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孔装置及自动种植机构

文档序号:30895052发布日期:2022-07-26 22:5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挖孔装置及自动种植机构

1.本实用新型属于苗木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挖孔装置及自动种植机构。


背景技术:

2.现有苗木种植一般先采用螺纹状的钻孔机构对土面进行钻孔,再用人工或其他方式把苗木放入土壤完成种植作业,操作较为繁琐。此外,钻孔机构适用于坡地、沙地、硬质土地的苗木园林绿化工程,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螺纹状的钻孔机构在工作中较难保证种植孔的完整性,容易坏土壤层次结构,且极其容易沾附泥土降低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孔装置及自动种植机构,用以解决现有挖孔机构在种植作业时操作较为繁琐,且较难保证种植孔的完整性,容易坏土壤层次结构,且极其容易沾附泥土降低其工作效率。
4.实现上述目的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挖孔装置,所述挖孔装置包括承载件、钻孔件和第一驱动装置;
6.所述承载件具有竖向贯穿的容腔;所述钻孔件与所述承载件活动连接;所述钻孔件具有锥尖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钻孔件连接,并带动所述钻孔件相对所述承载件活动至遮挡或打开所述容腔的底端开口,所述钻孔件遮挡所述容腔的底端开口时,所述锥尖部设置于所述钻孔件远离所述承载件的一侧。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钻孔件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承载件活动连接的钻孔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钻孔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钻孔部相对所述承载件活动至相互围合并形成具有所述锥尖部的钻孔件,以遮挡所述容腔的底端开口,或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钻孔部相对分开形成缺口以与所述容腔的底端开口相连通。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钻孔部呈弯弧状的扇形结构,各所述钻孔部能够围合形成圆锥体的所述钻孔件。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钻孔部一一对应设置。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钻孔部与所述承载件的底端铰接并形成铰接点;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钻孔部相对所述承载件绕所述铰接点转动至遮挡或打开所述容腔的底端开口。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挖孔装置还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连接并带动第一杆件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承载件的底端铰接,且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钻孔部连接。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件折弯形成l形结构,且所述钻孔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件的折弯位置。
13.一种自动种植机构,所述自动种植机构包括本体、第二驱动装置和如上所述的挖孔装置;所述承载件与所述本体活动连接;
14.所述本体竖向开设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放置槽,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承载件连接并带动所述承载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本体。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种植机构还包括培土组件;所述培土组件包括第三驱动装置和拨动件;所述拨动件与所述本体活动连接并朝所述容腔的底端开口倾斜设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拨动件沿所述拨动件的倾斜方向往复运动。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旋转盘、连通件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盘转动设置于所述连通件上;所述旋转盘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的放置槽,所述连通件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容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盘连接并带动所述旋转盘相对所述连通件转动,以使所述放置槽沿所述旋转盘转动方向顺次与所述连通孔连通。
1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8.该挖孔装置通过钻孔件和承载件活动连接,以使第一驱动装置带动钻孔件相对承载件活动至遮挡容腔的底端开口时能够进行钻孔操作,此时可以将苗木预先存储于容腔中,当钻孔完成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钻孔件相对承载件活动至打开容腔的底端开口,此时苗木可以直接从容腔进入种植孔完成种植作业;故此,该挖孔装置能够在一个设备中实现钻孔和放苗种植操作,操作简单便捷;此外,通过钻孔件上形成有锥尖部,由于锥尖部具有光滑且尖锐的结构,能够快速进行钻孔操作,且能够有效避免沾附泥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钻取的种植孔边缘圆滑完整,不易破坏土壤层次结构。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种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挖孔装置处于遮挡容腔的底端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挖孔装置处于打开容腔的底端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培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00、自动种植机构;
26.1、挖孔装置;11、承载件;111、容腔;12、钻孔件;121、钻孔部;122、锥尖部;13、第一驱动装置;14、连杆机构;141、第一杆件;142、第二杆件;
27.2、本体;21、放置槽;22、旋转盘;23、连通件;231、连通孔;3、齿轮传动装置;4、培土组件;41、拨动件;5、传动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29.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30.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1.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固定于”、“连接于”,可以是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也可以是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挖孔装置1,如图1至图3所示,该挖孔装置1包括承载件11、钻孔件12和第一驱动装置13;所述承载件11具有竖向贯穿的容腔111;所述钻孔件12与所述承载件11活动连接;所述钻孔件12具有光滑且尖锐的锥尖部12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与所述钻孔件12连接,并带动所述钻孔件12相对所述承载件11活动至遮挡或打开所述容腔111的底端开口,所述钻孔件12遮挡所述容腔111的底端开口时,所述锥尖部122设置于所述钻孔件12远离所述承载件11的一侧。可以理解地,当需要进行植树时,此时钻孔件12处于遮挡承载件11容腔111的底端开口状态,将苗木放入承载件11的容腔111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苗木一般根部包覆有基质包覆层,形成根部具有保护层的结构,承载件11的容腔111大小与形状和苗木基质包覆层适配,并通过钻孔件12阻挡防止苗木掉落。随后承载件11朝土面移动,钻孔件12的锥尖部122随同朝土面移动并挤压土面形成种植孔,随后使承载件11朝远离土面的方向移动带动锥尖部122离开土面,此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3使钻孔件12相对承载件11活动至打开容腔111的底端开口,钻孔件12不再阻挡苗木,苗木从容腔111进入种植孔中,完成种植操作。
33.综上,该挖孔装置1通过钻孔件12和承载件11活动连接,以使第一驱动装置13带动钻孔件12相对承载件11活动至遮挡容腔111的底端开口时能够进行钻孔操作,此时可以将苗木预先存储于容腔111中,当钻孔完成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3带动钻孔件12相对承载件11活动至打开容腔111的底端开口,此时苗木可以直接从容腔111进入种植孔完成种植作业;故此,该挖孔装置1能够在一个设备中实现钻孔和放苗种植操作,操作简单便捷;此外,通过钻孔件12上形成有锥尖部122,由于锥尖部122具有光滑且尖锐的结构,能够快速进行钻孔操作,且能够有效避免沾附泥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钻取的种植孔边缘圆滑完整,不易破坏土壤层次结构。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钻孔件12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承载件11活动连接的钻孔部12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的输出端与所述钻孔部12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驱动所述钻孔部121相对所述承载件11活动至相互围合并形成具有所述锥尖部122的钻孔件12,以遮挡所述容腔111的底端开口,或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驱动所述钻孔部121相对分开形成缺口以与所述容腔111的底端开口相连通。可以理解地,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3驱动多个钻孔部121相互配合形成该具有锥尖部122的钻孔件12,一方面能够遮挡承载件11的底端开口,有效避免位于容腔111内的苗木未在到达指定种植位置时掉落,另一方面锥尖部122能够对土面进行钻孔形成种植孔。当钻孔完成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3驱动多个钻孔部121相对分开形成缺口与容腔111的底端开口连通,便于苗木从容腔111内落入种植孔进行种植操作。故此,通过多个钻孔部121相互配合改变位置即可实现钻孔及放苗种植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钻孔部121呈弯弧状的扇形结构,各钻孔部121围合能够形成圆锥体的钻孔件12,其中钻孔件12的锥部为上述的锥尖部122,便于进
行钻孔操作。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与所述钻孔部121一一对应设置。可以理解地,每个第一驱动装置13单独驱动一个钻孔部121运动,能够提高控制的灵活性,便于控制钻孔部121的状态以遮挡或打开容腔111的底端开口;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装置13也可以仅设置一个,通过一个第一驱动装置13同时与多个钻孔部121连接并同步带动各钻孔部121相互配合或相对分开,例如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3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分别与钻孔部121连接等,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钻孔部121设置有三个,三个钻孔部121相互配合能够围合形成圆锥体的该钻孔件12。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钻孔部121与所述承载件11的底端铰接并形成铰接点;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带动所述钻孔部121相对所述承载件11绕所述铰接点转动至遮挡或打开所述容腔111的底端开口。具体地,该钻孔部121靠近自身弧线的位置与承载件11铰接,从而在钻孔部121绕铰接点朝容腔111内转动至各钻孔部121的圆心处相互重合时,能够遮挡容腔111的底端开口,且各钻孔部121的圆心重合处形成该锥尖部122,在钻孔部121绕铰接点反向转动至各钻孔部121的圆心处相互分开时,各钻孔部121之间形成缺口以打开该容腔111的底端开口,便于苗木落下进行种植操作。故此,通过控制钻孔部121绕承载件11转动即可形成围合或分离状态,提高结构紧凑性,有效避免各个部件之间互相干扰。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挖孔装置1还包括连杆机构14;所述连杆机构14包括第一杆件141和第二杆件142,第一驱动装置1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杆件141的第一端连接并带动第一杆件141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杆件14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杆件14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杆件142的第二端与所述承载件11的底端铰接,且所述第二杆件142与所述钻孔部121连接。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装置13为直线电机或者丝杆电机,该第一驱动装置13竖向设置于承载件11的外壁,以带动第一杆件14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第一杆件141铰接的第二杆件142摆动。可以理解地,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3带动第一杆件141往复运动,并通过第一杆件141和第二杆件142配合联动,能够使第二杆件142相对承载件11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二杆件142连接的钻孔部121相对承载件11转动以相互围合或相互分开。故此,第一驱动装置13通过连杆机构14与钻孔部121连接,能够将直线驱动力转换为转动驱动力,从而带动钻孔部121绕承载件11转动。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件142折弯形成l形结构,且所述钻孔部121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件142的折弯位置,从而有效避免第一杆件141、第二杆件142和钻孔部121之间彼此干涉,影响传动效果。
3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种植机构100,如图1至图5所示,该自动种植机构100包括本体2、第二驱动装置和如上所述的挖孔装置1;所述承载件11与所述本体2活动连接;所述本体2竖向开设有与所述容腔111连通的放置槽2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承载件11连接并带动所述承载件11靠近或远离所述本体2。可以理解地,本体2的放置槽21用于放置苗木,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承载件11靠近该本体2,此时可以苗木能够从放置槽21进入承载件11的容腔111,随后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承载件11远离该本体2并朝土面的方向运动至钻孔部121的锥尖部122接触土面,进行钻孔操作,钻孔形成种植孔后,通过第二
驱动装置带动承载件11反向运动至锥尖部122离开土面,此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3带动钻孔件12相对所述承载件11活动至打开所述容腔111的底端开口,苗木从容腔111进入种植孔中,完成种植操作。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驱动装置为丝杆电机,具有传动精度高、反应灵敏的特点。
40.综上,该自动种植机构100通过本体2、第二驱动装置和挖孔装置1配合,能够根据种植步骤进行取苗、钻土、放苗和种植操作,故此,该自动种植机构100能够在一个设备中实现取苗、钻土、种植操作,操作简单便捷;此外,通过钻孔件12上形成有锥尖部122,由于锥尖部122具有光滑且尖锐的结构,能够快速进行钻孔操作,且能够有效避免沾附泥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钻取的种植孔边缘圆滑完整,不易破坏土壤层次结构。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自动种植机构100还包括培土组件4;所述培土组件4包括第三驱动装置和拨动件41;所述拨动件41与所述本体2活动连接并朝所述容腔111的底端开口倾斜设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拨动件41沿所述拨动件41的倾斜方向往复运动。可以理解地,当苗木从容腔111进入种植孔后,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拨动件41沿拨动件41的倾斜方向向下运动,从而将种植孔边缘的土拨至种植孔内以覆盖苗木的根系,以使该自动种植机构100能够自动实现取苗、钻土、种植和培土操作。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培土组件4设置有两个,两个培土组件4分别设置于承载件11的相对两侧。此外,该拨动件41呈半圆结构,以使拨动件41向下运动至能够增大与土粒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拨土效率。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本体2包括旋转盘22、连通件23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盘22转动设置于所述连通件23上;所述旋转盘2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的放置槽21,所述连通件23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容腔111连通的连通孔231,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盘22连接并带动所述旋转盘22相对所述连通件23转动,以使所述放置槽21沿所述旋转盘22转动方向顺次与所述连通孔231连通。可以理解地,通过在旋转盘22设置多个放置槽21,每一放置槽21均可以放置一株苗木,通过旋转驱动装置带动旋转盘22转动,以使其中一个放置槽21与连通孔231连通,此时位于该放置槽21内的苗木通过连通孔231进入容腔111以进行种植操作,完成种植后,通过旋转驱动装置继续带动旋转盘22转动,下一放置槽21与连通孔231连通,此时位于该放置槽21内的苗木继续通过连通孔231进入容腔111以进行种植操作。故此,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盘22相对连通件23的位置,以能够顺次对放置槽21上的苗木进行自动取苗种植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该旋转驱动装置可以与第二驱动装置为同一驱动装置如旋转电机,通过两个齿轮传动装置3以及传动丝杆5的配合,其中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两个齿轮传动装置3分别与旋转盘22、传动丝杆5连接,传动丝杆5的滑动部与承载件11连接,能够通过一个旋转电机同时驱动旋转盘22旋转以及驱动承载件11上下移动。
43.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