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疏蕾的瓶栽杏鲍菇的育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694201发布日期:2022-07-09 16:0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疏蕾的瓶栽杏鲍菇的育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杏鲍菇的育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不疏蕾的杏鲍菇的育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食用菌行业中杏鲍菇竞争越来越激烈,栽培技术由原来的袋栽杏鲍菇,升级到目前的瓶栽杏鲍菇,而目前无论是袋栽还是瓶栽杏鲍菇都是以疏蕾方法为主。疏蕾方法能提高子实体的转化率,在过去十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所得杏鲍菇为大菇或偏大的菇为主,中、小菇较少。但随着食用菌行业中杏鲍菇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对杏鲍菇的要求,由仅要求口感升级到色香味型俱全,变得更加偏好中、小菇;消费者对低品质的杏鲍菇越来越不满意,导致价格越来越低、还滞销严重。传统的不疏蕾育菇方法虽然能获得更高比例的色香味较好的中、小菇,但总体产量低,该方法生产中、小菇的成本比采用疏蕾方法高出许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产菇量大、中小菇比例高、节约人力的不疏蕾的瓶栽杏鲍菇的育菇方法,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不疏蕾的瓶栽杏鲍菇的育菇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培养瓶进入育菇房算起,育菇周期为19天,第16天开始抽采,第19天出库;每日最低气温高于10℃以上时采用夏季模式育菇,每日最高气温低于10℃时采用冬季模式育菇,每日最低气温低于10℃且最高气温高于10℃时采用夏季模式或冬季模式育菇;
5.所述夏季模式的第1~18天的温度、湿度、co2浓度见表1:所述冬季模式的第1~18天的温度、湿度、co2浓度见表2:
6.表1夏季模式的第1~18天的温度、湿度、co2浓度
7.时间温度湿度co2浓度第1~2天12~14℃90~100%500~2000ppm第3~5天15~17℃92~100%800~3200ppm第6~8天15~18℃72~90%1400~2800ppm第9~11天16~18℃70~86%1600~6000ppm第12~13天16~18℃80~98%5000~11000ppm第14~15天15~18℃80~95%4000~9000ppm第16~17天11~15℃80~95%4400~7900ppm第18天10~12℃80~95%2500~5000ppm
8.表2冬季模式的第1~18天的温度、湿度、co2浓度
9.时间温度湿度co2浓度第1~2天16~18℃90~100%600~1100ppm第3~5天16~18℃88~98%900~2300ppm
第6~8天15.5~18℃75~90%1000~2200ppm第9~11天16~18℃66~85%1900~6000ppm第12~13天16~18℃82~95%4200~7000ppm第14~15天12.5~16.5℃88~98%4400~8000ppm第16~17天9.5~12.5℃85~98%4200~8300ppm第18天9~11.5℃85~95%3600~6000ppm
10.所述夏季模式第3~8天、第14~17天进行光照,第1~2天、第9~13天、第18天不进行光照;
11.所述冬季模式第3~8天、第14~16天进行光照,第1~2天、第9~13天、第17~18天不进行光照。
12.优选地,所述夏季模式的第1~18天的温度、湿度、co2浓度见表3:所述冬季模式的第1~18天的温度、湿度、co2浓度见表4:
13.表3夏季模式的第1~18天的温度、湿度、co2浓度
14.[0015][0016]
表4冬季模式的第1~18天的温度、湿度、co2浓度
[0017]
时间温度湿度co2浓度第1天16-18℃90-100%600-1000ppm第2天16-18℃90-100%700-1100ppm第3天16-18℃90-98%900-1900ppm第4天16-18℃90-95%1200-2300ppm第5天16-18℃88-93%900-1800ppm第6天16-18℃82-90%1000-1900ppm第7天15.5-17.5℃77-88%1000-1900ppm第8天15.5-17.5℃75-85%1200-2200ppm第9天16-18℃72-83%1900-3600ppm第10天16-18℃66-78%2900-4700ppm第11天16-18℃72-85%4000-6000ppm第12天16-18℃82-92%4600-7000ppm第13天16-18℃85-95%4200-6800ppm第14天14.5-16.5℃88-98%4400-7200ppm第15天12.5-14.5℃88-98%4400-8000ppm第16天10.5-12.5℃88-98%4500-8300ppm第17天9.5-11.5℃85-95%4200-7800ppm第18天9.5-11.5℃85-95%3600-6000ppm
[0018]
优选地,第1~9天瓶子放置方式为倒放,第9~18天瓶子放置方式为正放。
[0019]
优选地,冬季模式的第1~18天还开启循环风,频次为3~6min/30min。此处循环风指的是室内循环风,把同一个育菇房的上下空气搅动,实现菇房上下气流的交换,使整个库上下菇体生长均匀一致度更好,可以通过制冷风机的循环风功能实现。
[0020]
优选地,所述夏季模式的浇水情况为:
[0021]
第1天浇库、洗瓶;
[0022]
第2~3天从上层到下层浇瓶子水;
[0023]
第5~9天不浇水;
[0024]
第4、10~18天浇地面水;
[0025]
第12~18天喷菇体水;
[0026]
所述冬季模式的浇水情况为:
[0027]
第1天洗瓶;
[0028]
第2天从上层到下层浇瓶子水;
[0029]
第5~10天不浇水;
[0030]
第3~4、11、14~18天浇地面水;
[0031]
第12~18天喷菇体水;其中第12~13天,每天喷两次菇体水。
[0032]
洗瓶是指把瓶子表面和筐子上粘的培养料冲洗掉,会增大育菇房的湿度,起到浇水的作用。
[0033]
优选地,所述夏季模式的通风情况为:第4天晚上到第18天进行通风,通风频次为1~5min/3h;所述冬季模式的通风情况为:第5~11、13~18天进行通风,通风频次为1~5min/3h。此处通风指的是与室外通风,通过进风口,吸入室外新鲜空气,同时把室内的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气体排到室外。
[0034]
更优选地,所述夏季模式的通风频次为:
[0035]
第1~3天不通风;
[0036]
第4天从晚上开始4~6min/3h;
[0037]
第5天4~6min/3h;
[0038]
第6天4~6min/3h;
[0039]
第7天4~6min/3h;
[0040]
第8天1~3min/3h;
[0041]
第9天0.5~2min/3h;
[0042]
第10天0.5~2min/3h;
[0043]
第11天0.5~2min/3h;
[0044]
第12天0.5~2min/3h;
[0045]
第13天0.5~2min/3h;
[0046]
第14天2~4min/3h;
[0047]
第15天3~5min/3h;
[0048]
第16天3~5min/3h;
[0049]
第17天3~5min/3h;
[0050]
第18天0.5~2min/3h;
[0051]
所述冬季模式的通风频次为:
[0052]
第1~4天不通风;
[0053]
第5天3~5min/3h;
[0054]
第6天3~5min/3h;
[0055]
第7天3~5min/3h;
[0056]
第8天1~3min/3h;
[0057]
第9天0.5~2min/3h;
[0058]
第10天0.5~2min/3h;
[0059]
第11天0.5~2min/3h;
[0060]
第12天不通风;
[0061]
第13天1~3min/3h;
[0062]
第14天2~4min/3h;
[0063]
第15天3~5min/3h;
[0064]
第16天3~5min/3h;
[0065]
第17天3~5min/3h;
[0066]
第18天2~4min/3h。
[0067]
优选地,所述夏季模式的光照情况为:
[0068]
第3~7天光照5-10min/30min,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69]
第8天光照0.5~2min/2h,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70]
第14~17天光照1~5min/30min,光照强度为160~230lx;
[0071]
所述冬季模式的光照情况为:
[0072]
第3~6天光照4~6/60min,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73]
第7天光照4~6min/90min,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74]
第8天光照0.5~2min/2h,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75]
第14~16天光照4~6min/30min,光照强度为140~210lx。
[0076]
更优选地,所述夏季模式的光照频次为
[0077]
第1~2天不光照;
[0078]
第3天5~10min/30min,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79]
第4天5~10min/30min,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80]
第5天5~10min/30min,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81]
第6天5~10min/30min,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82]
第7天5~10min/30min,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83]
第8天0.5~2min/2h,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84]
第9~13天不光照;
[0085]
第14天0.5~2min/30min,光照强度为160-200lx;
[0086]
第15天4~6min/30min,光照强度为170-210lx;
[0087]
第16天2~4min/30min,光照强度为180-220lx;
[0088]
第17天1~3min/30min,光照强度为190-230lx;
[0089]
第18天不光照;
[0090]
所述冬季模式的光照频次为:
[0091]
第1~2天不光照;
[0092]
第3天4~6min/60min,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93]
第4天4~6min/60min,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94]
第5天4~6min/60min,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95]
第6天4~6min/60min,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96]
第7天4~6min/90min,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97]
第8天0.5~2min/2h,光照强度为300-500lx;
[0098]
第9~13天不光照;
[0099]
第14天4~6min/30min,光照强度为140~180lx;
[0100]
第15天4~6min/30min,光照强度为140-190lx;
[0101]
第16天4~6min/30min,光照强度为150-200lx;
[0102]
第17~18天不光照。
[0103]
更优选地,光照采用白光和蓝光1.8~2.2:1的光配方。
[0104]
根据瓶栽杏鲍菇育菇周期,本发明把杏鲍菇育菇过程分为八个阶段:菌瓶刺激阶段(第1-2天)、菌丝恢复阶段(第3-5天)、催蕾阶段(6-8天)、幼蕾阶段(第9-11天)、小菇阶段(第12-13天)、中菇阶段(第14-15天)、大菇抽采阶段(第16-17天)、出库结束阶段(第18-19天)。本发明根据育菇周期中各个育菇阶段的特点,对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情况、二氧化碳浓度等一系列参数进行调控,最终实现规避现有瓶栽杏鲍菇不疏蕾育菇的缺陷:
[0105]
(1)菌瓶刺激阶段:在库房保持较高湿度情况下,通过急速降到较低的恒定温度,来让整瓶菌丝体感受到24h以上的低温刺激,又不至于由于空气干燥而造成瓶口基质偏干、最终影响到出菇;低温刺激的目的是唤醒菌丝体进入生殖阶段相应酶活,最终使出菇更均匀一致,产量更高,阻止杂菌孢子和杂菌的生长;
[0106]
(2)菌丝恢复阶段:通过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及通风频次,调整到恢复培养料表面菌丝健壮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这个阶段以培养健壮菌丝为主,同时要防止菌丝出现旺长;
[0107]
(3)催蕾阶段:刺激段通过调控温光气水等环境因子,来促进菌瓶恢复起来的健壮菌丝扭结成谷粒大小的隆起小颗粒,促进杏鲍菇由菌丝体生长转换到向子实体方向转变,最终实现杏鲍菇子实体生长的起点;
[0108]
(4)幼蕾阶段:此阶段杏鲍菇由谷粒大小到绿豆大小,此阶段通过调控温、光、气、水等环境参数,来促进菇蕾的膨大生长,并挥发掉幼蕾在膨大过程中产生的吐水,同时把现蕾多少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0109]
(5)小菇阶段:此阶段杏鲍菇由绿豆粒大小到开心果大小,通过温、光、气、水等环境因素,来促进杏鲍菇纵向生长,促进大小蕾两极分化,为塑形期,在此阶段防止菇帽过小且不圆整及爆裂菇出现;此阶段开始给菇体喷水,用高压喷雾水枪给育菇空间加湿的时候,不能够直接喷到菇体或菇帽上,喷枪要有一个倾斜角度,最后水雾像雾一样飘落到菇子上面,以避免高压水雾对菇帽完整度的破坏,影响后面的菇体生长(之后阶段给菇体喷水同理);
[0110]
(6)中菇阶段:此阶段由开心果大小到圣女果大小,为塑造完美菇型的关键期,次阶段以纵向生长为主、横向生长为辅,通过温、光、气、水等环境因子调控促进杏鲍菇子实体像杏鲍菇典型性状方面生长,此阶段关键是防止大肚菇出现,防止菇帽没有发育好,及最上层和最下层以及不同筐子之间出现生长高度不均匀的现象;
[0111]
(7)大菇抽采阶段:此阶段由圣女果大小长到上下粗、细接近,高8-12cm左右伞状,抽采现蕾少且达到采收标准的瓶子,刚开始抽采的时候,每个库抽采的量都很少,每天逐步增多,此阶段以菇体拉高生长为主、减缓菇帽开伞速度、增加菇体密度、菇子生长均匀一致性为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也是综合调控温、光、气、水等环境因子,这些因子根据每个因子的功能,做到适合本阶段的最优调控组合才能达到此阶段最终目标;
[0112]
(8)出库结束阶段:此阶段占采菇量的八分之一,此阶段是让剩下的最小菇长起
来,以拔高子实体、延缓开伞、增加子实体密度为目标,采收最后一定要把菇采收完全,把空筐及时通过传送带运出育菇房,这样可以减少细菌和霉菌在育菇房内繁殖,更便于育菇房的清洁和消毒。
[0113]
虽然瓶栽杏鲍菇在栽培过程中能通过的制冷机来控制室内温度,但还是在通风过程中受到外界气温影响,因此发明人在不同气温条件下对育菇模式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最终形成了冬、夏两种不疏蕾参数调控模式。
[0114]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不但显著增加中、小菇比例,还增加每瓶菇产量;节省人工疏蕾的成本,降低用工量。
具体实施方式
[0115]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116]
本发明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所使用的原料,均通过常规商业途径获得。
[0117]
实施例1
[0118]
本实施例采用夏季模式育菇,育菇周期为19天,第19天出库;本次育菇周期内,最低气温为22℃,最高气温为33℃。
[0119]
本实施例第1~18天的温度、湿度、co2浓度见表5;本实施例第1~18天的通风频次、光照频次、光照强度、浇水情况、循环风情况、瓶子放置方式见表6。
[0120]
表5实施例1第1~18天的温度、湿度、co2浓度
[0121]
[0122][0123]
表6实施例1第1~18天的通风频次、光照频次、光照强度、浇水情况、循环风情况、瓶子放置方式
[0124]
[0125][0126]
本实施例日产9.5万瓶,每天产菇量为17.8吨,中小菇占72%,每天销售总价格18.60万元。
[0127]
实施例2
[0128]
本实施例采用冬季模式育菇,育菇周期为19天,第19天出库;本次育菇周期内,最低气温为-2℃,最高气温为13℃。
[0129]
本实施例第1~18天的温度、湿度、co2浓度见表7;本实施例第1~18天的通风频次、光照频次、光照强度、浇水情况、循环风情况、瓶子放置方式见表8。
[0130]
表7实施例2第1~18天的温度、湿度、co2浓度
[0131]
[0132][0133]
表8实施例2第1~18天的通风频次、光照频次、光照强度、浇水情况、循环风频次、瓶子放置方式
[0134]
[0135][0136]
本实施例日产9.5万瓶,每天产菇量为18.6吨,中小菇占75%,每天销售总价格19.2万元。
[0137]
对比例1
[0138]
本对比例采用传统的疏蕾瓶栽杏鲍菇的育菇方法育菇:在第14-15天对菇蕾进行修整,把位置不正且现蕾数量多的都疏除掉,每瓶留2-5个菇蕾,让其长成大、中菇。
[0139]
本对比例日产9.5万瓶,疏蕾过程每天需要人工20人和2260元人工成本,每天产菇量为16.72吨,中小菇占42%,每天销售总价格13.38万。
[0140]
经统计,本发明的不疏蕾的瓶栽杏鲍菇的育菇方法,与现有的疏蕾的瓶栽杏鲍菇的育菇方法(即对比例1的方法,以下简称“疏蕾方法”)相比较,疏蕾方法的疏蕾过程每天需要人工20人和2260元人工成本,而本发明方法免去了疏蕾过程,因此节约了这部分人工成本;疏蕾方法每天产菇量为16.72吨,本发明实施例1每天产菇量为17.80吨,相当于每天增加1.18吨杏鲍菇;疏蕾方法所得中小菇占42%,每天销售总价格为13.38万元,实施例1所得中小菇占72%,每天销售总价格18.60万,实施例1每天销售收入多5.22万元。通过不疏蕾技术参数的调控,每天总的经济效益比疏蕾方法多收入5.446万元(销售额+节约的成本),一年按照生产320天生产日计算,本方法一年能增加经济效益1742.72万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