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种植用挖坑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0856发布日期:2022-09-27 21:2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木种植用挖坑铲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树木种植用挖坑铲。


背景技术:

2.在树木种植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树木的根系能够在土壤中稳定生长,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树木后期发生倾倒情况,通常会在地面进行挖坑,然后将树木种到坑内,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到铲子。
3.而传统的铲子都是由一个金属铲头和一个质量较轻的握杆组成,握杆通常设置较长,便于使用者发力,但是这就使得铲子的整体体型较长,不便于携带,同时铲子的铲头较为锋利,在携带过程中任意发生磕碰损坏和误伤人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树木种植用挖坑铲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木种植用挖坑铲,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树木种植用挖坑铲,包括:
8.铲头,所述铲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握杆,所述第一握杆的顶端活动铰接有第二握杆,所述第一握杆和第二握杆的连接处外表面设有定位套筒;
9.握把,所述握把固定连接在第二握杆的顶部,所述握把的顶部固定焊接有n形防护架,所述握把的两端内部均设有活动挡块。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握杆和第二握杆相对的一端活动铰接有连接块,所述定位套筒活动套接在连接块的外表面。
11.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筒的内部固定焊接有螺纹环,所述第二握杆的地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环螺纹连接在螺纹槽的外表面。
12.优选的,两组所述活动挡块相背的一端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活动卡接在握把的内部。
13.优选的,所述铲头的顶端一体成型有安装套筒,所述第一握杆的底端活动插接在安装套筒的内部,所述安装套筒和第一握杆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销轴。
14.优选的,所述固定销轴的一端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定位环,所述固定销轴和定位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握杆的底端两侧均固定焊接有脚踏板。
1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木种植用挖坑铲,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该树木种植用挖坑铲,通过将定位套筒向上螺旋拧动,使得定位套筒的底端从第一握杆的外表面向上移开,然后将第二握杆向下翻转,然后将两组活动挡块向两侧按压,
使得活动挡块进入到握把的内部,同时使得弹簧被压缩,然后将第二握杆继续向下转动,使得铲头与握把相贴合,此时铲头进入到活动挡块的内侧,此时松开活动挡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动挡块向外移动,对铲头进行限位,与此同时,n形防护架处于比铲头更低的位置,使得铲头的端部无法与外部直接接触,实现对整个装置的折叠收纳,同时对铲头进行保护,避免铲头损坏的同时防止误伤人。
17.2、该树木种植用挖坑铲,在长时间使用后,铲头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此时铲头无法继续使用,此时通过将固定螺栓拧下,然后将固定销轴从第一握杆和安装套筒的内部抽出,然后更换上新的铲头。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使用形态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收纳形态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握杆与安装套筒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握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套筒内部结构剖视图。
23.图中:1、铲头;2、第一握杆;3、第二握杆;4、定位套筒;5、握把; 6、n形防护架;7、安装套筒;8、脚踏板;9、固定销轴;10、定位环;11、活动挡块;12、弹簧;13、螺纹槽;14、连接块;15、螺纹环。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树木种植用挖坑铲,如图1-5所示,包括铲头1,铲头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握杆2,第一握杆2的顶端活动铰接有第二握杆3,第一握杆2和第二握杆3的连接处外表面设有定位套筒4;
25.同时该装置还包括握把5,握把5固定连接在第二握杆3的顶部,握把5 的顶部固定焊接有n形防护架6,握把5的两端内部均设有活动挡块11,在如图2所示折叠状态时,n形防护架6的底端比铲头1的底端更低。
26.参照附图4,第一握杆2和第二握杆3相对的一端活动铰接有连接块14,定位套筒4活动套接在连接块14的外表面,定位套筒4的内部固定焊接有螺纹环15,第二握杆3的地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13,螺纹环15螺纹连接在螺纹槽13的外表面,在使用时,连接块14将第一握杆2和第二握杆3连接在一起,起到防脱落效果,同时定位套筒4的内壁与第一握杆2和第二握杆3 外表面相贴合,使得第一握杆2和第二握杆3之间不会出现左右晃动。
27.参照附图4,两组活动挡块11相背的一端均设有弹簧12,弹簧12活动卡接在握把5的内部,在弹簧12的作用下,活动挡块11向外处于伸展状态,在收纳时对铲头1进行限位,握把5两端内侧之间的距离略大于铲头1的宽度。
28.参照附图3,铲头1的顶端一体成型有安装套筒7,第一握杆2的底端活动插接在安装套筒7的内部,安装套筒7和第一握杆2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销轴9,固定销轴9的一端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定位环10,固定销轴9和定位环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第一握杆2的底端两侧均固定焊接有脚踏板8,在铲头1出现损坏时便于更换铲头1。
29.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呈现如图1所示状态,此时定位套筒4处于第一握杆2
和第二握杆3的连接处外表面,同时螺纹环15与螺纹槽13的内底部相抵,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手持第一握杆2和第二握杆3,然后通过铲头 1进行挖坑操作,在挖坑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铲头1插入到泥土中,然后用脚将脚踏板8向下使劲踩,使得铲头1插入到泥土深处,然后将第二握杆3 向后按压,形成杠杆原理,将一块泥土从地面中翘起,以此实现挖坑工作;
30.在使用结束后,通过将定位套筒4向上螺旋拧动,使得螺纹环15在螺纹槽13的外表面向上螺旋移动,使得整个定位套筒4的底端从第一握杆2的外表面向上移开,然后将第二握杆3向下翻转,使得第一握杆2和第二握杆3 与连接块14发生转动,然后将两组活动挡块11向两侧按压,使得活动挡块 11进入到握把5的内部,同时使得弹簧12被压缩,然后将第二握杆3继续向下转动,使得铲头1与握把5相贴合,此时铲头1进入到活动挡块11的内侧,此时松开活动挡块11,在弹簧12的作用下活动挡块11向外移动,对铲头1 进行限位,与此同时,n形防护架6处于比铲头1更低的位置,使得铲头1的端部无法与外部直接接触,实现对整个装置的折叠收纳,同时对铲头1进行保护,避免铲头1损坏的同时防止误伤人;
31.同时该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铲头1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此时铲头1 无法继续使用,此时通过将固定螺栓拧下,然后将固定销轴9从第一握杆2 和安装套筒7的内部抽出,然后更换上新的铲头1。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