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脱毒苗移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81987发布日期:2022-07-16 04:3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马铃薯脱毒苗移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毒苗移栽技术领域,具体为马铃薯脱毒苗移栽装置。


背景技术:

2.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在马铃薯种植时,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就必须培养出无病毒的苗木,即脱毒苗,在脱毒苗培育后,会将培育的脱毒苗移栽至土地上,使其生长,目前在移栽马铃薯脱毒苗时,大多通过人工移栽,移栽时需要预先挖坑,然后人工将脱毒苗移栽至挖好的坑内,人们长时间的弯腰操作,会造成人工的体力消耗巨大,不利于马铃薯脱毒苗的快速移栽,并且人工移栽速度慢,导致马铃薯脱毒苗的种植效率不高,不便于人们大规模移栽脱毒苗。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马铃薯脱毒苗移栽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挖坑单元和尖锥开合单元;
4.底板: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固定有四个支撑板,四个支撑板下端的外侧面分别与四个移动轮侧面的中部转动连接;
5.挖坑单元:包括固定筒、导杆、移动筒、偏心盘、限位轮、移动块和齿轮,所述固定筒固定在底板下表面的左侧,且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固定筒对应的通孔,所述固定筒的外侧套接有移动筒,所述齿轮设有两个,两个齿轮后侧面的中部分别与右后侧的支撑板前侧面的上下两侧转动连接,且下侧的齿轮后侧面中部的轴穿过支撑板前侧面的通孔与右后侧的移动轮前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偏心盘固定在上侧的齿轮前侧面的下侧,所述移动块的前端与移动筒中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后侧面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轮前侧面的中部转动连接,两个限位轮的侧面分别与偏心盘的内外侧面接触,所述导杆的上端穿过移动块下表面中部的滑孔与底板下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设置的挖坑单元可随着底板的移动在地垄上插出等间距的土坑,使马铃薯脱毒苗能快速的完成种植;
6.尖锥开合单元:包括固定板、弹簧、固定杆、合页、插板和顶杆,所述固定板设有三个,三个固定板等角度的固定在移动筒中部的侧面,所述插板为弧形,其插板设有三个,三个插板通过三个合页与移动筒下端的侧面转动连接,三个插板上端的侧面均固定有l型的固定杆,三个固定杆的上表面和三个固定板的下表面分别与三个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设有三个,且顶杆为l型,三个顶杆等角度的固定在固定筒下端的内侧面,且三个顶杆与三个插板对应,设置的尖锥开合单元可使投放的马铃薯脱毒苗能在插出土坑后顺利的掉入到土坑内,使得马铃薯脱毒苗能在种植时不需要人们弯腰种植,大大节省了人们的体力,并且移栽速度快,可有效的提高马铃薯移栽的效率,便于大规模移栽马铃薯脱毒苗使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板和推土板,所述安装板为u型,且安装板设有两个,两个安装板分别固定在底板下表面左侧的前后两侧,且两个安装板下端的内侧面分别与两个推土板上端的侧面转动连接,两个推土板呈八字形,设置的推土板可在底板向前移动时将两侧的土推向中部,将马铃薯脱毒苗的根部进行掩埋,提高马铃薯移栽的效果。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进苗斗,所述进苗斗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左侧,且进苗斗与固定筒连通,设置的进苗斗可使人们能方便的将马铃薯脱毒苗放入至移动筒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取苗箱和载物箱,所述取苗箱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左侧,所述载物箱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右侧,设置的取苗箱可放置移栽的脱毒苗,通过载物箱可用来放置其他工具或在大量移栽时盛放更多的脱毒苗,减少取苗的次数,进一步提高脱毒苗移栽的效率。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推杆、推板和橡胶垫,所述推杆为u型,且推杆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左侧,所述推板为t型,且推板的右侧面与底板左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固定在推板的弧面上,设置的推杆可使人们能方便的推动底板移动进行移栽,并且通过推板可在移栽时使人们能用身体推动底板移动,使人们方便的用手整理和投放脱毒苗。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轮转动带动齿轮转动,使齿轮带动偏心盘转动,使偏心盘推动移动块上下移动,从而使移动筒和插板向下移动,使锥形的插板在移栽马铃薯的地垄插出移栽马铃薯的土坑,随着偏心盘的转动,会使移动筒和插板向上移动,在插板向上移动时,顶杆会推动插板向外侧翻转,使移动筒内的马铃薯脱毒苗竖直的掉落至插出的土坑中,从而使得马铃薯脱毒苗能在移栽时不需要人们弯腰移栽,大大节省了人们的体力,并且移栽速度快,可有效的提高马铃薯移栽的效率,便于大规模移栽马铃薯脱毒苗使用,通过推土板可在底板向前移动时将两侧的土推向中部,将马铃薯脱毒苗的根部进行掩埋,提高马铃薯移栽的效果,通过进苗斗可使人们能方便的将马铃薯脱毒苗放入至移动筒内,通过取苗箱可放置移栽的脱毒苗,通过载物箱可用来放置其他工具或在大量移栽时盛放更多的脱毒苗,减少取苗的次数,进一步提高脱毒苗移栽的效率,通过推杆可使人们能方便的推动底板移动进行移栽,并且通过推板可在移栽时使人们能用身体推动底板移动,使人们方便的用手整理和投放脱毒苗。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底板、2支撑板、3移动轮、4挖坑单元、41固定筒、42导杆、43移动筒、44偏心盘、45限位轮、46移动块、47齿轮、5尖锥开合单元、51固定板、52弹簧、53固定杆、54合页、55插板、56顶杆、6安装板、 7推土板、8进苗斗、9取苗箱、10载物箱、11推杆、12推板、13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1
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马铃薯脱毒苗移栽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1、挖坑单元4和尖锥开合单元5;
18.底板1: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固定有四个支撑板2,四个支撑板2下端的外侧面分别与四个移动轮3侧面的中部转动连接;
19.挖坑单元4:包括固定筒41、导杆42、移动筒43、偏心盘44、限位轮45、移动块46和齿轮47,固定筒41固定在底板1下表面的左侧,且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固定筒41对应的通孔,固定筒41的外侧套接有移动筒43,齿轮47 设有两个,两个齿轮47后侧面的中部分别与右后侧的支撑板2前侧面的上下两侧转动连接,且下侧的齿轮47后侧面中部的轴穿过支撑板2前侧面的通孔与右后侧的移动轮3前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齿轮47相互啮合,偏心盘 44固定在上侧的齿轮47前侧面的下侧,移动块46的前端与移动筒43中部的侧面固定连接,移动块46后侧面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轮45前侧面的中部转动连接,两个限位轮45的侧面分别与偏心盘44的内外侧面接触,导杆42 的上端穿过移动块46下表面中部的滑孔与底板1下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移动轮3转动带动齿轮47转动,使齿轮47带动偏心盘44转动,使偏心盘 44推动移动块46上下移动,从而使移动筒43和插板55向下移动,使锥形的插板55在移栽马铃薯的地垄插出移栽马铃薯的土坑;
20.尖锥开合单元5:包括固定板51、弹簧52、固定杆53、合页54、插板55和顶杆56,固定板51设有三个,三个固定板51等角度的固定在移动筒43中部的侧面,插板55为弧形,其插板55设有三个,三个插板55通过三个合页54与移动筒43下端的侧面转动连接,三个插板55上端的侧面均固定有l型的固定杆53,三个固定杆53的上表面和三个固定板51的下表面分别与三个弹簧52 的两端固定连接,顶杆56设有三个,且顶杆56为l型,三个顶杆56等角度的固定在固定筒41下端的内侧面,且三个顶杆56与三个插板55对应,随着偏心盘44的转动,会使移动筒43和插板55向上移动,在插板55向上移动时,顶杆56会推动插板55向外侧翻转,使移动筒43内的马铃薯脱毒苗竖直的掉落至插出的土坑中,从而使得马铃薯脱毒苗能在移栽时不需要人们弯腰移栽,大大节省了人们的体力,并且移栽速度快,可有效的提高马铃薯移栽的效率,便于大规模移栽马铃薯脱毒苗使用。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板6和推土板7,安装板6为u型,且安装板6设有两个,两个安装板6分别固定在底板1下表面左侧的前后两侧,且两个安装板6下端的内侧面分别与两个推土板7上端的侧面转动连接,两个推土板7呈八字形,通过推土板7可在底板1向前移动时将两侧的土推向中部,将马铃薯脱毒苗的根部进行掩埋,提高马铃薯移栽的效果。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进苗斗8,进苗斗8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且进苗斗8与固定筒41连通,通过进苗斗8可使人们能方便的将马铃薯脱毒苗放入至移动筒43内。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取苗箱9和载物箱10,取苗箱9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载物箱10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通过取苗箱9可放置移栽的脱毒苗,通过载物箱10可用来放置其他工具或在大量移栽时盛放更多的脱毒苗,减少取苗的次数,进一步提高脱毒苗移栽的效率。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推杆11、推板12和橡胶垫13,推杆11为u型,且推杆11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推板12为t 型,且推板12的右侧面与底板1左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橡胶垫13固定在推板12的弧面上,通过推杆11可使人们能方便的推动底板11移动进行移栽,并且通过推板12可在移栽时使人们能用身体推动底板1移动,使人们方便的用手整理和投放脱毒苗。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脱毒苗置于取苗箱9内,握持推杆11,并推动底板1移动时移动轮3转动,在移动轮3转动时会带动下侧的齿轮47转动,下侧的齿轮47会带动上侧的齿轮47转动,上侧的齿轮47会带动偏心盘 44转动,使偏心盘44带动两个限位轮45向下移动,从而使移动块46和移动筒43向下移动,使移动筒43带动三个插板55向下移动,使三个插板55形成的尖锥插入到地垄上,使地垄上形成深坑,此时将移栽的脱毒苗放入至进苗斗 8中,脱毒苗会通过固定筒41和移动筒43掉落至三个插板55的内部,随着移动轮的转动,偏心盘44会带动移动筒43和插板55向上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三个顶杆56的下端会与三个插板55的内侧面接触,随着移动筒43的向上移动,顶杆56会推动插板55的下端向外侧转动,从而使的三个插板55打开,使内部的脱毒苗掉落至地垄上的坑内,随着底板1的向前移动,推土板7 会将地垄两侧的土推向中部,对马铃薯脱毒苗的根部进行掩埋,重复上述步骤,即可使对马铃薯脱毒苗进行连续移栽,在插板55向外侧转动时,固定杆 53会压缩弹簧52,在移动筒53向下移动时,在顶杆56脱离插板55时,弹簧 52的弹性会推动插板55向内侧转动,使三个插板55形成尖锥。
26.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27.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