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植物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6398发布日期:2022-07-01 17:5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植物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植物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盆栽植物作为家庭绿化的重要一环,其可以对家庭内部进行空气净化,还可以使得室内美观,目前,现有技术中,家庭用的盆栽植物需要晒晒太阳,盆栽植物需要放在阳台以及室外,促进其光合作用,但是由于人们需要出差等活动导致离家时间长,而在阳台的盆栽植物经不住外界环境的风吹雨打,使得盆栽植物容易死亡,因此,亟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植物养护装置。
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258881.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植物养护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综合处理器、电池、土壤温度传感器,壳体的上端外设置有光照传感器,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在该土壤湿度传感器的上方设置有土壤电导率传感器,该土壤湿度传感器和土壤电导率传感器插入于植物生长根部的土壤内;所述的综合处理器由信号采集模块和通讯模块组成。
4.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植物养护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上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子植物养护装置只能对外界环境的温湿度以及土壤的湿度进行监测,无法根据外界的恶劣环境对盆栽植物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植物养护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植物养护装置,包括花盆本体、承载机构、防护机构;所述花盆本体底端内壁加工有出水孔;承载机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于花盆本体四周外壁;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机构、支撑连杆、弧形限位杆、电动伸缩杆;承载机构一侧滑动连接于花盆本体四周外壁;电动伸缩杆底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承载机构顶端外壁;支撑连杆底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承载机构顶端外壁;弧形限位杆底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支撑连杆顶端外壁;防护机构底端外壁活动连接于电动伸缩杆顶端外壁。
8.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弧形支撑板、圆形挡板、限位连板、橡胶固定杆;所述弧形支撑板底端外壁可拆卸安装于电动伸缩杆顶端外壁。
9.优选的:所述弧形支撑板顶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橡胶固定杆底端外壁;限位连板底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橡胶固定杆顶端外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连板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圆形挡板一侧外壁。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弧形支撑板、限位连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套管;橡胶套管一侧内壁滑动连接于支撑连杆、弧形限位杆四周外壁。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相邻的所述橡胶套管之间设置有遮挡布。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花盆本体顶端外壁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弧形连杆。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在花盆本体外部加装承载机构、防护机构从而实现对花盆本体内部的盆栽植物进行保护,防止其在室外遭遇恶劣天气导致植物死亡,通过物联网得知恶劣天气来临时,电动伸缩杆驱动装置运行,对花盆本体内部的盆栽植物进行保护,提高盆栽植物的生存率。
16.2.电动伸缩杆驱动防护机构运转时,将弧形支撑板向上推送,弧形支撑板在承载机构上移动,而限位连板在弧形限位杆上移动,弧形支撑板、限位连板之间的橡胶固定杆既保证了弧形支撑板、限位连板之间的固定关系,同时又确保了限位连板可以弯曲配合限位连板在弧形限位杆上移动,保证装置运转的有效性,限位连板移动到弧形限位杆的头部时,限位连板一侧的圆形挡板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圆形挡板,抵御风雨,同时橡胶套管位于弧形限位杆上,橡胶套管之间的遮挡布在花盆本体上弧形连杆的支撑下将花盆本体顶部进行遮挡,进一步增强对盆栽植物的防护,避免恶劣天气对盆栽植物造成破坏,弧形连杆在花盆本体上可以转动以及承载机构、防护机构可以从花盆本体上拆卸,方便对花盆本体内部进行更换土壤以及盆栽植物,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植物养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植物养护装置的剖面形态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植物养护装置的承载机构形态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植物养护装置的防护机构形态示意图。
21.图中:1-花盆本体、2-承载机构、201-承载连板、202-支撑连杆、203-弧形限位杆、204-电动伸缩杆、3-弧形连杆、4-防护机构、401-弧形支撑板、402-遮挡布、403-圆弧挡板、404-限位连板、405-橡胶套管、406-橡胶固定杆、5-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限定所指的装置、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1:
27.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植物养护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花盆本体1、承载机构2、防护机构4;所述花盆本体1底端内壁加工有出水孔5;承载机构2一侧内壁滑动连接于花盆本体1四周外壁;承载机构2包括承载机构201、支撑连杆202、弧形限位杆203、电动伸缩杆204;承载机构201一侧滑动连接于花盆本体1四周外壁;电动伸缩杆204底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承载机构201顶端外壁;支撑连杆202底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承载机构201顶端外壁;弧形限位杆203底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支撑连杆202顶端外壁;防护机构4底端外壁活动连接于电动伸缩杆204顶端外壁;在花盆本体1外部加装承载机构2、防护机构4从而实现对花盆本体1内部的盆栽植物进行保护,防止其在室外遭遇恶劣天气导致植物死亡,通过物联网得知恶劣天气来临时,电动伸缩杆204驱动装置运行,对花盆本体1内部的盆栽植物进行保护,提高盆栽植物的生存率。
28.为了确保防护机构4对盆栽植物的防护作用,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弧形支撑板401、圆形挡板403、限位连板404、橡胶固定杆406;所述弧形支撑板401底端外壁可拆卸安装于电动伸缩杆204顶端外壁;弧形支撑板401顶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橡胶固定杆406底端外壁;限位连板404底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橡胶固定杆406顶端外壁;限位连板404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圆形挡板403一侧外壁;弧形支撑板401、限位连板404之间设置有橡胶套管405;橡胶套管405一侧内壁滑动连接于支撑连杆202、弧形限位杆203四周外壁;相邻的橡胶套管405之间设置有遮挡布402;花盆本体1顶端外壁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弧形连杆3;电动伸缩杆204驱动防护机构4运转时,将弧形支撑板401向上推送,弧形支撑板401在承载机构201上移动,而限位连板404在弧形限位杆203上移动,弧形支撑板401、限位连板404之间的橡胶固定杆406既保证了弧形支撑板401、限位连板404之间的固定关系,同时又确保了限位连板404可以弯曲配合限位连板404在弧形限位杆203上移动,保证装置运转的有效性,限位连板404移动到弧形限位杆203的头部时,限位连板404一侧的圆形挡板403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圆形挡板,抵御风雨,同时橡胶套管405位于弧形限位杆203上,橡胶套管405之间的遮挡布402在花盆本体1上弧形连杆3的支撑下将花盆本体1顶部进行遮挡,进一步增强对盆栽植物的防护,避免恶劣天气对盆栽植物造成破坏,弧形连杆3在花盆本体1上可以转动以及承载机构2、防护机构4可以从花盆本体1上拆卸,方便对花盆本体1内部进行更换土壤以及盆栽植物,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29.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将花盆本体1安置在室外同时人员外出时,先将承载机构2套在花盆本体1上,并根据花盆本体1内部的盆栽植物的高度将承载机构2固定,保证承载机构2可以将盆栽植物包围,然后将防护机构4安装在承载机构2上,初始时,弧形支撑板401、限位连板404均位于承载机构201上,此时花盆本体1内部的盆栽植物可以通过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当物联网监测到恶劣天气到来时,驱动电动伸缩杆204运转,将弧形支撑板401向上推送,弧形支撑板401在承载机构201上移动,而限位连板404在弧形限位杆203上移动,弧形支撑板401、限位连板404之间的橡胶固定杆406既保证了弧形支撑板401、限位连板404之间的固定关系,同时又确保了限位连板404可以弯曲配合限位连板404在弧形限位杆203上移动,限位连板404移动到弧形限位杆203的头部时,限位连板404一侧的圆形挡板403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圆形挡板,抵御风雨,同时橡胶套管405位于弧形限位杆203上,橡胶套管405之
间的遮挡布402在花盆本体1上弧形连杆3的支撑下将花盆本体1顶部进行遮挡,当外界天气转好时,电动伸缩杆204收缩,驱动弧形支撑板401复位,从而使得花盆本体1内部的盆栽植物继续进行光照。
30.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并非本实用新型唯一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结合现有技术或公众常识,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