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整种子培育状态的牧草种植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98930发布日期:2022-09-03 04:0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整种子培育状态的牧草种植盘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种植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调整种子培育状态的牧草种植盘。


背景技术:

2.育苗方法是在专门设置的苗床中培育秧苗以供生产田移植的栽培方法,是一种能够大规模培育幼苗的方法,水稻、地瓜以及蔬菜、果树和花卉等作物均可以采用育苗法进行培育。该法与直播法相比,其优点在于它能够根据作物苗期生长发育的特性创造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进行集中管理,以培育质量好、数量充足的秧苗。育苗的作用可以在不适宜生长的季节中提前播种,延长作物生长期,使作物提早成熟。且该法便于精细管理,能够促使幼苗生长健壮、生活力强,为丰产优质打下良好基础。
3.种植盘是规模化种苗生产工艺中的一种重要器具,为快捷和大批量生产提供了保证,其中,部分种植盘直接对幼苗进行培育,而有的则是在种植盘内放置种子,实现从种子到发芽再到最后成型的全过程培育。然而,现有培育过程中,为了提高培育效率,经常会向种植盘内一次性倾倒较多的种子,导致种子散乱地堆积在种植盘底部,且整体堆放并不均匀,使得部分位置的种子分布较为拥挤,甚至出现种子多层堆积的现象,使种子难以得到正常培育。现有工艺中,一般通过设备或人工对种植盘进行震动来尽量使种子均匀分散,但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4.目前,市场上有的种植盘内开设有用于放置种植物的穴孔,能够将种植物放置在穴孔中进行培育。但是,这些种植盘较为适合用来培育幼苗,在用来培育种子时,由于种子的粒径一般较小,容易多个种子堆积在穴孔中,同样会产生前面提到的问题。同时,向种植盘内进行浇灌时,水和营养液会聚集在穴孔中,使得种子在培育开始阶段长期浸泡在水和营养液中,导致容易出现烂芽等影响种子发育的现象。
5.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1011184.1,公开日为:2018年1月30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育苗盘,包括育苗盘体和盖板,所述盖板卡放在育苗盘体的上表面,所述育苗盘体上设有育苗穴和凹槽,所述育苗盘体的外周上设有一圈凸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固定通孔和凸柱,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上设有一层羊毛毡,所述凸柱内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电阻丝。
6.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1573014.4,公开日为:2021年4月2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育苗盘,包括盘体和设置在所述盘体上的若干钵穴,所述盘体上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若干所述钵穴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成行成列分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列所述钵穴之间具有间隙部位,所述间隙部位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置有弯折部可使所述育苗盘收缩。
7.上述两个方案中的种植盘即设置有穴孔,其在用来培育种子时,会出现前面提到的种子堆积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现有的种植盘难以很好地适用于对种子的培育,培育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8.1、要解决的问题
9.针对现有的种植盘直接对种子进行培育时,培育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调整种子培育状态的牧草种植盘,用于种子的规模化培育时,能够调整种子在种植盘中的培育状态,提高对种子的培育效果。
10.2、技术方案
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2.一种便于调整种子培育状态的牧草种植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边缘处具有侧壁,所述侧壁的内侧面上设有沿高度方向排列的刻度线;所述托盘的底部内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卡住种子的凹槽且种子下端与凹槽的底部具有间隙;所述托盘的底部具有排水孔。
13.于本发明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刮平装置;所述刮平装置包括手柄和刮刀;所述刮刀固定安装在手柄上,所述手柄的两端相比较刮刀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一部分形成承载段,所述刮平装置通过两个承载段支撑安装在托盘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14.于本发明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通孔,另一侧设有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刮刀上开设有腰型孔;刮刀通过穿过通孔和腰型孔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的紧固螺丝固定安装在手柄上。
15.于本发明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具有多个,沿手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安装槽之间形成卡合部;所述刮刀的侧部具有与所述卡合部相匹配的卡合槽。
16.于本发明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刻度线的刻度位置装有传感器。
17.于本发明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托盘的其中一侧设置有排种槽,排种槽通过封盖进行封堵。
18.于本发明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孔。
19.于本发明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托盘的外侧面上具有加强筋。
20.于本发明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堵孔装置;所述堵孔装置用于对排水孔和通风孔进行封堵。
21.于本发明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堵孔装置为硅胶塞或橡胶塞,所述堵孔装置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扇形。
22.3、有益效果
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4.(1)本发明一种便于调整种子培育状态的牧草种植盘,通过设置针对不同类型种子的刻度线,能够迅速判断出针对不同种子在种植盘中的刮平高度,从而对堆积在种植盘内的种子进行刮平工作,使种子均匀地分散在托盘内,提高种子的培育效果;
25.(2)本发明一种便于调整种子培育状态的牧草种植盘,在进行浇灌时,通过刻度线能够精确地控制停留在种植盘内的液体量,选择性地打开全部或部分封堵装置则能够控制种植盘的排水速度,从而当水和营养液在种植盘运输过程中能够缓慢渗透至凹槽中存储起来时,能够精确地控制凹槽内存储量,使种子处于最佳的培育环境;
26.(3)本发明一种便于调整种子培育状态的牧草种植盘,通过在每个刻度位置分别安装一个传感器,使得种植盘在培育设备中需要浇灌时,传感器能够检测种植盘内的水位
高度,当水位高度达到设定值后,即可传递信号至中控设备,从而控制喷淋装置停止工作,尤其是,针对不同种类种子的浇灌需求量,可以提前在中控设备中选择对应刻度的传感器,实现对多类型种子的培育;
27.(4)本发明一种便于调整种子培育状态的牧草种植盘,通过设置刮平装置,并对刮刀距离托盘底部的间距进行设置,能够更方便地对堆积的种子进行刮平工作,且其刮平装置通过设置腰型孔,能够调节刮刀安装在手柄上时,刮刀上侧伸入安装槽内的深度,从而根据不同种子或培育情况调节刮刀底部与托盘底部之间的间距,提高刮平效果。
附图说明
28.图1为种植盘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装有刮平装置的种植盘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刮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刮平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32.图中:1、托盘;2、侧壁;3、凹槽;4、排水孔;5、通风孔;6、加强筋;7、手柄;8、刮刀;9、安装槽;10、通孔;11、腰型孔;12、紧固螺丝;13、卡合槽;14、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文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尽管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被充分详细地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但应当理解可实现其他实施例且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变。下文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描述并不用于限制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而仅仅为了进行举例说明且不限制对本发明的特点和特征的描述,以提出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并足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34.实施例
35.一种便于调整种子培育状态的牧草种植盘,能够调整种子在种植盘内的培育状态,创造适合培育种子的培育环境,提高种子的培育效果。该种植盘主要用于现有水培工艺,尤其适用于具备运输种植盘并在种植盘的单个或若干个运输周期内对种植盘内的种子进行光照、添加营养液、通风等工序的无土栽培培育设备,下面对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
36.如图1所示,该种植盘的主体为托盘1,托盘1的边缘处具有沿托盘1的周向延伸并围成一圈的侧壁2。种植盘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实际的培育设备的需求来制备选择,本实施例为如图4所示的方形托盘1,托盘1的边缘处具有四个侧壁2。
37.托盘1的底部内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卡住种子的凹槽3,凹槽3一般为方形孔或圆形孔,半径或边长一般为0.5-1mm,其开口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凹槽内侧面为圆弧结构。凹槽3的最上端的直径或宽度小于种子正常放置在凹槽3中时种子在高度方向上的最大直径,从而使种子能够顺利地卡在凹槽3内。同时,凹槽3的深度需要满足当种子卡在凹槽3中时,种子下端与凹槽3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保证种子下方的通风效果,且凹槽3中可以存储一部分营养液,使种子下部部分浸泡在营养液中,或不浸泡在营养液中但是使种子处于凹槽3内的潮湿且营养充足的环境中,保证种子的营养供给充足的同时不会出现烂芽现象。
38.为了规模化培育种子,在托盘1的底部内侧面上均匀排列有多个凹槽3。因此,如果采用单独向每个凹槽3内添加合适分量的营养液的方式,则会使得操作变得极为繁琐,费时费力。如果采用一些高技术性的设备来实现这种营养液的自动化添加,一方面仍然避免不了在这一工序耽搁较多时间,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成本大大增加。
39.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在种植盘本身的结构上,打破常规思维,在托盘1底部开设排水孔4,并将排水孔4与凹槽3的结构起来,通过对排水孔4的位置、数量、开口大小以及营养液的单次添加量进行控制,实现对整体凹槽3内的营养液的储存量的控制。
40.具体的,本实施例在托盘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孔4,分别分布在托盘1的中部以及四个边角部,四个边角部的排水孔4的位置、数量和大小基本保持一致,使得向托盘1内倾倒营养液时,营养液在托盘各个位置的流速均匀。
41.当培育设备向托盘内倾倒营养液时,刚开始营养液会漫过种子上端并停留在托盘1内,并通过排水孔4缓慢排水。同时,由于种子卡在凹槽3上侧且种子的外形并不会与凹槽3保持完全一致,因此种子与凹槽3之间会存在缝隙,此时,营养液能够通过种子与凹槽3之间的缝隙缓慢渗透进凹槽3内并储存在凹槽3下侧。而通过对排水孔4的大小以及营养液的单次倾倒量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控制单次倾倒的营养液在托盘1底部停留的时间,从而控制凹槽3内储存的营养液的量,达到种子下部部分浸泡在营养液中,或不浸泡在营养液中但是使种子处于凹槽3内的潮湿且营养充足的环境中,保证种子的营养供给充足的同时不会出现烂芽现象的效果。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营养液对各个凹槽3的渗透速度一致,营养液需要均匀地浇灌在托盘1内,同时,需要对培育的种子的直径尺寸进行初步筛选,尽可能使同一批种子的大小尺寸保持一致,卡在凹槽3中时与凹槽3的缝隙较小。
42.另外,通过在托盘1内等间隔设置多个凹槽3,当凹槽3内的种子发芽生长后,其根系会围绕凹槽3的周向生长,而由于相邻凹槽3之间的间距较小,一般为0.5-1.5mm,使得大部分的根系会缠绕在一起,在收获时利于整盘取出,避免了部分成品散落等情况的发生,解决了种植盘内根系因缺水造成卷取上翘,不利于团聚的问题。针对于此,本实施例在侧壁2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缺口,当需要取出培育好的成品时,只需从缺口伸入杆状或钳状的部件来将缠绕在一起的根系托起或夹起,即可方便快捷地实现对培育成品的整盘取出。需要说明的是,对种植盘进行灌溉时,托盘1内存留的营养液的高度应尽量低于缺口的高度。
43.而为了更好地控制排水速度,本实施例的种植盘还配备有堵孔装置,堵孔装置能够将单个排水孔4全部或部分封堵起来。具体的,堵孔装置可以采用硅胶塞或橡胶塞,根据横截面为圆形或扇形分为多种不同类型的堵孔装置,其中,圆形堵孔装置用于将排水孔4全部封堵住,扇形堵孔装置则将排水孔4部分封堵住,通过调节排水孔4的开口对排水速度进行调节。
44.通过设置堵孔装置,能够根据种子的培育需求封堵部分排水孔4来降低排水速度,提高营养液在托盘1内停留的时间,提高渗透进凹槽3内的营养液的量,保证种子吸收足够的营养。而设置扇形堵孔装置则能够对各个位置的每个排水孔4进行部分封堵,在降低排水速度的同时使得营养液在托盘1内各个位置的流速均匀,从而尽量保持每个凹槽3内渗透的营养液的量一致,提高对种子的培育效果。
45.此外,为了能够精确地控制种植盘内的液体浇灌量,从而结合上述结构达到控制种植盘内水和营养液的停留时间的效果。种植盘在侧壁2的内侧面上设有沿高度方向排列
的刻度线14,同时,在刻度线14的刻度位置装有传感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不同种类的种子以及种子在不同阶段对于浇灌量的需求的不同,分别在种植盘的侧壁2上刻制不同高度的刻度,并对应设置用于检测水位高度的传感器。
46.当种植盘在培育设备中需要浇灌时,传感器能够检测种植盘内的水位高度,当水位高度达到设定值后,即可传递信号至中控设备,从而控制喷淋装置停止工作。尤其是,针对不同种类种子的浇灌需求量,可以提前在中控设备中选择对应刻度的传感器,实现对多类型种子的培育。
47.此外,托盘1的侧壁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孔5,使得培育设备上的通风系统在向种植盘内吹风时,气流能够从种植盘的侧边排出,而不会直上直下形成一种气流反弹的现象,提高种植盘的通风效果。本实施例中,四个侧壁2均开设有通风孔5,单个侧壁2上的通风孔5具有多个且等间隔排布,保证种植盘内的通风环境良好。需要说明的是,封堵装置也可以用于对通风孔5进行全部封堵或部分封堵,根据种子的培育需求调整气流方向以及气流的流通速度,对每个通风孔5进行部分封堵则达到在降低气流流通速度的同时保证托盘1内各个方向气流流速均匀的目的,提高对种子的培育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通风孔5对种植盘内的气流方向进行调节,也有利于调节种子根系的生长方向,使种子根系更好地缠绕在一起,方便后续培育成品的整盘取出。
48.本实施例的侧壁2的上端具有翻边结构,同时在托盘1和侧壁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6,能够增加种植盘的结构强度,提高种植盘的使用寿命,避免种植盘在移动过程中因为磨损而导致需要频繁更换。且在种植盘磨损较为严重的部位,即托盘1的底部外侧的中部区域,加强筋6的数量多于其余部位的数量。加强筋6在托盘1与运输装置接触的位置即托盘1的底部外侧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在运输装置上对应设置与网状结构相匹配的结构,使种植盘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放置在运输装置上。此外,本实施例还可在种植盘中内置磁铁,与培育设备的运输部件相配合,充分利用磁铁与运输部件之间的吸引力,增大种植盘与运输部件的接触面积,使种植盘的运动轨迹更加平稳。尤其是针对于一些现有的呈螺旋塔状结构的运输部件,这些运输部件会有一个倾斜的角度,通过内置磁铁和设置加强筋6,避免了种植盘螺旋上升过程中的倾斜滑动。磁铁的设置还可以产生促进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的磁场,进一步地提高了培育效果以及根系的缠绕程度,有利于种子的培育和对后续培育成品的收取。
49.然而,上述内容可以实现的前提是,必须是一个凹槽3对应一个种子,且尽管对种子的形状尺寸进行筛选,使种子形状尺寸尽量保持一致,但种子的形状大小仍然不可能达到与凹槽3形状大小完全一致,即刚好堵住凹槽3并且留出一定缝隙。这是因为,种子本身形状并不是规则的圆形,大部分情况为椭圆形结构,这就导致种子各个位置直径并不相同,种子正放在凹槽3和斜放在凹槽3上时,缝隙大小是不一致的,此时种子上端伸出凹槽3的高度也不一致。而放置种子时,为了节省时间,往往采用向种植盘内倾倒大量种子的方式,这就导致种子会堆积在种植盘内,影响彼此的发育生长,而这个问题通过刻度线14的设计也可以得到较为完善的结果。
50.通过设置针对不同类型种子的刻度线,能够迅速判断出针对不同种子在凹槽3内时,伸出凹槽3的最大高度,在该刮平高度下先对倾倒后堆积的种子进行刮平,使种子进入凹槽3中,多余的没有进入凹槽3的种子则从种植盘中排出收集。然后,通过刻度线14确定种
子在凹槽3中时,种子下端与凹槽3底部处于最佳大小的间隙时,种子上端伸出凹槽3的高度,并在此刮平高度下对种子进行刮平,从而使种子在凹槽3内的状态满足培育要求。
51.为了方便对种子进行刮平,本实施例还设置了相应的种植盘刮平装置。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刮平装置包括手柄7和刮刀8。手柄7上沿手柄7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槽9,本实施例为三个,相邻的两个安装槽9之间形成卡合部,刮刀8的上侧具有与卡合部相匹配的卡合槽13。安装槽9的一侧设有通孔10,另一侧在对应位置设有螺纹孔。刮刀8上开设有腰型孔11,刮刀8上侧伸入安装槽9并调整好高度后,通过穿过通孔10和腰型孔11并螺纹连接螺纹孔的紧固螺丝12固定安装在手柄7上。安装好后,手柄7的两端相比较刮刀8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一部分形成承载段,刮平装置通过两个承载段支撑安装在托盘1相对的两个侧壁2上。
52.当向托盘1中倾倒种子后,根据种子的尺寸大小调节刮刀8在手柄7上的安装高度,从而调整刮刀8底部距离托盘底部的间距,接着控制手柄7沿托盘1的侧壁移动,即可使刮刀8将堆积在托盘1底部的种子刮平,使种子均匀地分散在托盘1内,提高种子的培育效果。而卡合部和卡合槽13的设计则能够对刮刀8和手柄7的安装实现一个预定位效果,使二者的安装更加方便。
53.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刮平装置与侧壁2之间的摩擦力,将承载段与侧壁2相接触的位置设置为倒圆角结构。同时,托盘1的其中一侧设置有排种槽,刮平装置能够将多余的种子通过排种槽排出,排种槽不用时则通过封盖进行封堵。
54.具体的,本实施例在上述种植盘的基础上,对应提供了种子的培育状态调整方法:
55.一、向种植盘内倾倒种子。
56.二、根据种子的种类,通过刻度线14判断出种子所需的刮平高度,先将刮刀8底部与托盘1底部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略大于该高度(大于0.3~0.8mm),该状态下可以将没有进入凹槽3的种子先刮出排种槽。然后,判断种子在凹槽3内时,满足间隙处于设定要求下的种子伸出凹槽3的高度,并依此对刮刀8的高度在此进行调节,对凹槽3内的种子再次刮平,从而使种子在凹槽3内的状态满足要求。
57.三、将种子送入培育设备的运输装置中,根据种子的种类选择对应刻度的传感器,对种植盘进行喷淋,当传感器检测到种植盘内的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时,传递信号至中控设备,中控设备控制喷淋装置停止工作。在种子培育期间,每间隔一段时间,根据种子在不同阶段需求的不同浇灌量,重新选择对应刻度的传感器完成后续喷淋工作,直至种子培育完成。
58.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调整种子培育状态的牧草种植盘,用于种子的规模化培育时,能够调整种子在种植盘中的培育状态,提高对种子的培育效果。
59.本发明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