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捡拾机构

文档序号:31146289发布日期:2022-08-16 23:5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捡拾机构
所属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秸秆回收装置的y型甩刀式捡拾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秸秆回收是生物质能利用的第一步。常用的秸秆回收装置捡拾机构主要采用针状机构。针状机构能够将秸秆捡拾离地,甩送进入喂料机构的集料箱。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农田不可避免会有凹凸不平的情况,而且秸秆厚度不同,大小、型式也不同,采用针状甩刀的捡拾机构不能有效地实现秸秆完全、有序捡拾,大大降低了秸秆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可靠的秸秆捡拾机构对于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回收利用具有明显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的秸秆回收装置捡拾机构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y型甩刀式捡拾机构,该机构不仅能满足秸秆回收装置对秸秆捡拾的性能要求,而且能有效提高秸秆捡拾效率及质量。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5.捡拾机构主要由导向板、甩刀轴及y型甩刀等组成;所述的y型甩刀呈120
°
角均布安装在甩刀轴上,可自由摆动,并随甩刀轴高速旋转;所述的y型甩刀由甩刀片、销轴、甩刀座组成;所述的甩刀片呈y型结构,并通过销轴与甩刀座连接,能够绕销轴自由摆动;所述的销轴与甩刀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甩刀座的根部为圆弧面。工作时,在高速旋转的y型甩刀冲击作用下,秸秆被甩刀捡拾离地并切断打碎,然后甩送进入喂料机构的集料箱中收集和储存,完成捡拾工作。
6.通过使用本捡拾机构,可以有效地提高秸秆回收装置捡拾机构的效率与工作质量,对于推广生物质能源的回收利用具有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7.附图1为捡拾机构总体结构示意图;
8.附图2为y型甩刀结构示意图;
9.附图3为y型甩刀与甩刀轴的安装示意图;
10.附图中:导向板(1),变速机构(2),皮带传动机构(3),甩刀轴(4),y型甩刀(5),集料箱(6),甩刀片(7),销轴(8),甩刀座(9)。
具体实施方式
11.如附图1所示,捡拾机构由导向板(1)、甩刀轴(4)及y型甩刀(5)组成,所述的y型甩刀(5)安装在甩刀轴(4)上;所述的捡拾机构由变速机构(2)提供的横向动力驱动,所述的甩刀轴(4)由皮带传动机构(3)驱动,所述的y型甩刀(5)能够随甩刀轴(4)旋转。
12.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y型甩刀(5)由甩刀片(7),销轴(8),甩刀座(9)组成;所述的甩刀片(7)由锰钢制成,工作部呈y型结构,夹角为50
°
到90
°
;所述的甩刀片(7)通过销轴(8)与甩刀座(9)连接;所述的销轴(8)与甩刀座(9)采用过盈配合,实现两者固定连接;所述的销轴(8)与甩刀片(7)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以保证工作时能够自由摆动,避免由于载荷过大或异物卡滞造成捡拾机构无法正常工作;所述的甩刀座(9)根部位置呈圆弧状,圆弧半径与甩刀轴(4)外半径一致。
13.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y型甩刀(5)安装在甩刀轴(4)上,沿轴向均布排列,相互夹角为120
°
,安装轴向误差不大于甩刀座(9)轴向宽度的1/5,周向误差不大于3
°
;所述的甩刀座(9)与甩刀轴(4)之间通过钎焊连接,要求钎焊所造成的相对位移不大于5mm。
14.在进行秸秆捡拾作业时,捡拾机构由变速机构(2)提供横向动力,通过皮带传动机构(3)带动甩刀轴(4)高速转动,y型甩刀(5)随甩刀轴(4)旋转;捡拾器在秸秆上方水平运动,y型甩刀(5)的离地的最小高度应不高于秸秆层厚度的1/3;在高速旋转的y型甩刀(5)的冲击作用下,秸秆被捡拾离地并切断打碎,甩送进入集料箱(6)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秸秆捡拾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导向板(1)、甩刀轴(4),设置于甩刀轴(4)上的y型甩刀(5);所述的y型甩刀(5)沿甩刀轴(4)轴向均布排列,且相互夹角为12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捡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型甩刀(5)由甩刀片(7)、销轴(8)、甩刀座(9)组成;所述的y型甩刀(5)y型结构夹角为50
°
到90
°
;所述的甩刀片(7)通过销轴(8)与甩刀座(9)连接;所述的销轴(8)与甩刀座(9)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的销轴(8)与甩刀片(7)之间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的甩刀座(9)根部位置呈圆弧状,圆弧半径与甩刀轴(4)外半径一致。

技术总结
一种秸秆捡拾机构,主要由Y型甩刀、甩刀轴及导向板等组成。所述的Y型甩刀呈120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4.13
技术公布日:2022/8/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