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园林覆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65607发布日期:2022-09-27 23:5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园林覆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园林绿化领域,涉及一种生态园林覆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2.城市园林造景中一般在乔木树穴表面覆盖一层覆盖物,用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抑制杂草。覆盖物一般分为有机覆盖物和无机覆盖物,有机覆盖物常见的有树皮、碎木块、枯枝落叶、果壳等等;无机覆盖物常见的有火山石、卵石、碎石块、陶粒等等。有机覆盖物由于质量较轻且较松散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被风吹散被雨水淋失出现管理不善的现象,且有机覆盖物一般为难被微生物分解的树皮、木块,长期造成土壤表层处于一种缺氧状态,表层土壤结构和营养得不到有效的循环改善;有机覆盖物有时由于灭菌杀虫不彻底,以及可能出现的化感现象而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无机覆盖物虽然不会造成土壤表面缺氧,但是会造成土壤表面一定程度的压实,且无机材料在高温天气下比热高于土壤,会给表层土壤带来高温损伤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3.鉴于以上情况,迫切需要一种生态环保的方法制备园林覆盖物。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园林覆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的这种生态园林覆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园林覆盖物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园林覆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收集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后过滤,得到沼渣;
7.(2)收集植物废弃物,切割粉碎,获得粉碎的植物废弃物;
8.(3)将植物废弃物与沼渣按照3~6: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并堆肥发酵,获得栽培介质;
9.(4)收集自然草本种子及其原生境土壤;
10.(5)在育苗穴盘上铺设步骤(3)获得栽培介质,然后铺设步骤(4)获得的原生境土壤,播撒步骤(4)收集的自然草本种子;
11.(6)自然条件下生长90-100天后,获得生态有机园林覆盖物。
12.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植物废弃物为园林废弃物,农林废弃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3.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的混合物的含水量为45-55%,发酵温度为25-50℃。
14.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的自然草本种子为婆婆纳、刺儿菜、荠菜、鸭跖草、车前草、鼠曲草、黄鹌菜、苍耳、苘麻、马齿苋、狗牙根、酢浆草、蒲公英、苦苣菜、田菁、泽漆、牛膝草、藿香蓟、紫花地丁、白花地丁、老鸦瓣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15.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的原生境土壤的取样深度为1-5cm。
16.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的栽培介质和原生境土壤的铺设厚度为1-2cm。
17.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的播撒种子的种类数量为5-10种,播撒密度为50~100粒/穴盘。
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任一种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生态园林覆盖物在植物引种或者移栽中的应用。
19.具体的,将制备得到的生态有机园林覆盖物在覆盖绿化乔木上的应用的步骤如下:
20.(1)将育苗结束后的育苗穴盘按照列进行挑取,挑取一列留存一列,依次进行;留存的每列作为种质资源保存,为第二年的育苗提供母本,挑选后的每列空地依次放入新的种植穴盘,为后期自然草本扩繁提供基础。
21.(2)将树穴表层土壤平整,并固定好草石隔离带。
22.(3)将育苗穴盘运输到目的树穴,并将其中的自然草本连同栽培基质一起植入树穴表面,铺满树穴周围,第一次浇水浇透,后期一般养护。
23.本发明利用城市园林植物废弃物或农林植物废弃物、城市厨余垃圾发酵后的残余物沼渣、乡土草本种子等材料构建自然草本植物群落,将其移植作为园林覆盖物,该生态园林覆盖物可以模拟自然草本植物群落,为林下表层土壤提供了丰富的小微生境,使碳氮磷硫等元素实现代谢互通,同时能够为绿化乔木提供根围水分保护,提高其生存抗逆性,提高土壤营养转化效率和排水渗水的能力。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5.1.以厨余垃圾发酵获得的沼渣,和园林废弃物或农业废弃物作为栽培基质的来源,降低了成本,进行了废物利用,更为环保。
26.2.以乡土草本种子为材料构建草本群落,能够有效保持水土,不会形成致密的根系结构影响土壤的水份和营养代谢。
27.3.以多种草本种子构建自然草本植物群落,空间利用高,自然草本的多样性能够为林下表层土壤提供丰富的小微生境,提高城市绿化乔木的抗逆性。
28.4.本发明操作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易于推广。
29.具体实施例方式
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本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31.实施例1制备草本栽培介质
32.(1)收集城市厨余垃圾,将其全部投入发酵罐中,厌氧发酵,过滤得到沼渣。
33.(2)收集城市园林废弃物,用切割机粉碎至长度为2cm,得到粉碎的园林废弃物。
34.(3)将步骤(1)得到的沼渣与步骤(2)得到的园林废弃物按照质量比1:4的混合均匀,得到好氧发酵堆体。
35.(4)调节步骤(3)堆体含水量为50%,发酵温度为25-50℃,继续堆肥发酵45天,获得自然草本的栽培介质。
36.实施例2园林覆盖物的制备
37.(1)收集自然草本种子:包括常见的婆婆纳、刺儿菜、荠菜、鸭跖草、车前草、鼠曲
草、黄鹌菜、苍耳、苘麻、马齿苋、狗牙根、酢浆草、蒲公英、苦苣菜、田菁、泽漆、牛膝草、藿香蓟、紫花地丁、白花地丁、老鸦瓣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38.(2)收集步骤(1)中自然草本的深度为1-5cm处的原生境土壤,并保存于干燥阴凉处。
39.(3)春季清明后选择1亩露天苗圃1块,整理平整,准备30cm*30cm网格种植穴盘紧密方正铺满苗圃,在育苗穴盘内铺设1cm厚度的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栽培介质。
40.(4)将步骤(2)收集的原生境土壤均匀播散在堆肥产品表面(步骤3的栽培介质),厚度为1cm,获得含有土壤的育苗穴盘。
41.(5)随机选取步骤(1)收集到草本种子,均匀的播撒在育苗穴盘的土壤表面,播种密度为80粒/穴盘,并用细土覆盖,然后轻柔浇水,使得育苗穴盘浇透,后期以自然降雨为主,且不覆膜不增温,在自然条件下播种发芽和生长。100天后,获得园林覆盖物。
42.(6)按照列挑取步骤(5)制备得到的园林覆盖物,挑取一列留存一列,依次进行。留存的每列作为种质资源保存,为第二年的育苗提供母本资源。挑选后的每列空地依次放入新的种植穴盘,进行园林覆盖物的培育。
43.实施例3树穴覆盖
44.实验组:将实施例2制备的园林覆盖物运输至柚子树的树穴,将树穴表层土壤平整,固定好草石隔离带,将育苗盘中的自然草本连同栽培基质一起植入树穴表面,铺满树穴周围,浇水浇透,后期一般养护。
45.对照组1:对柚子树的树穴不做任何覆盖,在第一天浇水,水量同实验组,并且5~10天进行一次除草,使树穴始终保持裸露无覆盖的状态,后期养护处理同实验组。
46.对照组2:对柚子树的树穴不做任何处理,在第一天浇水,水量同实验组,后期养护处理同实验组。
47.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均设置3个生物学重复。并在一年后进行数据的统计。
48.表1不同覆盖条件下树穴的理化性质
[0049][0050]
结合表1发现人工进行覆盖的树穴中自然植物几乎覆盖树穴四周,土壤理化性质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土壤入渗率、容重、总孔隙度、饱和持水量及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土壤入渗率高出对照近300%,容重低于对照近10%,总孔隙度高于对照近25%,饱和持水量高于对照近24%,有机质高于对照50%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