部,其上滑动装配有滑动座402,所述滑动座402一端装配连接有苗钵盘403,所述苗钵盘403用于放置苗钵;联动构件5,所述联动构件5包括转轴架501、转轴杆502和连动杆503,所述转轴架501固定布设于主水槽101底部,且位于阀流板201和定位架401之间,所述转轴架501上转动安装有转轴杆502,所述转轴杆502一端通过连动杆503与滑动座402活动相接,另一端与阀流板201活动相连;以及补水机构6,所述补水机构6包括两组弧形槽臂602,两组弧形槽臂602镜像转动装配于引水槽107上,且其上布设有若干的滴水嘴606,且所述弧形槽臂602与滑动座402联动设置。
21.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当通过该自动补水的林业育苗装置进行苗钵的育种时,该装置在非工况状态下,由于所述苗钵盘403上未放置苗钵时,所述苗钵盘403内部为空置状态,整体质量较轻,并且与此同时由于所述阀流板201一侧弹性滑动装配于阀口槽105中,并且所述阀流板201通过从动板203于转轴杆502活动相接,且转轴杆502另一端通过连动杆503于滑动座402活动相接,因此在弹性作用下所述从动板203朝向远离主水槽101一侧运动,并且通过转轴杆502拉动所述定位架401朝向靠近主水槽101一侧滑动,并且与此同时,与所述滑动座402联动设置的两组弧形槽臂602在啊啊7的推动作用下处于打开状态,便于将苗钵放置于苗钵盘403中。
22.当将苗钵放置于苗钵盘403中时,所述苗钵盘403在苗钵的重力压动作用下带动滑动座402沿定位架401滑动,且朝向远离主水槽101一侧运动,在运动的同时所述滑动座402通过连动杆503带动转轴杆502在转轴架501上旋转,使得所述转轴杆502在跟随转轴架501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所述从动板203朝向主水槽101一侧运动,当所述从动板203朝向主水槽101一侧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阀流板201在阀口槽105内部滑动,并且当阀流板201上的第二导流孔202与阀口槽105中的第一导流孔106齐位时,所述蓄水腔104中的水流穿过第一导流孔106和第二导流孔202进入至引水槽107一侧,并且通过引水槽107流动至弧形槽臂602中,并从所述弧形槽臂602上的若干滴水嘴606中滴入至苗钵内,当苗钵在持续吸水的过程中,其质量不断增大,当质量超过设定的重量值时,所述阀流板201在阀口槽105中持续滑动,并且使得第二导流孔202与第一导流孔106错位后,所述阀口槽105和阀流板201之间的导通流道切断,使得水流停止流动,当苗钵中的水分外溢以及蒸腾流失后,所述苗钵盘403的质量降低时,所述阀流板201在阀口槽105中反向滑动,使得阀口槽105和阀流板201之间再次导通,从而实现动态的补水效果。
23.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所述主水槽101一侧可布设若干阀口槽105,并装配若干的苗钵盘403进行苗钵的补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24.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所述苗钵在培育过程中,苗木在生长的同时,由于土基质的养分不断流失,因此苗钵的总质量变化忽略不计,此处不做具体赘述。
25.请参阅图1和5,在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槽架组1还包括遮罩盖102和进水管103,所述遮罩盖102罩设于主水槽101上,其一端连接有进水管103,所述遮罩盖102朝向主水槽101一侧还布设有启闭阀组3,所述启闭阀组3包括:引水管301,所述引水管301固定装配于遮罩盖102一端且与所述进水管103相连通;以及格栅槽302,周向布设于引水管301上,且所述引水管301内部浮动布设有浮阀303,所述浮阀303用于控制主水槽101中的水位高度。
26.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进水管103流入的水流通过引水管301进入至蓄水腔104中,且所述浮阀303浮动布设于格栅槽302中,当蓄水腔104中的注入的水流高度靠近至引水管301的出水口一侧时,所述浮阀303浮动至引水管301出水口一侧,并将引水管301进行封堵,从而确保所述蓄水腔104内的水量处于恒定状态。
27.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阀流组件2还包括固定架204、可调基板205和弹性件206,所述固定架204固定布设于主水槽101一侧,且与所述阀流板201滑动相接,所述固定架204一侧还装配有可调基板205,所述可调基板205与从动板203通过弹性件206弹性相接。
28.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可调基板205装配于固定架204上,并且与所述从动板203通过弹性件206弹性相接,因此可通过调节可调基板205在固定架204上的高度,控制所述可调基板205与从动板203之间的弹性作用力,能够控制阀流板201在阀口槽105中的滑动范围阈值,从而调节所述苗钵盘403中可装载的苗钵质量。
29.请参阅图2,在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构件5还包括滑槽504,所述滑槽504布设于转轴杆502末端,且与从动板203滑动装配相连。
30.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滑槽504与从动板203滑动相接,用以补偿所述转轴杆502于从动板203之前相对滑动的横向误差。
31.请参阅图1,在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补水机构6还包括转动轴601和导水口603,所述转动轴601布设于引水槽107末端一侧,且与所述的两组弧形槽臂602转动相接,且所述两组弧形槽臂602之间布设有导水口603。
32.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转动轴601与所述两组弧形槽臂602转动相接,使得所述弧形槽臂602在转动过程中,其一侧的导水口603能够将水流导入至弧形槽臂602中,并从滴水嘴606中输出至苗钵中。
33.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所述弧形槽臂602呈半圆弧型设置,以使所述弧形槽臂602在相向闭合后能够覆盖于苗钵上方,并且由于弧形槽臂602中的滴水嘴606周向布设于苗钵上方,使得滴落的水滴能够均匀的进入至苗钵中,从而实现均匀补水的效果。
34.请参阅图1,在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槽臂602上布设有第一引水槽604,所述第一引水槽604与所述导水口603相连通,所述第一引水槽604一侧布设有第二引水槽605,所述第二引水槽605与滴水嘴606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引水槽604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引水槽605的竖直高度。
35.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当所述引水槽107中的水流穿过导水口603进入至弧形槽臂602中后,水流通过弧形槽臂602中的第一引水槽604朝向第二引水槽605中溢出,并且使得积聚于第二引水槽605中的水流通过滴水嘴606持续滴入至苗钵中,从而连续滴水实现对苗钵的补水,所述第一引水槽604和第二引水槽605能够确保水流同时流入至若干的滴水嘴
606中,以使水底均匀的滴落至苗钵中。
36.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所述导水口603在弧形槽臂602处于张开状态时处于相互抵接的闭合状态,以使所述导水口603封闭,减少引水槽107中的水流流入至弧形槽臂602中。
37.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补水的林业育苗装置,并通过弹性滑动装配于主水槽101一侧的苗钵盘403,可通过对补水苗钵的质量进行测定,来控制水流的输出,从而实现动态补水,并且利用弧形槽臂602使得补水更加均匀。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