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蚊虫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6442发布日期:2022-06-21 21:4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蚊虫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媒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蚊虫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常见的蚊虫捕捉或灭杀设备一般包括蚊虫引诱光源、捕蚊风扇、蚊虫收集盒,利用蚊虫对引诱光的敏感性,吸引蚊虫至捕蚊风扇附近,捕蚊风扇将蚊虫吸入蚊虫收集盒,蚊虫在蚊虫收集盒中被风干而死。
3.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疾病防控、病媒生物监测等,需要对蚊虫数量和种类进行监测,以及需要实时记录环境参数。但,现有蚊虫捕捉或灭杀设备仅实现蚊虫的捕捉或灭杀,并未涉及蚊虫数量和种类的监测以及实时环境参数的记录。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蚊虫监测设备,以监测蚊虫数量和种类,并能实时获取环境参数。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蚊虫捕捉或灭杀设备仅能实现蚊虫的捕捉或灭杀,并未涉及蚊虫数量和种类的监测,以及实时记录环境参数的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蚊虫监测设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蚊虫监测设备,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环境参数监测装置、诱蚊装置、捕蚊装置、计数装置和收集装置;
7.所述环境参数监测装置用于收集温湿度及风速参数;
8.所述诱蚊装置用于散发吸引蚊虫的诱蚊信号;
9.所述捕蚊装置用于对诱蚊装置吸引的蚊虫进行捕获;
10.所述计数装置设置在捕蚊装置上,用于捕蚊装置捕获的蚊虫数量的统计以及蚊虫种类的识别;
11.所述收集装置用于对捕蚊装置捕获的蚊虫进行收集。
12.进一步地,还包括上端开口的外壳;
13.所述诱蚊装置设置在外壳上端开口处,且上端与环境参数监测装置的下端连接;
14.所述捕蚊装置、计数装置和收集装置均位于外壳内,且捕蚊装置和收集装置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诱蚊装置的下方。
15.进一步地,所述环境参数监测装置包括位于外壳上方且与诱蚊装置连接的呈风琴状的防护外壳、设置在防护外壳内的风速仪以及设置在外壳上部且用于获取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
16.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壳包括顶盖、设置在顶盖下方的底板以及设置在顶盖和底板之间的防护格栅结构,顶盖、底板和防护格栅结构围成中空壳体;
17.所述防护格栅结构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在顶盖和底板之间的若干平行的竖防护
格板;所有竖防护格板的上端设有用于顶盖连接的上连接环,以及所有竖防护格板的下端设有用于底板连接的下连接环;
18.或者,所述防护格栅结构包括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在顶盖和底板之间的若干平行的环状防护格栅,顶盖、若干环状防护格栅和底板通过锁紧件固定;
19.所述环境参数监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顶盖上的光线传感器,用于感应光照。
20.所述风速仪通过风速仪安装座安装在防护外壳的中心;
21.所述风速仪安装座固定连接在顶盖与防护格栅结构之间或底板上。
22.进一步地,所述诱蚊装置包括诱蚊壳体以及设置在诱蚊壳体内的引诱光源、气味诱饵和发热诱饵;
23.所述诱蚊壳体的下部设置在外壳内部,其上端与环境参数监测装置的下端相连,诱蚊壳体位于环境参数监测装置和外壳之间的位置开设有诱蚊窗口;
24.所述引诱光源用于发出吸引蚊虫的诱蚊光信号;
25.所述气味诱饵用于散发吸引蚊虫的诱蚊气味;
26.所述发热诱饵用于模拟人体体温发热吸引蚊虫。
27.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诱饵为设置在诱蚊壳体内壁的发热贴片;
28.所述引诱光源为led诱蚊灯。
29.进一步地,所述引诱光源位于诱蚊壳体中部,且与诱蚊窗口的位置相对应;
30.所述发热诱饵位于引诱光源的外周;
31.所述气味诱饵位于引诱光源的下方。
32.进一步地,所述诱蚊窗口为沿诱蚊壳体周向设置的多个;
33.所述发热贴片为周向布置的多个,且发热贴片的数量小于等于诱蚊窗口的数量;
34.所述发热贴片位于相邻诱蚊窗口之间。
35.进一步地,所述诱蚊壳体内壁设有位于引诱光源下方的防护网,且防护网位于诱蚊窗口的下方;
36.所述气味诱饵设置在防护网上;
37.进一步地,所述捕蚊装置包括捕蚊风扇、防逃网和牢笼结构;
38.所述捕蚊风扇通过风扇支座安装在诱蚊装置下部;
39.所述防逃网的上端与诱蚊装置下端连接,并位于捕蚊风扇下方;
40.所述牢笼结构支撑在外壳内壁上;
41.所述计数装置包括摄像头和至少1个计数器;计数器位于牢笼结构内部上端与防逃网对应设置,用于计量从防逃网进入牢笼结构内的蚊虫数量;
42.所述摄像头设置在牢笼结构上,用于拍摄落在牢笼结构内的蚊虫图像,并识别蚊虫种类。
43.进一步地,所述计数器为上下并排设置的2个,每个计数器中部设有与防逃网下端蚊虫入口连通的蚊虫通道。
44.进一步地,所述牢笼结构包括盖板、牢笼框架、笼网和翻板;盖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防逃网下端与盖板的第一通孔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牢笼框架为立方体框架或圆柱体框架,上端与盖板固定连接,四周密封连接有笼网;
45.所述牢笼框架下端任一侧边与翻板的一端铰接;
46.所述计数器设置在盖板的下表面,且蚊虫通道与第一通孔连通;
47.所述摄像头设置在盖板上。
48.进一步地,所述防逃网为倒锥台结构,其小端与盖板上的第一通孔固定密封连接;
49.所述盖板上设有位于第一通孔外周且用于支撑防逃网的防逃网支座;
50.所述翻板上表面为白色,便于蚊虫图像识别;
51.所述笼网为10~18目的纱网。
52.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与翻板连接的翻板驱动件和设置在翻板下方的收集桶;
53.所述翻板驱动件用于驱动翻板倾倒,将其上的蚊虫倒入收集桶内。
54.进一步地,所述翻板的另一端设有收口结构,以及两侧边设有挡边;
55.所述收集桶位于翻板的收口结构下方;
56.所述翻板驱动件用于驱动翻板绕铰接处转动,实现翻板的水平闭合和向下倾倒;翻板驱动件驱动翻板向下倾斜时,翻板的收口结构位于收集桶上端的蚊虫进口处,使翻板上的蚊虫从收口结构侧向下倾倒至收集桶内。
57.进一步地,包括用于放置收集桶的收集桶支座;
58.所述收集桶支座为水平设置的平板,平板的边缘连接在外壳内壁上,其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收集桶穿设在收集桶支座的第二通孔内,且收集桶上端设有用于与收集桶支座上表面接触的环状限位板。
59.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桶采用板式或筛网式或编织网式结构;
60.所述收集桶上设有提手;
61.所述翻板驱动件为可伸缩的电动推杆或电缸推杆或气缸推杆,其伸缩端与翻板下表面铰接,固定端用于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在外壳内的安装板上。
6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桶体;
63.所述桶体侧壁与收集装置相对应位置设有能够打开的上盖板、与牢笼结构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一通气孔。
6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65.1、本实用新型蚊虫监测设备包括环境参数监测装置、诱蚊装置、捕蚊装置、计数装置、收集装置,环境参数监测装置实时获取温湿度及风速参数,计数装置实现蚊虫数量和种类的监测,并通过收集装置对蚊虫进行收集。
66.2、本实用新型环境参数监测装置包括风速仪和温湿度传感器,可实时获取风速和温湿度相关气象参数,避免采用人工现场操作造成人工成本大、耗时长和出错率高的问题。
67.3、本实用新型在风速仪外增设防护外壳,能够保证风速仪采集参数真实有效,又能保护风速仪不受人为或鸟兽误触和破坏,提高风速仪的使用寿命,在防护的同时也更美观。
68.4、本实用新型诱蚊装置包括引诱光源、气味诱饵和发热诱饵,通过灯光、气味、温度三者共同作用吸引蚊虫,相比现有灯光诱蚊或气味诱蚊,有效的提高了诱蚊效率。
69.5、本实用新型诱蚊装置将引诱光源位于诱蚊壳体中部、发热诱饵位于引诱光源的外周、气味诱饵位于引诱光源下方,可进一步提高诱蚊效率。
70.6、本实用新型诱蚊壳体上设有防护网,可以避免除蚊虫以外的其他较大飞虫进入
后端,影响蚊虫监测设备对蚊虫检测的准确性;同时防护网位于捕蚊风扇的前端,在捕蚊风扇前设置合适网孔径的防护网,也可以防止异物进入高速旋转的捕蚊风扇造成捕蚊风扇损坏,提高了捕蚊风扇的使用寿命。
71.7、本实用新型牢笼结构的四周为笼网,可限制蚊虫逃出,蚊虫经防逃网进入牢笼结构后,被困于牢笼中直至风干死亡落在翻板表面,同时笼网为纱网结构便于牢笼内空气流通加速蚊虫风干死亡。
72.8、本实用新型计数装置包括有计数器和摄像头,通过计数器自动累计通过牢笼结构入口的蚊虫数量,并通过摄像头拍摄落在牢笼结构翻板上的蚊虫照片,识别蚊虫种类,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计数方式,可保证计数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并且本实用新型蚊虫计数装置能够在蚊虫捕获的同时实现计数功能。
73.9、为确保蚊虫数量计数的精确性,本实用新型计数器为上下并排设置的2个。
74.10、本实用新型翻板表面采用白色,区别于大部分蚊虫的自身颜色,便于摄像头识别蚊虫,更利于检测环境中蚊虫的数量,及时开展大规模的消杀工作。
75.11、本实用新型收集装置通过翻板对捕蚊风扇吸入的蚊虫进行收集,在蚊虫计数完成后,通过翻板驱动件驱动翻板倾倒将其上的蚊虫倒入收集桶内;不需要蚊虫计数一次,清理一次收集桶,在多次、几十次甚至更多次完成蚊虫计数和翻板下翻后,仅对收集桶内收集的蚊虫进行一次清理,减少了收集桶的清理次数。
76.12、本实用新型通过翻板驱动件驱动翻板倾倒,即可实现蚊虫的收集,延长了现有需要人工在间隔较短的时间内清理蚊虫,并且收集桶与翻板配合可在无人工接触的情况下收集蚊虫,避免人工操作,减少人工工作量及接触蚊虫的几率。
77.13、本实用新型翻板设有收口结构,以及翻板向下倾斜时,翻板的收口结构设计位于收集桶上端的蚊虫进口处,均是便于翻板上的蚊虫全部准确倒入收集桶内。
78.14、本实用新型翻板的一端铰接,仅通过翻板驱动件驱动翻板绕铰接处转动,即可实现翻板的水平闭合和向下倾倒,操作简单、便捷。
79.15、本实用新型收集桶支座为平板,结构简单,可使收集桶设计为具有更大容腔的结构,进一步地减少收集桶清理次数。
80.16、本实用新型收集桶上设有提手,便于收集桶的取放;并可在不接触蚊虫的情况下取出、处理蚊虫,避免人工接触病媒蚊虫。
附图说明
81.图1为本实用新型蚊虫监测设备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82.图2为本实用新型蚊虫监测设备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8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环境参数监测装置和诱蚊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8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种防护格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内部结构示意图,b为外部结构示意图且局部爆炸;
8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种防护格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内部结构示意图,b为外部结构示意图;
8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诱蚊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8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诱蚊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8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热诱饵处的结构示意图;
8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诱蚊装置的俯视图(未示出防水灯罩、引诱光源、诱蚊灯座);
9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种不同形式的防逃网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丝网式,b为孔板式;
9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捕蚊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92.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捕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捕蚊风扇);
93.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牢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出摄像头);
94.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集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翻板处于水平闭合);
95.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翻板处于向下倾倒);
96.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集装置的收集桶从收集桶支座中取出时的结构示意图(翻板处于水平闭合);
97.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集装置的三种不同形式的收集桶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板式,b为筛网式,c为编织网式;
98.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99.1-环境参数监测装置,2-诱蚊装置,3-捕蚊装置,4-计数装置,5-收集装置,6-外壳,7-控制模块;
100.11-风速仪,12-风速仪安装座,13-防护外壳,131-顶盖,132-固定螺栓,133-间隔柱,134-环状防护格栅,135-螺母,136-底板,137-上连接环,138-下连接环,139-竖防护格板,140-光线传感器,141-温湿度传感器;
101.21-诱蚊壳体,211-诱蚊窗口,212-防护网,22-引诱光源,221-诱蚊灯座,23-气味诱饵,24-发热诱饵,25-防水灯罩;
102.31-防逃网,311-蚊虫入口,32-牢笼结构,321-盖板,3211-通孔,322-牢笼框架,323-笼网,324-翻板,3241-收口结构,3242-挡边,3243-铰座,3244-铰链,325-防逃网支座,33-捕蚊风扇;
103.41-计数器,411-蚊虫通道,42-摄像头;
104.51-翻板驱动件,511-铰接孔;52-收集桶,521-蚊虫进口,522-提手,523-环状限位板;53-收集桶支座,532-通孔;
105.61-底座,62-桶体,63-安装板,64-上盖板,65-下盖板,66-第一通气孔,67-第二通气孔,68-第三通气孔,69-温湿度表。
具体实施方式
1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0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蚊虫监测设备是一种依据蚊虫生物密度监测蚊虫数量、种类的设备,其包括环境参数监测装置1、诱蚊装置2、捕蚊装置3、计数装置4、收集装置5、控制模块7以及上端开口的外壳6。
108.环境参数监测装置1依据监测要求,收集温湿度、光照及风速参数,为监测数据提供准确参照。
109.诱蚊装置2设置在外壳6上端开口处,且上端与环境参数监测装置1的下端连接,诱
蚊装置2用于散发吸引蚊虫的诱蚊信号吸引蚊虫靠近设备。
110.捕蚊装置3、计数装置4和收集装置5均位于外壳6内,且捕蚊装置3和收集装置5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诱蚊装置2的下方。
111.捕蚊装置3用于对诱蚊装置2吸引的蚊虫进行捕获。
112.计数装置4设置在捕蚊装置3上,用于捕蚊装置3捕获的蚊虫数量的统计以及蚊虫种类的识别。
113.收集装置5用于对捕蚊装置3捕获的蚊虫进行收集。
114.控制模块7设置在外壳6内下部,用于提供设备逻辑控制、数据统计以及环境参数监测装置获取参数上传等功能。
115.如图3所示,环境参数监测装置1包括位于外壳上方呈风琴状的防护外壳13、设置在防护外壳13内的风速仪11以及用于获取温湿度的带显示屏的温湿度传感器141,温湿度传感器141设置在外壳6上部内壁安装座上。安装座位于外壳6上与温湿度传感器141的对应位置,安装座在温湿度传感器141的显示屏位置设有显示窗69,具体的,显示窗的材质为有机玻璃,显示窗安装在安装座内。安装座焊接在外壳上,可通过显示窗观察到安装在外壳内的温湿度传感器的显示屏,即获得显示屏实时显示温湿度参数。
116.防护外壳13包括顶盖131、设置在顶盖131下方的底板136以及设置在顶盖131和底板136之间的防护格栅结构,顶盖131、底板136和防护格栅结构三者围成中空壳体;
117.本实施例给出两种防护格栅结构的具体结构:
118.第一种,如图4所示,防护格栅结构包括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在顶盖131和底板136之间的若干平行的环状防护格栅134,顶盖131、环状防护格栅134和底板136为圆形结构,三者半径相等且中心共轴,最上层的环状防护格栅134与顶盖131之间、相邻环状防护格栅134之间、最下层环状防护格栅134与底板136之间均设有中空的间隔柱133。顶盖131、环状防护格栅134和底板136三者圆周均匀设置有4个螺纹孔,通过固定螺栓132穿过顶盖131、所有环状防护格栅134、底板136上的螺纹孔以及中间的间隔柱133,将顶盖131、环状防护格栅134和底板136固连连接,固定螺栓132在底板136下安装有螺母135,将其锁紧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顶盖131、环状防护格栅134和底板136也可为方形,三者中心共轴,顶盖131的尺寸大于环状防护格栅134和底板136,顶盖131更具防雨雪功能。方形顶盖131内部中空,在与固定螺栓对应位置内置有螺母135并与顶盖131焊接固定,固定螺栓从底板136下部连接孔穿入并与固定在顶盖131内螺母135连接,也可将固定螺柱改为固定螺柱,上下均设螺母135固定。
119.第二种,如图5所示,防护格栅结构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在顶盖131和底板136之间的若干平行的竖防护格板139;所有竖防护格板139的上端设有用于与顶盖131连接的上连接环137,以及所有竖防护格板139的下端设有用于与底板136连接的下连接环138。
120.风速仪11通过风速仪安装座12安装在防护外壳13的中心;风速仪安装座12中心为圆形通过螺栓螺母将风速仪11安装在中心,圆周有4片伸出的连接件,从风速仪安装座12中心到连接件外边缘的长度与防护格栅半径相等。连接件端头设有通孔,固定螺栓穿过通孔连接在防护格栅之间,通孔的直径大于固定螺栓的直径且小于间隔柱的直径,通常情况下连接在顶板和第一个间隔柱133之间。
121.如图3所示,环境参数监测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顶盖131上的光线传感器140,用于感应光照,由于蚊虫的活动时间集中在晚上,因此,光线传感器140可判断当前环境为白天
还是晚上,并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在收到当前环境为晚上时,使设备工作并进行蚊虫监测。
122.本实施例环境参数监测装置1可实时获取风向风速等相关气象参数,减少了人工现场操作人工成本大、耗时长和出错率高的问题。在风速仪11外增设防护外壳13,能够保证风速仪11采集参数真实有效,又能保护风速仪11不受人为或鸟兽误触和破坏,提高风速仪11的使用寿命,在防护的同时也更美观。
123.本实施例诱蚊装置2主要通过灯光、气味、温度的组合诱蚊方式吸引蚊虫靠近设备,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诱蚊装置2包括诱蚊壳体21以及设置在诱蚊壳体21内的引诱光源22、气味诱饵23和发热诱饵24;引诱光源22用于发出吸引蚊虫的诱蚊光信号;气味诱饵23用于散发吸引蚊虫的诱蚊气味;发热诱饵24用于模拟人体体温发热吸引蚊虫。
124.本实施例诱蚊壳体21为中空圆筒结构,其上开设有诱蚊窗口211,优选诱蚊窗口211为沿周向设置诱蚊壳体21上的多个;本实施例引诱光源22为led诱蚊灯,led诱蚊灯通过诱蚊灯座221安装在诱蚊壳体21上端,且led诱蚊灯伸入诱蚊壳体21内并位于诱蚊壳体21中部。为了提高安全性,诱蚊壳体21上端设有位于诱蚊灯座221上方的防水灯罩25。
125.优选的,发热诱饵24位于引诱光源22的外周,发热诱饵24为设置在诱蚊壳体21内壁的发热贴片,优选发热贴片为周向布置的多个,发热贴片的数量小于等于诱蚊窗口211的数量,发热贴片位于相邻诱蚊窗口211之间,也可间隔1个或几个诱蚊窗口211设置在相邻诱蚊窗口211之间,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发热诱饵24为周向布置的5个。
126.如图6所示,气味诱饵23位于引诱光源22的正下方,优选在诱蚊壳体21内壁设有位于引诱光源22下方的防护网212,且诱蚊窗口211位于防护网212上方,将气味诱饵23设置在防护网212上,防护网212的下方相邻位置通常设置捕蚊风扇33,气味诱饵23通过自然挥发带动空气流动来散发诱蚊气味。
127.本实施例诱蚊装置2的工作过程:引诱光源22发出的诱蚊光信号通过诱蚊壳体21上的诱蚊窗口211吸引蚊虫,同时,诱蚊壳体21的诱蚊窗口211之间的发热贴片发热温度近似人体体表温度,以模拟人体发热,吸引蚊虫,以及气味诱饵23也散发诱蚊气味吸引蚊虫,在这三种引诱方式共同作用下,蚊虫从诱蚊窗口211被吸引至诱蚊壳体21内,后续再通过捕蚊风扇33将蚊虫吸入蚊虫收集盒,蚊虫在蚊虫收集盒中被风干而死,完成捕蚊动作。本实施例诱蚊装置2通过灯光诱蚊、气味诱蚊、温度诱蚊共同作用,提高诱蚊效率。
128.本实施例捕蚊装置3依靠风扇将蚊虫捕吸入牢笼内并快速风干,便于监测计数,如图11和图12所示,捕蚊装置3包括捕蚊风扇33、防逃网31和牢笼结构32;捕蚊风扇33通过风扇支座安装在诱蚊装置2下部,防逃网31的上端与诱蚊装置2下端连接,并位于捕蚊风扇33后端,牢笼结构32支撑在外壳6内壁上;捕蚊风扇33与防护网212相邻设置,捕蚊风扇33前的防护网212上安装气味诱饵23,气味诱饵23通过自然挥发以及风扇带动空气流动来散发诱蚊气味,并且利用风扇向下吸入气流相比诱饵通过空气扩散效率更高,范围更广,可以更大程度上吸入环境中的蚊虫,诱蚊效率更高,也提高了监测设备对环境中蚊虫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129.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防护网212为丝网式或孔板式,其中a为丝网式,b为孔板式。丝网或孔板的间隙直径为5mm~15mm,丝网或孔板间隙直径是指圆孔直径或正多边形孔的对边间距或内切圆直径。常见的蚊虫大小约为1mm~2mm,监测设备统计的常见的误入飞虫
(飞蛾)大小约为20mm~30mm,因此防护网212可以有效地避免其他较大飞虫进入蚊虫监测设备,提高蚊虫监测过程中计数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防止异物进入高速旋转的捕蚊风扇33造成捕蚊风扇33损坏,提高了捕蚊风扇33的使用寿命。
130.具体地,如图13所示,牢笼结构32包括盖板321、牢笼框架322、笼网323和翻板324;盖板321上与防逃网31下端蚊虫入口31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3211,防逃网31下端与盖板321的第一通孔3211固定密封连接;本实施例牢笼框架322为立方体框架,上端与盖板321螺栓固定连接,四周密封连接有笼网323,笼网323为10~18目(孔径1~2mm)的纱网,便于牢笼结构32内空气流通加速蚊虫风干死亡,且限制蚊虫从牢笼结构32内逃逸,纱网的材质为金属,本实施例纱网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钢丝或不锈钢丝;
131.牢笼框架322下面与翻板324之间密封没有间隙。翻板324为梯形,底边与翻板324铰链3244连接,两侧边设有挡边3242,前端收口结构3241,翻板324下翻蚊虫滑落时经收口结构3241汇集,倒入收集装置5,防止蚊虫尸体散落。在其他实施例中,牢笼框架322也为圆柱体框架或者根据需要设计为其他形状。
132.防逃网31的上方安装捕蚊风扇33,在捕蚊风扇33作用下,蚊虫被吸入防逃网31中,进而被吸入牢笼结构32内,因此本实施例防逃网31设计为倒锥台结构,防逃效果更好,防逃网31的下端与盖板321上的第一通孔3211通过螺栓实现固定密封连接;更进一步地,在盖板321的第一通孔3211周围设有位于防逃网31下端外周的防逃网支座325,用于支撑防逃网31,防逃网31与盖板321连接处密封,蚊虫飞入防逃网31后不会从侧面逃逸,可保证全部通过盖板321的第一通孔3211进入牢笼结构32内。
133.计数装置4依靠计数器41和摄像头42的组合计数方式准确计数,如图11和图12所示,计数装置4包括摄像头42和至少1个计数器41;计数器41位于牢笼结构32内部上端与防逃网31对应设置,用于计量从防逃网31进入牢笼结构32内的蚊虫数量;摄像头42设置在牢笼结构32的盖板321上,用于拍摄落在牢笼结构32内的蚊虫图像,并识别蚊虫种类。
134.为了自动检测蚊虫数量,在牢笼结构32的蚊虫进入处设有计数器41,具体的,可将计数器41安装在盖板321下表面或者安装在牢笼框架322的内侧壁上端,计数器41用于对飞入牢笼结构32内的蚊虫进行计数,本实施例计数器41采用光电落料传感器;以及牢笼结构32上设有摄像头42,本实施例摄像头42采用红外摄像头42;摄像头42正对牢笼结构32的翻板324,通过定时对翻板324进行拍照也可以辅助蚊虫计数,同时还可通过图像识别蚊虫的种类,利于后续灭蚊虫工作。优选牢笼结构32的翻板324上表面为白色,区别于大部分蚊虫的自身颜色,拍摄图像更为清楚,便于计数或鉴别蚊虫种类。
135.计数器4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计,本实施例计数器41为上下并排设置的2个,每个计数器41中部设有蚊虫通道411,且防逃网31下端的蚊虫入口311、盖板321上的第一通孔3211以及计数器41的蚊虫通道411同心且相互连通,通过2个计数器41确保计数的准确性。
136.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收集装置5包括与翻板324连接的翻板驱动件51和设置在翻板324下方的收集桶52;翻板324位于捕蚊风扇33后端,用于收集捕蚊风扇33吸入的蚊虫,通过翻板驱动件51翻板324向下倾倒,自动将翻板324上收集的蚊虫倒入收集桶52内,减少人工接触病媒。收集桶52位于翻板324收口结构3241的下方;翻板驱动件51用于驱动翻板324从收口结构3241侧向下倾倒,在翻板324下翻时,蚊虫滑落经收口结构3241处汇集,并倒入
收集桶52内,防止蚊虫尸体散落。本实施例翻板驱动件51用于驱动翻板324绕铰接处转动,实现翻板324的水平闭合和向下倾倒;翻板324闭合时,翻板324水平放置,用于收集捕蚊风扇33吸入的蚊虫,见图14所示;翻板324倾倒时,翻板324向下倾斜使收口结构3241位于收集桶52上端的蚊虫进口521处,见图15所示。
137.翻板驱动件51为可伸缩的电动推杆或电缸推杆或气缸推杆,其伸缩端与翻板324下表面中部铰接,其固定端用于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在外壳6上;则翻板324下表面中部设有用于与翻板驱动件51的伸缩端连接的铰座3243,翻板324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外壳6内壁铰接的铰链3244;翻板驱动件51的固定端设有用于与外壳6底面连接的铰接孔511。
138.本实施例收集桶52通过收集桶支座53放置在外壳6内,收集桶支座53为水平设置的平板,平板的边缘开设有用于与外壳6连接的安装孔,以及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532;收集桶52穿设在收集桶支座53的第二通孔532内,且收集桶52上端设有用于与收集桶支座53上表面接触的环状限位板523。
139.如图17所示,收集桶52可采用板式或筛网式或编织网式结构,也可根据被收集蚊虫的尺寸大小,采用相应形式结构的收集桶52;如图16所示,收集桶52上提手522,便于收集桶52从收集桶支座53上的取放。
140.本实施例蚊虫监测设备的工作过程:
141.利用蚊虫对引诱光(引诱光源22)、诱饵气味(气味诱饵23)和温度(发热诱饵24)的敏感性,吸引蚊虫至捕蚊风扇33附近,捕蚊风扇33将蚊虫吸入,蚊虫经防逃网31进入牢笼结构32后,被困于牢笼结构32中直至风干死亡落在翻板324的上表面,在计数器41对翻板324上的蚊虫统计数量完成后以及摄像头42对翻板324上的蚊虫种类识别完成后,为了便于对翻板324内的蚊虫进行清理,本实施例翻板324的一端与牢笼框架322铰接,另一端设有收口结构3241,其余侧边设有挡边3242;通常翻板324通过翻板驱动件51定位连接在牢笼框架322下端,在需要蚊虫进行清理时,通过翻板驱动件51带动翻板324绕着铰接处下翻,使得翻板324上的蚊虫滑落经收口结构3241处汇集,并倒入更大容量的蚊虫收集盒,防止蚊虫尸体散落,可便于定期清理翻板324上的蚊虫,减少人工工作量及接触蚊虫的概率;蚊虫清理完成后,然后翻板324复位为闭合状态并开始下一统计周期,因此,本实施例收集装置5不需要蚊虫计数一次,清理一次收集桶52,在多次、几十次甚至更多次完成蚊虫计数和翻板324下翻后,对收集桶52内收集的蚊虫进行一次清理,延长了现有需要人工在间隔较短的时间内清理蚊虫,更优的,为了减少收集桶52清理次数,可将收集桶52设计为具有更大容腔的结构;并且收集桶52与翻板324配合可在无人工接触的情况下收集蚊虫,避免人工操作,减少人工工作量及接触蚊虫的几率;以及收集桶52配有的提手522,可在不接触蚊虫的情况下取出、处理蚊虫,避免人工接触病媒蚊虫,提高安全性。
142.本实施例外壳6包括底座61以及设置在底座61上的桶体62;桶体62侧壁与收集装置5相对应位置设有能够打开的上盖板64,用于收集桶52的取放;桶体62的侧壁下部设有能够打开的下盖板65,便于控制模块7以及设备中电器元件的检修;
143.此外,桶体62侧壁上与牢笼结构32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一通气孔66,便于诱蚊气味的散出,利用风扇向下吸入气流,通过捕蚊装置3的通风孔散播诱饵气味,相比诱饵通过空气扩散效率更高,范围更广,可以更大程度上吸入环境中的蚊虫,诱蚊效率更高,也提高了蚊虫监测设备对环境中蚊虫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桶体62侧壁上与收集装置5相对应位置设
有第二通气孔67,雨水进入外壳6内时,会落在安装板63上,第二通气孔67用于对安装板63上的水进行风干,也可通过第二通气孔67对安装板63上雨水进行排除,避免雨水进入下部控制模块7(电器元件),影响设备的工作情况,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桶体62侧壁与控制模块7对应位置设有第三通气孔68,给控制模块7的工作提供通风环境。
144.以上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制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