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弹簧环志盒

文档序号:31523788发布日期:2022-09-14 13:2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弹簧环志盒

1.本发明涉及鸟类环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鸟类环志的全自动弹簧环志盒。


背景技术:

2.作为野生动物中最为常见种类之一的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组成的重要部分,其种群数量变化及机制的研究工作对于研究生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鸟类环志是目前对于鸟类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的有效途径,而环志则是鸟类环志工作过程中的核心步骤。环志员将所获鸟类从粘网取下后,需将其逐一上环,且不同种类的鸟类所上环志脚环规格并不相同,因而需要操作者注意更换对应的脚环。而环志脚环置于收纳装置中,即便每次使用同一规格,也需操作人员频繁进行取环、用环志钳固定脚环、上环这一连续步骤。在此过程中,由于环志脚环较为微小,且存在一定的丢失风险,故在其不慎掉落后不易找到;由于繁殖期间环志鸟类数量众多,在频繁地从箱中取出金属环并拿起环志钳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金属环错漏、记录失误、环号混淆,环志效率低等问题,此外,由于该操作需操作者具有一定娴熟度,新接触此工作的人员需要进行培训后才能胜任。因此对该过程中所使用工具进行改进对整个环志过程的简化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上环步骤操作繁琐,上环过程中,容易出现金属环错漏、记录失误、环号混淆、环志脚环掉落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弹簧环志盒。
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全自动弹簧环志盒,其组成包括上盒体、下盒体、环板、环板弹簧、金属环、触发板、触发弹簧、击锤、压缩块、压簧、z杆、夹紧块、拉簧和固定轴,下盒体内部中央设置有金属环安装槽,金属环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环板弹簧,环板弹簧上连接有环板,金属环的上方设置有夹紧块,夹紧块的外端设置有拉簧,拉簧与上盒体内壁固定连接,夹紧块的上方设置有z杆,z杆的上方设置有压缩块,压缩块的上方设置有压簧,压簧的上端与上盒体固定连接,固定轴与上盒体固定连接,击锤的一端与压缩块连接,击锤的另一端与固定轴嵌套连接,击锤上设置有凸齿,触发板的一端搭在凸齿上,触发板的另一端设置有触发弹簧,触发弹簧与上盒体固定连接,两个触发板之间的区域为上凹槽,两个夹紧块之间的区域为下凹槽。
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7.一、传统环志上环工具多将环志脚环与环志钳配合使用,操作人员使用环志钳在收纳盒中根据鸟类种类选择适宜的脚环并利用机械压力将其固定于环志钳上,再将鸟类跗趾部置于开放脚环中用钳子固定。在实际工作中,环志脚环由于体积微小且频繁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落。本发明由于环志盒所包括的环板可同时容纳多个金属环,从而使得上环过程中取环、用环志钳固定脚环此二步骤可得到省略,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上环操作并避免环志脚环掉落的问题。
8.二、在实际环志过程中,为鸟类上环这一步骤对操作人员技术具有一定要求,且为避免误伤鸟类,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在鸟类迁徙季节需要大批量上环时,操作人员不能立即上手会对环志工作带来影响。本发明由于环志盒所包括的上、下凹槽上附触发板、触发弹簧、击锤、压缩块、压簧、z杆、夹紧块等装置,可以使在鸟类跗趾部进行的上环操作基本实现自动化,对操着人员技术要求不高,可以极大程度提高环志效率且不易误伤鸟类,更具安全性。
9.三、该环志盒外观和操作原理十分简单,易于上手。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图1中的触发板7、击锤9的原理示意图;
12.图3是图1中的压缩块10、z杆12、夹紧块13的原理示意图;
13.图4是鸟类跗趾部压入上凹槽15时,夹紧块13在拉簧14作用下向压缩方向移动,夹紧块13不再阻挡金属环6,金属环6在环板弹簧5的作用下将金属环6托起至下凹槽16处的原理示意图;
14.图5是金属环6在夹紧块13的作用下闭合在鸟类跗趾部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5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上盒体1、下盒体2、环板4、环板弹簧5、金属环6、触发板7、触发弹簧8、击锤9、压缩块10、压簧11、z杆12、夹紧块13、拉簧14和固定轴17,下盒体2内部中央设置有金属环安装槽2-1,金属环安装槽2-1的底部设置有环板弹簧5,环板弹簧5上连接有环板4,环板4用以放置金属环6,金属环6的上方设置有夹紧块13,夹紧块13的外端设置有拉簧14,拉簧14与上盒体1内壁固定连接,夹紧块13的上方设置有z杆12,z杆12的上方设置有压缩块10,压缩块10的上方设置有压簧11,压簧11的上端与上盒体1固定连接,固定轴17与上盒体1固定连接,击锤9的一端与压缩块10连接,击锤9的另一端与固定轴17嵌套连接,击锤9上设置有凸齿91,触发板7的一端搭在凸齿91上,触发板7的另一端设置有触发弹簧8,触发弹簧8与上盒体1固定连接,两个触发板7之间的区域为上凹槽15,两个夹紧块13之间的区域为下凹槽16。
16.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金属环安装槽2-1中由下至上依次放置数个金属环6,且金属环6的开口端朝上。
17.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4和图5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触发板7伸入下凹槽16内,两个触发板7之间的距离小于鸟腿直径3mm。
18.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3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压缩块10与z杆12铰接,z杆12与夹紧块13铰接,压簧11初始处于压缩状态,拉簧14初始处于自然状态。压缩块10、z杆12、夹紧块11联动连接。
19.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图4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非操作时,两夹紧块13之间距离(即下凹槽16的宽度)小于金属环6直径4mm。
20.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5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金属环6开口端的开口宽度比鸟跗跖部的直径大2毫米。
21.工作原理:
22.将数个金属环6依次放入金属环安装槽2-1中,金属环6由于压缩块10的阻挡位于金属环安装槽2-1中。进行环志操作时,将被环志的鸟类跗趾部自上而下压入上凹槽15,在此过程中两侧的触发板7被挤压,触发板7上的触发弹簧8被压缩,触发板7顺时针转动,处于卡位状态的击锤9松动,击锤9可绕固定轴17逆时针转动,压缩块10所受阻力消失,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簧11复位,压缩块10在压簧11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得压缩块10上的z杆12顺时针转动,带动夹紧块13向拉簧14的压缩方向移动;金属环6所受夹紧块13的阻挡作用消失,环板4在环板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将金属环6托起,同时鸟类跗趾部压入下凹槽16,触发板7在触发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击锤9重新处于卡位状态,压缩块10向压簧11的压缩方向移动,z杆12逆时针转动,夹紧块13在拉簧14的弹力和z杆12的拉力共同作用下重新恢复原状,将金属环6压缩闭合在鸟类跗趾部,即完成一次环志。以此类推。能快速、安全地进行鸟类环志工作。
23.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还可做多种修改和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