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式育苗基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28066发布日期:2022-07-05 18:2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分层式育苗基质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分层式育苗基质板。


背景技术:

2.育苗基质供于植物种苗培育使用,一般采用由草炭、蛭石和其他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搭配而成,用于提供植物种苗生长所需的养分,其中,蛭石用于增加通气孔隙和保水能力,增强育苗基质的透气性和吸水性,在人工培育时,为满足批量的栽种需求,需借助育苗基质板来完成种苗的培育。
3.然而,传统育苗基质板在使用时,结构单一无法有效利用空间,不能灵活保障各层种苗的生长空间和光照,影响了种苗批量培育的成功率和质量的均一度,此外,批量培育时基质板需要很大空间进行排列,成本大。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下育苗基质板在使用时,结构单一无法有效利用空间,不能灵活保障各层种苗的生长空间和光照,影响了种苗批量培育的成功率和质量的均一度,此外,批量培育时基质板需要很大空间进行排列,成本大的问题,提供分层式育苗基质板。
5.分层式育苗基质板,所述基质板包括:
6.于竖向上平行布置的三组育苗板体;
7.开设在对应育苗板体上的若干组基质槽;
8.拼装组件,其供于三组所述育苗板体的分层式组合使用;所述拼装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位于顶部所述育苗板体板底位置处的上定位柱、固定连接在位于底部所述育苗板体板顶位置处的下定位柱、固定安装在位于中间所述育苗板体上的两组柱套;以及
9.承托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对应育苗板体上的夹座、开设在所述夹座底面位置处的螺槽、和所述螺槽相适配的支杆、位于三组所述支杆底端之间处的基板。
10.上述基质板,可进行交错排布以有效利用空间,提高基质板实用性能的同时,保障了各层种苗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提高种苗批量培育的成功率和质量的均一度,此外,可适配性的保持不同状态基质板处于平衡的受力体系,有效避免倾斜和坍塌的情况,使用的灵活性好。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三组所述育苗板体之间通过所述拼装组件交错布置;所述上定位柱和所述下定位柱的规格一致,所述柱套和对应育苗板体垂直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上定位柱和所述下定位柱分别垂直设置在对应育苗板体的相对应一侧中心位置处;所述上定位柱、下定位柱以及两组所述柱套的纵轴中心设置在同一竖线上。
13.再进一步地,两组所述柱套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下定位柱和所述上定位柱内。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杆通过螺槽垂直活动安装在对应夹座的中心位置处;三组所述支杆的杆长不一致。
15.进一步地,当三组所述支杆均装配在对应夹座上时,三组所述支杆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平行设置在所述育苗板体的下方。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采用上定位柱、下定位柱和两组柱套构成的拼装组件来施行分层式育苗模式,并可进行交错排布以有效利用空间,提高基质板实用性能的同时,保障了各层种苗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提高种苗批量培育的成功率和质量的均一度。上定位柱和柱套配合,实现位于顶部育苗板体和位于中间育苗板体之间的组装,而下定位柱和柱套配合,实现位于底部育苗板体和位于中间育苗板体之间的组装,此外,基于对位于中间的育苗板体施加作用力,在柱套和对应定位柱的滑装下使得三组育苗板体之间发生交错,从而保障各层种苗的生长空间和光照,减少占用空间。
19.采用夹座、螺槽、支杆和基板构成的承托结构来实现基质板的牢固放置,可适配性的保持不同状态基质板处于平衡的受力体系,有效避免倾斜和坍塌的情况,使用的灵活性好。通过将支杆沿螺槽拧入夹座中,后将夹座装于对应的育苗板体,最后将支杆固定于基板上,即可实现基质板的牢固放置,此外,该承托结构为组合体,可灵活拆卸,从而满足处于平行/交错状态下基质板的支撑需求。
20.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基质板,可进行交错排布以有效利用空间,提高基质板实用性能的同时,保障了各层种苗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提高种苗批量培育的成功率和质量的均一度,此外,可适配性的保持不同状态基质板处于平衡的受力体系,有效避免倾斜和坍塌的情况,使用的灵活性好。
附图说明
2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层式育苗基质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所示为图1的局部爆炸图。
23.图3所示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5.1、育苗板体;2、基质槽;3、拼装组件;31、上定位柱;32、下定位柱;33、柱套;4、承托结构;41、夹座;42、螺槽;43、支杆;44、基板。
26.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28.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分层式育苗基质板,其供于批量植物种苗的人工培育使用。基质板包括于竖向上平行布置的三组育苗板体1、开设在对应育苗板体1上的若干组基质槽2、拼装组件3以及承托结构4。本实施例以三组育苗板体1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具体培育规模增多或减少育苗板体1的数量,从而容量所需数量的种苗,通过基质槽2内盛装的培育基质来满足植物种苗的生长需求,并提供对应植物种苗的载重定位,从而保障批量培育的有序性。
29.拼装组件3供于三组育苗板体1的分层式组合使用,三组育苗板体1之间通过拼装组件3交错布置。拼装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位于顶部育苗板体1板底位置处的上定位柱31、固定连接在位于底部育苗板体1板顶位置处的下定位柱32、固定安装在位于中间育苗板体1上的两组柱套33。
30.本实施例中,上定位柱31和柱套33配合,实现位于顶部育苗板体1和位于中间育苗板体1之间的组装,而下定位柱32和柱套33配合,实现位于底部育苗板体1和位于中间育苗板体1之间的组装,此外,基于对位于中间的育苗板体1施加作用力,在柱套33和对应定位柱的滑装下使得三组育苗板体1之间发生交错,从而保障各层种苗的生长空间和光照,减少占用空间。上定位柱31和下定位柱32的规格一致,且上定位柱31和下定位柱32分别垂直设置在对应育苗板体1的相对应一侧中心位置处。柱套33和对应育苗板体1垂直设置,上定位柱31、下定位柱32以及两组柱套33的纵轴中心设置在同一竖线上。两组柱套33分别滑动设置在下定位柱32和上定位柱31。
31.本实施例,采用上定位柱31、下定位柱32和两组柱套33构成的拼装组件3来施行分层式育苗模式,并可进行交错排布以有效利用空间,提高基质板实用性能的同时,保障了各层种苗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提高种苗批量培育的成功率和质量的均一度。上定位柱31和柱套33配合,实现位于顶部育苗板体1和位于中间育苗板体1之间的组装,而下定位柱32和柱套33配合,实现位于底部育苗板体1和位于中间育苗板体1之间的组装,此外,基于对位于中间的育苗板体1施加作用力,在柱套33和对应定位柱的滑装下使得三组育苗板体1之间发生交错,从而保障各层种苗的生长空间和光照,减少占用空间。
32.承托结构4实现基质板的牢固放置,可适配性的保持不同状态基质板处于平衡的受力体系,有效避免倾斜和坍塌的情况,使用的灵活性好。承托结构4包括设置在对应育苗板体1上的夹座41、开设在夹座41底面位置处的螺槽42、和螺槽42相适配的支杆43、位于三组支杆43底端之间处的基板44。通过将支杆43沿螺槽42拧入夹座41中,后将夹座41装于对应的育苗板体1,最后将支杆43固定于基板44上,即可实现基质板的牢固放置,此外,该承托结构4为组合体,可灵活拆卸,从而满足处于平行/交错状态下基质板的支撑需求。支杆43通过螺槽42垂直活动安装在对应夹座41的中心位置处。三组支杆43的杆长不一致,其中,当三组支杆43均装配在对应夹座41上时,三组支杆43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基板44平行设置在育苗板体1的下方。
33.本实施例,采用夹座41、螺槽42、支杆43和基板44构成的承托结构4来实现基质板的牢固放置,可适配性的保持不同状态基质板处于平衡的受力体系,有效避免倾斜和坍塌的情况,使用的灵活性好。通过将支杆43沿螺槽42拧入夹座41中,后将夹座41装于对应的育苗板体1,最后将支杆43固定于基板44上,即可实现基质板的牢固放置,此外,该承托结构4为组合体,可灵活拆卸,从而满足处于平行/交错状态下基质板的支撑需求。
34.综上,本实施例的基质板,相较于传统育苗基质板而言,具备下述优点:本实施例的基质板,可进行交错排布以有效利用空间,提高基质板实用性能的同时,保障了各层种苗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提高种苗批量培育的成功率和质量的均一度,此外,可适配性的保持不同状态基质板处于平衡的受力体系,有效避免倾斜和坍塌的情况,使用的灵活性好。
35.对于所涉及的各个部件的命名,以其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作为命名的标准,而不受本实用新型所用到的具体的名词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选用其它的名词来
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名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