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孢菇轨道式发酵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52686发布日期:2022-06-29 02:0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新型双孢菇轨道式发酵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孢菇发酵仓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新型双孢菇轨道式发酵仓。


背景技术:

2.双孢菇是蘑菇科、蘑菇属真菌,多在春、夏、秋三季生于草地、牧场和堆肥处,双孢蘑菇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四川、西藏等地,双孢蘑菇可食用,味道鲜美,是一种栽培规模大、栽培范围广的食用菌,其蛋白质含量高达42%(干重),氨基酸的种类丰富,核苷酸和维生素也很丰富,双孢蘑菇也可药用,其中含多量酪氨酸酶,对降低血压有效果,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糖等物质。
3.现有技术中的双孢菇发酵仓在使用时,发酵料运输劳动量较大,双孢菇生产效率较低,所以,我们提出新型双孢菇轨道式发酵仓,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双孢菇轨道式发酵仓,以解决发酵料运输劳动量较大,双孢菇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包括发酵仓,所述发酵仓的底部对称设有轨道,且轨道数量为两个,发酵仓的左侧设有发酵车,所述发酵车的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车轮,且车轮数量为四个,所述车轮与轨道滑动连接,发酵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壳,位于右侧的两个车轮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数量为两个,发酵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位于右侧的传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啮合齿轮,所述啮合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发酵仓左右两侧外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仓门,且仓门数量为四个,所述仓门的底部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右侧设有控制机构,发酵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检测器。
7.为实现通过发酵车推动接触板,带动移动齿条移动方便仓门打开,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推动板、接触板、压缩弹簧、支撑块、升降板、接触块与传动齿条,且推动板、接触板、升降板、接触块与传动齿条数量均为两个,压缩弹簧与支撑块数量均为四个,所述推动板滑动连接在发酵仓的底部内壁,且推动板为中空结构,所述接触板滑动连接在推动板的内壁,且接触板与推动壳活动接触,位于左侧的两个支撑块对称固定连接在推动板的内壁,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块的顶部,压缩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接触板的底部,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在接触板的底部,且接触板为中空结构,所述接触块固定连接在接触板的内壁,所述传动齿条固定连接在推动板的底部。
8.为实现通过齿轮柱带动传动伞齿轮旋转,带动仓门旋转,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齿轮柱、传动伞齿轮、辅助伞齿轮与压动板,且齿轮柱、传动伞齿轮、辅助伞齿轮与压动板数量均为两个,所述齿轮柱转动连接在发酵仓的底部内壁,且齿轮柱与传动齿条相啮合,位于左侧
的两个传动伞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齿轮柱的前后两侧外壁,所述辅助伞齿轮固定连接在仓门的底部,且辅助伞齿轮与传动伞齿轮相啮合,所述压动板滑动连接在发酵仓的底部内壁,且压动板与推动壳活动接触。
9.为实现通过梯形块推动接触块下移,所述发酵仓的底部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梯形块,且梯形块数量为两个,所述梯形块与接触块相适配。
10.为实现利用复位弹簧的弹力,方便传动齿条复位,所述传动齿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数量为两个,所述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数量为两个。
11.为实现利用挡板与定位块的配合,使移动齿条定位,所述压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定位块数量为两个,所述定位块的外壁套设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数量为两个,所述定位块与挡板活动接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启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与啮合齿轮的啮合带动传动轴旋转使车轮旋转带动发酵车移动,在发酵车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推动壳与接触板接触并推动接触板,通过接触板推动传动齿条移动并带动齿轮柱与传动伞齿轮旋转,通过传动伞齿轮与辅助伞齿轮啮合带动仓门旋转,使仓门打开,实现了方便发酵车进入发酵仓的效果;
14.当接触板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接触块与梯形块接触,利用梯形块推动接触块,使接触块下移压动压缩弹簧,并带动接触板下移与推动壳脱离接触,同时推动壳与压动板接触,并推动接触板下移伸缩弹簧受到压力压缩,定位块下移与挡板接触,起到了限制传动齿条移动,使仓门保持开启,当发酵车完全进入发酵仓之后,推动壳与压动板脱离接触,此时伸缩弹簧复位并推动压动板与定位块复位,定位块与挡板脱离接触,复位弹簧失去限制推动挡板复位,传动齿条跟随移动带动齿轮柱旋转,通过齿轮柱旋转复位带动辅助伞齿轮与仓门旋转复位,此时仓门关闭,实现了进入发酵仓仓门自动关闭的效果;
15.此时发酵仓启动,通过检测器检测温度湿度使发酵仓内部保持在合适的状态,当达到指定时间之后,启动电机带动发酵车移动,通过推动壳推动接触板使右侧的仓门打开,通过推动壳与压动板的配合,使发酵车完全驶出发酵仓之后仓门自动关闭,实现了自动发酵双孢菇,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生产效率的效果;
16.通过电机带动发酵车移动,通过发酵车与传动机构、控制机构的配合,实现了控制发酵仓的仓门自动开启关闭,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生产效率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双孢菇轨道式发酵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双孢菇轨道式发酵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双孢菇轨道式发酵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双孢菇轨道式发酵仓的车轮、传动轴、电机与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双孢菇轨道式发酵仓的推动板,接触板,压缩弹簧,支撑块,升降板,接触块与传动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双孢菇轨道式发酵仓的推动板,接触板,升降板,接触块,传动齿条与梯形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双孢菇轨道式发酵仓的三维图。
24.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25.1-发酵仓,2-轨道,3-发酵车,4-车轮,5-传动轴,6-电机,7
‑ꢀ
传动齿轮,8-推动板,9-接触板,10-压缩弹簧,11-支撑块,12-升降板,13-接触块,14-传动齿条,15-梯形块,16-齿轮柱,17-传动伞齿轮,18辅助伞齿轮,19-仓门,20-复位弹簧,21-压动板,22
‑ꢀ
定位块,23-伸缩弹簧,24-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27.实施例1
28.参照图1-7新型双孢菇轨道式发酵仓,包括发酵仓1,发酵仓1 的底部对称设有轨道2,且轨道2数量为两个,发酵仓1的左侧设有发酵车3,发酵车3的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车轮4,且车轮4数量为四个,车轮4与轨道2滑动连接,通过车轮4与轨道2的配合,起到了方便发酵车3移动的作用,发酵车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壳,位于右侧的两个车轮4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5,且传动轴 5数量为两个,发酵车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7,位于右侧的传动轴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啮合齿轮,啮合齿轮与传动齿轮7相啮合,通过电机6,起到了方便带动车轮4旋转的作用,发酵仓1左右两侧外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仓门19,且仓门19数量为四个,仓门19的底部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右侧设有控制机构,发酵仓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检测器24,通过检测器24,起到了方便检测发酵仓1内的温度与湿度的效果。
29.实施例2
30.为实现通过发酵车3推动接触板9,带动移动齿条14移动方便仓门19打开,传动机构包括推动板8、接触板9、压缩弹簧10、支撑块11、升降板12、接触块13与传动齿条14,且推动板8、接触板 9、升降板12、接触块13与传动齿条14数量均为两个,压缩弹簧10 与支撑块11数量均为四个,推动板8滑动连接在发酵仓1的底部内壁,且推动板8为中空结构,接触板9滑动连接在推动板8的内壁,通过接触板9,起到了方便带动传动齿条14移动,使仓门19打开的作用,且接触板9与推动壳活动接触,位于左侧的两个支撑块11对称固定连接在推动板8的内壁,压缩弹簧10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块11的顶部,压缩弹簧10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接触板9的底部,利用压缩弹簧10的弹力,起到了方便带动接触板9复位的作用,升降板 12固定连接在接触板9的底部,且接触板9为中空结构,接触块13 固定连接在接触板9的内壁,传动齿条14固定连接在推动板8的底部,为实现通过齿轮柱16带动传动伞齿轮16旋转,带动仓门19旋转,控制机构包括齿轮柱16、传动伞齿轮17、辅助伞齿轮18与压动板21,且齿轮柱16、传动伞齿轮17、辅助伞齿轮18与压动板21数量均为两个,齿轮柱16转动连接在发酵仓1的底部内壁,且齿轮柱 16与传动齿条14相啮合,位于左侧的两个传动伞齿轮17分别固定连接在齿轮柱16的前后两侧外壁,辅助伞齿轮18固定连接在仓门 19的底部,且辅助伞齿轮18与传动伞齿轮17相啮合,通过辅助伞齿轮18与传动伞齿轮17的配合,起到了带动仓门19旋转方
便打开仓门19的作用,压动板21滑动连接在发酵仓1的底部内壁,且压动板21与推动壳活动接触,为实现通过梯形块15推动接触块13下移,发酵仓1的底部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梯形块15,且梯形块15数量为两个,梯形块15与接触块13相适配,为实现利用复位弹簧20的弹力,方便传动齿条14复位,传动齿条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数量为两个,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0,且复位弹簧 20数量为两个,为实现利用挡板与定位块22的配合,使移动齿条14 定位,压动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2,且定位块22数量为两个,定位块22的外壁套设有伸缩弹簧23,且伸缩弹簧23数量为两个,定位块22与挡板活动接触。
31.如图1-7,工作原理如下:实际使用时,将需要发酵的双孢菇放在发酵车3上,通过启动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旋转并带动传动齿轮7旋转,通过传动齿轮7与啮合齿轮的啮合带动传动轴5旋转使发酵车3移动,在发酵车3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推动壳与接触板9接触并推动接触板9,通过接触板9带动传动齿条14移动,通过的传动齿条14与齿轮柱16啮合带动传动伞齿轮17旋转,通过传动伞齿轮 17与辅助伞齿轮18啮合带动仓门19旋转,使仓门19打开方便发酵车3进入发酵仓1,当接触板9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接触块13与梯形块15接触,利用梯形块15推动接触块13,使接触块13下移压动压缩弹簧10,并带动接触板9下移与推动壳脱离接触,同时推动壳与压动板21接触,并推动接触板21下移伸缩弹簧23受到压力压缩,定位块22下移与挡板接触,起到了限制传动齿条14移动的作用,使仓门19保持开启,当发酵车3完全进入发酵仓1之后,推动壳与压动板21脱离接触,此时伸缩弹簧23复位并推动压动板21与定位块 22复位,定位块22与挡板脱离接触,复位弹簧20失去限制推动挡板复位,传动齿条14跟随移动带动齿轮柱16旋转,通过齿轮柱16 旋转复位带动辅助伞齿轮18与仓门19旋转复位,此时仓门19关闭,发酵仓1启动,通过检测器24检测温度湿度使发酵仓1内部保持在合适的状态,当达到指定时间之后,启动电机6带动发酵车3移动,通过推动壳推动接触板9使右侧的仓门19打开,通过推动壳与压动板21的配合,使发酵车3完全驶出发酵仓1之后仓门19自动关闭,实现了自动发酵双孢菇,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生产效率的效果。
32.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