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卵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5091发布日期:2022-09-28 01:50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卵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鱼卵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鱼类的肉味鲜美,深受人们所喜爱,目前在渔业养殖中,鱼苗的孵化与培育环节是分开的,普遍做法是先将受精卵置于孵化池中,流水进行孵化,再把从受精卵中孵化出的鱼苗转移至室外池塘中,培养成规格苗,或者直接养殖成商品鱼。
3.对于鱼卵的孵化,例如短须裂腹鱼卵,常用的是将短须裂腹鱼卵放在尤先科孵化器中孵化,但是尤先科孵化器的成本较高,不适用于资金短缺的养殖户户,导致其适用范围的降低,为了提高孵化器的适用范围,现有技术中有利用盆体直接作为孵化器,降低了成本,例如申请号为“201320423193.2”,名称为“盆式鱼卵人工孵化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盆式鱼卵孵化器,其利用套设在底外盆内的无底内盆实现对鱼卵的孵化,但是其溢水口位于无底内盆盆边与有底外盆的盆边,虽然可以实现对孵化用水的排出,但是排出的孵化用水会顺着底外盆的外壁流动,并逸散至周围环境,导致周围地面变潮湿,容易滋生光滑的苔藓,工作人员在对盆体内鱼卵进行检查或者转移已经孵化成型的鱼苗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需要更换防水鞋,操作便捷性低。
4.申请号为“202122718073.2”,名称为“一种室内粘性鱼卵孵化盆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盆式鱼卵孵化器,其排水管的排水口位于在盆体的底部,当排水时,由于水粘附力和内聚力的存在,部分排出水会沿着盆体的底壁运动,依旧存在导致周围地面变潮湿,容易滋生光滑的苔藓,进而安全性低、操作便捷性低导致的问题。
5.因此人们亟需一种不会污染周围地面,提高检查、转移的安全性以及操作便捷性的鱼卵孵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卵孵化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盆体仅由支撑部进行支撑,可便捷将盆体转移,同时排水管伸出盆体并伸入排水通道内,排出的孵化用水不会流向盆体周围的地面,不会出现周围地面潮湿、容易滋生苔藓的情况,可提高检查、转移的安全性以及操作便捷性。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卵孵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盛放鱼卵并持续接收孵化用水的盆体、排水管、用于支撑所述盆体的支撑部以及排水通道,所述盆体上设有与所述排水管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排水管穿过所述通孔并向下延伸,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避让所述排水管延伸部分的避让区间,所述排水孔的延伸部分穿过所述避让区间并延伸至所述排水通道内,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出所述盆体内孵化用水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处设置有防止鱼卵排出的网格结构。
8.优选的,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盆体的内底壁的中部,所述排水管竖向设置。
9.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顶端伸出水面,且所述排水管外侧壁上开设有所述排水孔,
所述排水孔与所述盆体的内底壁间隔设置。
10.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伸出水面的部分与供应孵化用水的水管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网格结构为筛绢。
12.优选的,所述盆体的材质为塑料或不锈钢。
13.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材质为pvc或不锈钢。
14.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为孵化池体,所述孵化池体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排水口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池体的边沿设置有与集体供水单元连接的水龙头,所述水龙头通过水管与所述盆体连接。
16.优选的,所述排水口与废水处理系统相连通。
17.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中将盆体作为盛放鱼卵并持续接收孵化用水的部件,且盆体仅由支撑部进行支撑,当需要转移盆体内已经孵化成型的鱼时,仅需移动盆体即可,大大提高了操作便捷性,而且排水管穿过盆体向下延伸,且排水孔的延伸部分延伸至排水通道内,这样当排水管排放孵化用水时,由于排水管延伸的设置,相较于在盆体表面上开设排水孔以及在盆体底部开设排水孔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排出的孵化用水沿着盆体表面流动,导致水流逸散至盆体周围的地面上破坏周围环境,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更换防水鞋子,且周围的地面在长时间的潮湿环境下容易滋生苔藓进而变滑,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同时需要对周围的地面进行清理的问题,即利用本装置孵化鱼苗时,可以保持盆体周围的地面的干燥,周围的地面不会出现变滑的情况,提高工作人员检查盆体内鱼卵孵化程度、转运盆体内已经孵化成型的鱼时的安全性以及操作便捷性。
19.2、本实用新型中排水管的顶端伸出水面,且排水管外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盆体的内底壁间隔设置,可通过在安装排水管时,调整排水孔与盆体的内底壁支架内的距离实现对盆体内水位的控制。
20.3、本实用新型中排水管伸出水面的部分与供应孵化用水的水管连接,可利用排水管实现对供应孵化用水的水管的固定,避免出现水管滑落处盆体的问题,无需工作人员时刻检查水管是否滑落,提高便捷性。
21.4、本实用新型中排水口与废水处理系统相连通,废水处理系统对排放的孵化用水进行处理,防止其对外界环境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鱼卵孵化装置中盆体与排水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盆体与排水管连接的剖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沟渠结构自身作为避让区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部上设置有支撑柱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部上设置有支撑环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鱼卵孵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1、盆体;2、排水管;3、排水孔;4、避让区间;5、沟渠结构;6、筛绢;7、孵化池体;8、排水口;9、支撑柱;10、支撑环。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卵孵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盆体仅由支撑部进行支撑,可便捷将盆体转移,同时排水管伸出盆体并伸入排水通道内,排出的孵化用水不会流向盆体周围的地面,不会出现周围地面潮湿、容易滋生苔藓的情况,可提高检查、转移的安全性以及操作便捷性。
3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3.请参考如图1~6所示,提供一种鱼卵孵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盛放鱼卵并持续接收孵化用水的盆体1、排水管2、用于支撑盆体1的支撑部以及排水通道,盆体1上设有与排水管2相匹配的通孔,排水管2穿过通孔并向下延伸,排水管2与通孔间可通过密封胶或密封环等进行密封连接,防止孵化用水从两者的间隙中渗出,支撑部上设置有避让排水管2延伸部分的避让区间4,排水孔3的延伸部分穿过避让区间4并延伸至排水通道内,排水管2上设置有排出盆体1内孵化用水的排水孔3,排水孔3处设置有防止鱼卵排出的网格结构,将盆体1作为盛放鱼卵并持续接收孵化用水的部件,且盆体1仅由支撑部进行支撑,当需要转移盆体1内已经孵化成型的鱼时,仅需移动盆体1即可,大大提高了操作便捷性,而且排水管2穿过盆体1向下延伸,且排水孔3的延伸部分延伸至排水通道内,这样当排水管2排放孵化用水时,由于排水管2延伸的设置,相较于在盆体1表面上开设排水孔3以及在盆体1底部开设排水孔3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排出的孵化用水沿着盆体1外表面流动,导致水流逸散至盆体1周围的地面上破坏周围环境,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更换防水鞋子,且周围的地面在长时间的潮湿环境下容易滋生苔藓进而变滑,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同时需要对周围的地面进行清理的问题,即利用本装置孵化鱼苗时,可以保持盆体1周围的地面的干燥,周围的地面不会出现变滑的情况,提高工作人员检查盆体1内鱼卵孵化程度、转运盆体1内已经孵化成型的鱼时的便捷性。
34.排水通道的具体设置为:设置在支撑部内部的通道结构,或者嵌设在支撑部靠近盆体1的表面上的沟渠结构5,当排水通道为设置在支撑部内部的通道结构时,避让区间4的设置可以是支撑部上开设的连通排水通道的孔洞,排水管2穿过孔洞并伸至排水通道内,孔洞作为避让区间4,也可以是在开设连通排水通道的孔洞的基础上,支撑部靠近盆体1的表面一体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9或单一支撑环10等结构,若干个支撑柱9或单一支撑环10实现对盆体1支撑的同时,若干个支撑柱9所围成的空间或单一支撑环10的内部空间配合孔洞一同作为避让区间4;当排水通道为嵌设在支撑部靠近盆体1的表面上的沟渠结构5时,避让区
间4的设置可以是沟渠结构5对应排水管2的部分的内部空间,沟渠结构5自身作为避让区间4,也可以是支撑部靠近盆体1的表面一体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9或单一支撑环10等结构,若干个支撑柱9或单一支撑环10实现对盆体1支撑的同时,若干个支撑柱9所围成的空间或单一支撑环10的内部空间配合沟渠结构5对应排水管2的部分的内部空间一同作为避让区间4。
35.盆体1可选用常规的方形或圆形盆体1。
36.通孔设置在盆体1的内底壁的中部,排水管2竖向设置,提高整体装置的美观性。
37.排水管2的顶端伸出水面,且排水管2外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孔3,排水孔3与盆体1的内底壁间隔设置,可通过在安装排水管2时,调整排水孔3与盆体1的内底壁支架内的距离实现对盆体1内水位的控制。
38.排水孔3的设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设置多个排水孔3时,多个排水孔3绕排水管2的轴线均匀分布。
39.排水管2伸出水面的部分与供应孵化用水的水管连接,可利用排水管2实现对供应孵化用水的水管的固定,避免出现水管滑落处盆体1的问题,无需工作人员时刻检查水管是否滑落,提高便捷性,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为:利用绑绳绑定或利用卡箍卡紧等。
40.为了降低整体装置的生产成本,网格结构选用筛绢6,筛绢6未对应排水孔3的位置可通过防水胶或防水胶带等固定在排水管2上。
41.盆体1的材质为塑料或不锈钢,当选用塑料材质时,可降低整体装置的成本,当选择不锈钢材质时,可以增加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
42.排水管2的材质为pvc或不锈钢,当选用pvc材质时,可降低整体装置的成本,当选择不锈钢材质时,可以增加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
43.支撑部为孵化池体7,孵化池体7上开设有排水口8,排水通道与排水口8连接,通过建造孵化池体7,将一个或者多个盆体1放置在孵化池体7内,便于实现鱼卵的统一孵化。
44.孵化池体7可由混凝土铸造而成,为了降低铸造难度,排水通道选择沟渠结构5。
45.池体的边沿设置有与集体供水单元连接的水龙头,水龙头通过水管与盆体1连接,当设置有若干个盆体1时,可实现对若干个盆体1的统一供水。
46.排水口8与废水处理系统相连通,废水处理系统可为沉淀池以及水生植物处理装置。
47.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排水管2安装在盆体1上,直接将盆体1放置于孵化池体7上,且放置时,排水管2伸出盆体1的部分伸入沟渠结构5内,然后将水管与排水管2连接,打开供水水龙头,将鱼卵放置在盆体1内即可。
48.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利用本装置开展对短须裂腹鱼鱼卵的孵化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49.每年的实验时间为2月至3月初,孵化水温为9.7-14.0℃时,人工授精后13天开始出膜,全部鱼苗出膜时间为人工授精后20天;人工授精后30天鱼苗开始平游,全部鱼苗平游时间为人工授精后34天;
50.2019年短须裂腹鱼授精卵98756粒,获得短须裂腹鱼水花86116尾,孵化率为87.2%
51.2020年短须裂腹鱼授精卵88658粒,获得短须裂腹鱼水花789036尾,孵化率为
89.9%
52.2021年短须裂腹鱼授精卵108763粒,获得短须裂腹鱼水花96038尾,孵化率为88.3%。
53.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54.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55.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