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拔组合式生姜收获机

文档序号:31541225发布日期:2022-09-16 23:5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挖拔组合式生姜收获机

1.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挖拔组合式生姜收获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挖拔组合式生姜收获机主要为挖掘式,工作过程中由挖掘部件将生姜根茎从土壤中挖出,工作时不对生姜茎秆进行操作。由于生姜茎秆较高,从而导致收获机整体高度较大,继而导致整个收获机的重心不稳,操作不便。现有的升降收获机配合提拉类设备共同使用,部分提拉类设备采用单层多段链条夹持,在链条交叉过程中造成了生姜根茎的破损率上升;同时多段链条使得机身较长,导致工作过程中整机的操作性较低,转弯通过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挖拔组合式生姜收获机,其实现了对升降的挖掘、提拉和切割,降低了整机高度,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提高了生姜的收获质量,降低了生姜破损率,并且大大缩短了整机长度,提高了整机作业的灵活性。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拔组合式生姜收获机,包括机架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位于机架的中部,且沿机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还包括挖掘铲、抖动栅板、振动调节装置、切割装置、拨禾机构和回弹装置,机架的前端设有调整架,调整架与机架铰接,挖掘铲和抖动栅板均通过振动调节装置与调整架连接,挖掘铲位于抖动栅板的前方,挖掘铲和抖动栅板位于夹持装置前端的下方,挖掘铲后方的夹持装置上设有切割装置,位于夹持装置上方的机架后部设有拨禾机构,夹持装置的后部与机架之间通过回弹装置连接,机架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分别设有分禾装置;
5.所述振动调节装置包括压入油缸、张紧弹簧ⅰ、抖动臂、摆动杆ⅰ、摆动杆ⅱ、抖动曲柄和限深油缸,压入油缸位于调整架的上方,压入油缸的缸体后端与机架铰接,压入油缸的前端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前端与调整架的最前端之间通过张紧弹簧ⅰ连接,调整架的顶部设有摆动杆ⅰ和摆动杆,摆动杆ⅰ和摆动杆ⅱ之间通过抖动曲柄连接,摆动杆ⅱ的两端分别与抖动臂的前端铰接,抖动臂的末端与倾斜设置的抖动连杆ⅰ连接,抖动臂的后端呈框状,抖动连杆ⅰ位于抖动臂后端的方框内,抖动臂的后端设有滑槽,抖动连杆ⅰ在滑槽内滑动;
6.所述抖动臂的前部外侧设有限深油缸,限深油缸的顶部通过油缸连接杆与抖动臂连接,油缸连接杆的一端与抖动臂固定连接,油缸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限深油缸缸体的顶端铰接,限深油缸的活塞杆的底端与挖掘铲固定架固定连接,挖掘铲固定架与调整架滑动连接,挖掘铲固定在挖掘铲固定架的底部;
7.所述调整架的下部后侧面固定设有固定臂ⅰ,抖动连杆ⅰ的前侧底端与固定臂ⅰ铰接,抖动连杆ⅰ的后侧顶端与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抖动连杆ⅱ的顶端铰接,挖掘铲固定架的后侧面固定设有固定臂ⅱ,抖动连杆ⅱ的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后端与抖动连杆ⅱ的底
部铰接,连接板的前端与固定臂ⅱ铰接,抖动栅板固定板的顶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抖动栅板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数个抖动栅板,抖动栅板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8.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之间连接,上夹持机构位于下夹持机构的上方,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均呈倾斜设置,且上夹持机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下夹持机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上夹持机构与下夹持机构的后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上夹持机构与下夹持机构的前端之间的距离。
9.本发明中,所述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均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夹持链条和支撑架,夹持链条分别缠绕在支撑架两端的驱动链轮上,两夹持链条之间呈相对设置并存在间隙,沿夹持链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数个张紧链轮,张紧链轮分别与两夹持链条的相对面的内侧面接触,张紧链轮通过张紧链轮夹与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张紧弹簧ⅲ连接,张紧弹簧ⅲ的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张紧弹簧ⅲ的另一端与张紧链轮夹连接,张紧链轮夹的中部与支撑架铰接;
10.所述上夹持机构的支撑板和下夹持机构的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
11.所述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的前端呈v形,下夹持机构的两夹持链条之间设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支撑架上的液压马达ⅱ和数个割刀,液压马达ⅱ的机体与支撑架连接,沿液压马达ⅱ的输出轴底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数个割刀,两液压马达ⅱ的转动方向相反。
12.所述切割装置后方的机架顶部固定有拨禾机构,拨禾机构包括液压马达ⅰ和拨禾轮,液压马达ⅰ的机体顶部固定在机架的中后部,液压马达ⅰ输出轴的底部固定有拨禾轮。
13.所述下夹持机构的后部和机架之间通过回弹装置连接,回弹装置包括弹簧和回弹摇臂,回弹摇臂的前端通过机架固定杆与机架连接,机架固定杆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机架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回弹摇臂的前端铰接,回弹摇臂的后端通过下夹持机构固定杆与下夹持机构连接,下夹持机构固定杆的一端与下夹持机构的支撑板固定连接,下夹持机构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回弹摇臂的后端铰接;
14.所述回弹摇臂的下方设有弹簧支撑板,弹簧支撑板固定在机架上,回弹摇臂与弹簧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套在弹簧导向杆的外侧,回弹摇臂的后部设有孔,弹簧导向杆滑动设置在孔内,弹簧导向杆的顶端设有限位凸块,弹簧导向杆的底端与弹簧支撑板固定连接。
15.所述分禾装置包括三角形的分禾瓦,分禾瓦位于机架中部的外侧,分禾瓦沿夹持装置的倾斜方向倾斜设置,分禾瓦的顶端固定有分禾辊,分禾滚筒滑动套在分禾辊上,分禾滚筒的前端与分禾瓦之间连接有基振弹簧。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技术的收获机包括挖掘装置和夹持装置,实现了生姜的挖掘、提拉和切割,降低了整机的高度,使整机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大大减小,从而使整个装置更加稳定,便于操作;
18.(2)在机架的前端实现了生姜根茎的挖掘、生姜茎秆的向上拔取和切割,挖掘铲和抖动栅均设置在调整架上,工作过程中,调整架可以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可根据工作阻力调整抖动栅板的抖动幅度以及挖掘部件与夹持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提高机器的适应性,保证收获质量;
19.(3)本技术中的抖动栅板做前后方向的抖动,挖掘铲进行上下方向的运动,通过抖动栅板和挖掘铲之间的配合抖动,可减小挖掘铲工作阻力,增强土壤的破碎效果,提高收获质量;
20.(4)本技术中的夹持装置包括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在实现对生姜秸秆夹持输送的同时,对生姜秸秆产生拔取的力,同时夹持机构中的夹持链条为一条整链,避免了多锻炼条交叉增加的生姜破损率,同时使整个装置的机身长度变短,提高了收获机在田间作业的灵活度;
21.(5)夹持装置通过回弹装置与机架连接,通过回弹装置实现了夹持装置可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对倾斜角度进行自动调节,防止因喂入量过大造成的机身堵塞与工作阻力的增加;
22.(6)通过设置分禾装置,工作过程中分禾滚筒自转对茎秆进行揉搓并在基振弹簧的作用下上下跳动,配合三角形的分禾瓦对茎秆进行分禾,从而防止动作过程中对茎秆缠绕造成履带堵塞,使得两侧履带阻力不一致,造成机身偏移从而影响工作。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振动调节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振动调节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回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机架;2抖动连杆ⅰ;3抖动连杆ⅱ;4抖动臂;5抖动曲柄;6压入油缸;7张紧弹簧ⅰ;8固定臂ⅰ;9限深油缸;10夹持装置;11上夹持机构;12下夹持机构;13挖掘铲;14连接板;15抖动栅板固定板;16抖动栅板;17基振弹簧;18分禾滚筒;19分禾瓦; 20摆动杆ⅰ;21摆动杆ⅱ;22固定座;23油缸连接杆;24固定臂ⅱ;25拨禾机构;26液压马达ⅰ;27拨禾轮;28张紧弹簧ⅱ;29回弹摇臂;30液压马达ⅱ;31割刀;32驱动链轮;33张紧弹簧ⅲ;34夹持链条;35支撑架;36张紧链轮夹;37张紧链轮;38液压马达ⅲ;39 下夹持机构固定杆;40弹簧导向杆;41回弹摇臂;42机架固定杆;43弹簧支撑板;44弹簧; 45切割装置;46调整架;47挖掘铲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31.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3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挖拔组合式生姜收获机包括机架1、挖掘铲13、抖动栅板16、振动调节装置、夹持装置10、切割装置45、拨禾机构25和回弹装置,其中夹持装置10位于机架1的中部,且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机架1的前端设有调整架46,调整架46与
机架1铰接。挖掘铲13和抖动栅板均通过振动调节装置与调整架46连接,挖掘铲位于抖动栅板的前方,挖掘铲和抖动栅板位于夹持装置前端的下方。挖掘铲后方的夹持装置上设有切割装置。位于夹持装置上方的机架后部设有拨禾机构。夹持装置的后部与机架之间通过回弹装置连接。机架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分别设有分禾装置。
33.通过振动调节装置既可以实现挖掘铲的振动和抖动栅板的抖动,还可以对挖掘铲的振动幅度和抖动栅板的抖动幅度进行调节。如图3和图4所示,振动调节装置包括压入油缸6、张紧弹簧ⅰ7、抖动臂4、摆动杆ⅰ20、摆动杆ⅱ21、抖动曲柄5和限深油缸9,其中压入油缸6位于调整架46的上方,压入油缸6的缸体后端与机架1铰接,压入油缸6的前端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前端与调整架46的最前端之间通过张紧弹簧ⅰ7连接,在压入油缸6的作用下,可以带动整个调整架46转动,调整架46转动过程中,带动挖掘铲和抖动栅板转动,从而使挖掘铲和夹持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调整架46的顶部设有摆动杆ⅰ20和摆动杆ⅱ21,摆动杆ⅰ20和摆动杆ⅱ2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调整架46转动连接。摆动杆ⅰ20 和摆动杆ⅱ21之间通过抖动曲柄5连接:抖动曲柄5的一端固定套在摆动杆ⅰ20的外侧,抖动曲柄5的另一端与固定摆动杆ⅱ21上的固定座22铰接。在摆动杆ⅰ20转动过程中,通过抖动曲柄5带动摆动杆ⅱ21产生往复摆动。摆动杆ⅱ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抖动臂4,抖动臂 4的末端与倾斜设置的抖动连杆ⅰ2连接。抖动臂4的前端与摆动杆ⅱ21铰接,抖动臂4的后端呈框状,抖动连杆ⅰ2位于抖动臂4后端的方框内,抖动臂4的后端设有滑槽,抖动连杆ⅰ2位于滑槽内,且抖动连杆ⅰ2可以在滑槽内滑动。
34.抖动臂4的前部外侧设有限深油缸9,限深油缸9的顶部通过油缸连接杆23与抖动臂4 连接,油缸连接杆23的一端与抖动臂4固定连接,油缸连接杆23的另一端与限深油缸9缸体的顶端铰接。限深油缸9的活塞杆的底端与挖掘铲固定架47固定连接,挖掘铲固定架47 与调整架46滑动连接,挖掘铲13固定在挖掘铲固定架47的底部。限深油缸9的活塞杆动作过程中,可以带动挖掘铲固定架47和挖掘铲13上下移动,因此限深油缸9可以实现挖掘铲 13的上下振动。
35.调整架46的下部后侧面固定设有固定臂ⅰ8,倾斜设置的抖动连杆ⅰ2的底端与固定臂ⅰ8铰接,抖动连杆ⅰ2的顶端与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抖动连杆ⅱ3的顶端铰接,抖动连杆ⅰ2 的中部设置在抖动臂4的滑槽内。挖掘铲固定架47的后侧面固定设有固定臂ⅱ24。抖动连杆ⅱ3的底部设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后端与抖动连杆ⅱ3的底部铰接,连接板14的前端与固定臂ⅱ24之间铰接于a点。抖动栅板固定板15的顶端与连接板14固定连接,抖动栅板固定板15的底部固定有数个抖动栅板16,抖动栅板16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36.振动调节装置动作过程中,摆动杆ⅰ20转动过程中,通过抖动曲柄5带动摆动杆ⅱ21做往复摆动。摆动杆ⅱ21摆动过程中,与摆动杆ⅱ21连接的抖动臂4也随之产生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抖动。抖动臂4抖动过程中,由于限深油缸9只能上下运动,因此抖动臂4可以带动限深油缸9上下运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够实现挖掘铲13的上下运动。挖掘铲13 主要用于对生姜根茎周围的土壤进行破碎,挖掘铲13在抖动臂4和限深油缸9的作用下进行上下往复抖动作业,增加了挖掘铲对土壤的切割性能,共同增加机器的田间适应性。同时,抖动臂4的后端带动抖动连杆ⅰ2沿抖动连杆ⅰ2与固定臂ⅰ8之间的铰接点b摆动,固定臂ⅰ8摆动过程中,带动与固定臂ⅰ8铰接的抖动连杆ⅱ3摆动,从而使与抖动连杆ⅱ3底部连接的抖动栅板16做前后方向的摆动,在抖动栅板16的连续振动下,对生姜根茎周围的土壤进行不
断地抖动破碎,进而使得根茎周围粘附的土壤进一步减少。
37.当升降收获机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特殊地形造成阻力增加时,此时土壤对挖掘铲13的阻力增大,造成升降收获机前进过程中的阻力增大,此时调整架46的前进速度降低,而压入油缸 6对调整架46施加的支撑力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此时压入油缸6前端的张紧弹簧ⅰ7 被压缩,同时压入油缸6对调整架46施加的支撑力使整个调整架46沿机架做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其转动角度虽然比较小,但是转动过程中也会带动挖掘铲13和抖动栅板16随调整架 46向后运动,此时夹持装置相对于挖掘铲的位置前移,从而使挖掘铲的切割土壤的效果更佳。同时,挖掘铲13向后摆动的过程中,固定臂ⅰ8也向后运动,从而推动抖动连杆ⅰ2倾斜向上运动,从而使抖动连杆ⅰ2和抖动臂4之间的夹角、以及抖动连杆ⅰ2的有效长度即抖动连杆ⅰ2位于抖动臂4上方的长度增大,继而使抖动连杆ⅰ2和抖动连杆ⅱ3之间的铰接点也向上运动,从而使抖动栅板16的抖动幅度增加,降低了机器的前进阻力,提高了整个机器的通过性能。当整机通过阻力较大地块并重新回到阻力较小地块时,在张紧弹簧ⅰ7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整个调整架46复位,此时挖掘铲13又可回归原始工作状态。
38.由于生姜的茎秆高度较长,因此夹持装置采用双层夹持结构。夹持装置10包括上夹持机构11和下夹持机构12,如图5所示,上夹持机构11和下夹持机构12均包括两根夹持链条 34和支撑架35,夹持链条34分别缠绕在支撑架两端的驱动链轮32上,两夹持链条34之间呈相对设置并存在一定的间隙,供生姜茎秆通过。沿夹持链条3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数个张紧链轮37,张紧链轮37分别与两夹持链条34的相对面的内侧面接触,张紧链轮37通过张紧链轮夹36与设置在支撑架35上的张紧弹簧ⅲ33连接,张紧弹簧ⅲ33的一端与支撑架35 固定连接,张紧弹簧ⅲ33的另一端与张紧链轮夹36连接。张紧链轮夹36的中部与支撑架35 铰接,张紧链轮夹36的一端与张紧弹簧ⅲ33连接,张紧链轮夹36的另一端与驱动链轮32 连接。
39.上夹持机构11和下夹持机构12之间连接,即上夹持机构11的支撑板和下夹持机构12 的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上夹持机构11位于下夹持机构12的上方,上夹持机构11和下夹持机构12均呈倾斜设置,且上夹持机构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下夹持机构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即上夹持机构11与下夹持机构12的后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上夹持机构11与下夹持机构12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上夹持机构11和下夹持机构12的前端呈v形,生姜茎秆通过夹持机构前端的v形口进入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的两夹持链条之间。由于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均为倾斜设置,并且倾斜角度不同,因此夹持链条在夹持输送生姜茎秆的同时,还对升降茎秆起到了向上拔取的作业效果。由于生姜根茎生长的差异性,通过该夹持装置对生姜茎秆进行夹持提拉的过程中,使生姜根茎存在一定的对齐趋势。保证了根茎切割时的割茬稳定性,提高了生姜的收获质量。同时,夹持链条3采用前后一条整链,避免了多段链条前后交叉过程中造成根茎的破损。
40.下夹持机构的两夹持链条34之间设有切割装置45,如图5所示,切割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支撑架上的液压马达ⅱ30和数个割刀31,液压马达ⅱ30的机体与支撑架连接,沿液压马达ⅱ30的输出轴底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数个割刀31,两液压马达ⅱ30的转动方向相反,液压马达ⅱ30动作过程中,带动两侧的割刀31之间反向旋转,从而将机架两侧的生姜秸秆全部喂入两夹持链条之间。在夹持装置对生姜茎秆向上提拉的过程中,当生姜的根茎即将被提出土壤时,通过切割装置对茎秆进行切割,切割后上方的生姜茎秆在上夹持机
构的夹持作用下继续向后输送,下方的生姜根茎则由在下夹持机构的夹持作用下继续向后输送,并在输送的过程中从土壤中拔出。由于切割装置位于两夹持链条之间,因此保证了生姜茎秆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发生倾倒,保证了切割质量。该切割装置采用两侧割刀转动方向相反的喂入式结构,保证了所有的茎秆都被切割,避免了漏割的茎秆在夹持装置中发生缠绕从而造成根茎的破损。
41.切割装置后方的机架顶部固定有拨禾机构25,拨禾机构包括液压马达ⅰ26和拨禾轮27,液压马达ⅰ26的机体顶部固定在机架的中后部,液压马达ⅰ26输出轴的底部固定有拨禾轮 27,液压马达ⅰ26动作过程中带动拨禾轮27旋转,当生姜茎秆通过上夹持机构传送至拨禾轮27处时,通过拨禾轮27将切割装置切割后的生姜茎秆排出并统一铺放在机架的一侧。拨禾轮27的形状不同,且茎秆的排出方向也不同。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换装不同形式的拨禾轮,切换秸秆的排出方向,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通过本技术中的拨禾机构,避免工作过程中茎秆抛向未收获的一侧,从而对接下来的收获作业造成困难。
42.下夹持机构12的后部和机架1之间通过回弹装置连接。如图6所示,回弹装置包括弹簧 44和回弹摇臂41,回弹摇臂41的前端通过机架固定杆42与机架1连接,机架固定杆42的一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机架固定杆42的另一端与回弹摇臂41的前端铰接。回弹摇臂41的后端通过下夹持机构固定杆39与下夹持机构12连接,下夹持机构固定杆39的一端与下夹持机构的支撑板固定连接,下夹持机构固定杆39的另一端与回弹摇臂41的后端铰接。回弹摇臂41的下方设有弹簧支撑板43,弹簧支撑板43固定在机架1上。回弹摇臂41与弹簧支撑板43之间设有弹簧44,弹簧44套在弹簧导向杆40的外侧。回弹摇臂41的后部设有孔,弹簧导向杆40滑动设置在孔内,弹簧导向杆40的顶端设有限位凸块,通过限位凸块对回弹摇臂41的向上运动进行了限制,保证弹簧导向杆40和回弹摇臂41之间的连接。弹簧导向杆 40的底端与弹簧支撑板43固定连接。
43.当机器在生姜茎秆密度较大的地域工作时,在相同的前进速度下,夹持装置的单位喂入量增加,易造成夹持装置的堵塞。通过设置回弹装置,当夹持装置前端喂入的生姜茎秆量增大时,大量的生姜茎秆会对夹持装置产生向后的推力,推力可以分解为平行于夹持装置方向的向后方向的力和垂直于夹持装置方向的向下的压力,向下的压力使夹持装置绕机架做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从而使夹持装置的倾角减小,此时夹持装置对生姜茎秆的提拉趋势减少,提高了茎秆的通过量,防止茎秆在夹持装置内产生堵塞,保持茎秆在夹持装置内的通过性能。此时回弹装置内的回弹摇臂41也产生了逆时针转动,回弹摇臂41的后端对其下方的弹簧44 产生向下的压力。当机器运动至密度较低的地块时,在弹簧44的弹力作用下,通过回弹装置带动夹持装置复位,使夹持装置回归正常作业状态,保证了机器的作业效率。
44.由于茎秆生长的错乱性,当茎秆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时,会产生缠绕现象,严重时会阻碍机身前进,并造成破损率的提高。为了更好的配合挖掘铲和夹持装置的挖拔动作,机架1的两外侧分别设有分禾装置。分禾装置包括三角形的分禾瓦19,分禾瓦19位于机架中部的外侧,分禾瓦19沿夹持装置的倾斜方向倾斜设置,分禾瓦19的顶端固定有分禾辊,分禾滚筒 18滑动套在分禾辊上,分禾滚筒18的前端与分禾瓦19之间连接有基振弹簧17。作业时,分禾滚筒18进行不断地自转揉搓,且不断地进行上下跳动,使得相邻垄的生姜茎秆在揉搓作用下错开,并在分禾瓦的作用下进一步的分开,避免缠绕茎秆的阻碍,阻碍机身前进并造成两
侧阻力的不一致,造成挖掘铲和夹持装置的偏移以至于不能正常工作,造成更严重的收获损伤。
45.整个装置在工作时,在压入油缸6的驱动下,使调整架46逆时针旋转,调整架46底部的挖掘铲在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向前压入土壤中,直达生姜根茎的下端,通过限深油缸9对挖掘铲的深度进行限定和调节,避免对生姜造成伤害。作业过程中,生姜茎秆先由夹持装置前端的v形口进入夹持装置内,在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的夹持作用下,生姜茎秆由前向后运动,随着机身的前进,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对升降茎秆产生向上拔取的力。随后底部的挖掘铲13对生姜根茎周围的土壤进行破碎,同时在限深油缸和振动调节装置的作用下,实现了挖掘铲13的上下抖动。与此同时,挖掘铲13后方的抖动栅板16在振动调节装置的带动下前后摆动,在抖动栅板的连续抖动下对生姜根茎周围的土壤进行不断地抖动破碎,进而使得根茎周围粘附的土壤进一步减少。夹持装置的提拉过程中,当生姜根茎处于即将被拔取出土壤的状态时,通过切割装置45中的割刀31对茎秆进行切割。切割后,上方的生姜茎秆在上夹持机构的夹持作用下不断输送至机架的后端,并最终通过机架后端的拨禾机构25,将切割后的茎秆排出。切割后带有根茎的茎秆在下夹持机构的夹持作用下向机架的后端输送,同时在下夹持机构的拔取作用下,将根茎从土壤中拔出。在挖掘铲、夹持装置、抖动栅、切割装置的共同配合作用下,在机架的前端实现了生姜根茎的挖掘、生姜茎秆的向上拔取和切割。同时挖掘铲和抖动栅均设置在调整架46上,工作过程中,调整架46可以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从而对挖掘铲和抖动栅的位置进行调节,使该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特殊的工作地形。
46.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挖拔组合式生姜收获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